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戰爭威脅

遼使耶律頗的帶着遼國皇帝的國書再度前來。

在沒談判的數月裡,遼國副樞密院直學士蕭潁,樞密副使楊益戒,始平軍節度使耶律壽,先後來到真定府拜見章越,以及不少饋贈。

章越也讓幕下的蔡卞,蔡京,陳睦,徐禧,童貫等人,輪流地前往蔚州,西京,甚至陳睦還見到了遼主耶律洪基本人。

耶律洪基親自向陳睦詢問了邊界劃地之事,並轉達了對侄皇帝宋朝官家的問候。

這也佐證了之前取得情報,遼主耶律洪基本人確實身在西京,甚至連春捺鉢大會都不去了。

至於遼主耶律洪基身在西京是不是籌劃南征之事,誰也不知道。

誰也不敢猜測。

這與章越事先向天子上疏,遼國鷹路不定,故致內部不穩的分析截然不同。

耶律洪基坐鎮西京半年,表示出一等志在必得的態度。

反正此事回奏至汴京,令官家擔心得一夜沒睡,然後下了一道旨意給章越,讓他尋求與契丹議和。

消息傳來,真定府中的宣撫司亂了。

偏偏就在這時,遼國談判使團抵達,耶律頗的代表耶律洪基轉交了遼國天子國書,並提出了更爲苛刻的條件。

那就是在原先四地邊界爭議的歸屬上,加上天池的歸屬。

遼國的這個策略在談判場上非常常見。

那邊繼續施壓,同時提出比原先更苛刻的條件,使談判者的信心動搖,遭到反對者的指責。

章越可以想象,遼國這新條件一出,自己肯定會蒙受朝堂上反對派的指責。

其實想都不用想,這是一定的事。

這也是異論相攪的副作用,國家大政易左右搖擺。

章越看了官家的指示,心底也涼了半截。

之前給官家的奏疏已是將形勢利弊都分析得很透徹了,話都說了好幾個車了,如今他實已是不願再多解釋了。

此刻章越由衷地感嘆,成大事者必須有戰略定力,這話不是空談。

一個人是這樣,國家也是這樣,認準了的道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這時官員們也知道了此事,李評對章越道:“敢問章相公,明日當如何與遼使談?”

李評是當初最早提議章越接受遼使的條件,但他也知道做事後諸葛亮一點用也沒有,這時候不是得意指責章越的時候,而是應該面對問題。

章越沒說話,蔡京已是出聲道:“下官以爲這麼談,一個字拖!事緩則圓!”

“我們這邊再上疏與官家力爭此事。”

“如何緩呢?”李評問道。

章越則道:“不必爭了,明日持正(李評)明日你與玉汝(韓縝)與遼使談判!我則不出面。”

說完章越起身而去。

……

章越回到書房,蔡京蔡卞一臉擔憂地前來。

見章越在看書,蔡京擔心地問道:“宣相,官家那邊如何應付?”

他們知道這次不可以言語轉圜,官家是要讓他們拿出態度了。

章越道:“此事不難,可以請官家賜下國書,以正式答覆遼人劃界之事!”

蔡京,蔡卞聞言都驚喜道:“此計大善!”

遼國這一次是帶了國書來正式要求,宋朝以劃界的方式割讓這五地,所以章越請官家以國書答之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問題是一旦下了國書,就是留下了字據,將來要寫入史中。章越料定以官家性子,必定對帝王顏面格外看重,寫入史冊是件很不光彩的事。他必定再次猶豫,重新覺得還是在談判中對契丹強硬些好,所以會暫緩催促章越議和之事。

如此拖延些時日是沒問題的。

蔡京,蔡卞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又擔心拖延不了太久。

……

次日,宋遼談判,耶律頗的見章越沒有在場,很是不高興。

不過談判還是要繼續下去,必須走完要走的流程,遼國當即拿出了天池歸屬遼國的三條證據。

因爲之前沒有天池歸屬,這一次遼國突然拿出來談,肯定要鋪墊一下,否則豈不是顯得自己很無恥。

負責具體談判之事乃副樞密院直學士蕭潁。

蕭潁這一次提出天池歸屬拿了三個理由,一個是遼國順義軍曾要求宋朝修葺天池神堂,若天池不屬於遼國,遼國爲什麼要發此照會?

