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商議

第629章 商議

曾公亮說的蘇易簡是什麼人?

那是太宗朝的人物,太平興國五年的狀元。

他身上有多項宋朝的官場記錄至今也無人打破,如最年輕的知制誥(二十六歲),最年輕的翰林學士(二十八歲),最年輕的參知政事(三十六歲)。

蘇易簡升遷如此迅速,固然有他是狀元出身,且深受太宗皇帝信任的緣故,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宋朝官制還不成熟。

開國初期,皇帝權力大,在用人上還是比較隨心的,官場規矩上也少了很多方面的條條框框。

而且太宗時的知制誥地位絕不同於今日的知制誥。

首先沒有封駁的權力,這是仁宗朝時,富弼開的先例。其次知制誥這職名是終身的,就算外任這個頭銜也允許帶出去。

就好比知縣與縣令,知縣是京官出身,才能叫知縣,而縣令一般都是選人。

但出領大州外藩,有知制誥銜名與普通朝臣完全就是兩個檔次。

可是即便如此,蘇簡易二十六出任知制誥的記錄,也可謂是後無來者了。

官家問章越幾歲時,推舉章越的曾公亮毫不猶豫地答道:“章越嘉祐六年十七歲中得狀元,如今正好二十六歲,與蘇易簡同齡。”

官家心道章越也爲官快十年了,他微微點頭道:“善。”

王安石道:“章越雖合用,但沒有外任過,若授知制誥,那便爲一方帥臣都不在話下,這不是朝廷磨礪用人的典章。臣舉一人,司封員外郎直史館蔡延慶文辭具佳,可出任此職。”

這日在殿上修起居注,記錄官家與大臣言行的正是蔡延慶。

蔡延慶聽王安石推舉自己不由一愣,但礙於身份此刻又不能說話。

去年官家本要用蘇軾修起居注,但因王安石反對而罷,故而改由蔡延慶,孫覺修過起居注。

算一算,擔任過修起居注,但還未知制誥的就陳襄,章越,蔡延慶,但孫覺剛因反對青苗法被罷,故而也沒有人提及他。

似韓絳這樣二府官員上任都有向官家舉人的權力。

張方平回朝時向官家就推舉了蘇軾和李大臨。蘇軾不合王安石的意,但李大臨就被重用了。

而韓絳只推舉了章越。

對於王安石提議的蔡延慶,司馬光反對說蔡延慶並非是進士高選,爲官家起草制誥恐怕是力有未逮。

一下子三名官員各有缺點,

陳襄各方面都無可挑剔,但反對過青苗法。

蔡延慶不是進士高選,又兼司馬光放出話來,恐怕學士院考試沒辦法過。

章越則是沒有出任地方的資歷。

議了半日,最後宰執們拿出一致意見。

陳襄爲知制誥,蔡延慶,王益柔直舍人院,同時讓原先知制誥的馮京回朝,以翰林學士的身份起草外製。

而章越仍舊修起居注。

當日殿議後,司馬光有些一瘸一拐地走出大殿,他膝蓋生瘡行動非常不便,但即便如此他依舊在朝堂上與王安石爭得寸步不讓。

韓絳與王安石走在另一旁,韓絳資歷在王安石之上,但事事皆以王安石爲馬首是瞻。

王安石看了司馬光行動不便的樣子,嘴角動了動,卻沒有問候的意思,徑直走了過去。

正如司馬光與王安石來信說得那般,王安石爲參政後,二人已是不通往來一年多了。

王安石對韓絳問道:“曾相公爲何突舉章度之爲知制誥?”

韓絳道:“是否眼下沒有更合適人選?”

王安石略一思索搖頭道:“非無人也。”

韓絳知王安石用意,今日推舉知制誥人選時,韓絳便沒有幫章越說話。

因爲韓絳認爲眼下知制誥並非是一個良好時機。

比如在李定的詔命上,章越怎麼辦是拒絕還是接受?

章越接受了,士大夫們肯定是抨擊!這代表章越屈從於君權與相權。

但若是拒絕了,那麼一向深受信任的章越,無疑令官家不悅。帝心眷顧永遠是金,仕途升遷再好也只是銀,若讓官家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就是得不償失了,而且章越還很有可能成爲上任時間最短的知制誥。

