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伐高麗5

主動投降的高麗人大多是類似金勻這樣出身不錯,但依舊只是奴婢的傢伙。

他們在高麗大官家庭裡成長,雖然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但仍舊比原本就出身最底層的奴婢見多識廣。

比如金勻,他就很清楚周人與倭人之間的區別很大——前者比後者多少要仁慈一些,至少不會見人就殺,也不會把殺戮玩成行爲藝術。

甚至,金勻猜測,周人的大官比高麗自己的兩班要好伺候一些。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至少徐世楊和齊省的官員們,的確比高麗自己的兩班和諧一些。

嗯,他們也殺人,而且是按比例殺俘虜,但殺完了之後,齊兵通常就很少動刀子了。

更重要的是,剩下的俘虜,都從看守那裡得到了確切的通報——爲齊省奮鬥者,積攢二十個功勞後,就可以從奴隸提升到庶民,再積攢十個功勞,就能從庶民提升到平民。

齊省秉承着徐世楊的“有階級,但絕不堵塞上升通道”的政策,在齊省,即使是奴隸,也是有機會成爲自由人的。

僅這一點,金勻就認爲齊比高麗強得多,況且齊省並不像高麗那樣唯賤是從。

一個奴隸如果積功升爲平民,那麼他的子嗣和親生父母都將同時獲得平民資格——因爲漢人的傳統文化不允許父母稱呼子女爲主人,那是絕對的大逆不道。

有上升渠道,對高麗官私奴婢來說就已經具備足夠吸引力了。

爲了樹立榜樣,徐世楊還特意宣佈,主動投降的高麗人不用爲奴,可以直接從庶民做起。

在齊省,庶民階層由主動投降的外族、積功提升的奴隸和犯了罪但罪不至死的漢人組成,是一個介於普通平民與奴隸之間的階級。

這個階級被允許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個人財產,但要承擔遠比平民繁重的勞役和稅率。

在購買官方發售的糧食時,價格要比平民購買貴很多,因此他們很難享受到江南廉價糧食的優惠。

在貸款和存款利率方面也比平民吃虧很多。

但,庶民總歸比奴隸好了很多,若是勤勞工作或奮力勇戰,積攢十個功勞就可以成爲真正的平民老百姓了。

在金勻看來,漢人的平民老百姓生活水平已經比高麗的中人階級好了很多了,一想到自己已經脫離奴隸身份,而且只要努力作戰,就有機會成爲大周的中人(他並不清楚齊省跟大周的具體關係),金勻愈發覺得自己主動投降是最正確的選擇。

因此他就愈發希望能夠幫助漢人征服高麗。

文殊山腳下,齊軍前敵指揮部營地裡,金勻帶着10幾個主動投降的高麗人一起,給徐世楊、李飛鳳以及齊省軍官們展示高麗軍的主要武器和用法。

最能引起徐世楊好奇心的,自然是那種射程超遠,但威力不足的短箭。

實際上,這種玩意並不稀奇,冷兵器時代,不論西方還是東方,都有不少軍隊列裝過這種東西。

它叫做片箭,屬於輕箭的一種,長度只有普通羽箭的一半,十分輕盈,因此在高處順風的狀態下,甚至有可能射到400步之外!

而且,由於片箭長度非常短,發射時必須使用靠管,即使敵人繳獲或拾取這些羽箭,也沒法用普通的弓把片箭射回來。

高麗人就是因爲這些優點,特別喜歡片箭這種武器,高麗軍隊中,片箭手比例很高,而且較爲精銳的常備軍(在冊部隊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射術很不錯。

當然,片箭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作爲一種輕箭,片箭的破甲能力低的可悲,用來對付根本不穿甲的倭寇,這是一種十分好用的武器。

但用來對付喜歡重甲衝鋒的韃子甲兵,片箭就像是一個笑話。

更要命的是,高麗軍過於強調弓箭的射程,總是奢望能夠用遠程射擊擊潰敵人,因而連自衛武器都追求拔劍迅速,以至於一尺七寸或一尺六寸的短劍成了最普遍的裝備(倭刀或腰刀,長度在3、4尺上下)。

遠射射不穿韃子鎧甲,近戰小短刀更加不是韃子甲兵的對手,這也難怪女真人每次入侵,都把高麗王國打得極其狼狽。

更加要命的是,高麗人的築城技術同樣差的驚人。

文殊山城這種一個城垛都沒有,士兵站在光禿禿的城牆頂上挨對方遠射的要塞,在高麗是普遍狀況。

金勻本人曾經作爲奴婢被高麗國王徵發參與修築王京附近的南漢山城,這個山城是作爲有危難士氣,國王的首選避險之地修築的。

然而,金勻供述,南漢山城的城垛依舊少的驚人,金勻本人曾經數過,南漢山城可供士兵躲避的城垛一共不到一百個。

而且,高麗的城牆全都是一面直上直下的矮牆,後面堆土形成一個斜坡以供士兵上下城。

所有城牆外面都沒有護城河、壕溝、鹿巖之類的附屬防禦工事,也就是說,哪怕高麗國王給自己修建的避難所,也是隻要擊穿一道矮牆,就能長驅直入城內!

