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

bookmark

就在金兵將大量傳單投入京城的同時,一萬宋軍也開始了收繳行動,挨家挨戶收回金兵散播的傳單,消除不良影響,同時八千士兵也緊急上城,進入了防禦狀態,三百二十架牀弩開始強力發射,摧毀敵軍的投機機。

李延慶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也趕到了北城頭,城樓內,一名士兵點燃了燈籠,照明瞭城樓房間,劉錡將一張傳單遞給李延慶,“很有趣的宣傳,都統看看吧!”

李延慶接過傳單看了一遍,微微笑道:“金人太高看我了,殺了我一人,從此天下太平,我擔當不起啊!”

“那個是胡說八道,都統不用理會它,關鍵是最後一段,都統看出端倪了嗎?”

李延慶點點頭,“很顯然,金兵支撐不住了,王貴昨天晚上燒燬黎陽倉,撼動了金兵的根基,金兵應該已有退兵之意,所以纔會有‘外交不破兵不可行’的狗屁言論,在給自己找臺階呢!”

劉錡見左右無人,便壓低聲音道:“我倒覺得,這是金人在向朝廷某些勢力暗遞消息。”

李延慶眉頭略略一皺,他當然知道劉錡某些勢力指的是誰,朝廷的主和派,勢力十分龐大,從傳單的效果來看,對普通百姓確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主和派確實是有影響。

就在這時,城樓外有士兵稟報,“啓稟都統,李相公緊急求見!”

這是李綱來了,李延慶立刻吩咐道:“請李相公上城頭來。”

他又對旁邊兩名親兵道:“去通知楊將軍繼續收繳傳單,儘量避免這件事傳播開。”

“遵令!”

兩名親兵行一禮,匆匆去了,李延慶走出城樓,此時已是凌晨,天快亮了,在朦朧的晨曦中,只見李綱跟隨兩名士兵快步向這邊走來。

“李都統,情況有些不妙!”李綱走上前便急聲道。

“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剛剛得到消息,官家已經下旨,令馬政去金營和金兵接觸了。”

李延慶吃了一驚,有官員出城了,自己居然一無所知,這是怎麼回事?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李延慶急聲問道。

“大概在一個時辰前,白時中、吳敏、李邦彥、張邦昌聯袂去見官家,遞交了百官請願書,七成以上官員在請願書上簽字,他們最終說服了官家與金兵議和。

李延慶沒想到主和派如此迅速,雖然他們準備已久,但很顯然,金人的傳單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但李延慶此時更關心是官員出城,他問道:“李相公剛纔說,馬政已經出城了?”

“我得到的消息是這樣,但具體情況我也不瞭解。”

李延慶轉身對劉錡道:“你去查一下此事,看看有沒有人擅自開城放人,如果有問題,我懷疑是東城和南城那邊。”

“卑職這就去!”

劉錡翻身上馬,催馬向東城奔去。

李延慶又對李綱道:“李相國最好現在就去見官家,你告訴官家,王貴將軍前天晚上偷襲黎陽倉得手,燒燬了至少一百萬擔草料,金兵已經支撐不住,所以纔有求和的暗示,我們千萬不可上當!”

這個消息令李綱既驚喜,又擔心,他連忙道:“我這就去見官家!”

.......

李延慶很快便得到了稟報,問題出在東面的新宋門,駐紮新宋門的新北軍擅自將馬政和幾名隨從放出了城,這個消息令李延慶極爲惱怒,他當即催馬趕到了新宋門。

新北軍是在李延慶的建議下組建起來的一支新軍,共有三萬軍隊,由董平、徐寧和張清三人統帥,高俅給了李延慶一個面子,將李延慶的一百親兵加入到新北軍中出任都頭,使李延慶對這支軍隊也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但在趙桓登基後,一方面重用李延慶,但另一方面也對李延慶的軍權進行牽制,最明顯就是消除李延慶對新北軍的影響,趙桓提拔董平爲副都統,使董平也能直接向天子彙報。

今天在新宋門當值的軍隊,正是董平的三千直屬軍,李延慶剛趕到新宋門,迎面在城門處看見了董平。

“董將軍!”