其次契丹乙室王曾率一百多部落在此放牧半年有餘,未見宋人有異議。

其三宋朝與遼國當年粗定以橫嶺爲界,而天池在橫嶺以北。

蔡卞則是對蕭潁哂笑道:“貴使說了這麼多,無一不是口頭憑據,卻沒有一份字據。”

“恰恰相反的是我們倒有天池屬宋的文字證據。”

說完蔡卞拿出了一份當年遼國至宋寧化軍的文書,上面寫着‘於天池子西北,過橫嶺子批卻籤子木一株,其籤木南至南界約三裡’。

眼見蔡卞拿出文字證據,在場的契丹使者都是一時失言。

蕭潁強自辯解道:“當時所言的橫嶺,並非今日所言之橫嶺。”

什麼叫無恥?在場之人都見到了。

耶律頗的道:“好了,不必說了,你們也不用與我這裡磨嘰,這是我們最後的誠意了!”

這回連李評也氣了,言道:“閣下言不能服人,如何能如此分說。”

耶律頗的道:“你們宋人強佔我大遼境地,我家天子念兩國邦交多年,這才令我分說,若是分說不成,那便只有交兵一路。”

“我們正好試一試,你們熙河路的兵馬,馬快不快,刀利不利?”

耶律頗的以出使真定時,章越以熙河路騎兵向他宣兵耀武爲恥,今日說出這話時也是積怨很久。

他如今敢說出這話,就是沒將宋朝熙河路調來的兵馬放在眼底。

李評道:“你們契丹未必能勝,即便勝了,昔日你們的太宗皇帝也入主過中原,最後還不是回去了。”

衆人聽了李評說這話一點底氣也沒有,先自居敗者了。

歷史上遼主耶律德光滅了後晉,還入主過汴京,但沒有坐穩天下便以失敗告終。

這還沒打仗,李評就以汴京告破爲打算了。

耶律頗的聞言大笑但心道,若宋朝皇帝用的都是你這般人,那打到汴京也是輕而易舉。

耶律頗的冷笑道:“打不打我們契丹人說的纔算,你們宋人不算。你們且好生想了一想,再過些日子再乞和,便不是這些了。”

……

而此時西夏國相樑乙埋率領五萬大軍抵至天都山。

這裡曾在熙寧三年時被章越,王韶攻破,連天都山皇宮都被焚燬。

現在樑乙埋帶着兵馬復仇來了!

第403章 鈔鹽法第885章 報復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84章 好事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705章 姐妹第668章 福將明日更新第246章 殘信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339章 信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419章 變革第122章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239章 相聚第580章 變法從太學起第984章 耶律宏第150章 相贈第523章 言事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914章 安排第1047章 熟狀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818章 便商貿第240章 吳充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516章 面君第537章 熙寧元年請假第320章 相交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7章 翻案第9章 孟子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911章 故鄉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92章 章家子弟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122章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986章 交鋒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674章 渡河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274章 議親第152章 相中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646章 閒居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32章 學霸第231章 鹿鳴宴第54章 饒我狗命第696章 出戰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456章 王韶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469章 青衣第911章 故鄉第314章 六論第99章 李學正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930章 表態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300章 官職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481章 新三司使請假下第547章 比喻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192章 賠罪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333章 人情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
第403章 鈔鹽法第885章 報復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84章 好事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705章 姐妹第668章 福將明日更新第246章 殘信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339章 信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419章 變革第122章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239章 相聚第580章 變法從太學起第984章 耶律宏第150章 相贈第523章 言事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914章 安排第1047章 熟狀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818章 便商貿第240章 吳充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516章 面君第537章 熙寧元年請假第320章 相交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7章 翻案第9章 孟子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911章 故鄉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92章 章家子弟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122章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986章 交鋒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674章 渡河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274章 議親第152章 相中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646章 閒居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32章 學霸第231章 鹿鳴宴第54章 饒我狗命第696章 出戰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456章 王韶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469章 青衣第911章 故鄉第314章 六論第99章 李學正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930章 表態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300章 官職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481章 新三司使請假下第547章 比喻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192章 賠罪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333章 人情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