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見面

第138章 見面

吳安持也不是善於言辭之人,但邀請的誠意還是看得出。

吳安持見章越有些遲疑,不由問道:“三郎,可是有什麼變動麼?”

章越笑道:“多謝二郎君盛情相邀,怎奈近來數日還些……‘害肚’。”

本待章越要提‘感風’的,但這個詞在太學裡被用爛了,如今提起來顯得自己很虛僞,故而章越改成了‘害肚’。

章越還摸了摸肚子,顯得確有其事的樣子。

吳安持變色道:“哎呀,三郎這可如何是好……我早已……”

章越見吳安持如此神色,轉而笑道:“不過二郎君放心,我再吃幾貼藥,後日到時一定前往。”

章越心想,自己本就是奔着王安石去的,哪有出爾反爾的道理。

再說從頭到尾理虧的都是自己二哥啊,怎麼自己卻成了心虛的一方。羞羞答答的不敢見人,這跟小姑娘有什麼兩樣。

吳安持見章越的樣子,方知他是說笑,當即拍了拍章越肩膀笑道:“三郎,你可莫說笑,否則我哥哥定以爲我在太學哪對你不周了,到時候必要責我纔是。”

章越失笑道:“這怎麼敢當,我若不去,令兄覺來是與他生分了。”

二人同是大笑。

次日,章越必須考慮穿什麼衣衫赴宴。

說來章越從閩地帶來的衣衫不少,但有件事沒考慮周全,那就是自己十四五歲的年紀,一直都在長個啊。

故而以前帶來的衣衫都短了不少,不過平日在太學裡也不必講究這些穿着。但穿去赴宴就不合適了。至於襴衣平日穿在外也可以,但卻不可以穿着‘校服’赴宴啊。

幸好劉幾贈給自己這一身縕袍在身甚是合體,章越十分喜歡。正好汴京入秋後反而有些冷的,故穿件夾着棉絮裡的袍子倒比普通衣衫擋風。

章越在齋舍借來熨貼,動手將劉幾贈給自己的新袍子熨妥帖了。

章越又將之前買了不過兩個月的靴子漿洗了一番。

別看衣裝之事,要費如此周章,咱們也不能動不動就穿個布衫麻鞋去別人家中來個‘醉酒驚名士’吧。

正所謂‘言談服君子,衣冠壓小人’。

除了少數人,大多人還是看衣冠來取決於對你的態度。若是穿着布衫麻鞋去,那就是存心打算跟人家的下人們置氣。

當然也不是說有錢都穿在身上。

古語有云‘縕袍不恥’,那是與羅袍,錦袍相比就差多了。但對於太學生而言平日穿個縕袍已是夠了。不是官宦子弟穿錦衣羅袍就有些裝了。

出了太學,章越即僱了輛車前往吳府。

章越坐着車一路上出了麥秸巷,路過御街後,再經西大街一路直走往西,再過麥曲橋則北拐。

然後馬車一路向北,過了繁華熱鬧的宣秋門後,即一路沿着汴京內城城牆北行,最後抵至金樑橋街。

即便坐着馬車,這一路也走了小半個時辰,這吳府所在金樑橋街,他倒是與唐九曾來過一次。不過當時只是與吳安詩匆匆一晤,並沒有進府去。

如今則是真正的登門做客。

吳府所在的金樑橋街雖在外城,不比內城熱鬧,但聽吳安詩閒聊時說道此地卻勝在寬敞,住得安逸。

章越想想這話大概意思,就是三環之內買不起大別墅,可五環外還是買得起的。

當年吳充置業時,身爲長兄的吳育自是幫襯一二,墊了不少錢。

後來吳充爲宦二十載,不斷添置花石,修葺亭院,加之如今吳家長房四房二府又連在一處,也算是汴京王公大臣中有名的園林。

當然置了這等園林,對吳家兄弟而言美中不足的就是,上朝的路途就遠了許多。

不過章越奇怪的是,吳育去世還不到半年,按理來說,吳府辦此宴集不太合適。

那麼吳府的用意又是什麼?

不久馬車停下,車伕道:“官人是停這麼?

章越掀開車簾,但見面街立着兩頭大石獅子,後面是烏木紅漆的三扇大門,石階上一張長凳坐着幾名衣着光鮮的豪奴。

果真是閥閱之家,雖說如今吳充官沒有歐陽修高,但一看這份底蘊勝過一籌。

歐陽修之父歐陽觀四十九歲考中進士,任綿陽推官時歐陽修出生。不過歐陽觀不久病死。歐陽修不僅家道中落,而且人脈盡失,年少沒有錢買紙,其母‘畫荻教子’留下了一段佳話。

故而在史書上,歐陽修及范仲淹二人,都只能算是‘寒儒’出身。

吳育吳充之父吳待問當年也是寒士出身,他當年數度拜訪同鄉的大臣楊億,求教學問。

不過楊億的學生都很看不起吳待問的出身。楊億卻對他的弟子道:“彼他日所享,非若曹可望。”

後來吳待問果真於鹹平三年即考中進士,出任穎州萬壽縣縣尉,最後以禮部侍郎致仕。

吳待問三個兒子吳育,吳京,吳方又於天聖五年同時考中進士,其中吳育甚至成爲大宋開國唯一一位制科入三等。

到了吳充,則於寶元元年登進士,自此吳家完成了‘一門五進士’。

雖說吳家第三代目前一個進士也沒有,但朝廷遲早會蔭封的,故而稱三代官宦,簪纓世家一點也不爲過。

面對馬伕的詢問,章越看着吳府匾額點點頭道:“確是此處。”

章越結了車錢,剛下了馬車,府門處侯着的僕役即迎了上來。

章越取出請帖,對方笑道:“原來是章家官人,咱們家兩位郎君早就恭候大駕多時了。”

正門中閉,僕役引章越自左角門入內。

章越入內,吳府門前的僕役不由竊竊私語。

“一身縕袍,還乘着馬車而來?”

