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成例

第172章 成例

章越兩名同寢一人名叫黃履,字安中,邵武軍人,正好是章越,黃好義的同鄉。黃屢之前就是太學生,但沒讀了幾個月,即因害病養了一年多,如今算是復學。

黃好義曾在鄉里即聽聞過黃履的名聲,算是學霸一枚。

另一位同寢名叫孫過,則是西京人士,曾師從於邵雍學易,這也不簡單。

加上範祖禹三人都不是等閒之輩。

章越因來了幾人同寢深感有些競爭壓力加大。

至於養正齋中其他幾個舍裡也來了幾個牛人。

章越回到齋舍後,即看到一名華服青年,正捧鷹把弄。章越見此不由訝異,什麼時候太學肯讓學生們養寵物了?

別的寵物也罷了,還是如此兇猛的鷹。

章越也曾去過汴京裡的鷹鶻店,卻沒見過比這青年臂上的鷹毛色更鮮亮,更兇猛的了。

章越知昨日範祖禹昨日與這青年一起來太學,於是問道:“範三,此人是誰?”

範三言道:“此人名爲韓忠彥,是韓相國家的大郎君。”

章越心道,原來世界如此之小。

前幾日剛見了文及甫,如今又與韓琦的大兒子同齋共學。

在太學裡鍍了把金,也不要說其他了,光靠結識得這些牛人,就足夠自己在汴京安身了。

不過韓忠彥在齋舍裡玩鷹,這一副目無餘子的樣子,倒是令人不快。

本來這時候理應由齋長出面制止,但是劉幾中了狀元已自動卸職,如今養正齋裡李覯讓章越和齋諭代管。

齋諭是執掌學規,齋規的,他本應該在這時候出面規勸,但對方卻猶豫了。

這倒也不能怪齋諭,衆生們都是可以理解的。

雖說齋長有諸多好處,但章越之前與黃好義說自己不想任齋長,倒不是虛言,因爲要牽扯自己不少精力。

齋裡總有幾個刺頭不服管的,又碰上韓忠彥這樣衙內中的衙內的,你敢管麼?

一旁同齋的太學生們皆有微詞,但攝於對方聲勢卻不敢有一人上前。

章越道:“此人我略有耳聞,我去勸一勸他。”

章越要上前,一旁範三郎拉住章越道:“舍長,韓大雖說在京城衙內中不算跋扈,但都是愛惜面子,切莫與他爭執。”

章越與範三郎道:“我有分寸。”

章越上前對韓忠彥道:“在下章越,字度之,如今代管本齋,不知兄臺如何稱呼?”

韓忠彥用手摸了摸鷹毛,然後隨意地道:“原來是章兄,在下姓韓,字師樸,幸會。”

章越笑道:“不敢當,在下聽聞韓相國家的大郎君表字亦是師樸,想來必是兄臺了。”

“不敢當。”

章越道:“聽聞韓相公磊落而英多,任人之所不能任,爲人之所不敢爲,實乃自範相公本朝的擎天柱國之臣。”

“好說。”

章越又看到韓忠彥的鷹笑道:“真是神駿的鷹,方纔在下不謹慎忘了說了,齋舍裡空間甚小,似不便於此鷹騰挪,萬一折損的羽翼豈非可惜。”

韓忠彥聞言看向對方,卻見章越寬和地笑了笑。

韓忠彥打量章越道:“你既知我爹乃當今宰執,我還不知你底細,你姓章,那麼章子平章子厚識得?”

章越道:“都是未出五服的族親。”

韓忠彥點頭道:“我與子厚子平皆有交情,如此說不上生分。既是如此,我將此鷹移出齋舍了。”

“如此多謝韓大郎君,改日兄臺將此鷹放之郊外,也讓我好一睹其翱翔九天之風姿。”

“好說,你們章氏子弟各個能書擅文,以後同齋我要多請益纔是。”韓忠彥說得也很客氣。

韓忠彥說罷命鷹奴帶着鷹出門了,而他則道:“我寢室何在?”

國子監有國子生與太學生。

國子生是七品以上官員子弟,韓忠彥即是如此。國子監對於國子生管得極寬,至於太學的規矩管不到國子生,韓忠彥這樣的國子生以往倒是常在太學齋舍裡借宿聽學。

衆人見章越方纔與韓宗彥言語的一幕都是嗡嗡有聲。

章越回到齋舍後,一旁範三郎,孫過,黃履對章越都是面露佩服的神色。

黃好義則道:“三郎,我之前說錯話了,你還別爭這齋長之位了。”

章越看向黃好義道:“爲何不爭?之前我尚有猶豫,如今我倒真要試一試!”

衆人都不明白章越之意。

章越心道,連韓宗彥都擺不平,以後連當變法馬前卒的資格都沒有,人家王安石可是一人獨戰韓琦,文彥博,富弼,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六大派高手啊。

再說你們這些人都不瞭解太學生生活的清苦啊!

