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

轉眼便到了壽辰之日,下午時分,李延慶沒有騎馬,而是僱了一輛牛車前去參加礬樓大宴,他今天頭戴士子巾,身穿一件淡青色錦緞直裰,收拾得十分簡潔清爽,倒也顯得一表人才。

“小官人不簡單啊!居然能得到礬樓的請柬,今天去礬樓赴宴的人非富即貴,都有自己的寬車,象小官人這樣僱牛車去了,恐怕很少很少吧!”

車伕臉上充滿了羨慕,又興致盎然繼續道:“這兩天整個汴京都在談論鄭家請客,小官人,鄭家到底是什麼來頭,汴京的皇親國戚居然都給面子?”

“我也不太清楚!”

“據說是和太子有關,外面傳聞都這樣說。”

李延慶笑了笑,沒有說什麼,恐怕只有他清楚這次鄭家請客的真正原因,如果沒有趙楷的江南之行,太子恐怕還是會繼續低調下去,趙楷的江南之行得到天子嘉獎,太子終於坐不住了。

這次礬樓大宴不過是鄭家出錢,太子請客罷了,趙桓這樣收買人心,不怕引來天子的不快?

李延慶覺得這個策劃者沒有看透形勢,這個時候不爭纔是爭,太子這麼急切地表現出一種不安全感,只會讓天子覺得讓嘉王去江南的這步棋走對了。

牛車靠近礬樓,被幾名侍從攔住了,車伕道:“小官人,我這車恐怕進不去了,就到這裡吧!走路幾步就到了。”

李延慶抓了一把錢給他,車伕千恩萬謝地走了。

李延慶手拿一柄從湯懷那裡借來的摺扇,這也是大宋文人士子們流行飾物,已經不是從日本進口,宋朝自己也大量製作,價格便下來了很多,一貫錢便可以買到上好的絹綢摺扇。

家境稍微寬裕一點士子幾乎人手一把,李延慶不太喜歡摺扇,不過入鄉隨俗,他今天是文士,就要有文士的裝扮。

礬樓四角挑着角燈,高掛樓檐四周,各處皆懸掛了宮燈,大門臺階前站滿了客人,男賓們大多打扮得比較簡單。

但女人們卻一個個打扮得花團錦簇,浮翠流丹,丰姿綽約,對她們而言,今晚的宴會不僅是赴宴那麼簡單,更是一次鬥美大會。

大門人聲雜沓,笑語喧闐,不斷有馬車絡繹不絕駛來。

今天爲了鄭府請客,礬樓也花了不少心思,大門上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三門、丙儀門並內垂門,直到主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硃紅大高燭,一旦點亮起來,就如同兩條金龍一般。

礬樓外的大街兩旁有請來的官差維持秩序,只有憑請柬才能靠近礬樓,大門口兩旁已經停着不少車轎,一些身份低下的馬伕轎客湊在一起各自聊天,等會兒礬樓自會有人會給他們送去點心夜宵。

李延慶走到大門前,只見幾名鄭家子弟在鄭榮泰父親鄭升的率領下站着門前迎接客人,鄭榮泰也在其中,他們個個身體肥胖,看起來頗爲有趣,只是天氣炎熱,只站了不多時,衆人便滿頭大汗了。

這時,鄭榮泰看見了李延慶,連忙上前招呼,“老李,你怎麼現在就來了?”

“我想看看胭脂盒是否受歡迎?”

“當然受歡迎,你信不信,假如我告訴別人,你就是寶妍齋的東主,保證一大羣女人都會圍住你,問你玉脂是什麼?”鄭榮泰笑得滿臉曖昧,不知道他想到哪裡去了。

李延慶伸手在他頭上敲了一記,“你敢亂說話,我保證你兩天就長得比豬還肥!”

“不敢!不敢!”

這時,一名家丁提着一個用綢緞包好的禮包過來,鄭榮泰遞給李延慶笑道:“這是給賓客禮物,你是男賓,就沒有胭脂盒和沉香了,只有一套文房四寶,可別小瞧它,這一套值三十貫,裡面的筆架可是上好的羊脂玉。”

“我沒法拿,要不你改天給我吧!”

“沒事,我讓家丁送到你店裡去。”

鄭榮泰吩咐家丁一聲,家丁連忙跑去招呼牛車了,這時,李延慶取出一張賀儀,遞給鄭榮泰笑道:“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

“這….這算什麼?”

鄭榮泰連忙將李延慶拉到一邊,“我不給你說過了嗎?我的客人不用送禮,這不是客氣話,別的幾個都沒有送禮,就你一個人送禮,他們面子怎麼辦?”

“哪有祝壽空着手來的道理?只是我自己給令祖的一點心意,和其他幾個沒有關係。”

鄭榮泰再三推讓,李延慶始終不肯,鄭榮泰只得收下了,遞給旁邊的記錄人,“壽禮十萬錢!”

