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超越E2D鷹眼

劉思遠接着道:“我想我們的設計目標,就是要超過M國的E2D鷹眼預警機,採用了柔性共形雷達和傾轉旋翼機,我們的艦警200預警機肯定是可以做到的。首先,它可以垂直起降,並且由於發動機功率大,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三十噸左右,也可以採用彈射起飛的方式,總之它的起飛方式多樣,靈活多變!”

比起彈射起飛,像戰鬥機一樣着艦的E2D鷹眼預警機來,艦警200預警機可以垂直着艦,衝擊力非常小,要知道艦載預警機着艦的時候下降率高達7米/每秒,是陸基飛機的兩三倍,衝擊載荷非常大的。

但是垂直起降就要小得多了,所以這對預警機這種高精度的裝備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當然要研製出傾轉旋翼機來,也非常不容易,不過好在有林鵬秘密貢獻的V22魚鷹傾轉旋翼機的技術資料,所以中國航空人也纔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改進出更好的傾轉旋翼設計。

再加上功率更大的渦軸二五發動機,艦警200預警機的性能是有保證的,接下來劉思遠就介紹了一下初步的總體設計。

最大起飛重量三十噸,比E2D高了四噸多,但是反而雷達設備的重量輕了不少,所以航程更遠,續航時間更長,最大航程達到了三千五百公里,續航時間八小時,由於發動機功率大,最大平飛速度也達到了六百六十公里每小時,總體性能非常不錯。

當然這還是得益於渦軸20發動機的性能優異,除了功率達到六千千瓦以外,它的油耗也比較小,而傾轉旋翼運輸機,將會採用渦軸25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也會達到三十五到四十噸。

無論是渦軸25還是渦軸20都是相當牛的,這可比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採用的AE 1107C渦軸發動機,單臺4590 千瓦的功率高多了。

渦軸發動機同樣是以渦扇發動機的核心機爲基礎研製出來的,渦扇發動機通過將高溫高壓的燃氣排出發動機來獲得巨大的推力,當然還有風扇也會產生推力,與此同時,還有大量仍具有一定熱能、動能的高溫燃氣被白白浪費掉了,未能最大限度地將燃油燃燒所產生的熱能轉變爲有效的功率。

核心機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以數百米每秒的速度從尾噴管噴出產生反作用推力,通過加裝一套低壓渦輪,燃氣驅動它高速旋轉併發出一定功率,低壓渦輪的前軸空過核心機轉子,通過壓氣機前的減速器驅動螺旋槳,這樣就將燃氣的能量大部分都轉化爲機械功,而且渦輪出口的燃氣在尾噴管中膨脹加速並噴出,還可以產生一定的推力,所以渦槳和渦軸發動機的經濟性非常好。

專家們對艦載預警機的設計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說機體的結構設計,損傷容限設計等等。

由於傾轉旋翼機是一種全新的機型,所以大家都還是有一些擔心的,畢竟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在研製過程中就遇到了不少的問題。

比如結構設計的問題,在航空史上,結構設計的問題導致飛機出問題的事情可不少。

比如說當年非常有名的彗星噴氣式客機,就是因爲在結構設計上出現問題而導致接連出現墜機事故,最後彗星客機停飛。在一年時間裡,有3架彗星客機在空中解體墜毀,後來調查研究顯示,由於彗星使用了增壓座艙,由於座艙的加壓結構設計經驗不足,長時間飛行及頻繁起降使機體反覆承受增壓和減壓的交變應力而引發金屬疲勞,就是彗星客機解體墜毀事故的原因。要知道彗星客機的事故,直接斷送了這種客機和它的設計製造者德哈維蘭公司的前途,大家都不希望艦警200預警機與彗星客機有一樣的命運。

所以後來的客機,舷窗都變成了橢圓形的,這就是因爲這樣應力就不那麼集中,從而不容易出現裂紋,確保使用壽命和安全。早期的客機,都是直角窗戶。

飛機結構設計思想的發展,經過了5次大的變遷。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飛機結構設計基本上都是按靜強度設計,而到了五十年代之後,六十年代之前,慢慢採用了安全壽命思想設計,七十年代之後又提出破壞-安全設計思想,即損傷容限設計。