果真如章越所預料,韓忠彥來太學住了沒兩日,即已是打起了退堂鼓。太學生活條件之惡劣,絕非韓宗彥這樣自幼錦衣玉食的衙內可以忍受的。

第三日起,韓忠彥即夜不歸宿了。

第五日起,韓忠彥即來半日走半日。

後面幾日就隔一日來一次,再以後頻率就更少了。

章越料如韓忠彥來太學,不是爲了與同學們打成一片的。多半是要讓老爹高看一眼,或者純粹是體驗生活的,故而肯定住不久。

但經過規勸韓忠彥之事,章越在齋舍裡的威望倒是提升了。

按照太學裡的規矩,齋長需由學官推薦,齋生認可,學正授命。

別看太學雖小,但這些流程一個也省不得。

章越已得到了李覯推薦出任齋長,至於學正授命大概率是走個過場。

名義上學官是不管理太學,而是由太學生推舉出的學正和學錄管理,但中間最重要的還是在於齋生們的認可。

章越打聽除了自己,齋諭也有打算競爭齋長。

齋諭是慈溪人士,之前論才學等各個方面都不如劉幾,但是勝在在齋舍三年,有廣泛的羣衆基礎,平日也會用小恩小惠來拉攏同窗。

至於章越在齋舍里人緣也是不錯。

除了有李覯支持,去年還劉佐,向七一起滿汴京地採買冬菜和薪炭,算是一直在齋舍作事比較多的人。

章越功課趕上來了,如今他的詩賦都能得箇中,至於經義更是得優,與齋諭相較倒是不相上下。

因此現在齋內兩邊都有人支持,而支持齋諭的人多一些。

齋諭有次找到章越私下聊了聊,意思是讓章越退出競爭,他來擔任齋長,由章越來擔任齋諭。

但是章越沒答允,他又不是真爲了齋長之位的好處來的。他只想通過此職在太學裡多歷練,與人打交道,拓寬人脈罷了。

二人雖有競爭,但還是保持比較好的氣氛,平日見了也是有說有笑。

這時候正巧有一事,這次太學擴招至八百人後,太學裡的用度再次吃緊。

這時候就要各齋用齋用錢補貼了。

養正齋的齋用錢已差不多見底了,這時候就要向各位先達化緣,討要光齋錢。

說起光齋錢也有不成文的規矩。

這是每個太學生中進士做官後,對於本齋的饋贈。

官到什麼位置就要送什麼禮,比如官至宰執則要送真金碗一隻,至於狀元則送鍍金魁星杯柈一副,若帥漕新除,則要給兩百貫,酒十尊如此。

正好章越和齋諭二人競爭齋長之位,於是二人各自出面,也算一定勝負。

齋諭找了劉幾,對方之前與齋諭同齋,一出手拿了十貫。

章越則去找向七。章越知道向七剛定下婚事,正如他所願娶得是一位官宦人家之女。

章越見向七的地方正是在樊樓。

章越沒有上去,而是讓夥計知會,自己在樓下等候。

不久向七醉醺醺地下得樓,一見章越很是高興,笑着拉住他道:“三郎,來得正好,與我一併吃酒去,我給你引薦幾位同科,他們都爽利熱腸之人啊,結交了對你以後科考大有好處!”

章越則沒動道:“七郎,我這次不是來與你吃酒的,如今太學人多,齋舍裡有了難處,齋用錢不夠。”

向七道:“我知道我如今中了進士,但至今光齋錢還沒湊夠呢,寬限我些時日吧。”

章越心想這樊樓一桌飯菜都得五六貫了吧。

章越道:“也罷,那我就先回去。”

向七則道:“三郎,既是來了,就不要見外了,以後我出官了,你要見我就難了。齋舍之中,如今就我與你交情最好了。那劉佐不仗義,知我中了進士後,連半句話也沒有。”

章越道:“我是來與你拿光齋錢的,敘舊之事以後再說吧!”

向七藉着醉意道:“三郎,我與你道來,齋舍裡誰對我好誰對我不好,我一一記得。以往我沒少遭人白眼,劉幾要打金碗光齋是他的事。如今要我拿光齋錢便宜他們,想也別想。但若你要使錢,我絕沒有二話。”

向七滿臉酒氣直噴章越臉上,章越不由苦笑,對於齋裡的同窗有這麼大怨念我還能說什麼。他日真有難處,我也不好開口向你借錢。

章越最後說了幾句即告辭離去。

章越走在汴京路上,想着方纔向七的言語,也不好評價對方什麼。

正走至半路,忽有一人下馬道:“這不是三郎麼?”

