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援助與否1

“江南來信了。”

有自己單獨建制的醫療隊隊長,兼任新軍司令秘書的趙琳找到徐世楊,把幾封信輕輕放在後者的書桌上。

“誰來信?”

徐世楊頭也不擡,依舊在仔細研究地圖。

這是一份失真嚴重,沒有比例尺和等高線的舊式地圖,不過現在條件有限,能有這樣一幅圖已經是相當不錯了,更高標準的軍事地圖,還得等未來徐世楊和他的新參謀軍官團去努力。

“世柳那邊來了一封,文相公有一封,李飛虎也有一封。”

“呵呵,都湊到一起了。”徐世楊不明所以的笑了一下,吩咐道:“你直接唸吧。”

跟徐世楊聚在一起的幾個新軍軍官立刻轉身準備離開,又被他叫住了:

“不是私事,一起聽聽吧。若是有私事,琳琳會跳過去的。”

現在在這屋裡的人,一半是新近提拔的青年才俊,包括徐世楊最初的那些孩子親兵;另外一半是跟新軍一起成長的舊軍官,共同的特色是,在徐世楊心中,這些人都是未來新軍的軍官團核心成員。

因此,徐世楊一找到機會,就要給他們輸灌自己的思想,並且想盡一切辦法開拓他們的視野,提升大局觀和能力。

這幾封來信,徐世柳的還不好說,但文相公和李飛虎的肯定主要涉及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問題,不如拿出來讓大家一起商議一下。

聽到徐世楊的命令,趙琳也不再多說什麼,她直接打開徐世柳的來信,抽出裡面的紙張,有選擇的唸了起來:

開頭的問候直接略過,私人方面的問題也直接略過,涉及政治軍事的方面,徐世柳首先解釋了江南如今的戰局。

徐家五少爺認爲方臘軍人數雖多,但都是烏合之衆,肯定無法抵禦大周官軍,預計戰爭應該會在一年內結束。

隨後,他筆鋒一轉,表示江南主戰派已經下定決心,消滅方臘之後,一定要逼迫建興皇帝退位爲太上皇,扶太子上位。

爲此,主戰派已經做了很多準備:爲對付方臘而組建的民軍,現下大部在主戰派控制之下。

官軍中,童貫的態度不甚明瞭,但他的部下有很多已經明確表示會支持主戰派。

軍事上最大的麻煩是高俅,這老小子手上有六萬兵,而且算是死硬的主和派分子(建興皇帝把他從市井之間提拔上來的,建興皇帝退位,他的位子肯定也沒法做下去,這是利益之爭,高俅沒有退讓的餘地)。

文相公希望,如果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徐世柳能夠在童貫中立的情況下,率領支持主戰派的民軍消滅高俅軍。

這就是徐世柳寫這封信的主要原因:他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有信心,但無論如何,目前十萬民軍中真正直屬於徐世柳的也只有以江北流民爲主的不足一萬人。

而且,由於方臘軍中也有很多江北流民,因此江南許多士大夫看徐世柳的順義軍總是不太順眼,他的軍械和兵力補充都有困難,擴充實力並不容易。

用一萬人去對付六萬人,徐世柳還是有些不安的,他希望徐世楊這以弱勝強,屢次戰勝韃子的兄長到時候能想辦法幫他一下。

信中可以公佈出來的主要內容就是這些,趙琳讀完之後,徐世楊問圍在桌子旁邊的一衆軍官道:

“對世柳的請求,你們有什麼看法?”

軍官們互相看看,都有些吃不準徐世楊態度,因此半天沒人敢說話。

“各自說自己的看法有這麼難?”

徐世楊問:

“需要我先表態?”

那似乎是必須的,畢竟一邊是大家的事業,一邊是徐世楊的弟弟,節度使大人的親生兒子。

“如果一定要我先說,那我只說一句:以青州的利益爲準繩。”

“另外,你們隨便說,我不罰任何人。”

“我的要求是,事前你們隨便表態,但一旦確定目標,大家都要毫無意義的向目標砥礪前行,期間不準再由別的想法!”

有了徐世楊這一表態,很多問題就好說了。

第一個是公孫勝,他沉思着說道:“咱們江北去支援江南,這聽起來簡直是個笑話,我覺得咱們不宜摻和江南的戰爭。”

公孫勝的說法代表了新軍很多核心軍官的想法。

在他們看來,江北援助江南,簡直就像是乞丐去援助龍王,確實蠻奇怪的。

“但是,如果我們完全不理會江南那邊的事,似乎也不太好吧?”

