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價碼

韓絳這一趟回京絕非陳述契丹國情那麼簡單。

沒錯,如今韓絳知大名府,熟悉契丹邊情,但在這個風口浪尖時,他能夠回朝絕對是對介甫的相位產生了威脅。

韓絳道:“當初在陝西我擅自免去四五等戶的役錢及免役寬剩錢,是念在陝西底層百姓經過多年與夏國的戰役,日子實在太過貧困故而免去。”

“當時天下各路便只有我一路免去役錢,於是介甫寫信斥責於我,而且還毫不客氣,言我此舉乃收買民心之舉,反令他處於大奸大惡之地。”

“說實話我當初並未這麼想,但介甫如此說我,實置我們多年的交情於不顧,我寫信解釋他卻冷冷地回了幾句,之後我又用呂大防和範純仁爲幕下,介甫又橫加指責說我用人不明,實是沒有道理來由。”

章越聽着韓絳與王安石失和的經過,與自己有些異曲同工。

韓絳改動免役法,而自己改動了市易法,這都觸了王安石大忌。相較下韓絳改動免役法更令王安石不快,二人當時同爲宰相,在對免役法上,王安石取嚴,韓絳取寬,令王安石感到對方確實在收買人心,如同拆他的臺。

加上韓絳又用了範純仁,呂大防爲幕下,這兩個人都是王安石極討厭的人。

範純仁不說,因爲有位名垂千古的爹,所以在朝中言談無忌,整日批評新法。

呂大防呢?王安石罵這個人,所謂色取仁而行違者,專務詭隨,以害國事。如荒堆斬人,其不至變者特幸爾。

家臣揭發大夫的錯向國君效忠,但身爲國君的齊景公卻只能大夫面前說這樣行爲是不對的。

章越道:“蒙韓公看得起,章某必竭力輔之,只是不知到時候呂吉甫,曾子宣二人怎麼辦?此二人可是不好相與的。”

章直吃了一驚道:“兵敗了?是王子純?”

不要以爲韓絳那等高官即便退一步好歹也是知州,那雲端上跌倒半山腰,也足以摔死人的。

韓絳道:“誒,度之,你我之間不用客氣,咱們相識多年,你善於籌謀,有治理天下之才,他日我功成身退的時候,必與官家舉薦你替之。”

章越道:“蒙韓公信任,諮以心腹之言,章某實感激不已。”

韓絳聞言若有所思。

“正與韓公談話?”

韓絳眼睛一亮道:“這麼說官家也是贊同免去下戶役錢的!”

從王安石看來,他只在乎他的政策能不能得到貫徹落實,誰也不能有絲毫的違背。

韓絳與章越說起這事時,即便過了這麼久,但仍是氣得手直髮抖。

……

章直道:“踏白城一失,河州也是難保啊,如此豈非前功盡棄,這數年用了上千萬貫錢糧打下的熙河六州就危險了。”

章直道:“是真定的韓三相公。”

當初配合韓絳攻取橫山時,呂大防在荒堆寨築城,當時將軍中不服從的人都殺了,差點鬧了兵變。

蔡確點點頭道:“不錯,丟的是踏白城。”

官員身在貶謫中的鬱悶,以及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痛苦,難以用言語形容。

南蒯是春秋時魯國權臣季氏家臣,南蒯叛變了季氏投靠魯君失敗後逃到齊國,便有了那一段對話。

而色取仁而行違者,專務詭隨,以害國事,這一句是將呂大防連帶着韓絳一起罵了。

章越對韓絳的苦悶是表示理解,當初在相位,宣撫使時,對方高高在上,如今知大名府後氣勢也一落千丈。

在章越,韓絳說話時,蔡確匆匆而至。

章直吩咐下人給蔡確拿件乾衣來。

蔡確則道:“不急了,度之呢?”

“韓公?哪位韓公?”蔡確問道。

章越想了想對韓絳道:“韓公,昔南蒯與齊景公喝酒,景公言南蒯叛逆,南蒯卻道,我叛季氏,卻爲忠於魯君。當時一名大夫起身當着齊景公的面責南蒯道,身爲家臣,當思忠於封主(季氏),你想討好國君卻是大罪。”

“當時齊景公若說南蒯對的,則大夫不安,官家或許也是此意吧!”