章越一見笑道:“這不是二郎君麼?幸會幸會。”

對方正是吳安持,他笑道:“三郎去哪?好久不見。”

章越笑了笑道:“之前去見了向七郎。”

吳安持笑容有些淡淡的:“哦,向七,我記得他中了五甲,之前在審官院見過他一面,今時不比往日了,三郎找他作什麼?”

章越如實道出,吳安持笑道:“我還道什麼事,向七那性子我還不清楚麼?這人抑着自己性子太過,早晚這般。這光齋錢我給你湊了。”

章越訝道:“這不好吧。”

吳安持笑道:“我雖說不是進士及第,但好歹如今也蔭了官!”

說着吳安持對一旁僕人吩咐道:“取五十貫來到太學交給三郎。”

僕人飛奔而去。

章越也是沒料到平日待人甚是寡淡的吳安持居然有這一面,難道還是純粹的有錢任性。

果真吳安持笑道:“五十貫不算什麼,不過是家有千金,行止由心罷了。”

章越心道,果然。

這錢雖有些多,但也是交至齋裡,不是給自己,章越也沒有推辭。

“倒是三郎有些日子沒到我家來了,上次家宴遇上了文六郎君,他對三郎你可謂讚譽有加。”

章越笑道:“文六郎君謬讚了,不過是恰巧道左相遇罷了。”

吳安持搖頭道:“文六郎君可謂是金口,素不誇獎人的,三郎,我兄長素來口無遮攔,有什麼冒犯之處,千萬莫往心底去。家父下月回京省親,到時候三郎無論如何也要來家坐坐。”

章越聞言一愣,然後答允了吳安持。

之後章越即返回了齋舍,雖說向七一毛不拔,但在光齋錢的數量上,章越還是壓過了齋諭一頭。

之後章越即順理成章地成爲了齋長。

正所謂雙喜臨門,章越成爲齋長後數日,李覯找到章越與他說三字詩的賞賜,中書那邊已是有了決斷,大概快下來了。

章越問李覯到底是什麼賞賜。

李覯與章越道大概會是州文學或州長史之間二選一。

所謂州長史,在晉時州的佐屬有軍府佐屬與州佐屬兩系,長史爲軍府佐屬的上綱,別駕爲州吏的上佐。到了唐朝州長史就是州別駕。

可是到了至宋代,府、州長史名爲上佐官,實爲散官,並無職掌。

至於州文學,在唐朝時品秩同州參軍,位在參軍之上。但是州學頹廢,博士多以寒士爲之。文學亦無職事,士人恥爲之。

到了宋朝,就是州學助教。

在宋朝州長史和州助教都是授予特奏名進士,特奏名諸科的待遇。

什麼是特奏名?

就是進士五次省試不第,年滿五十,或諸科六次省試不第,年滿六十,或者經過殿試被罷落,進士考三次,諸科考五次以上。

官家會特別開恩給這些人一個考試的機會。

最後特奏名及第了,會授予進士諸科州長史或州文學。

章越聞言倒是有些茫然,幸福來得太快,尚且不及消化。

李覯道:“三郎,你有什麼打算?”

當然是感謝老師,領導的栽培,章越一時激動,話正要說出口。

卻見李覯道:“不過我看你最後還是推了這次封賞爲好?”

頓了頓,李覯正色道:“依成例需如此!”

(本章完)

第849章 潼關道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692章 約降第181章 楊氏第718章 班底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366章 先生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414章 入股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176章 階級第967章 遼道宗第92章 章家子弟第558章 賜字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164章 俯視第885章 報復第29章 寓教於樂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193章 價值第519章 民望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269章 媒人第511章 新君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455章 人才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493章 公用錢第17章 山間歲月第682章 封賞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22章 傭書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379章 心底話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單章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41章 守秘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856章 回府第354章 拜堂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506章 事功難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929章 拉攏第515章 聽宣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865章 會食第89章 看榜第498章 離開第59章 潑天富貴第817章 市易所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210章 暢談第1051章 王半山第99章 李學正第733章 獨樂園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921章 賢相否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625章 御試第30章 用六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150章 相贈第365章 拜師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444章 風波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867章 補鍋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566章 蘇氏兄弟
第849章 潼關道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692章 約降第181章 楊氏第718章 班底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366章 先生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414章 入股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176章 階級第967章 遼道宗第92章 章家子弟第558章 賜字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164章 俯視第885章 報復第29章 寓教於樂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193章 價值第519章 民望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269章 媒人第511章 新君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455章 人才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493章 公用錢第17章 山間歲月第682章 封賞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22章 傭書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379章 心底話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單章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41章 守秘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856章 回府第354章 拜堂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506章 事功難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929章 拉攏第515章 聽宣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865章 會食第89章 看榜第498章 離開第59章 潑天富貴第817章 市易所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210章 暢談第1051章 王半山第99章 李學正第733章 獨樂園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921章 賢相否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625章 御試第30章 用六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150章 相贈第365章 拜師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444章 風波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867章 補鍋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566章 蘇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