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岳父侄兒

第666章 岳父侄兒

汴京皇宮的城頭,爲一片五彩十色的煙火所照亮。

這一明一暗之間,將無數人的表情凝固在此刻。

官家方纔他還是一番喘不過氣來的表情,但如今已是目中有神。

至於文彥博則是智珠在握,這一句小兒輩破敵了,十足十地學起了謝安當初的風範。

吳充不動聲色站在文彥博身後,章越是他的女婿,他當然是與有榮焉。

至於城樓左右不少人看向了這裡。

官家神色淵肅,以淡淡地口吻問道:“若是軍報屬實,朕自登基以來還未有如此大勝吧。”

文彥博道:“這都是託陛下鴻福,故而將士們用命!”

官家問道:“軍報確實嗎?”

文彥博道:“樞院勘核過了,這一封是秦州通判章越的奏疏,這一封則是秦州知州,秦鳳路經略安撫使韓縝的奏疏,而這一封則是陝西,河東宣撫使韓絳的奏疏。”

“相證無誤。”

“十二月十三日,我軍翻越馬銜山後,攻取西夏邊鎮瓦當會,俘十七人,斬首百餘,俘部衆六千餘口,得牛羊數萬。”

“十二月十七日,我軍入汝遮谷,擒敵酋一人,殺七人,斬士卒首級五百餘,降部衆兩萬五千餘口,得牛羊十萬餘,戰馬萬匹。”

“十二月十九日,我軍龕谷擊破西夏統軍禹臧花麻來援的三萬騎兵,斬得首級千餘,俘兩千五千人,得馬千餘匹。”

吳充不失時機地進言道:“啓稟陛下,章越,王韶率軍深入千里,三戰三捷,確實是大勝啊!”

官家暗自高興,他知道切不可因一場大勝而情緒波動,讓臣下們看輕了。

“王卿,你怎麼看?”

王安石拿起軍報看了一遍,然後道:“甚好。”

吳充捧着奏疏奏道:“章越上表請求封俞龍珂,爲西頭供奉官,並准許他進京面聖受賞。”

“准奏!”

吳充又道:“章越上表請新附龕波,給家二十二族羌酋軍主,軍副之職,每月第支料錢。”

“准奏!”

吳充又道:“章越又上表請封歷京城羌酋喬宗,此人勸降有功,又兼是董氈之舅,請授右殿班直!”

官家樂了道:“朕都準了!還有什麼人要封賞,朕一併都準了。”

文彥博道:“陛下,章越,王韶孤師深入,打得西夏人措手不及,降伏蕃部數萬,牛羊馬匹無數,可謂奇功啊!”

官家正要言語。

一旁王安石道:“新附蕃部封賞可以定人心,但臣以爲如今還不是封官許願之時,此戰雖勝,但不過只是牽制了卓囉和南,西壽保泰監司,沒有調動橫山正面的軍司,甚至興靈兩州的軍司。”

“韓絳言王韶,章越不可貪一時之勝而半途而廢,必須立即率大軍渡過黃河,直搗靈州。臣與韓絳之見相同,如今議封賞太早了。”

吳充聽王安石之言,與馮京幾乎如出一轍:“陛下,章越,王韶雖勝,但勝得都是蘭州會州的蕃部,西蕃素來脆弱,遠不如党項人善戰。”

“若王韶,章越一路孤軍直渡黃河太過兇險。何況禹臧花麻雖是受挫,但退守安西城,隨時可以捲土重來,反而切斷退路,到時則有全軍覆沒之危!”

