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直逼鄴城

萬秉接到官兵從白馬渡河的消息之後,有如睛天霹靂一般,整個人都傻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官兵真得就從白馬渡河了。中計了,這個皇甫嵩,真是個老狐狸,在臨邑故佈疑陣,在茌平陳船以渡,原來用得真是聲東擊西之計,一直到官兵開始攻擊白馬渡,他還誤以爲官兵渡河地點仍在茌平,真是天大的失敗呀!

吳桓抵擋不住官兵的攻勢,率殘兵敗將逃向黎陽。而萬秉已接到探馬稟報,兗州刺史鄭泰已率三萬官兵向樂平攻來。樂平無險可據,易攻難守,何況官兵已然渡河,再死守在黃河北岸已無任何意義,萬秉來不及再向張角請示,立即撥營起寨,全師向清河撤退。

張角接到官兵渡河的消息,已是兩天之後,氣得是暴跳如雷。萬秉和吳桓兩個飯桶,率領十萬大軍,據守黃河天險,豈然被八萬官兵就攻破了防線,本欲治其罪,但司馬懼諫曰,現在官兵大軍壓境,正是用人之際,可令他們戴罪立功。

張角想了想,也就放棄了懲治他們的念頭,嚴令已逃到黎陽的吳桓整點兵馬,會同原守黎陽的軍隊加固黎陽的城防,務必守住鄴城的南大門,如若失利,二罪並罰,定斬不赦。至於撤退到清河的萬秉,張角也做了口頭上了責罰,令其謹守清河,嚴防官兵從東路圍攻廣宗。

吳桓本來一顆心就忐忑不安,防守白馬失利之後就知道死罪難逃,但張角的命令一到。想不到卻是法外開恩,對他失敗之責不予追究。不禁令他感激涕零,衝着北面連叩了十幾個響頭。誓死效忠天公將軍。吳桓帶着殘兵退到黎陽,再加上黎陽原本的守兵,竟然也有四五萬人,加上城防堅固,曹操率軍連攻一日,竟不能克。

皇甫嵩率大軍隨後抵達,看到黎陽的狀況,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在黎陽城南十五里下寨。衆將皆奇,爲何皇甫嵩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地拿下黎陽。

皇甫嵩道:“黎陽乃冀南重鎮,是通往鄴城的重要門戶,城防堅固,吳桓雖然在白馬慘敗,但主力卻未大損,加上黎陽原本駐軍,人數大體與我軍相當。此時若急於攻城,吳桓必然死守,雖然拿下黎陽沒什麼懸念,但我軍傷亡的數量堪憂。”

閔貢道:“將軍可有妙計?”

“我軍裝備優於黃賊。利於野戰,若能將吳桓誘出黎陽,圍而殲之。是爲上策。”

“吳桓亦知野戰之中我強他弱,必以城據守。安肯出城與我軍一戰?”

“黎陽乃是鄴城門戶,我軍可繞過黎陽。直接攻擊鄴城,若鄴城有失,黎陽自不攻而破。”

“難道將軍真準備舍黎陽而直接進攻鄴城?若如此,我軍前有張角大軍阻擊,後有吳桓兵馬追擊,豈不危矣?”

皇甫嵩笑道:“兵者,詭道也,本官要的就是吳桓前來追擊,繞道進攻鄴城是虛,設伏圍殲吳桓是實,只要我軍虛張聲勢繞過黎陽進攻鄴城,吳桓必舍黎陽前來追擊,他若敢來,保管讓他有來無回。”

衆將皆喜,連稱妙計。

接下來數日,官兵攻城不止,但卻是攻擊乏力,就連黎陽城頭的一塊板磚都未曾撼動。吳桓倒是有些自鳴得意,看來主動撤出白馬渡是多麼明智之舉,憑藉着高大的城牆,裝備精良的官兵照樣奈何我不得。忽然的斥侯兵報告,稱官兵有繞過黎陽向北開進的意圖。吳桓慌了,急忙上城樓觀看,果然官軍已是撥營起寨,繞道向北開進,前鋒所指,必是鄴城無疑,難不成官兵久攻不下黎陽,便放棄攻城,直取鄴城了?

黎陽雖然地理位置重要,但也僅僅是作爲冀州治所鄴城的門戶存在,鄴城若有失,黎陽就成了無用之地,何況張角親率大軍正在進攻鄴城,若是皇甫嵩直接攻擊鄴城的黃巾大營,天公將軍必定會怪罪自己守衛黎陽不利。考慮到這兒,吳桓不敢再猶豫,除了留下一萬兵馬守城之外,立即整點了四萬人馬,打開城門,向北追擊官兵。

但吳桓萬萬沒有想到,這是皇甫嵩的誘敵之計,他急匆匆地剛剛渡過青水河,就陷入了官軍的四面包圍之中。與裝備精良的官軍在野戰中交鋒,自然沒有半點的懸念,不到一個時辰,四萬黃巾便全部被包了餃子,無一逃脫,吳桓也死在了亂軍之中,傷俘無數。皇甫嵩清理了青水河戰場,回師黎陽。吳桓一死,黃巾軍早已是全無鬥志,何況黎陽守軍也只剩一萬餘人,又如何敵得住數萬官兵雄師,守將只得乖乖地豎起白旗投降了,皇甫嵩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黎陽城。

清河國那邊傳來消息,鄭泰與萬秉大戰於清河,未分勝負,雙方陷入僵持之中。皇甫嵩也不予理會,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北進鄴城,擊敗圍城的黃巾主力大軍,解鄴城之危。

