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

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

章越與郭林方纔職事對話的一幕,正好被旁邊一人看見。

此人並非別人,而是州學的孫助教。

孫助教原先奉李學正之命,要將章越等幾人取入州學的,不過此事卻爲縣令陰阻。如今孫助教也只能作罷,但他得知章越在縣試時,作了一首神童詩。

據孫助教隱約所知,章越似寫了一篇詩,被人呈給上面那位官員。那官員似很賞識對方如此。

但孫助教一看這首詩,覺得並非如何出衆,而且不僅出韻,且平仄不通,這樣的詩才如何能得人賞識。之前那首詩八成是拿別人的詩一抄,打算欺世盜名。

於是孫助教就立即命人將此事報給學正。

隨即又傳來章越二哥中進士的消息,學正讓他打探章越底細,同時不可打草驚蛇,隨即他二哥又拒絕接旨,放棄了進士出身……

而今日也是章越入縣學的時候,他也在一旁旁觀,看看這少年究竟是如何之人。

浦城縣學進士齋兩百餘人,經士齋只有一百餘人。南方人尚進士科輕經科,有門路的子弟多從進士科。而縣學進士齋又多是特錄,試錄的則少之又少。二人既是報考經科,又是試錄,一看即知沒什麼根底。

就二人出身而論,章越算是寒門子弟,而郭林甚至連寒門都算不上。

飯食就看得出,縣學裡多是一二等飯的,三等飯少之又少了。但這章越人似還不錯,並非是那等奸邪之徒。

“再看看吧,不可貿然下定論,如此不是毀人一生。”孫助教自言自語道。

孫助教當即裝着不經意的樣子,走到此處。

職事見了立即起身道:“見過孫先生。”

孫助教點了點頭,看向章越,郭林道:“他們是?”

職事笑道:“是今科縣學錄試,這二人都是中第子弟。”

說着職事又舉章越道:“此乃經科第一名,以全通得錄。”

“哦,全通?”

孫助教上前打量章越。

職事道:“這位是州學助教孫先生,你們二人還不快行禮。”

章越,郭林連忙行禮。

“你就是經生第一?”

章越心底很高興,如今我的名聲都傳到了州學助教的耳裡。

章越道:“學生慚愧,學生僥倖錄試第一,但經生第一學生不敢竊居。”

此子說話倒是很小心。

孫助教溫和地笑道:“小小年紀能夠如此謙退,實屬難能,今年來本州諸學頗有輕經科而重進士,然今科的九經及第,朝廷授國子監直講,足見朝廷器重之意。”

章越心道國子監直講原稱國子監講師,淳化五年改爲直講,並一律用京朝官。要知道一榜進士也只有十幾個京朝官,而九經出身果真可與進士頭甲出身媲美的。

孫助教說到這裡,看章越,郭林二人眼色。郭林仍不知國子監直講是何官職,但章越卻暗暗欣喜的樣子。

孫助教暗歎,學識不足可以通過學習而得,但這些知識就不是學習而知。有的寒門子弟就算了高第,但初入官場一竅不通,等他們摸爬滾打十幾年終於明白的時候,年華時機都已是錯過了。

