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

在天亮之前,李延慶率領大軍進佔了鄆城縣,鄆城縣是梁山軍重要的根基地之一,也是包括宋江在內的很多樑軍將領的家鄉,縣城內幾乎一半的人口都是梁山軍家眷。

李延慶率軍進城後,立刻實施戒嚴,並貼出了安民告示,向全縣百姓承諾官軍並不殺害無辜,希望縣城百姓立刻勸說子弟棄暗投明,若再繼續執迷不悟,不僅會遭到官府嚴懲,也會連累家屬。

天剛剛亮,士兵們押送着一隊百餘人的老弱婦孺來到軍營,這些都是梁山軍統領以上將領的家眷,爲首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正是宋江的老父親宋太公,他不肯離開家鄉去須城縣,結果城破後成爲官軍的第一個俘虜。

這批神情惶恐的家眷被押到李延慶面前,他們嚇得撲通跪下,苦苦求饒,李延慶冷冷看了他們一眼道:“官軍承諾不傷無辜,但你們卻不屬於無辜,你們兒子、丈夫或者父兄跟隨宋江造反,使近十萬官兵陣亡,還有數以萬計的無辜民衆骨肉分離,失去家園,他們都是朝廷的罪人,你們就是罪人的家眷,最輕懲罰也會被流放嶺南,我不殺你們,自有朝廷來定你們的罪。”

家眷們頓時一片痛哭,李延慶揮揮手,讓士兵把他們帶下去囚禁起來,這時,一名士兵將宋太公帶了上來,宋太公嚇得渾身發軟,渾身顫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延慶笑了笑,讓士兵搬一張椅子給他坐下,“你先不要害怕,我不會殺你,也不會折磨你,畢竟你是宋江的父親,很有價值。”

宋太公稍稍平靜下來,顫抖着聲音道:“恐怕他不會聽我的勸告投降!”

李延慶微微一笑,“我知道你勸不了他,也不需要你勸他投降,你給他寫封信,告訴他你一切平安就是了。”

宋太公慢慢低下頭,他知道這封信自己不寫恐怕也不行了。

李延慶笑着讓士兵帶宋太公下去寫信,這才問站在旁邊等候彙報的軍士道:“什麼事?”

“莫先生讓卑職前來向將軍彙報,倉庫物質已經清點完畢。”

李延慶大喜,連忙翻身上馬,催馬向倉庫方向奔去.....

莫俊是跟隨五千軍隊一起北上,他同時帶來了玄武營的數百名後勤士兵,莫俊進城後便接管倉庫,他很快便摸清了鄆城縣倉庫的家底。

在城北倉庫內,莫俊帶着李延慶走進了一座最大的庫房內,倉庫內堆滿了糧食,所有的糧食都裝在大麻袋內,整齊地碼放着,儼如小山一般。

“這裡有清點記錄!”

莫俊拿着一份賬冊對李延慶道:“一共三座糧庫,一共三萬四千五百石,這座倉庫內有一萬三千石,我清點過了,和賬冊一致,那麼糧食總數量應該是準確的。”

李延慶點點頭,三萬四千石糧食,足夠他的軍隊食用一年,他又問道:“可有草料?”

“有上好的大麥以及黑豆,另外存放了一座大倉庫,和糧食沒有關係。”

“別的呢?”李延慶又笑問道。

“別的就是盔甲、弓弩、箭矢、盾牌、火油、火器之類......”

“還有火油和火器?”李延慶有些興趣地問道。

“是前幾次朝廷兵敗留給梁山軍的戰利品,好像梁山不太喜歡用它們,滿滿堆了一座倉庫,有些年頭了。”

“還有什麼?”李延慶又不露聲色問道。

“還有就是錢和白銀,庫存錢十一萬貫,白銀八萬五千兩,賬冊是這麼記錄的,我大概看了看,應該差不多,出入不大。”

莫俊取了一錠白銀遞給李延慶,“都是溪口礦坑官銀,十兩一錠。”

“這些銀錢正好用來賞賜軍功,我回頭和各指揮使商議一下,具體看看怎麼分配。”

李延慶的興趣還在火油、火器上面,他快步來到放置火油和火器的倉庫,這是一座孤零零的大型倉庫,距離其他倉庫有一段距離,這也是爲了防止火器爆炸波及別的庫房。

庫房是用青石砌成,高約五六丈,非常結實堅固,裡面用木板一隔爲二,一半用來存放火油,另一半則存放火器。

李延慶先看了火油,都是朝廷標準的容器,一隻只大木桶,五十斤一桶,上面封有標籤,大約有兩千桶左右,很顯然,這些火油根本就沒有使用就被梁山軍完好無損地繳獲了,這讓李延慶不由暗罵一聲。