飛機結構的受載不僅有靜載荷的特點,還有周期性載荷的性質,比如客機的氣密性增壓座艙,它的增壓載荷也就是一個週期性載荷,在重複載荷作用下,即使應力水平很低,飛機結構也可能發生疲勞破壞,導致災難性事故發生。

早期的飛機疲勞問題並不突出,是因爲在設計時只考慮了強度剛度要求,但是受限於較低的結構設計水平,留出了較大的強度儲備,安全係數較高,使得飛機在使用中的應力水平比較低。

比如早期的很多運輸機,結構重量達到了最大起飛重量的一半左右,載重量只有最大起飛重量的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但是現在就不同了,由於採用了先進的設計,再加上覆合材料使用,飛機的載重量有些達到了最大起飛重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了。

當然傾轉旋翼機肯定達不到,要略低一些,艦警200預警機的結構空重十五噸左右,加上雷達和電子設備還有人員也只有二十噸左右,餘下的就是燃油了,十噸的燃油,足夠飛八個小時的。

當然艦警200預警機,採用柔性共形雷達天線技術,沒有雷達罩,它的速度也是相當快的,而且還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這就比E2D鷹眼預警機強多了。

這一次立項會開得非常成功,林鵬也成爲了艦載預警機的技術顧問,同時這個項目他作爲集團總經理助理,也是要大力的抓。

在立項會結束後,一飛院也組織召開了專門的會議,部署安排艦警200預警機的研製工作,這是一個大協作的項目,一飛院和六零七所,必然要緊密配合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對於六零七所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項目,他們還從來沒有搞過預警機。

