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勝利2

給死人辦的葬禮都是給活人看的。

享受到特殊的哀榮後,新軍在青州體系中的地位又一次得到提升。

當然,這還不夠。

爲了慶祝來之不易的勝利,也是爲了宣傳青州軍強大的戰鬥力,建興十四年八月十五,徐世楊在被定位爲齊省首府的泉城舉辦慶祝勝利大會。

大會要求青州轄下所有塢堡主、塢堡民代表,泉城附近所有願意來參加的人,以及當初那十萬男女民工一起參加。

爲此,徐世楊在泉城平整出一片空地作爲廣場——得虧這個時候連泉城這種前省城都蕭條的厲害,徐世楊平整這個能容納十幾萬人的大廣場並不需要搞拆遷工作。

廣場的西側專門搭建了一座主席臺,以供節帥府方面的高層使用,但這個主席臺是臨時的,只是用木骨架夯上一些土,用完之後估計要重新拆掉。

爲了掩蓋主席臺的簡陋,徐世楊特批了一批紅布,當做地毯把整個主席臺蓋了起來。

節度使,嗯,即將升任大都督的徐睦河挺胸疊肚的帶領一幫身份較爲尊貴的齊省豪強代表和幕僚站在主席臺上,靜靜等待着大會的開始。

其實,徐睦河不太明白舉辦這個所謂大會的意義。

宣揚勝利?向那些小民?有那個必要嗎?

不過,他倒是知道兒子最重視民心——是那種真正的底層民心,而不是地方士紳豪族代表的“民心”。

既然徐世楊認爲這件事有益處,那就配合他一下吧。

不過,真的親臨現場後,徐睦河卻發現這個什麼“慶祝勝利大會”確實有點意思。

他的腳下人山人海,泉城附近的塢堡民和來自整個齊省的民工,再加上維持秩序的民兵,合計男男女女足有十二、三萬人,全都用熱切的目光看向主席臺。

‘這都是我的子民!’

這種感覺極大的滿足的徐睦河的虛榮心,他不由得偷偷打開徐世楊給他的演講稿,仔細看了一遍。

這份稿件完全是大白話,沒有任何引經據典,真要說出來可能會讓自己這個進士成爲文壇的笑話,因此之前他對兒子的稿件是十分抗拒的。

但看現在這個場景,嗯,面對這麼多平頭百姓,說話若是文縐縐的,估計下面大多數人也根本聽不懂。

主席臺下面,徐世楊穿着紡織廠剛剛給他量身定做的將軍禮服,騎着白馬進入廣場,他在主席臺前停下,對上面的齊省核心人物敬了個PLA式的現代軍禮,然後用盡全身力氣大聲吼道:

“節度使大人,新軍集結完畢,請指示!”

無論是用詞還是動作,完全剽竊自他的上一世。

按照流程,徐睦河在一排架在木架上的喇叭前大聲迴應:“閱兵開始!”

“是!”

與前世的慶典流程有些不同,領導講話被徐世楊安排在後面,爲的是讓軍隊和勝利展示先給民衆留下一個好印象,之後節度使的話纔會更加深入人心。

其實,徐睦河作爲政治領袖,讓徐世楊可以把主要精力用在軍事和產業佈局上,父子兩人配合的還算不錯。

這可能也是滋生徐睦河政治野心的催化劑——若是能說服掌握軍權的兒子,爲什麼不試一試?

當然,徐世楊堅定反對,徐睦河也就暫時打消了那個過於激進的想法,但相應的,徐世楊也需要在別處做出些補償。

比如說在這麼多人面前強調徐睦河的政治地位,免得有人誤以爲青州節度使父子之間爭權不合,恐發生不忍言之事。

這種流言對穩定齊省人心有百害而無一利。

隨着咚咚咚的輕快鼓聲,第一個出場的隊伍是抽調各營旗鼓手組成的軍旗、軍樂隊。

前方主旗手是魯智深,這傢伙身材高大,穿着明晃晃的鎧甲舉着軍旗顯得更加魁梧,後面兩側則是同樣高大的護旗手。

再往後是軍樂隊,這些人不怎麼熟練的演奏着《擲彈兵進行曲》,踏着在徐世楊眼裡太過雜亂,但以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已經十分整齊的步伐,昂首挺胸步入會場。

爲了儘量讓《擲彈兵進行曲》顯得像是那麼回事,徐世楊特意爲軍樂隊準備了短笛——故意取消了中國傳統笛子中的笛膜,使得笛音缺乏中國傳統笛子的優雅,但多了一絲破空的味道,更加符合軍隊氣質,給人一種嚴肅的廝殺感。

