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

到了夜晚賓客散去,章府與附近的坊巷方纔恢復了平靜。

笙簫隱去,酒盞落下,彷彿剛纔那一場熱鬧的盛宴還在眼前。

賓客散去,章府的下人們正在收拾打掃,於氏上了年紀早早回去歇息了,呂氏則是張羅着內外。

而十七娘命女使給章越準備好了浴桶,讓他沐浴一下再上牀歇息。

而章越應酬完賓客,脫了一身有些酸臭的公服,整個人舒舒服服地躺在浴桶裡。

隨着浴桶裡蒸汽的騰起,渾身的疲憊也是慢慢地疏解,到了此時此刻章越方覺得自己有權力支配自己的時間。

但他事還有很多,此刻一面感受着微微發燙的洗澡水,一面揉了揉眉心,考慮起明日履新的事。

翰林學士的差事,一是給皇帝起草詔書,另一則是參預會議,提供給皇帝決策的意見。

這差事說難不難,其實天下的官都一樣,做官真正有技術性的問題,都由吏來解決。

而且按宋朝架屋疊屋的搞法,有真才實學的官員難以露頭。如果真想躺平,換了一個庸人來幹翰林學士的差事,也未必差到哪裡去。

不過章越不想躺平,還是要幹實事的。那麼就要豐富翰林學士的經歷。

宋朝官場上非常看重官員的實幹經歷,如果翰林學士沒有兼任其他官職直升爲宰執,就會被人譏爲潤筆執政。

言下之意就是除了寫文章賺稿費外啥都不會的執政。

而翰林學士兼職小者有太常寺,銀臺司,而大者便是三司使,知開封府。章越如今從一方經略使升爲翰林學士,就功績而言足夠了。

平熙河路是軍功,並不是民事治理的經驗,所以就資歷而言這是一塊短板。畢竟除了判國子監外,他還沒有真正有過行政一把手的經歷。

正想到這裡,家裡女使在外詢問用不用加些熱水。

章越則道不必,自己從浴桶裡起身穿上衣裳,爲官這麼多年了仍不習慣下人伺候,所以很多事都是親力親爲。

穿戴整齊後,章越頓覺得神清氣爽,走到臥室後見得十七娘正斜躺在塌上,依着迎枕上看書,袖子露出半截皓白的手臂。

章越看着十七娘忽然想起二人在吳家書樓相識的一幕。

二人成婚之後,十七娘仍是手不釋卷,她看的書很雜,家裡的事不費什麼工夫便處置井井有條,而且還生財有方。

章越對他與十七娘的臥房上下打量,裡面的器物皆是半舊不新,但佈置得卻是井井有條。讀書起家的士大夫家庭都厭惡奢華鋪張,便是一朝登雲而上也極力避免透着久貧乍富之氣。這方面十七娘便做得很好。

不僅十七娘,自己接觸的吳家幾位女子沒一人是等閒之輩,

自己能娶到十七娘真是三生有幸,當然對方亦有眼光。而仕途上有了岳家照拂,別人也不敢當你是寒門子弟而看輕了,不似章衡,劉幾那般雖同是狀元但卻一路仕途不順。

章越卻擔心十七娘嫁給自己生活不慣,雖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但幸虧這些年自己官升得很快。

章越走到塌前的小杌子前坐下,十七娘將書平放胸前甜甜一笑道:“官人都忙完了?”

章越點點頭正要說些情話時,十七娘道:“官人我看今日呂相公和曾計相,韓翰長都來了,莫不是有什麼要煩的你?”

章越握住十七娘的手道:“是的,是市易法的事,眼下朝中黨派傾軋,以往我可以不說話,如今卻是避不過。”

頓了頓章越道:“不過娘子放心,我會仔細問昭文相公和老泰山的意思,想想看當初要不是老泰山引薦,我哪有機會識得昭文相公呢?”

