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睚眥必報

“侯爺,這就是欽天監了。”騎兵很快就來到北京城的東南角,東側是與北京城牆相連。這個地方李信倒是來過了,甚至這個地方還有南懷仁、湯若望等人工作的地方。當然現在主掌這裡的還是湯若望等人,老大臣徐光啓雖然出身在這裡,可是現在他病了。所以只剩下湯若望在這裡支撐大局,一方面協助徐光啓編修《崇禎曆書》,但是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鑄造大炮。尤其是近兩年,這位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歐洲人這是他第二次來到北京了。與漢人一樣,他的漢語說的極爲地道,否則的話,也編修不出《崇禎曆書》這樣的歷書來。

作爲欽天監監正的湯若望很快就得到李信的到來,雖然是一個科學家,可是卻知道大明朝爵位的他,不敢怠慢,趕緊領人迎了出來。

“欽天監監正見過徵北侯爺。”穿着漢人的官袍,帶着明朝的烏紗帽,卻是滿頭白髮的傢伙,不過三十多歲,標着滿嘴怪異的漢語,這就是李信對湯若望的印象。這個時候的湯若望還沒有成爲康熙大麻子的帝師,相信以後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監正不必多禮。”李信從馬上跳了下來,扶起起湯若望,笑呵呵的說道:“本侯雖然是在草原,但是也知道監正的名字了。這次來到北京,聽說你在這裡,所以就來見你。”

“侯爺威震天下,下官也聽說了將軍的大名。”湯若望也是滿臉堆滿着笑容,說實在的,他雖然是欽天監的監正,但是在京師,他的地位並不高,就是因爲他是洋人。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洋人可不同於以後,大中華民族纔是真正的高人一等,洋人只是下等人。湯若望也是因爲有徐光啓保護,這纔有機會位列朝堂。

湯若望的辦公室很大,這位天主教徒雖然乾的不是傳教的事情,可是並不妨礙他在中原大明朝伸展自己的拳腳,李信來到他的辦公室後,發現辦工作上有許多的圖紙的,當然還有一個地球儀,很簡陋,可是卻很明確。讓李信很感興趣。

當然他最感興趣的還是上面的大炮,不過,湯若望在圖紙上畫的就是大炮。看上去還極爲先進,有佛朗機炮、子母炮等等,甚至還有紅衣大炮等等。

“侯爺喜歡這些大炮?”湯若望見李信看的仔細,不由的好奇的問道。

“只要是軍人,就沒有不喜歡這個的。監正大人以爲呢?”李信笑呵呵的說道:“在雲中,我也有專‘門’研究和製造大炮的場所,對了,神父,孫元華,你可認得?”

“哦,孫元華,我認識他,他是徐大人的弟子,嗯,他也很喜歡火器。”湯若望點了點頭,說道:“聽說他在侯爺那裡做知府,沒想到,是去研究火器了。”

“神父若是不去雲中,李信歡迎您的到來。”李信笑呵呵的望着湯若望說道。湯若望這個人,在火器製造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這是李信想要得到的。

“去雲中?”湯若望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不自然了。他強笑道:“下官是朝廷的欽天監正,非聖旨是不能出京師的。”

李信點了點頭,心中一陣惋惜。他也知道這些洋‘毛’子心中的想法,此刻的北京城是全是世界上最發達,最繁榮的地方,無論是前‘門’大街的鬧市也好,還手機八大胡同裡的窯姐們也好,都吸引着四面八法的人來到北京城。湯若望不遠萬里來到中原,大概也是受到當年的馬可‘波’羅的影響。北京城可是一個好地方,至於雲中是哪裡,湯若望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點,那就是雲中絕對是沒有北京城繁榮的。他在北京城是一個欽天監正,可是到了雲中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做什麼呢?他是不會去的。

“這些圖紙,記載的好像很詳細啊!”李信望着眼前的圖紙,然後掃了四周一眼,發現有關火器方面的圖紙有幾十張之多,他稍微看了一下,上面記載的很詳細,甚至連零件是多長都記載的很清楚。湯若望無疑是一個傑出的鑄造大炮的專家,雖然人不能去,可是這些圖紙若是得到了,也足以彌補湯若望不至的缺憾了。