他隨即又看了隔壁的火器,火器種類不少,主要以火箭爲主,還有火鴉、火蒺藜、火毬、霹靂炮等等,另外還有幾百桶火藥,所有的火器都佈滿了灰塵。

李延慶更關心火藥,他吹掉火藥桶上的灰塵,一桶一桶地細細查看,看到最後,他終於發現了尚沒有混合的硝粉、硫粉和碳粉,各有十幾桶左右,這讓李延慶大喜過望,他的十五枚震天雷已經用完了,雖然他有不少火藥,但手頭的火藥配方不行,他必須要按自己配方製成的火藥,在齊州和壽張縣都沒有找到原料,沒想到居然在鄆城縣發現了。

李延慶連忙對莫俊道:“回頭我給先生一張鐵殼圖紙及火藥配方,煩請先生在城內找幾個鐵匠以及火藥匠替我製作震天雷。”

莫俊笑道:“找鐵匠很容易,我們後勤士兵中就有,但要在這種小縣城內找火藥匠,我估計找不到,火藥工匠只有京城的火藥窯子作坊才能找到。”

“也罷,不用火藥工匠,我找幾個心腹士兵給先生,按照配方比例自己配製吧!我和王貴都曾親自配過,應該不難,回頭我把王貴找來指導一下,他有經驗。”

莫俊點了點頭,欣然笑道:“我先去收集一些生鐵,爭取今天就開始着手配製火藥。”

.......

宋江是在次日下午才得知李延慶攻下了鄆城縣的消息,這個消息對於宋江而言,無疑是五雷轟頂一般。

梁山的安危他其實並不太放在心上,那裡是晁蓋的輝煌,在某種程度上,宋江還恨不得一把火燒了梁山,徹底將晁蓋和梁山軍割裂,但鄆城縣就不一樣了,那是他的根基,他的老父親還住在縣城內。

整整一個下午,宋江都將自己獨自關在大帳內,不準任何人來打擾,入夜,吳用來到了宋江的大帳前,他看了看帳內低聲問道:“將軍還不肯見人嗎?”

親兵搖搖頭,“將軍誰也不見。”

吳用覺得有些好笑,既然鄆城縣那麼重要,那爲何只派三千人駐守?而且還下了梁山烽火必救的嚴令,這不就給敵軍實施調虎離山之計創造條件了嗎?

當然,吳用心裡也明白,他們大軍盯住了官軍主力,理所當然認爲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怎奈李延慶在鄆州神出鬼沒,力量越來越強大,已經到了他們無法忽略的地步,說到底,不就是因爲對李延慶輕敵,才導致鄆城縣失守這樣的重大事件出現?

這時,大帳內傳來宋江的聲音,“是軍師嗎?”

“正是屬下!”

大帳內傳來一聲嘆息,“進來吧!”

吳用掀簾走進了大帳,帳內一片漆黑,好一會兒,吳用的眼睛才適應了帳內的黑暗,只見宋江披頭散髮,背朝外盤腿坐在地上,吳用連忙上前躬身行一禮,“參見將軍!”

半晌,宋江沒有說話,吳用低聲勸道:“以太公的身份,我覺得他不會有事,將軍不必太擔心了。”

宋江搖了搖頭,“我知道父親不會有事,他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李延慶甚至還會專門照顧他,讓我煩心不是父親。”

“那將軍是......”

宋江苦笑一聲,“我直到現在才真正明白了种師道的戰略意圖,他根本就沒有和我作戰的打算,他用主力拖住我們,然後由李延慶在鄆州不斷出擊,將鄆州擾得天翻地覆,如果我不肯回軍,种師道就不斷給李延慶增兵,直到梁山軍老巢皆失,軍心崩潰,种師道纔會出擊和我決一死戰,現在我們已經落入他的陷阱,你說我該怎麼辦?”

吳用點了點頭道:“這其實也是我要勸說將軍,种師道最大的弱點就是兵力不足,他大營內恐怕只有兩萬多軍隊,現在我們的優勢就是兵力要多於他,我認爲我們應該揚長避短,發揮優勢。”

“怎麼發揮優勢?”

吳用沉吟片刻道:“卑職建議出動出擊!”

宋江沉默片刻道:“可是我覺得撤軍回鄆州纔是明智之舉。”

就在這時,有士兵在帳外急報,“啓稟將軍,大營三裡外發現敵情!”

這個消息頓時讓宋江大吃一驚,騰地站了起來。

“立刻令所有軍隊進入陣地,給我把火砲架起來!”宋江急得大喊。

-

【求月票、推薦票!】

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
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