韓絳故意不提章越,可是曾公亮卻提了,這顯然是挑撥章越槓王安石,甚至還要拉韓絳下水。

如今朝堂上呂公著,孫覺先後被罷後,韓絳,韓維兩兄弟可謂最堅定支持王安石的人。

而吳充,章越又是與韓絳兄弟在一條線上。

因此曾公亮此舉似不懷好意。

至於知制誥對於章越不爭最穩妥的,不要爲了與蘇易簡比肩,而將自己仕途搭進去。

慕虛名處實禍,這是大忌。

韓絳爲章越的打算十分周全,否則若是他當時在場出聲支持章越出任知制誥,那麼堂上定爲知制誥的肯定是章越,而不是陳襄了。

不過陳襄接到知制誥的任命,卻上疏推辭反而繼續堅持要官家廢除青苗法。

陳襄在上疏中說得毫不客氣,天下之人皆知誤陛下者乃王安石也,誤安石者呂惠卿也……

總而言之,陳襄就是不接受任命,也不願去學士院就試,堅持要求補外。

王安石心想,你既不支持我,索性爲陝西轉運使吧。同時王安石還要求從此廢除舍人院知制誥封還詞頭的權力。

官家知王安石要求不敢貿然答允,廢除知制誥說來官家自己是爽了,但是這是會背上罵名的。

唐朝門下省的給事中認爲詔書有問題,可以直接封駁,此舉被稱爲制度之美。

宋朝翰林學士可以封駁,但知制誥封駁的權力是仁宗皇帝時富弼爭取來的。

官家想了想寫了手詔請陳襄出任知制誥。

陳襄再辭,官家再召陳襄親自面談了半個時辰。

衆人都以爲官家這次面談是要強起陳襄爲知制誥,但不知陳襄與官家說了什麼,居然答允了陳襄辭去知制誥的請求。

自宋敏求後,李大臨,蘇頌皆格命不下被罷知制誥,而蔡延慶,王益柔直舍人院,負責起草外製。

直舍人院自無封駁之權。

以蔡延慶的資歷本可以知制誥,但王安石卻抑而不授,只授直舍人院,用意是天子威福不可爲私議所奪。

馮京聞此以有疾之名,拒絕前往舍人院赴任。

聽馮京辭命,衆官員都以爲以知制誥起草外製將成爲歷史,從此只是作爲詞臣外出遷官的名銜而已。

能封駁詞頭的知制誥將不復存在。

就在陳襄辭命後數日,官家於崇政殿便殿內見了章越。

章越如今既管勾太學,還負責修起居注。

修起居注是一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起居注的記錄是以後每個史官修前任皇帝實錄的第一手資料。

皇帝與大臣們說的每一句話經過起居官記錄後,都會成爲歷史。

章越得授修起居注的第一日,陳襄便書‘董狐直筆’四個字贈給他。作爲一名史官要有自己的信條,直書其事不爲任何人而隱。

不過章越兼了修起居注的差事,同時兼着天章閣侍講之職,可謂忙得不得了,他屢次向官家表示自己身上兼官太多,可否辭掉幾個,但官家一口拒絕了,表示要讓章越將996的精神發揚到底,並把他當作是一等福報。

誰說宋朝冗官太多,大多數官員一個個都閒得蛋疼,章越很想告訴他們,事實不是這個樣子的。

章越很嚴重的懷疑官家是故意如此,你既敢貪圖安逸呆在京師不肯外任,那你就給朕好好忙一忙吧。

面見官家時,官家便開門見山地問道:“韓絳爲參政後,樞密副使一職空懸,朕有意招歐陽修回朝,伱以爲如何?”

章越心道官家也不讓自己緩緩,給口茶喝什麼的。

章越略一思索,官家看章越還沒坐便道:“卿先坐下再說。”

“謝陛下。”

章越熟思片刻後道:“若是歐陽修回朝,怕是王參政不樂意了。”

官家道:“未必,王安石倒常在朕面前贊歐陽公剛直呢。”

章越是想歐陽修回朝最好,不過心想王安石如今勢大,歐陽修是韓琦的鐵桿,二人肯定合不到一處去,既是來了還得再走。

章越道:“臣時常書信問候歐陽修,知他雖心憂社稷,但身子一直不好,若陛下若眷顧老臣,不如厚待他的子侄,讓他們在朝出仕。”

官家點點頭,歐陽修是否出仕的事情,他與宰執議論了很多了,他早有定見,如今讓章越來不過順便聽一聽的他的意見。

官家又問道:“那呂公著如何?朕罷了他御史中丞之事後一直不安。”

章越道:“陛下,呂家與臣爲姻親,臣亦不敢爲之辯白,但那句‘晉陽之甲’,臣以爲似呂公著這般謹慎寡言的人,不似能說出這樣的話語,不如陛下覈查到底是何人所說的,其實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官家點了點頭又問了章越幾個問題。

但見章越所答無不中肯,且與他所謀多是相合心底十分舒坦,然後又問道:“如今宋敏求,蘇頌,李大臨先後罷知制誥之職,朝中有人提議有直舍人院便是了,何必再用知制誥,你以爲如何?”

章越心想,官家問得必是老師陳襄。他如今推辭了知制誥,官家便有意從此不再讓知制誥掌外製了。

章越道:“陛下,知制誥不可罷之!”

(本章完)

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468章 同年宴第249章 關撲第691章 鹽井第1042章 論孟第744章 左右第295章 期集第180章 撞見第539章 師生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797章 受賀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788章 城下第955章 憨叟第277章 崇政殿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673章 大戰第35章 真傳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100章 險峰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921章 賢相否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419章 變革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713章 抓人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342章 五百貫第334章 二事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565章 朕不允第38章 仙霞嶺第522章 入直第51章 小溪西流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34章 演講第144章 心事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773章 異化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321章 御試第344章 姻親第103章 珍惜第44章 寒門貴子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286章 東華門第780章 下岷州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52章 相中第687章 廣銳軍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192章 賠罪第281章 等次第228章 秋夜第539章 師生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159章 上奏第378章 消息第784章 復仇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431章 入潼關請假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687章 廣銳軍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50章 行卷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955章 憨叟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111章 江賊第349章 學到了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814章 閱兵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69章 路線明日更新第366章 先生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
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468章 同年宴第249章 關撲第691章 鹽井第1042章 論孟第744章 左右第295章 期集第180章 撞見第539章 師生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797章 受賀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788章 城下第955章 憨叟第277章 崇政殿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673章 大戰第35章 真傳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100章 險峰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921章 賢相否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419章 變革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713章 抓人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342章 五百貫第334章 二事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565章 朕不允第38章 仙霞嶺第522章 入直第51章 小溪西流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34章 演講第144章 心事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773章 異化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321章 御試第344章 姻親第103章 珍惜第44章 寒門貴子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286章 東華門第780章 下岷州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52章 相中第687章 廣銳軍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192章 賠罪第281章 等次第228章 秋夜第539章 師生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159章 上奏第378章 消息第784章 復仇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431章 入潼關請假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687章 廣銳軍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50章 行卷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955章 憨叟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111章 江賊第349章 學到了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814章 閱兵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69章 路線明日更新第366章 先生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