高麗王國真是一個過於容易到手的目標,徐世楊現在甚至都有些懷疑,韃子到底是因爲啥纔沒把整個高麗生剝活吞的。

似乎,主要原因是,高麗本身土地十分貧瘠,佔據這些土地,佔領耗費遠比所能獲得的收入要少。

因此不如把高麗當成提款機,需要的時候就來搶一把,帶走所有能帶走的糧食、財物和人口即可。

而一旦女真韃子因爲佔領得不償失而撤回遼東,不是躲進山裡就是躲到海島上的高麗國王就會洋洋得意的返回王京,繼續當自己的高麗國王。

反正,韃子來襲,被搶走的和被殺死的,大多還是不算人的奴婢,國王和兩班都不會爲此心疼哪怕一分的。

韃子在高麗遇到的問題,徐世楊同樣一定會遇到。

那就是,除非是倭寇那種比高麗生活還要苦逼的傢伙,否則對別人來說,佔領高麗實際上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爲。

那麼,徐世楊這次遠征的戰略目標,就必須更加清楚明瞭一點:掠奪物資和人口,迫使高麗屈服,成爲對女真包圍網的一環,但不能以徹底吞併高麗爲目標。

第631章 西征1第449章 焦土第11章 殺韃子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5章 夜戰2第364章 摘果子第331章 政策第217章 祝家莊4第672章 南方第615章 興靈2第321章 交換第700章 戰利品第459章 佈局1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356章 劫掠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43章 塢堡民兵第400章 降服5第541章 落幕第304章 兵變1第292章 勝利2第98章 備戰第177章 紀律第293章 勝利3第527章 晉省2第254章 幫助第350章 金礦第28章 老規矩第225章 攔截第389章 伐高麗1第160章 分期第198章 回程第748章 請內附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80章 青州軍第117章 勝利第662章 暴秦2第444章 烽燧第175章 說服第459章 佈局1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23章 不妥協第502章 新一年1第631章 西征1第572章 北行記4第88章 局勢2第392章 伐高麗4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55章 時局圖第531章 少年兵2第532章 射擊1第23章 不妥協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40章 兵力第295章 忠臣2第70章 信使第405章 信第532章 射擊1第2章 夜間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675章 統一第147章 淨海王第559章 三沙1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314章 教育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59章 釣魚第36章 女權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7章 集市第153章 洽談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517章 世侯1第149章 雙嶼港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349章 屯墾村第705章 南征5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431章 踏陣第268章 夜戰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105章 背叛第708章 南征8第502章 新一年1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46章 賺到了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449章 焦土第332章 金州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705章 南征5
第631章 西征1第449章 焦土第11章 殺韃子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5章 夜戰2第364章 摘果子第331章 政策第217章 祝家莊4第672章 南方第615章 興靈2第321章 交換第700章 戰利品第459章 佈局1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356章 劫掠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43章 塢堡民兵第400章 降服5第541章 落幕第304章 兵變1第292章 勝利2第98章 備戰第177章 紀律第293章 勝利3第527章 晉省2第254章 幫助第350章 金礦第28章 老規矩第225章 攔截第389章 伐高麗1第160章 分期第198章 回程第748章 請內附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80章 青州軍第117章 勝利第662章 暴秦2第444章 烽燧第175章 說服第459章 佈局1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23章 不妥協第502章 新一年1第631章 西征1第572章 北行記4第88章 局勢2第392章 伐高麗4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55章 時局圖第531章 少年兵2第532章 射擊1第23章 不妥協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40章 兵力第295章 忠臣2第70章 信使第405章 信第532章 射擊1第2章 夜間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675章 統一第147章 淨海王第559章 三沙1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314章 教育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59章 釣魚第36章 女權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7章 集市第153章 洽談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517章 世侯1第149章 雙嶼港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349章 屯墾村第705章 南征5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431章 踏陣第268章 夜戰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105章 背叛第708章 南征8第502章 新一年1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46章 賺到了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449章 焦土第332章 金州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705章 南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