河湟蕃部近年來對上宋軍還是西夏,那都是少有勝績。

別說現在是一盤散沙,四分五裂,就算當年最盛的時候,被名將曹瑋在三都谷之戰中一頓收拾後,整整老實了三十年。

文彥博屢次反對開邊河湟的戰略,舉出的原因就是河湟蕃部都是渣渣,指望聯合他們去打党項人,倒不如自己多練幾個兵。

所以他一直認爲王安石,韓絳建議開邊河湟利用了官家喜歡開邊,好大喜功的心思。

不過文彥博對章越還是很‘器重’的,他每年從章越的交引所中獲利不少,兩邊還是姻親呢。

他覺得章越攻取蘭州大部,會州一部,憑此升官受賞就好了,至於當初打算渡過黃河吸引西夏人主力決戰的計劃,誰當真了,誰就是傻子。

文彥博與吳充一個心思就是保下章越:“臣以爲蘭州新定,當安撫蕃部,收納人心,而不該貿然犯險。一旦失利,不僅新附之衆散去,亦要喪師敗軍。”

王安石道:“金城尚在夏國手中,尚且不可言蘭州全境已定。”

“再說擅用兵者,不爭一城一地的得失,章越,王韶出兵古渭是爲了配合奪取囉兀城,若是畏難不進,如同全功盡棄。”

官家知道吳充是章越的岳父,文彥博,王安石都與章越有姻親,但真正從勝局考量的只有王安石。

王安石又道:“如今經略夏國,其主秉常正是幼稚之事,正宜汲汲而取,此乃大有爲之事,不可失也!”

官家沉吟一番道:“王卿所言在理。”

文彥博知道說不過王安石道:“那臣這就回樞密院下札子速催章越,王韶渡過黃河!”

吳充道:“既是一定要北渡黃河,臣請下詔秦鳳路從甘谷城出兵會州策應!”

官家道:“准奏!”

這時候城下藝人撐出兩條‘燈龍’,龍作飛舞之狀,上有燈火萬盞。

上元燈會此刻也是熱鬧到了極致。

不過城樓上,卻無人有心看此景色,無數人都望向了黃羅傘蓋之下。

官家看到兩宮太后那邊已派了侍女來到了臺階下詢問,官家道:“朕向太后,太皇太后稟告此事!讓她們歡喜歡喜。”

官家想到自己登基之初,便穿着一身鎧甲向兩位太后說要振作武功之事。

當時兩位太后聽了似覺自己一時興起而已,當初就是你姑且試一試,不成也沒什麼的態度。

但如今官家要告訴兩位太后,朕可不是隨口說說的而已。

官家仰望夜空,年輕的心蓬勃地跳動,此刻他有些熱血沸騰,我大宋也是可以勝的。

這建功蘭會,章卿果真沒有讓朕失望。

除夕正月之初,在慶州境內,一隊滿載軍糧輜重的車隊正在趕路。

這運送軍資的車隊是從秦鳳路隴州運來的,負責押運的官員是隴州籤判章直。

章直是熙寧二年年末至隴州任籤判,如今正好歷官一年。

章直作爲一名籤判沒有繁劇的公事,同時他還是呂公著的女婿,章越的侄兒。呂家何等家族,章越又是二十六歲知制誥,日後是要出將入相的。

故而章直在隴州,甚至秦鳳路的官場上,人人都讓着他三分。

章直有時候在任上辦什麼事,才一開口旁人便答允,還有各種資源的配合和支持。

故而章直輕而易舉地辦成了幾件事,以後在吏部磨勘時肯定是出色的。

章直知道是岳父或章越打了招呼之故,不過如此缺點便是實在太順風順水了,章直就覺得有些沒有意思。

章直在隴州一面結交各路名士,與人出遊賞畫,同時走訪民情,探知兵事。整個陝西路,包括秦鳳路都是民生極苦,他心底同情百姓的遭遇,同時對於宋朝屢敗於西夏,是有憤憤不平之感。

偶爾閒暇時會想念嬌妻及父母。

三個月前,官家在陝西設宣撫司,令韓絳爲宣撫使。

韓絳至陝西后,便令各州縣百姓制糜餅,雜餅,皺飯,以供調發,同時徵發各州義勇自帶一個月口糧赴前線聽用。

章直知道此事後非常不忍。隴州百姓十分窮困,又剛剛遭過災,別說打戰,就是平日在家都沒有多少糧食可以維持,又如何帶一個月糧食呢?