“多謝侯爺誇讚。”湯若望見李信不要求他去雲中,反而轉過來稱讚他的圖紙,心中很高興。要知道在整個大明朝,有稱讚他的人,但是卻沒有稱讚他圖紙的人。

“嗯,不錯。”李信雙眼中‘精’光一閃,然後朝湯若望拱手說道:“這次本侯來京師時間比較短,無暇與神父詳細‘交’談,下次來了,好生請教神父。”

“那好,那好。”湯若望也感到一絲惋惜,在整個北京城,這些文官們想着都是升官發財,徐光啓以前很不錯,可惜的是,以後恐怕也不會陪湯若望聊天了。而其他的神父倒是不錯,可是這些人討論的也都是教義啥的。好不容易有一個徵北侯能與自己討論火器、曆法什麼的,卻又要走了。他雖然不甘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主公,難道就這樣放了那個白‘毛’鬼嗎?”高猛緊跟在李信身後,有些不滿的說道:“真是可惡,主公親自招攬,他還不願意,不如待屬下上去將其捉來?”

“胡扯!他是朝廷命官,這裡是北京城,不是雲中,你想找死嗎?”李信不滿的說道:“不過,你有一點說對了,有些東西若是得不到,那就去搶。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便宜我李信。”

“主公,那我晚上讓人去搶?”高猛聽了之後,心中一陣‘激’動,趕緊說道。

“哼,你知道我想搶什麼嗎?”李信狠狠的瞪了高猛一眼,說道:“這件事情不要你‘操’心,我會讓曹三喜他們乾的。圖紙啊!這裡面最值錢的就是這些圖紙了。有了圖紙,我們會造出更多的大炮來。”

李信在湯若望的辦公室裡可是看的清楚,整個辦公室裡,除掉湯若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圖紙了。這裡麪包含着湯若望對西式火炮的重要見解,這纔是最重要的。

“主公,探子傳來消息了,建奴退兵了。”等到李信到了大營的時候,石元直早就等候多時了,先恭賀李信擊敗朝廷的京營之後,又趕緊說出了一個消息來。

“皇太極終於退了,他要是在的話,我的壓力還真是大呢!走了好,走了好啊,看來他是找不到圍困我的時間了。”李信深深的嘆了口氣。他在躲在京城,一方面固然是糧草不夠,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害怕皇太極領軍在喜峰口,堵住了自己回家的路。這次皇太極這時候離開,想必是因爲找不到機會了。

“想來是主公在北京見皇上的消息被皇太極知道,所以才感覺找不到機會了。”石元直也點了點頭,說道:“主公,您見皇上才幾天的時間,皇太極就知道了,看樣子這皇太極在北京城也是有人潛伏在這裡的啊!”

“那是肯定的了。”李信冷笑道:“一個有野心的人,對於朝廷這個龐然大物,豈能不注意一下,只是不知道,在北京城的是什麼人潛伏在這裡。是官,或者是民,或者是商?”李信自然知道,像皇太極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會重視情報這一塊的呢!在後來的大清朝,有二十四衙‘門’,有粘杆處,這些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情報機構,而這個二十四衙‘門’傳聞是在努爾哈赤的時候就有了。別說皇太極,就算是李信自己不也是有情報組織放在北京城的嗎?

“那屬下就派人去查。”石元直趕緊說道。

“是要查出來,但是不能打草驚蛇,北京城的情況我們暫時不必管,也管不到這裡來。”李信擺了擺手說道:“這裡有曹三喜就可以了,這個人還是有點機靈勁的,而且我還準備讓他做點事情?”說着就將湯若望的事情說了一遍。

“可惜了這個人,不會跟隨我們去雲中。雲中還是不能跟京師想比擬啊!”石元直聽了之後,也是輕輕一嘆。沒辦法,雲中是不能和北京城相比較,人家是京師,可是雲中什麼也不是。

“若是我選的話,我寧願選雲中,京師有什麼好的?天空中都飄着馬糞的味道。”李信搖搖頭說道。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空氣很清新,沒有霧霾,甚至連二氧化碳都少了許多,空氣污染很少,可是同樣的,這個時代的人不講究衛生,一年當中很少洗澡的,最重要的是,在北京城這個巨大的都市中,城市建設方面差了許多,除掉御道之外,其他的地方,更是如此了。馬匹隨便在地上拉屎拉‘尿’,以至於,街道上,到處都是馬糞的氣息,甚至在大冬天,在災荒之年,有些人甚至將馬糞堆裡挖個‘洞’,就在裡面過冬,由此可見,這個時代的髒‘亂’差了。

