第九十九章 伊爾七六被“擊落”

“準備攻擊!”兩架藍軍殲七戰鬥機當中的長機飛行員,對僚機下達了指令。

這兩架殲七戰鬥機是殲七系列中的能夠全天候作戰的殲七III型戰鬥機,這種戰鬥機是參考了米格-21MO戰鬥機而設計生產的多用途戰鬥機。

與殲七II型戰鬥機相比,除了換裝推力增大的渦噴十三發動機,增大了垂尾面積外,還加裝了自動駕駛儀式和火控雷達,改善了夜間作戰能力。

所以這時候兩架殲七戰鬥機的飛行員,還是無比的自信,就這幾架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的運輸機,對付起來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當然這是演習,所以他們需要做的,便是用火控雷達鎖定紅軍運輸機,那就算擊落了對手。

說起這種殲七III來,在二十一世紀初,它還是殲七家族裡面唯一有全天侯作戰能力的機型,這時候更先進的殲七G型還沒有批量裝備,所以藍軍也就只有靠它來執行夜間的攔截任務了。

由於配備了自動駕駛儀,所以這讓殲七III戰鬥機的飛行員,可以比較輕鬆,因爲有了自動駕駛儀的殲七III,能自動保持飛行員選定的高度和航向,在特殊情況下還能夠自動改平。

這就好比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中的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一樣,駕駛員可以解放雙腳甚至是雙手。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種型號的殲七戰鬥機,安裝了JL-7火控雷達,能夠在夜間發現和鎖定空中目標。而其他的殲七型號,都只是安裝了簡單的雷達測距器,只能對空中目標測量距離,甚至連方位都無法測定,只能靠目視進行搜索發現目標和進行空戰。

殲七III型戰鬥機,能夠在夜間簡單的氣象條件下以及夜間雲上使用紅外格鬥彈攻擊敵機,但是因爲沒有配備雷達制導的空空彈,所以在雲中就無法使用紅外格鬥彈攻擊敵機了,不過它還有一種武器,那就是它的航炮。

但是使用航炮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這種夜間,命中概率是比較低的,不能作爲可靠的攻擊手機。

因此在演習的規則中,就有這麼一條,那就是判定殲七戰鬥機是否擊落敵機,只能是紅外格鬥導彈是否鎖定敵機。

航炮因爲難以判斷所以就自然被排除在外了。

兩架殲七III戰鬥機,每一架都掛載了四枚PL-8紅外格鬥導彈。兩機加起來有八枚導彈,對付六架運輸機是足夠了。

兩名飛行員,也都是老鳥了,所以他們也很清楚,除了只能使用導彈外,他們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這種殲七III戰鬥機爲了安裝雷達,所以加粗了機頭,這使得飛機的風擋變得比較矮,再加上座艙前上方的設備佈置得比較滿當,還有脊背也因爲增加了油箱,而變得很肥大,所以殲七III戰鬥機的飛行員,各個方向的視界都非常差,飛行員坐在裡面就好像是坐井觀天的青蛙一樣。

因而這種戰鬥機,也就只是適合執行夜間的攔截任務了,而在白天執行目視空戰,機動空戰,爭奪制空權的話,它反而不如沒有火控雷達的殲七II和擁有雙三角翼的殲七E型戰鬥機了。

但現在,這兩架殲七III戰鬥機,要對付六架沒有還手之力的運輸機,還是比較簡單的,更何況這幾架運輸機,正在空投人員呢!

距離目標不到十公里了,兩架殲七戰鬥機飛行員,緊盯着雷達顯示器,準備獵取他們的目標了。

這是一個冬日的凌晨,但此時的天空中卻是殺機迸現。

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的某集團軍指揮中心,此時集團軍的將軍們都還在盯着大屏幕,他們並沒有休息,因爲他們知道今天凌晨,紅軍要來一場斬首行動,現在正是到了最緊要的關頭。

到底是紅軍順利完成空降空投,斬首藍軍指揮所,還是藍軍戰鬥機,將紅軍運輸機全部擊落呢?

當然這時候已經有不少的空降兵跳出了機艙,不過這時候他們的運輸機被藍軍戰鬥機“擊落”的話,這些還沒有跳下去的空降兵,也就只能被判定出局了。

導演部就設在集團軍指揮中心,所有演習過程都盡在集團軍將軍們的掌握中,這就是所謂的運籌帷幄了吧!