這時候突然下了一場疾雨,蔡確渾身上下都溼透了。

章越道:“不錯,官家欲用王相公變法,故而處處都周全於他,但王相公此人的性子剛愎自用,不聽人言,故而官家也常不滿意。”

你看我行嗎?

若我當執政,你支持不支持?

當時他韓絳還是昭文相,你介甫身爲二把手居然敢這麼說自己。我爲老百姓們多考慮一點,多着想,便成了色取仁而行違。

章越道:“韓公,據我所知官家是有易王相公之意,但若韓公這時候上位,則必有一場黨爭。”

韓絳目光一凜問道:“度之的意思,是官家欲用我取代介甫嗎?”

蔡確恍然道:“是他啊!不說這個,朝堂上出大事了,西北兵敗了……”

色取仁而行違者啥意思?

你韓絳免去四五等戶役錢看起來仁義吧,錯了,這纔是大大的不仁義,你反而是害了百姓懂嗎?而呂大防專務詭隨(韓絳)與他是一丘之貉。

韓絳這話已是表露了他的態度了。

韓絳與章越問道:“度之,當初免役法是你與我建議的,當時你說不可收下等戶的役錢,我面君時,陛下又與我言欲免浙江下戶免役錢之事,卻爲介甫反對?並稱贊介甫顧慮周全,這是何意呢?”

章直見對方這模樣問道:“持正如何這個樣子?”

章越明白韓絳今日來找自己的目的,就是問了這一句話。

蔡確微微笑道:“如今王子純也是難辭其咎,官家接到敗報後連飯也不吃,急着連召兩府大臣入宮議事呢,我看王相公也要跟着吃掛落。”

“你看着吧,你三叔東山再起的時候來了!”

蔡確說到這裡心底十分的快意,卻見章直悶悶不樂的樣子問道:“你爲何如此?不高興麼?”

章直嘆道:“高興是高興,但熙河是三叔心血所在,丟了踏白城他也定是難過。”

蔡確冷笑道:“這時候還顧慮什麼國家天下,他王介甫當初用王子純易你兄長時考慮過嗎?”

“你看着吧,如今只有你三叔能救熙河六州,這時候不多開出些價碼來,如何能泄心頭之氣?”

第323章 強幹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322章 題眼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82章 雪景第914章 安排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525章 衣錦還家請假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150章 相贈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569章 夜談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434章 演講第631章 不易第240章 吳充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711章 將兵法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472章 轉對之制請假第12章 一以貫之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99章 李學正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212章 照料第987章 盜書第180章 撞見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882章 政事堂第787章 解圍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10章 青松第255章 筌與魚第194章 看人第146章 學詩第500章 山居第792章 決戰第198章 上元夜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412章 貪婪第339章 信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280章 喜事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578章 齊道德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502章 勢第41章 守秘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955章 憨叟第137章 府元第770章 玉帶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129章 新舍友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357章 回門第922章 鎖院第274章 議親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99章 李學正第922章 鎖院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125章 改專業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711章 將兵法請假第127章 說親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740章 章府家事
第323章 強幹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322章 題眼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82章 雪景第914章 安排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525章 衣錦還家請假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150章 相贈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569章 夜談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434章 演講第631章 不易第240章 吳充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711章 將兵法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472章 轉對之制請假第12章 一以貫之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99章 李學正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212章 照料第987章 盜書第180章 撞見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882章 政事堂第787章 解圍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10章 青松第255章 筌與魚第194章 看人第146章 學詩第500章 山居第792章 決戰第198章 上元夜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412章 貪婪第339章 信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280章 喜事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578章 齊道德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502章 勢第41章 守秘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955章 憨叟第137章 府元第770章 玉帶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129章 新舍友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357章 回門第922章 鎖院第274章 議親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99章 李學正第922章 鎖院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125章 改專業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711章 將兵法請假第127章 說親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740章 章府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