李信清楚的還記得,在京城,在十年之後,北京城內見出現一場瘟疫,一場由老鼠帶來的瘟疫。李自成數十萬大軍進入京城之後,但是迎戰建奴的卻不過十萬人,剩下的軍隊都被鼠疫所打敗,最後只能狼狽逃出北京城,最後失去了江山。

石元直顯然是不知道這一點,他望着遠處的北京城,巍峨聳立,氣勢森嚴,煌煌然,彰顯帝都風采,這纔是萬人嚮往的地方。雲中雖然是徵北軍根底所在,但是與京師相比較,那是差了許多。

“派人催一下週繹,糧草必須儘快送來,我們必須離開京師。”李信想了想說道:“喜峰口正在建設嗎?萬一讓張鳳翼將喜峰口再次建起來了,我想回去,只能從宣府走了,天長日久,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他今天看出來了,楊嗣昌已經得到重用,哪怕他今天戰敗了,也改變不了崇禎對他的信任。他隱隱當中記得,這個楊嗣昌曾經做過兵部‘侍’郎的,甚至還在宣府做過一段時間的知府總督之類的官。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去,今天李信可是狠狠的得罪了楊嗣昌一頓,高猛赤手空拳,將其擒拿,大庭廣衆之下,尤其是在崇禎皇帝面前,一心想着在崇禎面前表現自己的,出了一個大丑,楊嗣昌可以說是恨死李信了,他要是做了宣府的知府什麼的,又豈會讓侯家父子幫助自己呢?甚至連七大世家都要跟着後面倒黴。這可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物。

李信說到這裡,也陡然發現自己周圍的環境好像是變差了。看來得必須找個一個地方,能讓自己與中原有聯繫,宣府若是楊嗣昌去了,那就不是一個好地方。

“主公準備從喜峰口回去?”石元直一愣,有些驚訝的望着李信,要知道喜峰口是徵北軍自從成立以來,經歷的最大的損失,不但損失了不少人馬,更是連句突都戰死在喜峰口了。句突跟隨李信,也立下了不少的戰功,他的奔‘射’之法,讓李信的騎兵威力增加了不少。雖然是一個異族人,與衆將的關係也不怎麼樣,可是隻要對李信有用,那就是一員上將,如今戰死在喜峰口,簡直就是徵北軍的巨大損失。

“當然是要從那裡回去了。”李信雙目中一道煞氣一閃而過,冷笑道:“我李信可不是什麼善人,洪承疇等人在喜峰口耍了我們一道,我李信就要找個場子回來。不然天下人還不會以爲我徵北軍好欺負不成?洪承疇當初敢算計我。就要承受我的怒火。”

李信這就是在耍無賴,明擺着就是睚眥必報的人物,前腳洪承疇算計了他一道,後腳李信就要找回場子來。石元直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卻是沒有說話。這樣的主公也有好處,也有壞處,最起碼是一個護短的主。

“那遵化城?”石元直又小心翼翼的問道。李信若是真是借喜峰口回雲中,這也沒什麼奇怪的,畢竟這也是一條路不是,但是石元直看的出來,李信心中所想,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自然是要進去坐坐了,上次坐成,這次難道也不允許進去嗎?”果然,李信就冷哼哼的說了一句。石元直這下還真是無話可說了。李信這下是赤‘裸’‘裸’的報復了,就是爲了當初洪承疇不讓李信進城的緣故。

“那屬下這就去催催周繹。”范文程不敢怠慢,趕緊去讓人催促周繹不提。

而京師,北京城內,西暖閣內,崇禎皇帝、內閣幾個大學士,加上深受崇禎寵信的楊嗣昌也站在其中。

“李信去了欽天監?他去那裡做什麼?見了一些什麼人?”崇禎皇帝望着王承恩。李信現在就在城外,作爲一方雄主,崇禎皇帝自然要關心一下李信的行蹤了,更何況,這裡是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然是要防守一二了。這個時候聽說李信居然去了欽天監,心中自然是驚訝了,不明白李信去那個地方做什麼?

“去見了湯若望。”作爲皇明最大的情報頭子,王承恩若是想了解一下某個人的行蹤的話,還是很輕鬆的。

“湯若望?是徐閣老的朋友。不會是因爲孫元化的緣故吧!”說話的是溫體仁,不愧是溫體仁,這喜歡鼓搗一下朋黨之爭得人物,一提到湯若望,就想到了被貶到李信軍中的孫元化了。心裡不由的冷笑道:“莫非孫元化孫大人還想回到朝廷不成?”