馮三虎猶猶豫豫的說道:

“畢竟,江南也算是咱們的大金主,遇到事一點忙都不幫也不好,說不定他們會停止給咱們的援助。”

“俺也是這樣想的。”

解寶附和道:

“再說,咱們缺的是錢糧,江南……,呵呵,不客氣的說,論兵士戰力,咱們纔是富裕的一方,高俅那六萬大軍算得了什麼?”

“俺認爲,到時候只要派兩個營過去,再加上五少爺的民軍,對付高俅足夠了!”

這話同樣得到了一衆軍官的認可,特別是曾經跟着徐世楊去過江南的,這些人似乎對大周官軍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蔑視。

而和親船隊那五千禁軍的表現,似乎也證明了這種蔑視是有道理的。

徐世楊想了想,覺得公孫勝和馮三虎說的都有些道理,他也沒有直接做決定,而是吩咐趙琳道:

“先把文相公的信念一念,看看他老人家有什麼要求。”

趙琳點點頭,又打開文相公的信大聲朗讀起來。

文相公的信比徐世柳的簡單,他只是在催促徐世楊儘快把仁福公主送回江南。

似乎主戰派覺得,仁福公主可以成爲主戰派一個很重要的底牌——也許是用來拉攏其他宗室的?

還有主戰派要回公主,也可以算是一個政績,拿去宣傳,在民間應該能得到很好的名聲。

特別是相對主和派之前搞的根括來說。

文相公倒是沒有特別提及青州軍去江南支援的事,但他明確指出,送公主回家的,應該是徐世鬆——徐世柳不可能兼顧科舉和軍隊,文相公似乎也不信任江南的將領。

文相公希望能從青州找一個有能力的將領來替代徐世柳指揮民軍。

第214章 祝家莊1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161章 臨!安!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33章 南下2第269章 遭遇戰第293章 勝利3第673章 慘案第147章 淨海王第323章 虧空第48章 追擊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156章 時局圖2第58章 擴散第65章 冬季2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363章 激戰1第60章 湯隆2第278章 一線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316章 搶劫第166章 死諫第272章 豬突1第537章 等待第392章 伐高麗4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56章 黑店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348章 宣傳第9章 得失2第544章 軍改1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60章 湯隆2第278章 一線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54章 幫助第320章 重視第430章 兩難第398章 降服4第485章 會見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680章 大捷1第653章 宣戰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149章 雙嶼港第661章 暴秦1第297章 改編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74章 憂心第31章 一個不留第269章 遭遇戰第50章 破寨2第381章 狙擊手第173章 緊迫第761章 暹羅第198章 回程第286章 反擊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299章 海盜第568章 北行記3第311章 水利第612章 西域1第423章 叛徒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30章 破莒州1第48章 追擊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272章 豬突1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676章 1795年第151章 投資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233章 天下3第633章 南下2第27章 集市第499章 春天6第594章 機會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35章 乃服第703章 南征3第242章 進軍1第571章 百戶第612章 西域1第171章 人第223章 條例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188章 小樊樓第562章 北行記2第708章 南征8
第214章 祝家莊1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161章 臨!安!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33章 南下2第269章 遭遇戰第293章 勝利3第673章 慘案第147章 淨海王第323章 虧空第48章 追擊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156章 時局圖2第58章 擴散第65章 冬季2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363章 激戰1第60章 湯隆2第278章 一線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316章 搶劫第166章 死諫第272章 豬突1第537章 等待第392章 伐高麗4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56章 黑店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348章 宣傳第9章 得失2第544章 軍改1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60章 湯隆2第278章 一線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54章 幫助第320章 重視第430章 兩難第398章 降服4第485章 會見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680章 大捷1第653章 宣戰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149章 雙嶼港第661章 暴秦1第297章 改編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74章 憂心第31章 一個不留第269章 遭遇戰第50章 破寨2第381章 狙擊手第173章 緊迫第761章 暹羅第198章 回程第286章 反擊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299章 海盜第568章 北行記3第311章 水利第612章 西域1第423章 叛徒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30章 破莒州1第48章 追擊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272章 豬突1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676章 1795年第151章 投資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233章 天下3第633章 南下2第27章 集市第499章 春天6第594章 機會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35章 乃服第703章 南征3第242章 進軍1第571章 百戶第612章 西域1第171章 人第223章 條例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188章 小樊樓第562章 北行記2第708章 南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