四月初,皇甫嵩統率五萬大軍渡過洹水,直逼鄴城,在距鄴城南五十里的洹城下寨,與圍困鄴城的黃巾大營遙遙相對。

早在兵抵洹城之時,皇甫嵩早就派出了斥侯兵,將圍困鄴城的黃巾軍的情況摸了個底。此番進攻鄴城,張角親自擔任統帥,以張寶爲副帥,黃巾軍的三十六方渠帥就來了二十四位(渠帥波才、左髭丈八等戰死之後,張角又重新任命了各方的新渠帥),統率大軍四十萬人,可謂是兵多將廣,聲勢浩大。

自董卓接替盧植以後,河北官兵屢戰屢敗,丟城陷地,而黃巾之勢大盛,後更得張角禳星成功,增壽一紀,黃巾軍陣營是歡欣鼓舞,士氣高漲,連克鉅鹿、清河、趙國、常山、安平、河間、中山諸郡國,河北一境也只剩下了鄴城一座孤城尚在朝庭的手中,其他郡縣皆已淪陷。董卓被解職之後,朝庭任命皇甫嵩爲冀州刺史、左車騎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但其時皇甫嵩尚在東郡不得渡河,鄴城的軍事就由烏桓中郎將宗員暫代之,魏郡太守崔烈與鉅鹿太守郭典輔之。宗員率領不足四萬的官兵死守鄴城,依託鄴城高大的城牆和堅固的防禦工事,與十倍與己的黃巾兵展開了拉鋸戰,至去年十月底鄴城被圍,到現在已是整整半年光景,攻守雙方都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鄴城一方更是內外交困,疲憊不堪,岌岌可危。

紮營之後,皇甫嵩立即召集諸將帥帳議事,商討如何進攻事宜。

曹操道:“須得裡應外合,方有勝算。”

“現黃巾四十萬圍困鄴城,紮下十里連營,將鄴城圍得是水泄不通,若要裡應外合,須得有人突破重圍,殺入鄴城,傳遞消息,與宗員約定出兵日期,共破黃賊。只是何人可擔此任?”皇甫嵩環視衆將,衆將皆是低頭不語,這差事可不是件輕鬆的活,誰也不想往自己身上攬。

皇甫嵩見無人應承,不禁嗟嘆道:“難不成本官的帳下就無曹沫之流的勇將麼?”

話音未落,一人挺身而出,慷然而道:“稟將軍,末將願往。”

皇甫嵩視之,卻是久立在劉澤身後的關羽關雲長,卻見他長身而立,蠶眉倒臥,鳳目微睜,不怒而威。皇甫嵩大喜,道:“不知雲長需帶多少人馬?”

關羽傲然地道:“一人一騎足矣。”

皇甫嵩雖喜且憂地道:“敵軍連營十里,號稱四十萬之衆,雲長一騎衝關,安有勝算乎?”

“四十萬黃巾,關某視之如草芥,有何懼哉?皇甫車騎請修書一封,我即可便起程。”關羽的丹鳳眼之中透出的是那份自信與從容。

皇甫嵩似乎也被關羽的豪氣所感染,爽朗地大笑道:“雲長膽略非凡,勇氣可嘉。”當下便修書一封交給關羽,關羽領命而下。

本來劉澤還在思索是不是派錦鷹衛混在黃巾之中潛入鄴城送信,豈料關羽就因皇甫嵩的一聲嘆息憤然而出,劉澤知道這是關羽的性子使然,關羽爲人素來驕傲,皇甫嵩嘆帳下無人之時,關羽胸中的傲氣豈容他坐視?

出得帥帳,關羽注意到劉澤的臉色不太好看,乃道:“大哥似乎並不願意小弟出頭?”

“爲兄知道二弟素來英勇,只是這亂軍之中,情況多變,倘若有失,後悔不及。本來送信之舉,派一二個錦鷹衛混入黃巾營中,即可輕易辦到,未料想雲長卻搶先領命。”劉澤本來早就計劃好了行事方案。

關羽傲然地道:“羽既受命於皇甫將軍,斷無畏縮之意,就算是龍潭虎穴,某也要闖上一闖。”

張飛哈哈大笑道:“二哥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小弟願與二哥同赴鄴城,去闖闖這龍潭虎穴。”

關羽沒有答應張飛的要求,說道:“此行既然應允皇甫將軍一人一騎,三弟就不必與我同行了,黃巾賊雖衆,某視之不過土雞瓦狗而已,須臾可破。”(未完待續。。)

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44章 尋釁滋事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12章 高橋馬鞍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170章 盧植獲罪第600章 刮骨療毒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79章 富可敵國第199章 新年賀禮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313章 太史子義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622章 北渡瀘水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46章 連鎖經營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230章 驚見石油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38章 中山馬商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82章 五原呂布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477章 官渡開戰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577章 戰雲密佈第93章 轘轅舍粥第84章 守孝百日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63章 重返涼州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49章 尋找通譯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88章 加密錢票第650章 進軍漢中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56章 西域諸國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93章 轘轅舍粥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47章 何爲分紅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152章 一騎當先
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44章 尋釁滋事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12章 高橋馬鞍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170章 盧植獲罪第600章 刮骨療毒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79章 富可敵國第199章 新年賀禮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313章 太史子義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622章 北渡瀘水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46章 連鎖經營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230章 驚見石油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38章 中山馬商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82章 五原呂布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477章 官渡開戰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577章 戰雲密佈第93章 轘轅舍粥第84章 守孝百日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63章 重返涼州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49章 尋找通譯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88章 加密錢票第650章 進軍漢中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56章 西域諸國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93章 轘轅舍粥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47章 何爲分紅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152章 一騎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