下面章越與孫助教應對如流,郭林卻只能說幾句。

孫助教對章越已是有了個大概的瞭解不由心想,此子如何也不像是奸惡之人,他需好好向學正稟告纔是。

一邊說章越,郭林已是交了錢。

孫助教說了幾句即離開,二人又去領了儒生的襴衫。

這算是縣學的福利,不用錢。

穿了這身襴衫上街,即是縣學的學生,老百姓眼底的秀才,也就是真正的讀書人了。

宋朝的襴衫乃細布白衫,圓領大袖。之所以稱作襴衫,是因衣裳的膝處有一道橫襴。

漢服有兩大類,一是深衣,一是衣裳。

衣裳是上衣下裳,上面穿衣,裳有些類似於裙子,圍在腰間。這是漢人男子最隆重場合的穿着。

而深衣就是將衣和裳連在一起。

襴衫穿法就是深衣,但中間這道橫襴又代表了上衣下裳的古制。也就是橫襴以上爲衣,以下爲裳。

深衣的穿法有曲裾和直裾。

曲裾要將襟圍着下裳纏繞最後繫於腰間。女子穿着曲裾就很顯身材,很好看,遙想那個強大的漢朝盛世時無論男女都喜用曲裾。

至於直裾就是腰間開叉,而且有下襬,如此有個大的弊病,跪坐和坐下時容易走光,畢竟那時候大家沒有穿褲子的習慣。

故而在漢朝時曲裾要比直裾要隆重正式。

不過如今有了褲子,直裾深衣已漸漸取代了曲裾。

曲裾畢竟穿起來太麻煩了。

但是宋朝讀書人襴衫,保留了曲裾的穿法,因爲曲裾比直裾更正式更鄭重,也不太管學生們到底這麼穿到底方便不方便。如今恪守古禮的官員讀書人也仍穿曲裾深衣。

“師兄,這曲裾如何穿?”章越一臉茫然。

郭林也是一臉無奈道:“師弟,你可問倒我了。”

“總不能去問學正怎麼穿襴衫吧?”章越忽笑道。

“這。”

章越道:“師兄,你看我們自入縣學來一路有幾人穿曲裾了?”

規矩是規矩,執行不執行另外回事。

“這倒也是。”

章越道:“我看,管他曲裾直裾。只要不禿巾短後即可。”

禿巾就是頭上不戴儒巾。短後,就是短後衣,後幅較短的衣裳。這不是說不能光屁股的意思,而是不能把褲子穿在外面,必須用裳遮起來。

郭林道:“這不太好吧。”

章越道:“咱們看看再說。”

這時職事走來道:“襴衫都領了,咱們一併去齋舍。”

“是。”

三人邊走,職事又邊對章越道:“孫助教知你是此番錄試經生第一,對你很是看重。”

“多謝職事,多謝孫助教。”章越心底不由甜甜的,此刻感覺有些飄。

“每年州學都從諸縣學中選拔學生,直薦國子監,若東京不錄,也可去南監,若能得孫助教替你說一兩句此事就成了。”

宋朝的南京是應天府,應天府是商丘。商丘國子監原稱應天書院,范仲淹當年就是在此讀書的。

宋真宗有一次到了南京,萬人空巷。國子監的同學都爭着去看皇帝長啥樣子,唯獨范仲淹不去。同學奇怪問范仲淹爲何不去見見皇帝。

范仲淹平靜地答曰‘他日見之不晚’。

數年後范仲淹進士及第,於金鑾殿上見到了宋真宗。

(本章完)

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744章 左右第657章 西北行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379章 心底話第739章 賜宴第154章 買賣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687章 廣銳軍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392章 改變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93章 價值第277章 崇政殿第909章 後來者第57章 神童詩第428章 出差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9章 琴聲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31章 入潼關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882章 政事堂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867章 補鍋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662章 出兵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342章 五百貫第870章 交換第695章 軍歌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374章 執經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47章 論文第1047章 熟狀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662章 出兵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314章 六論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631章 不易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668章 福將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344章 姻親第925章 問政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30章 用六第395章 更替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78章 知識就是金錢(兩更合一更)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143章 詩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86章 交鋒第18章 女同學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242章 玉簪第918章 彈劾我?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286章 東華門第898章 提條件
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744章 左右第657章 西北行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379章 心底話第739章 賜宴第154章 買賣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687章 廣銳軍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392章 改變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93章 價值第277章 崇政殿第909章 後來者第57章 神童詩第428章 出差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9章 琴聲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31章 入潼關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882章 政事堂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867章 補鍋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662章 出兵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342章 五百貫第870章 交換第695章 軍歌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374章 執經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47章 論文第1047章 熟狀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662章 出兵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314章 六論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631章 不易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668章 福將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344章 姻親第925章 問政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30章 用六第395章 更替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78章 知識就是金錢(兩更合一更)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143章 詩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86章 交鋒第18章 女同學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242章 玉簪第918章 彈劾我?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286章 東華門第898章 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