客人當然不會擡着錢來祝壽,一般都是給禮單,事後會有人把貨禮送來,李延慶給了壽禮不算多,也就足一百貫錢,當然,這也和每個人與鄭家的交情以及送禮的意圖不一樣有關係。

如果只是一份單純的壽禮,那一百貫不多不少,正好可以拿得出手。

宴會分別在春白桃、夏芙蓉和秋紅葉三個大廳內舉行,足足擺了一千二百張小桌,圍成三個大半圓形。

每張小桌旁均設有一幾,几上設爐瓶三事,焚着上好的百合香,這種香是由龍涎香、龍腦香、霍香、丁香、木樨香、甲香、**、麝香、松香等十幾種上好香合制而成,最終形成一種奇異的香味。

几上還擺有八寸來長、三寸來高、點綴着山石的小盆景,俱是新鮮花卉。

又有扶桑漆茶盤內放着官窯什錦小茶杯,旁邊又有各色官窯小瓶數個,均插滿了時令鮮花,兩邊大梁上掛着聯三聚五的琉璃彩穗燈,每席前豎有倒垂荷葉一柄。廊檐內外都被或繡或畫或絹或紙的各色羊角、琉璃、料絲燈籠掛滿。

有早到的人按男東女西的規矩揀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或享受桌上的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或聚在一起尤自熱鬧,幾個男人不知說到什麼,突然哄聲大笑,眼色曖昧地向花園中的數十個女妓瞟去。

女客們也聚在一處,笑語風聲的談論着今夜的宴會,打量對方的衣裙,輕嗅着彼此香氣,盤算着對方的型,總之在比拼着一切。

左衛上將軍高深的夫人是最早一個到的,她姓潘,孃家是開國元勳潘美的後人。

潘夫人不愧是將門之後,身材長得高大豐滿,一張滿月般的臉上塗滿了脂粉,她特別喜歡薔薇水,每次都要用去一瓶,濃烈的香味不僅成功掩蓋了她的體味,也將數十步外一羣男人吸引住了,男人們東張西望,尋找這股濃香的來源。

潘夫人生性便愛參加各種宴會,或許是有二品誥命在身讓她多了幾分自信。她生來喜歡聽恭維的話音,每當有人恭維她年輕美貌之時,她總是喜不自勝,全然忘了自己已經有了三歲的孫子。

此時她正擠在一羣女人中間談論着今天最熱門的話題,一般而言,女人們談論都是年輕才俊,誰家衙內尚未娶親,誰家衙內又相親成功等等。

潘夫人也有她的想法,她的小女兒今年十五歲,雖然年紀尚小,但也該稍微關注一下未婚的年輕才俊了。

宋女成婚年齡普遍比唐女晚得多,一方面是隋唐朝受鮮卑等遊牧民族的影響較大,鮮卑人壽命短,一般女子十二歲就要成婚,受此影響,唐女普遍都是十四五歲便成婚。

但宋朝不一樣,宋女地位普遍較高,受遊牧民族的影響很小,更關注女人的生理承受,女人成婚一般都是在十六歲到二十歲之間,民間十**歲最爲普遍,而且越是地位高的女人成婚越晚。

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科舉制度對婚姻的影響極大,不光讀書士子普遍晚婚,而且女人也跟着受了影響。

在宋朝想當官必須考上進士,權貴人家都想把女兒嫁給進士,可進士就這麼多,那裡容易嫁得到,於是每次科舉榜時,金池路上的榜下捉婿便成了汴京的一大盛景。

比如宋仁宗時,翰林學士胥偃初會歐陽修,便“一見奇之”,認爲“子當有名與天下”,待歐陽修登第,胥偃當即以女妻之。

再比如宋神宗時,蔡卞登科,宰相王安石馬上將他招爲自己的快婿。

和烏紗帽市場一樣,進士女婿市場也是供小於求,貨源奇缺,所以能搶到好女婿的也是極少數,搶到的自然歡天喜地,搶不到的怎麼辦呢?

辦法只有一個:等。

爲了讓女兒過上夫榮妻貴的好日子,不在乎多等兩年,去年等,今年等,就這樣一年年等下去,左等右等,青春也等沒了,所以宋朝高門大戶的剩女極多,二十幾歲未出嫁之女比比皆是,最後不得不賠上鉅額嫁妝,勉強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把女兒嫁掉。

宋女愁嫁也就成了一大社會問題,‘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典故便來源於此,皇帝當然可以先選最好的進士給自己女兒,大臣們只能眼巴巴等着。

當然還有別的原因導致宋女晚嫁,比如宋朝的嫁妝要求太高,致使一般人家籌措時間漫長等等。

不過今天礬樓內的女人們卻多了一個話題,那就是第一次公開亮相的清潔肌膚用品‘玉脂’。

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月末求月票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
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月末求月票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