地面上,藍軍指揮所已經在迅速的轉移陣地了,他們有良好的山地越野裝備,轉移陣地的速度可不慢。

這時候紅軍空降部隊,已經成功着陸的空降兵們,也在迅速的去找他們的戰車,準備突擊藍軍指揮所,因爲他們也知道現在戰場形勢危急,戰鬥機發動機的轟鳴聲他們不可能聽不到,更不用說戰鬥機噴出的尾焰在夜空中還是大老遠就能看到的。

面對這種情況,運輸機編隊指揮員,也只有當即做出決策,讓空降兵們迅速完成空降,哪怕他們這六架運輸機都被“擊落”,只要所有的空降裝備和戰鬥人員,都順利的着陸了,他們還有很大的機會,把藍軍指揮所給斬首了。

只要斬首行動成功,那麼整個藍軍就要輸掉這一次戰鬥了。

爲了大局,也只能如此了,得到命令之後,六架運輸機都沒有加速脫離,而是繼續讓空降兵們跳。

兩架殲七戰鬥機的飛行員,也沒有想到這些運輸機竟然沒有跑!不過想來也是,這些運輸機的飛行員還是聰明,他們現在就算是以最快的速度跑,也是跑不過戰鬥機的!

最終還不是一樣要落得個被擊落的下場,與其如此倒不如把空降兵們都給送到地面上去,再被藍軍戰鬥機“光榮“擊落,也好啊!

空降兵們行動也是極爲迅速,本來就跳了一半了,每一架飛機上就剩下幾個人沒跳,所以幾秒鐘之後,在那兩架藍軍的殲七戰鬥機鎖定這些運輸機之前,他們成功的跳下去了!

最倒黴的還是那兩架伊爾七六運輸機了,因爲它們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想想也是,它們的體長將近五十米,翼展也是超過了五十米,一百多噸的大傢伙,長得又胖乎乎的,正所謂樹大招風,所以這兩架伊爾七六運輸機,就首當其衝的,被兩架藍軍殲七戰鬥機給“擊落”,他們出局了!