“人家是讀書人,就算一身縕袍又如何?”

“那倒也是。”

“郎主常交待不可以衣冠取人。”

章越隨吳府僕役入內,遍目所至雖不能用‘瓊樹玉堂,雕牆繡轂’來描述,卻也不是他這住過‘城中村’的少年可以形容。

如果真要形容什麼富貴氣象。

章越記得有人說‘用金,玉,錦來形容富貴,只見得寫詩人寒蠢,倒不如一句‘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道出富貴氣象。

而此時此刻章越就是‘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的感覺。

樓臺院落之間確實傳來笙歌聲,似有女子的彈弦淺唱,好似吳儂軟語,又似酥酥粵歌。

章越心想,吳二郎君就是住在這,難怪平日他對太學裡的同窗都不看在眼底。

還有……吳府十七娘子,雖知她生在富貴之家,但如此的富貴還是沒想到。

怎麼說?

章越感覺有一個微小的念頭,瞬間被自己掐斷了。

章越突然記起上一世自己請教一位師兄,相親時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妹子時,我如何表現才能讓妹子看不上?師兄掐滅菸頭,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言道:“你就正常表現。”

說起師兄,章越此刻不由想起了郭師兄,他此刻已在南京國子監了吧。

不知他如今惦記得是自己的妻子還是苗三娘,哪個多些?

他與自家二哥都是‘打死不說’的傳人。

而如今也到了自己‘正常表現’的時刻了。

章越正在細想之時,卻聽到有人笑道:“這不是三郎麼?”

章越回頭一看正是劉幾。

劉几上下打量了章越一番笑道:“三郎,這身袍子甚是合身啊!”

章越笑了笑,正要開口看見劉幾卻是一身錦袍,倒是把自己比了下去。不過自己記得劉幾原來分明也是寒家出身,可能是國子監解試第二後買了一件錦袍吧,如此也可以理解。

當年歐陽修得了省元后,不也爲自己訂做了一件‘狀元袍’麼?

章越道:“多謝齋長相贈,甚是合身,正好今日來赴宴,我也沒什麼好衣裳,就穿齋長所贈此件來了。”

劉幾笑道:“舉手之勞,謝什麼,三郎歡喜就好。只是三郎來吳府赴宴,也不事先知會一聲,如此你我也好同乘一車前來。是了,我記得三郎還未娶親吧!”

章越道:“確實未曾,齋長爲何問起這些,對了,齋長還未婚配,不過我在齋裡聽說,齋長老家曾有一位奉父母之命,指腹爲婚的良家女子是麼?”

劉幾笑着道:“三郎打聽得好清楚,不過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我們兩家早多年沒有往來了,也不知作數不作數。”

“原來如此。”章越釋然地點了點頭。

“走吧!我帶你引薦幾位如今汴京裡的青年才俊。”

這時候又聞笙歌低唱傳來,聽得好似仙樂般,二人不由駐足欣賞。

等樂聲稍停後,劉幾對章越道:“此必是吳府的樂舞,咱們一併去看看。”

“好!”

章越與劉幾一併結伴在假山水榭裡穿行,繞過幾處迴廊院落,穿過了數道門,經過數段曲橋終於到一處竹林遮掩的亭臺處。

但見亭臺正上方,卻有人正奏着鼓樂,好幾名歌女按絃歌唱。

臺下好幾名士子正負手欣賞。

章越看見衆人之中一位身量甚高的男子,不由腳下一停,心底一頓。

章越揉了揉眼睛,復看去。

但見男子側頭與旁人說了幾句話,正好看清他的臉來。

沒錯,自己沒有看錯,此人正是自己的二哥,如今名爲章惇!

(本章完)

第639章 功勞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104章 醉漢第516章 面君第515章 聽宣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482章 大腿第355章 夫妻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274章 議親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424章 婚姻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130章 齋長第94章 書樓第105章 離別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22章 傭書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690章 經營第22章 傭書第636章 知制誥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14章 六論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143章 詩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236章 如何辦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875章 女色第207章 不累心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374章 執經第163章 恩惠第226章 盡心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766章 齊家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211章 同窗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770章 玉帶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明日更新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149章 外室第792章 決戰第296章 期集二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415章 暴利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2章 押司上門第750章 商量第405章 鈔法第199章 尋覓第788章 城下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284章 論名第94章 書樓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173章 傳頌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215章 夏雨第727章 回京?
第639章 功勞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104章 醉漢第516章 面君第515章 聽宣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482章 大腿第355章 夫妻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274章 議親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424章 婚姻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130章 齋長第94章 書樓第105章 離別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22章 傭書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690章 經營第22章 傭書第636章 知制誥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14章 六論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143章 詩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236章 如何辦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875章 女色第207章 不累心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374章 執經第163章 恩惠第226章 盡心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766章 齊家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211章 同窗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770章 玉帶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明日更新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149章 外室第792章 決戰第296章 期集二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415章 暴利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2章 押司上門第750章 商量第405章 鈔法第199章 尋覓第788章 城下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284章 論名第94章 書樓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173章 傳頌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215章 夏雨第727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