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言事

第523章 言事

蔣之奇面圓口闊,有一對秀眉,讓人望之即生好感。

蔣之奇與章越對視的一刻,章越看得出對方內心竟然是坦蕩,居然沒有絲毫愧疚之意,彷彿他這麼作是理當所當的。

蔣之奇與蘇軾是好友,他聽蘇軾說過,當初瓊林宴上蔣之奇與他介紹家鄉陽羨的景色。

蘇軾就是在那一刻動了此生定居在陽羨的心思。以蘇軾的眼光,自不會選一個人品低下的人來作爲朋友。

但蔣之奇爲何敢如此彈劾歐陽修,甚至不惜置對方於死地,對方還是對他有大恩的人。

金殿之上蔣之奇慷慨激昂地言道:“陛下,歐陽修之罪違逆人倫,此罪大惡極,懇請陛下處死歐陽修,陳屍於市,以爲明正刑法,肅天下風氣!”

官家聽了蔣之奇之語,不由將信將疑道:“朕豈能聽憑此一面之詞而定宰執之罪?”

一旁彭思永亦道:“陛下,蔣御史之言雖是陰訟之言,要治大臣難也,但歐陽修之首罪其實在於倡濮議而犯了衆怒!百官皆視他爲敵,此人斷不可留在朝堂上,臣請陛下從御史之言,遠貶歐陽修!”

章越在旁聽了彭思永這話心想真他媽無恥。

明明是歐陽修因濮議的事犯了衆怒,你們在這上面明刀明槍把歐陽修搞倒也就算了,偏偏拿這樣的事來潑污水,非要將人搞倒身敗名裂爲止。

官家聽彭思永之詞,自也是感到不快,但他想起前幾日王陶與他說得話,故而道:“請相公來議事。”

曾公亮與吳奎方纔議事後在退至便殿喝茶歇息,本來大臣起居奏事時,宰相可以旁聽並給官家意見。

但如今昭文相韓琦不在,曾公亮此舉有取而代之之嫌,故而託詞喝茶歇息到了一旁。

如今官家重新相召這纔回到了正殿裡。

曾公亮,吳奎聽彭,蔣二人言語後沒有說話。一旁內宦言道:“今日歐陽修上疏自辯,陛下何不看他言語呢?”

當即宦官找到歐陽修的奏疏,傳給官家與幾名大臣看了。

曾公亮道:“歐陽修疏中有言,此事爲禽獸不容之醜行,天地不容之大惡,若真,臣犯天下之大惡,若無,則臣負天下之至冤。若犯大惡不誅,蒙大冤不雪,僅僅遠貶,都不足以了結此事。”

彭思永聞此不由起身看了曾公亮一眼。

章越暗道精彩,曾公亮果真是厲害,這一手着實很漂亮,用歐陽修的奏疏來說出自己的話,而且一口否定了彭思永的主張,對方還挑不出道理來。

官家對曾公亮此言也很欣賞言道:“那麼依曾卿之見當如何處置?”

曾公亮道:“歐陽修之長媳是鹽鐵副使吳充的長女,此涉及兩位大臣的清譽,更不用說歐陽修還是當朝執政,此事必須窮追詰問,這說辭自何而得來?”

章越心知歐陽修在奏疏裡還是用了他的建議。

既然你們把事挑起來,那麼就要將事情鬧大。

官家雖是剛當皇帝,但沒有因爲曾公亮說得動聽而草率決定,反而看向吳奎問道:“吳卿如何主張?”

吳奎則道:“陛下,御史既言歐陽修首惡在於濮議之事,那麼依臣見之,仁宗皇帝的本意只在先帝,後雖有人異議,但臣察其微可知仁宗皇帝之意早堅,不可動搖。傳國此爲天地之恩不可忘也。故而濮議之事確實過在歐陽修,此不容質疑也!”

官家聞言道:“確實如吳卿所言。”

吳奎又言道:“韓琦,歐陽修因此事而失了衆心,臣雖爲韓琦所薦,與歐陽修同拜翰林,私交極好,但此事爲天下之公論,在陛下面前臣不敢有所隱瞞。”

章越心道吳奎這話着實令人耐人尋味,果真廟堂之上的水實在太深了,自己還需用心體會體會,但不得不說這君前奏對,着實能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道。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是如此。

而且身爲皇帝,整日在大臣奏事之中,只要能力不是平庸的,也可以得到快速的成長。

官家詳細思慮了一二,沒有當場決斷而是道:“此事容朕思量。”

章越知道韓維曾建議皇帝,若遇到大事急事不要倉促在大殿上倉促決定,而是要將此事緩一緩等熟思商量後再作定奪。

官家剛親政經驗不足,倉促作出決定若是不當,容易爲大臣所輕,影響皇帝的權威。

隨後官家退至便殿之中更衣。

韓維,章越也不是乾等着,立即有宦官給二人端來一碗飲子,還有一些酥點。

站了許久,當了半天人肉背景牆,也是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章越腦中飛速地思索着歐陽修的事,這邊仍一口氣將飲子和酥點全部吃完。

韓維則簡單地吃了幾口,見章越這般風捲殘雲的吃相,不由笑了笑。

不久官家脫掉了龍袍,換了一身便裳步出。

章越,韓維都是一併起身見禮。

官家示意無妨讓他們繼續坐着,一旁宦官也給官家送上點心。官家吃了幾口向韓維問道:“歐陽修的事,韓先生如何看?不必起身答話!”