經典畢竟是經典,輕快悠揚的擲彈兵進行曲一出場,就壓倒了圍觀人羣的嘈雜,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看向廣場上行進的隊伍:

緊隨旗鼓隊其後的,是八個步兵野戰營方陣,新兵方陣,民兵代表方陣和民工代表方陣,總計十二個步行方陣。

然後是兩個騎兵營方陣,炮兵隊方陣和一個故意添加進來的民兵重武器方陣——民兵的重武器實戰表現其實不怎麼樣,但很多武器看起來管子夠粗,口徑夠大,擺出來宣傳效果肯定不錯。

主席臺前站着幾個大嗓門的壯漢,每人都拿着一個喇叭,用最大音量對着廣場介紹每一支經過主席臺的隊伍,介紹隊伍的光榮歷史,輝煌戰績和英雄事蹟。

一排排一列列,整整十五個方陣整齊的通過廣場,上千雙大腳,幾百只馬蹄(還摻雜着些騾子)踏在地面上,咚咚作響,猶如敲打在民衆的心坎裡。

所有圍觀的民衆——包括主席臺上的大多數人,全都目瞪口呆,他們並不理解隊形整齊對一隻軍隊的實際意義,但他們本能的明白,隊形整齊的軍隊,戰鬥力一定很強。

怪不得這隻軍隊能打敗全師而來的韃子呢。

同樣的,有人突然意識到,這隻隊伍中還有民兵方陣和民工方陣,也就是說,跟在場的大多數人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這讓至少參加過修築防線工作的現場大部分民衆,產生了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青州軍當然還達不到人民子弟兵的高度,但這一刻,在場的民衆們切切實實認識到,眼前這種軍隊,確實是支強大的,自己人的軍隊!

十五個展示青州軍威武的方陣過後,是兩支在人們看來較爲奇怪的隊伍。

走在前面的那一隊,只有三十幾人,他們穿着青州新軍的軍裝,但沒有攜帶任何武器,而是每人都傾斜向下,倒舉着一面軍旗。

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76章 1795年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618章 興靈5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532章 射擊1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164章 文仲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340章 缺點第396章 降服2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94章 新春1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8章 老規矩第295章 忠臣2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322章 坦誠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21章 晉省1第201章 朝陽第8章 得失1第359章 炮擊第267章 夜戰1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41章 矛盾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375章 威脅第334章 細紅線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248章 登州第251章 權利第270章 反擊1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86章 封禪第93章 李逵第313章 非常事第331章 政策第322章 坦誠第272章 豬突1第494章 新春1第141章 起航第662章 暴秦2第194章 沒事了第416章 擴張第160章 分期第415章 高麗2第88章 局勢2第276章 穩住第680章 大捷1第761章 暹羅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495章 新春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327章 旅順1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703章 南征3第431章 踏陣第154章 生意第439章 會議季2第332章 金州1第378章 敵人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101章 備戰3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210章 標杆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660章 大案第36章 女權第352章 返回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442章 賀使1第218章 祝家莊5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386章 滅蝗3第44章 菜鳥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177章 紀律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72章 財政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76章 工廠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83章 結盟提議第632章 南下1第175章 說服第665章 暴秦5第29章 包圍第568章 北行記3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47章 互相忌憚
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76章 1795年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618章 興靈5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532章 射擊1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164章 文仲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340章 缺點第396章 降服2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94章 新春1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8章 老規矩第295章 忠臣2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322章 坦誠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21章 晉省1第201章 朝陽第8章 得失1第359章 炮擊第267章 夜戰1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41章 矛盾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375章 威脅第334章 細紅線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248章 登州第251章 權利第270章 反擊1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86章 封禪第93章 李逵第313章 非常事第331章 政策第322章 坦誠第272章 豬突1第494章 新春1第141章 起航第662章 暴秦2第194章 沒事了第416章 擴張第160章 分期第415章 高麗2第88章 局勢2第276章 穩住第680章 大捷1第761章 暹羅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495章 新春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327章 旅順1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703章 南征3第431章 踏陣第154章 生意第439章 會議季2第332章 金州1第378章 敵人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101章 備戰3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210章 標杆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660章 大案第36章 女權第352章 返回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442章 賀使1第218章 祝家莊5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386章 滅蝗3第44章 菜鳥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177章 紀律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72章 財政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76章 工廠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83章 結盟提議第632章 南下1第175章 說服第665章 暴秦5第29章 包圍第568章 北行記3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47章 互相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