董平正要離去,卻被李延慶叫住了,董平似乎知道李延慶要來,上前在馬上行一禮,淡淡笑道:“都統是來巡視東城嗎?”

“我聽說有人出城,特趕來查看!”李延慶開門見山道。

董平點點頭,“是有人出城,而且是鴻臚少卿馬政,我放他出去了。”

“是董將軍親自下的開城令?”

“正是!”

李延慶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冷冷道:“一個月前我親自下令,城門不準開啓,有特殊情況出城必須得到我的同意後才能放行,爲何我的軍令到了董將軍這裡就執行不下去了?董將軍是在藐視我的權威嗎?”

“末將不敢,我之所以放馬政出城,是因爲馬少卿有聖旨和官家頒發的出城金牌,李都統雖然軍令如山,我不敢違抗,但相比官家的皇權還是差了一點,如果李都統一定要把軍令壓在皇權之上,那卑職也無話可說!”

李延慶冷笑一聲,“董將軍很會說話,直接用皇權來壓我,但之前說過,有特殊情況出城必須得到我的同意後才能放行,聖旨和天子金牌就是特殊情況,你爲何不向我稟報?”

“當時情況緊急,卑職只能從權,如果都統認爲卑職行爲不當,可以直接向官家彈劾,卑職願意接受任何處罰!”

說完,董平向李延慶抱拳行一禮,轉身催馬揚長而去。

董平的副都統是由天子直接任命,而不是由李延慶任命,李延慶對他只有處罰建議權,而無權將他撤職查處,董平也是吃準了這一點,纔敢直接違抗他的軍令。

李延慶目光陰沉地望着董平遠去,一場黎陽倉的大火摧毀了金兵繼續攻打東京的意志,但一張傳單也同樣撕裂了宋朝君臣之間的默契,金營中也有高明之人啊!

........

趙桓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公開平反了範黨案,封原相國範致虛爲陝西五路經略使,被範黨案牽連的官員皆官復原職,同時也公開處死了主張聯金滅遼的始作俑者童貫和趙良嗣,罷免了蔡京、王黼、高俅和蔡攸的相國之職,但代表大宋與金國談判結盟的原登州兵馬使馬政卻沒有受到波及,他依舊出任鴻臚寺少卿。

雖然馬政沒有被追究責任,但並不代表他的日子就好過,天不亮,馬政便接到一個誰也不願接手的燙手任務,天子趙桓令他代表朝廷赴金營和金人接觸,試探雙方是否有議和的可能。

當然,這也和馬政長期出任駐金國特使有關,他能說一口流利的女真語,認識不少金國高層和主要將領。

天剛亮,心情忐忑的馬政終於出現在金兵大營外,其實距離金兵大營還有三裡,他便被金兵遊哨查獲,將他押解到大營。

大帳內,完顏斜也正在喝一碗參茶,這時,有士兵在帳前稟報,“啓稟大帥,營外有一名宋朝官員,說是奉旨前來金營商議。”

完顏斜也先是一怔,隨即大笑起來,自己昨天晚上才投擲傳單,天剛亮,宋朝便派大臣來了嗎?這個速度着實出乎他的意料,由此也看得出,宋朝朝廷議和之心不是一般的急切啊!

“來人是何人?”完顏斜也問道。

“是原駐金國使馬政。”

原來是他,完顏斜也隨即令道:“帶去偏帳等候,等我有時間了再接見他。”

宋朝朝廷如此急切,完顏斜也倒不急了,他需要先晾一晾馬政,給他一個下馬威,然後再接見他。

完顏斜也必須要把這個節奏把握好,儘管他現在已面臨草料斷絕的威脅,急切想率軍返回河北,但絕不能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要利用宋朝急切議和的心理,以獲取利益最大化。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