這就是天子與大臣坐而論道了。

因爲是便殿,又兼韓維是官家的老師,故而不拘這些君臣之禮。

韓維言道:“陛下,此事處置不難,只要問彭,蔣二人所言從何而來即可,此事交由中書即可。”

官家道:“交中書不難,但難在……”

話到這裡,官家突然收了口。

章越看到官家眼中的餘光似方纔掃到自己身上,那麼這收回去的半截話顯然是與自己相關。

這便難辦了。

天子命自己爲天章閣侍講,就是讓自己預聞機務,然後給他提出建議。

如今歐陽修的事牽涉到自己,那麼自己的言論是否公正客觀,或者天子顧慮自己意見有些不方便告訴他,這就非常尷尬了。

官家問道:“章卿如何看待此事?”

章越身處嫌疑之地,無論怎麼說,天子看在眼底都是爲歐陽修說話。

章越想到了吳奎方纔的說辭,對方便是在其中將分寸把握得很好。

如何給出自己的建議,同時又不讓自己失去天子的信任,這其中着實很微妙。歐陽修也與自己說,千萬不要在官家面前爲自己分辯一句話。

但到了此地,章越真能一句話都不說嗎?

自己忍心看歐陽修這般麼?

章越道:“陛下,今日是臣入直第一日,本不該多言。但臣受知於歐陽修,平日相處頗多,若陛下諮臣歐陽修之事,臣則略知一二。”

官家道:“章卿,朕既召你入直,自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不妨直言便是。”

“臣謝過陛下。”

章越想了想則道:“陛下,臣所知歐陽修,向來是論事切直,言事耿正,對人從來都是言無所隱,故而即便沒有濮議之事,一直以來都是人皆視其如仇,然而仁宗皇帝卻獎其敢言,賜其品服,與左右言,如歐陽修者,何處得來?雖說之後歐陽修便同因閨門之事,遠貶滁州。”

“歐陽修爲執政後,士大夫又多有向先帝幹請,歐陽修時常在面諭阻擾,多遭人恨。及濮議時,臺諫官們論事,歐陽修則必以是非詰問之,不惜當殿駁斥,以至於如今怨誹益衆。這是歐陽修性格使然,而非因濮議一事。”

官家聽章越言語後道:“歐陽修若真是如此,那麼天下之人多冤枉他了。那麼章卿看應當如何處置歐陽修呢?是否寬治呢?”

章越道:“陛下,臣一次拜訪歐陽修時,歐陽修曾與我言,其先父在爲官時常在夜裡點蠟燭審看公文,時先母問他這麼遲了在看什麼?”

“其父說都是些判了死刑之人,我在看看是否能爲他們找一條生路。”

“其母問那麼有辦法嗎?”

“其父道既是沒有辦法,但是我已經盡力,如此他們即便被處死,也已經沒有遺憾了。但是我即便如此爲死囚尋找生路,但是仍有免不了不少不該死的人被處死。然而這天下的不少官吏卻恨不得多找些罪名來處死幾個囚犯,想到這裡,我實是於心不忍。”

“歐陽修言他常將先父這些話拿來教育子弟,以爲警戒,晚輩有幸也曾聆聽。”

官家聽到這裡,卻不由讚賞地點了點頭。

章越繼續道:“如今陛下諮臣如何處置?那麼臣想這閨門之事無論真假,都是風聞傳言,豈有真憑實據的。若是憑着一條謠言,殺一名執政大臣可乎?這就是恨不得找出些虛妄的罪名來多殺人啊。”

聽了章越說話,官家略有所思地點點頭。

章越最後道:“陛下,臣也是人,難以不偏不倚,此事還請陛下聖斷!”

官家帶着笑意道:“若非章卿這一番話,朕焉能識得歐陽修呢?此事就交給中書擬處吧!”

官家說完後,章越與韓維皆是告退。

二人走出了便殿,章越向韓維道:“持國兄,方纔我的話是否不當?”

韓維道:“度之不是也說了,人皆有人情,誰又能不偏不倚呢?方纔官家問你的話,並非是問你如何處置歐陽修,而是藉此事來看度之你這個人啊!”

韓維頓了頓笑道:“不過我看來度之倒是答對了。”

(本章完)

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741章 叔侄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291章 催婚第238章 商量第788章 城下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394章 急變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871章 提攜第164章 俯視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217章 拜訪第288章 賜對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301章 瓊林宴第321章 御試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694章 首戰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815章 論功行賞第801章 保舉第849章 潼關道第146章 學詩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164章 俯視第405章 鈔法第914章 安排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267章 念頭第274章 議親第153章 茶香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136章 邀請第82章 雪景第287章 唱名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591章 薦人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90章 策問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602章 決定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351章 迎親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365章 拜師第44章 寒門貴子第713章 抓人第882章 政事堂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726章 道賀第692章 約降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248章 展望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73章 大戰第468章 同年宴第350章 大婚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351章 迎親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586章 籌碼第929章 拉攏明日更新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267章 念頭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29章 寓教於樂第379章 心底話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483章 翁婿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55章 筌與魚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817章 市易所第636章 知制誥第631章 不易第566章 蘇氏兄弟
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741章 叔侄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291章 催婚第238章 商量第788章 城下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394章 急變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871章 提攜第164章 俯視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217章 拜訪第288章 賜對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301章 瓊林宴第321章 御試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694章 首戰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815章 論功行賞第801章 保舉第849章 潼關道第146章 學詩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164章 俯視第405章 鈔法第914章 安排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267章 念頭第274章 議親第153章 茶香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136章 邀請第82章 雪景第287章 唱名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591章 薦人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90章 策問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602章 決定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351章 迎親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365章 拜師第44章 寒門貴子第713章 抓人第882章 政事堂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726章 道賀第692章 約降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248章 展望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73章 大戰第468章 同年宴第350章 大婚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351章 迎親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586章 籌碼第929章 拉攏明日更新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267章 念頭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29章 寓教於樂第379章 心底話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483章 翁婿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55章 筌與魚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817章 市易所第636章 知制誥第631章 不易第566章 蘇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