章直便一根筋地向知州反應此事。

知州嘆了口氣對章直言道:“這是宣撫司之令,我都不敢說什麼,又何況是你,即便是漕司也不敢違背。”

章直聽了便道:“那下官便找漕司說話。”

章直十分愣頭青地寫信給陝西轉運使沈起。

沈起看了章直的信後有些生氣,下面官員辦事就好了,談什麼條件,各個都似伱這般轉運司還要不要辦事了。朝廷如今重心在哪裡都不知道嗎?爲了攻取橫山,就算餓死一些老百姓又算得什麼事。畏首畏尾的,事都不要作了。

本要教訓章直一番,沈起後來知道對方的背景,轉而給章直回了一封信,說是我沒有了解清楚狀況,並將原先隴州的份額減了三分之一。

此舉令章直一臉懵逼,他上疏之前就作好吃掛落的準備,但爲了百姓他還是覺得自己有必要將隴州的情況反應上去。

沒料到,自己一點掛落沒吃,轉運使還給他道歉。

更沒料到的是,章直反而因此名聲大作。

聞知此事如今被貶至陝西,知永興軍的大佬司馬光親自寫信給章直,好生讚許了他一番。

身爲名滿天下的人物,司馬光這一稱讚,頓時將章直名望一下子拔高了。至於章直則苦笑不得,自己心底其實還是支持對橫山用兵的。

何況宣撫使韓絳是章越仕途上的領路人。

故而這一次運送軍資至慶州,章直便主動請纓來於韓絳說個清楚,萬一因爲自己讓章越與韓絳因此生出隔閡就不妙了。

章直行了一路也沒什麼事,這天便駐在一處軍營之中歇息。

章直一入內便見軍營中氣氛非常不好,不少軍漢垂頭喪氣,章直派親信去打聽,得知韓絳要殺慶州守將,廣銳都虞侯吳逵,而營內官兵正琢磨着如何造反。

(本章完)

第849章 潼關道第277章 崇政殿第173章 傳頌第586章 籌碼第839章 變局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238章 商量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713章 抓人第673章 大戰第705章 姐妹第154章 買賣第493章 公用錢第268章 捉婿明日更新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292章 贈花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520章 重聚第741章 叔侄第105章 離別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792章 決戰第918章 彈劾我?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359章 試館職第104章 醉漢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7章 山間歲月第91章 釋懷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34章 進益第286章 東華門第563章 蹀躞帶第727章 回京?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788章 城下第316章 破天荒第296章 期集二第318章 打壓第813章 問題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211章 同窗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238章 商量第40章 糖霜第139章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314章 六論第625章 御試第905章 事因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106章 瀑布第955章 憨叟第629章 商議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750章 商量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292章 贈花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45章 圈套第190章 再辭明日更新第21章 師兄弟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424章 婚姻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333章 人情第558章 賜字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870章 交換第357章 回門第132章 爭風吃醋
第849章 潼關道第277章 崇政殿第173章 傳頌第586章 籌碼第839章 變局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238章 商量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713章 抓人第673章 大戰第705章 姐妹第154章 買賣第493章 公用錢第268章 捉婿明日更新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292章 贈花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520章 重聚第741章 叔侄第105章 離別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792章 決戰第918章 彈劾我?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359章 試館職第104章 醉漢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7章 山間歲月第91章 釋懷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34章 進益第286章 東華門第563章 蹀躞帶第727章 回京?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788章 城下第316章 破天荒第296章 期集二第318章 打壓第813章 問題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211章 同窗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238章 商量第40章 糖霜第139章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314章 六論第625章 御試第905章 事因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106章 瀑布第955章 憨叟第629章 商議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750章 商量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292章 贈花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45章 圈套第190章 再辭明日更新第21章 師兄弟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424章 婚姻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333章 人情第558章 賜字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870章 交換第357章 回門第132章 爭風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