章越言下之意很清楚,我能有今日都是岳父和韓絳提攜的,絕不會似蔡確那般有了天子撐腰便誰也不認識了。

十七娘道:“官人這麼說我很喜歡,但我當初嫁給官人是因官人有位有抱負,能立志的人。官人如今也是位列三品,大丈夫不必事事循意而爲,也當有自己的方略讓世人明知,也可讓官家與百官們知道官人的骨梗和風力!”

十七娘這話說到自己心坎了,章越由衷地感嘆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這時候窗外下起了小雨,蓬蓬地打在窗戶外的芭蕉葉上。

夫妻二人說着話,慢慢地章越已是攬住了十七娘的盈盈一握腰身。此刻沐浴後的鬆弛感兼之佳人在懷,令章越這一刻四體通泰。

章越嗅着十七娘的髮香,開玩笑地往她脖頸上吹氣,惹得對方嬌軀輕顫不住發笑。

看見十七娘雙頰泛起了紅,章越忍不住調笑道:“夜已深沉,侯府夫人是該安歇了。”

十七娘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嗔道:“誰是侯府夫人?”

章越這時已不動聲色解開了她的衣帶伸手滑入,這邊章越問道:“侯府夫人稱我什麼?不許稱官人。”

片刻後十七娘忍不住低喚一聲,看着身後的章越蹙起眉頭,輕聲地道了一句。

“章郎!”

……

次日章越正式履新先是登殿感謝官家。

稍稍閣門使給章越送來了雜壓合班的班次。

所謂雜壓便是不論文官,武官,內侍官,宗室官在殿外站班時的排序。朝廷會按照你的差遣,本官,職名計算出一個非常複雜的排名。

總之殿外序班便體現着一名官員的高低尊卑。別以爲不重要,很多人爲官一世爭得不就是我能壓在你上面嗎?

殿外序班裡翰林學士班位在諸行侍郎之下,高於給事中及左右諫議大夫。

如章越還不是翰林時,本官爲諫議大夫時碰到曾布,曾布雖然本官只是起居舍人,但因有翰林學士的身份,所以對方的班次要在自己前面。

但如今曾布就要站在自己下面。加上端明殿學士就更不同了。

在宋初時端明殿學士的雜壓還在樞密副使之上。

比如當年趙普從樞密直學士升樞密副使,同時呂餘慶爲端明殿學士,知開封府。

因爲呂餘慶雜壓在趙普之上,趙質推薦二人任相時排名也是呂餘慶在趙普之上。到了後來端明殿學士地位下降了,才排在樞密副使之下了。

所以從閣門官給出的雜壓合班上,章越是班位是僅次於樞密副使蔡挺之下。

實打實的宰執以下第一人的位子。

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867章 補鍋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334章 二事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1章 初會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701章 章黨第258章 真話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522章 入直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1011章 天下將何去何從?第31章 暖秋請假第60章 上架感言第176章 階級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318章 打壓第278章 王者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289章 殿上詩第405章 鈔法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103章 珍惜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253章 王珪第775章 入岷州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44章 寒門貴子第502章 勢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103章 珍惜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41章 守秘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944章 探病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1027章 又是上元節(第一更)第300章 官職第682章 封賞第283章 平邊策第754章 疏在袖中單章第953章 章樞副被嚇着了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61章 手段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523章 言事第220章 開掛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798章 紀念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296章 期集二第210章 暢談第322章 題眼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483章 翁婿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72章 成例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4章 章氏族學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131章 佩服
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867章 補鍋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334章 二事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1章 初會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701章 章黨第258章 真話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522章 入直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1011章 天下將何去何從?第31章 暖秋請假第60章 上架感言第176章 階級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318章 打壓第278章 王者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289章 殿上詩第405章 鈔法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103章 珍惜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253章 王珪第775章 入岷州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44章 寒門貴子第502章 勢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103章 珍惜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41章 守秘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944章 探病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1027章 又是上元節(第一更)第300章 官職第682章 封賞第283章 平邊策第754章 疏在袖中單章第953章 章樞副被嚇着了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61章 手段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523章 言事第220章 開掛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798章 紀念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296章 期集二第210章 暢談第322章 題眼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483章 翁婿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72章 成例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4章 章氏族學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131章 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