第四百八十章 成也外國設計師敗也外國設計師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中國商飛要做全球商用飛機品牌ABC當中的C第二百二十五章 葉子和林鵬的婚事商定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空警2000預警機上的神秘事件第九百一十七章 空警500預警機服役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ZTZ99A2和VT4主戰坦克第五百六十一章 2001號機首飛引起的熱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驚險的着艦時刻第九百四十四章 世界最強軍用運輸機設計單位第八百六十章 ??一飛院得小心了第七章 自主設計之艱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點八億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三章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六百五十五章 三百噸級的運三零下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霍伊第二個方案竟然是拍扁了的蘇34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飛魚太厲害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運九最大的問題還是動力不足第四百七十八章 車友們的熱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產二十萬輛整車的新工廠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一百八十二章 專家們的評審意見第七十六章 一飛院威武第五百二十六章 渦輪增壓加直噴技術難在哪兒第九百一十七章 空警500預警機服役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五十二章 建設戰略空軍的需要第九百一十六章 渦扇十五發動機引發熱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運13首飛成功第九百八十章 拳打F22腳踢F35第二百四十七章 聲音像林志玲的WW美女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七百七十五章 史上最強陣容的朱海航展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雄無畏獎獲獎者葉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完成持久試車考覈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端凌動、中端領派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未來渦扇技術發展的內部大討論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七百三十一章 運十五總師助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五百零二章 殲十系列戰鬥機生產計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世界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颱風射戰隼第九百七十六章 中國航空工業收穫三百億美元訂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C929客機過水門第四百三十四章 借鑑模仿是自主品牌難以避免的話題第一千零八十章 空警3000預警機立項!第五百五十二章 腦機融合異能又發揮作用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轟20和殲轟8萬米高空比翼齊飛第六百四十二章 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機制造的浪漫婚禮第二百四十章 巴總統要親自授予卓越之星獎章第八百八十八章 ???航發集團渦軸渦槳全面開花第九百六十二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即將首飛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飛魚太厲害了第六百零四章 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一百三十二章 用無源還是有源相控陣(跪求訂閱)第十五章 瘋狂的想法第二百零九章 不要小看了F35戰鬥機這貨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倍受追捧的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隱身戰機內置彈倉哪家強?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產版圖160轟炸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超越E2D鷹眼第三百一十九章 葉子期待殲轟七B對戰蘇30第三十章 從絕望到驚喜只有幾秒鐘第四百三十三章 飛機設計師也能設計汽車?第九百零一章 地效飛行器前景不錯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戰略合作第九百八十章 拳打F22腳踢F35第一百七十五章 從五美元闖非洲到送上門來的訂單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定首筆國外意向訂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鹿死誰手還未可知第九百五十章 比魚鷹更強的國產傾轉旋翼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不小心成了中國的凱利約翰遜第九百零四章 打造未來飛行汽車第四百一十八章 蘇霍伊超級噴氣支線客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葉子和殲轟八戰機得勝歸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中型機中的王者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標CH-53K重直第六百八十八章 C929寬體客機項目詳細設計評審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轟20超音速飛行帶來的震撼第三百零七章 大飛機明修棧道,四代機暗渡陳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殲轟8飛出國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轟20第三架原型機下線第四十四章 艱難起飛的“翔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來是救了林鵬的父親第一千零六章 殲轟八設計師秒變帥氣飛行員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運13首飛成功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長江三千渦扇發動機下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轟20第三架原型機下線第九百九十六章 軍迷們現身骨頭鷹首滑現場第八百七十章 ???雲雀一號交付第五百八十二章 北金車展震撼上市的緊湊型SUV領派LP6第八十二章 引起熱議的新聞採訪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型軍用運輸機動力選型
第四百八十章 成也外國設計師敗也外國設計師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中國商飛要做全球商用飛機品牌ABC當中的C第二百二十五章 葉子和林鵬的婚事商定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空警2000預警機上的神秘事件第九百一十七章 空警500預警機服役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ZTZ99A2和VT4主戰坦克第五百六十一章 2001號機首飛引起的熱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驚險的着艦時刻第九百四十四章 世界最強軍用運輸機設計單位第八百六十章 ??一飛院得小心了第七章 自主設計之艱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點八億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三章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六百五十五章 三百噸級的運三零下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霍伊第二個方案竟然是拍扁了的蘇34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飛魚太厲害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運九最大的問題還是動力不足第四百七十八章 車友們的熱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產二十萬輛整車的新工廠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一百八十二章 專家們的評審意見第七十六章 一飛院威武第五百二十六章 渦輪增壓加直噴技術難在哪兒第九百一十七章 空警500預警機服役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五十二章 建設戰略空軍的需要第九百一十六章 渦扇十五發動機引發熱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運13首飛成功第九百八十章 拳打F22腳踢F35第二百四十七章 聲音像林志玲的WW美女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七百七十五章 史上最強陣容的朱海航展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雄無畏獎獲獎者葉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完成持久試車考覈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端凌動、中端領派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未來渦扇技術發展的內部大討論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七百三十一章 運十五總師助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五百零二章 殲十系列戰鬥機生產計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世界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颱風射戰隼第九百七十六章 中國航空工業收穫三百億美元訂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C929客機過水門第四百三十四章 借鑑模仿是自主品牌難以避免的話題第一千零八十章 空警3000預警機立項!第五百五十二章 腦機融合異能又發揮作用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轟20和殲轟8萬米高空比翼齊飛第六百四十二章 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機制造的浪漫婚禮第二百四十章 巴總統要親自授予卓越之星獎章第八百八十八章 ???航發集團渦軸渦槳全面開花第九百六十二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即將首飛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飛魚太厲害了第六百零四章 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一百三十二章 用無源還是有源相控陣(跪求訂閱)第十五章 瘋狂的想法第二百零九章 不要小看了F35戰鬥機這貨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倍受追捧的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隱身戰機內置彈倉哪家強?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產版圖160轟炸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超越E2D鷹眼第三百一十九章 葉子期待殲轟七B對戰蘇30第三十章 從絕望到驚喜只有幾秒鐘第四百三十三章 飛機設計師也能設計汽車?第九百零一章 地效飛行器前景不錯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戰略合作第九百八十章 拳打F22腳踢F35第一百七十五章 從五美元闖非洲到送上門來的訂單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定首筆國外意向訂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鹿死誰手還未可知第九百五十章 比魚鷹更強的國產傾轉旋翼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不小心成了中國的凱利約翰遜第九百零四章 打造未來飛行汽車第四百一十八章 蘇霍伊超級噴氣支線客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葉子和殲轟八戰機得勝歸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中型機中的王者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標CH-53K重直第六百八十八章 C929寬體客機項目詳細設計評審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轟20超音速飛行帶來的震撼第三百零七章 大飛機明修棧道,四代機暗渡陳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殲轟8飛出國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轟20第三架原型機下線第四十四章 艱難起飛的“翔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來是救了林鵬的父親第一千零六章 殲轟八設計師秒變帥氣飛行員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運13首飛成功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長江三千渦扇發動機下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轟20第三架原型機下線第九百九十六章 軍迷們現身骨頭鷹首滑現場第八百七十章 ???雲雀一號交付第五百八十二章 北金車展震撼上市的緊湊型SUV領派LP6第八十二章 引起熱議的新聞採訪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型軍用運輸機動力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