“溫大人,這次恐怕你猜錯了,下官聽說,孫元化孫大人雖然是做着朝廷的知府,但是實際上卻是幹着鑄造火炮的活。深得李信的重用呢,說他想回來,恐怕是不大可能的了。”楊嗣昌譏笑道。

“雲中雖好,但是畢竟是塞外蠻夷苦寒之地。”溫體仁搖搖頭,面‘色’不變,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着什麼。

“火炮,李信是衝着火炮去的。”楊嗣昌想也不想,就大聲說道:“皇上,微臣以爲李信去見湯若望並非是替孫元化敘什麼舊情,就是去想找湯若望要火炮去的,甚至就想着將湯若望捉到雲中去。”

“是這樣的嗎?”崇禎皇帝聽了楊嗣昌的話後,面‘色’一變,望着王承恩說道。

“探子倒是說徵北侯曾與湯若望說過火炮的事情,兩人聊不短的時間,而且後來湯若望也告訴他人說,李信確實邀請他去雲中,鑄造大炮,只是被他拒絕了。”王承恩趕緊說道。說完之後,用讚許的眼神望着楊嗣昌,這個楊嗣昌生的不錯,更重要的是有一身的智謀,剛纔衆人都不知道李信爲什麼要找湯若望,也只有他猜出了,李信就是爲了大炮而來。

“皇上,大炮乃是國家大事,沒有聖旨或者兵部的文書,是禁止鑄造的,李信‘私’自鑄造大炮,其心可誅。此人野心勃勃,不能信任此人,趁着此人還在北京城,乾脆將此人斬殺在北京城下,以警告那些有野心之人。”楊嗣昌大聲的說了起來。

“真是年輕,城府不深啊!”溫體仁聽了之後,面‘色’一鬆,心中直搖頭,這真是要殺人的話,哪裡輪到他楊嗣昌來說話,這個楊嗣昌本就與李信有仇,這句話從他嘴巴里說出來,天知道崇禎會怎麼想,到底是一個年輕人,經驗不足。

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199章 剿賊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376章 混戰(三)第456章 破敵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137章 定計第167章 節外生枝第136章 林丹汗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158章 其名炎黃第422章 開戰第95章 張春到來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151章 和談第104章 戰果第385章 李信的陰謀第43章 可悲的明朝將領第64章 動搖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54章 紛亂的戰場(二)第134章 曹化淳第100章 決戰(三)第224章 歸降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104章 戰果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72章 天降大霧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195章 登州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461章 大決戰(一)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306章 一紙書信亂蒙古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101章 決戰(四)第409章 密議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19章 買戰馬第99章 決戰(二)第21章 大淩河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52章 紅衣大炮第172章 江南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259章 援軍前來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195章 登州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391章 再見吳三桂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210章 奇兵飛奪登州城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22章 施恩收買第422章 開戰第107章 天大功勞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419章 潛伏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61章 海東青第301章 陳新甲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250章 撕破臉第349章 琉璃宮夜話第196章 李代桃僵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3章 煉骨第371章 爭鋒第50章 援軍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241章 狗咬狗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438章 內應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18章 野心
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199章 剿賊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376章 混戰(三)第456章 破敵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137章 定計第167章 節外生枝第136章 林丹汗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158章 其名炎黃第422章 開戰第95章 張春到來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151章 和談第104章 戰果第385章 李信的陰謀第43章 可悲的明朝將領第64章 動搖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54章 紛亂的戰場(二)第134章 曹化淳第100章 決戰(三)第224章 歸降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104章 戰果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72章 天降大霧第125章 侯家父子第195章 登州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87章 來自朝廷的消息第461章 大決戰(一)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306章 一紙書信亂蒙古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101章 決戰(四)第409章 密議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19章 買戰馬第99章 決戰(二)第21章 大淩河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52章 紅衣大炮第172章 江南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259章 援軍前來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195章 登州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391章 再見吳三桂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210章 奇兵飛奪登州城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22章 施恩收買第422章 開戰第107章 天大功勞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419章 潛伏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61章 海東青第301章 陳新甲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423章 商人的作用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250章 撕破臉第349章 琉璃宮夜話第196章 李代桃僵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3章 煉骨第371章 爭鋒第50章 援軍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241章 狗咬狗第397章 楊嗣昌的主張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438章 內應第129章 身份暴露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18章 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