第六十九章 製造驚喜計劃實施第七百五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設計收尾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不足爲懼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熱鬧的竟然是大鵬汽車展臺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第二百二十章 接過先輩的使命實現航空強國的目標第一百零七章 長弓阿帕奇也沒得跑第三十七章 三餘度三軸增穩數模混合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第一百章 逃脫的機會第五百六十五章 桃花朵朵開第一千零四十章 運30飛行平臺上的渦扇25B第三百零六章 媒體熱議大飛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大鵬航空要和灣流、塞斯納齊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國產客機第三總裝基地第七百三十三章 調入中航試飛中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一代隱身戰轟-殲轟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五百八十九章 非常大膽的首飛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未來會在榮富建設整車製造基地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點八億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A380客機的技術太先進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家鄉做點好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內實現百萬輛的銷量目標第五百一十二章 榮富傑出青年林鵬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工程樣機開工(國慶第九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飛豹實質上是一種多用途戰機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一千零四章 海軍等着要殲轟八第三百零二章 最年輕的重點型號飛機副總師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中國的短垂艦載戰鬥機還遠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與B21同步的遠程戰略轟炸機第七百六十二章 隱身梟龍PK殲十C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三代機和四代機之間的電子對抗第一百二十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榮富大鵬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第七百二十六章 激光直接成型發動機鈦合金機匣第一百四十六章 體驗空中對抗第九百章 AG900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兩棲飛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殲轟方案第一次論證會第五十七章 跟着葉子飛上藍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自主品牌汽車會越來多的第二百零八章 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競標結果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有代溝啊第六百九十三章 最好的航空時代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七百八十四章 波音787和C929誰更優秀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二百八十二章 根治心臟病,打造航空動力強國第六百零七章 航展訂單突破八百億美元(國慶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新飛豹亮相巴黎航展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發結合三開縫襟翼和吹氣式襟翼的新襟翼第六百六十八章 振奮人心的運三零首飛引發熱議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純正中國車第一百三十七章 砂特人來了(跪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完成持久試車考覈第五百章 全面超越歐洲雙風的殲十B亮相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國空軍要進入隱身性代?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第二百六十八章 航空航天月桂獎第四十六章 駕車奔赴空氣動力中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鵬汽車的年度改款新車要來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飛豹實質上是一種多用途戰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國產戰略運輸機初步設計方案第七百一十五章 中航推出四發渦槳百噸級中運第五百一十三章 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第八百六十九章 ??中國航空工業牛氣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起飛第六百四十一章 渦扇二五A定型批產第三百五十七章 ARJ21和梟龍也開始收穫訂單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局座又在電視上點評新飛豹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2001號機驚豔首飛第三百九十五章 運九最大的問題還是動力不足第四十三章 空警2000第八百四十二章 毛子的MS21客機也是個坑貨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自主品牌汽車會越來多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生活充滿樂趣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搞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龍X1正式上市第二百二十八章 即將飛越萬里的新飛豹又來一場震撼的飛行表演第三百六十八章 即將飛向全世界的新飛豹第七百八十一章 垂直爬升竟然超音速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飛院開展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預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鵬汽車也是雙品牌戰略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八百四十章 渦扇二五B平臺試飛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要整體上市第四百二十二章 造一款國產轎跑SUV肯定行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只要一千二百萬第七百五十四章 榮富造SUV下線第九十七章 天公不作美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國造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下線第八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八百四十七章 ???領派LP7中型SUV正式上市第七章 自主設計之艱難
第六十九章 製造驚喜計劃實施第七百五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設計收尾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不足爲懼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熱鬧的竟然是大鵬汽車展臺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第二百二十章 接過先輩的使命實現航空強國的目標第一百零七章 長弓阿帕奇也沒得跑第三十七章 三餘度三軸增穩數模混合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第一百章 逃脫的機會第五百六十五章 桃花朵朵開第一千零四十章 運30飛行平臺上的渦扇25B第三百零六章 媒體熱議大飛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大鵬航空要和灣流、塞斯納齊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國產客機第三總裝基地第七百三十三章 調入中航試飛中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一代隱身戰轟-殲轟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五百八十九章 非常大膽的首飛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未來會在榮富建設整車製造基地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點八億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A380客機的技術太先進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家鄉做點好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內實現百萬輛的銷量目標第五百一十二章 榮富傑出青年林鵬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工程樣機開工(國慶第九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飛豹實質上是一種多用途戰機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一千零四章 海軍等着要殲轟八第三百零二章 最年輕的重點型號飛機副總師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中國的短垂艦載戰鬥機還遠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與B21同步的遠程戰略轟炸機第七百六十二章 隱身梟龍PK殲十C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三代機和四代機之間的電子對抗第一百二十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榮富大鵬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第七百二十六章 激光直接成型發動機鈦合金機匣第一百四十六章 體驗空中對抗第九百章 AG900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兩棲飛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殲轟方案第一次論證會第五十七章 跟着葉子飛上藍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自主品牌汽車會越來多的第二百零八章 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競標結果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有代溝啊第六百九十三章 最好的航空時代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七百八十四章 波音787和C929誰更優秀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二百八十二章 根治心臟病,打造航空動力強國第六百零七章 航展訂單突破八百億美元(國慶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新飛豹亮相巴黎航展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發結合三開縫襟翼和吹氣式襟翼的新襟翼第六百六十八章 振奮人心的運三零首飛引發熱議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純正中國車第一百三十七章 砂特人來了(跪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完成持久試車考覈第五百章 全面超越歐洲雙風的殲十B亮相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國空軍要進入隱身性代?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第二百六十八章 航空航天月桂獎第四十六章 駕車奔赴空氣動力中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鵬汽車的年度改款新車要來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飛豹實質上是一種多用途戰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國產戰略運輸機初步設計方案第七百一十五章 中航推出四發渦槳百噸級中運第五百一十三章 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第八百六十九章 ??中國航空工業牛氣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起飛第六百四十一章 渦扇二五A定型批產第三百五十七章 ARJ21和梟龍也開始收穫訂單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局座又在電視上點評新飛豹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2001號機驚豔首飛第三百九十五章 運九最大的問題還是動力不足第四十三章 空警2000第八百四十二章 毛子的MS21客機也是個坑貨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自主品牌汽車會越來多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生活充滿樂趣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搞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龍X1正式上市第二百二十八章 即將飛越萬里的新飛豹又來一場震撼的飛行表演第三百六十八章 即將飛向全世界的新飛豹第七百八十一章 垂直爬升竟然超音速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飛院開展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預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鵬汽車也是雙品牌戰略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八百四十章 渦扇二五B平臺試飛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要整體上市第四百二十二章 造一款國產轎跑SUV肯定行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只要一千二百萬第七百五十四章 榮富造SUV下線第九十七章 天公不作美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國造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下線第八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八百四十七章 ???領派LP7中型SUV正式上市第七章 自主設計之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