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伐高麗4

9艘中號福船分別對兩側8艘板屋船射擊,居然取得了8成以上的命中!

10斤艦炮威力十足,2斤神機炮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發射三輪,因此都給敵人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破壞。

堵在漢江口的高麗水師中,8艘板屋船有7艘被直接擊沉或擊毀,最後一艘也受到重創,不得不強行行駛到漢江北岸搶灘擱淺。

除此之外,因爲隊形密集,還有3艘鮑作船被炮火波及,另有2艘鮑作船被齊軍中號福船直接撞沉!

齊軍突擊艦隊像是重犁劈開鬆軟的土地一般突破高麗水軍的阻攔,京畿道水師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幾乎被全殲!

這個結果理所當然的震驚了殘餘的高麗人。

剩下的鮑作船立刻亂成一團,有些小船奪路而逃,直接駛出漢江口,逃向大海。

另外一些船則有些慌不擇路的轉頭向漢江或臨津江上游逃去。

齊軍突擊隊繼續前進,擋在航線上的高麗小船被直接撞沉,若是僥倖能夠逃到兩側,自然也有艦炮和甲板上的火槍手收割。

當齊軍按計劃繞過漢江口小小的半島,對文殊山城守軍形成海上包圍的時候,他們已經又先後擊沉了至少十艘鮑作船。

大約半個時辰以後,齊軍同時在文殊山城東西兩側登陸,其中西側是齊軍主力,一共2個步兵營1300步兵。

東側則是突擊艦隊的海軍陸戰隊,每艘中號福船出20個水兵和1門神機炮,共180人,9門小炮,除炮手外,其他登陸水兵全部裝備燧發槍。

齊軍登陸過程中,高麗陸軍除了射出少數短矢之外,並未對齊軍構成什麼阻礙。

他們甚至並未主動出擊,嘗試一下至少把一邊的齊軍趕回水裡。

反倒是,齊軍發現,文殊山城的大門被打開了,一些高麗兵居然趁着陸地包圍網還未封閉的時候,開始逃走了!

這多少讓齊軍感到有些疑惑,畢竟,按情報顯示,敵人陸軍應該有三千人以上,他們對齊軍登陸部隊有着兵力和地形上的雙重優勢。

文殊山城上,幾個高麗軍官扯着嗓子,揮舞環刀逼迫普通兵丁把被逃兵打開的城門封閉住。

雖然逃走的高麗兵不多,可能也就百十人,不過剩下的士兵士氣顯然已經跌落到最低。

因此齊軍仍然未受到任何阻擊,登陸之後,只用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兩路齊軍在文殊山城腳下回師,正式完成了對文殊山城的包圍。

到此時,高麗軍甚至連那種短矢都沒射出多少了。

齊軍行動變得異常從容,後續陸軍部隊接連登陸,在陸軍前鋒平遠旅全部完成登陸後,齊軍對文殊山城發動進攻。

此時,文殊山城上實際還有兩千七八百名守軍,仍舊比齊軍登陸的總兵力多一點,不過雙方軍心士氣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畢竟即使是最愚鈍的人,現在也能明白這次來襲的不是普通倭寇了。

齊軍完成合圍之後,幾個逃出山城的高麗士兵居然找到齊軍指揮官,主動投降。

其中自然包括了還沒開戰就想着怎樣保命的金勻。

對齊軍來說,這個人是個寶貝,因爲他雖然是個奴婢,對高麗王國有着無限的仇恨,但他畢竟出身高官家庭,對高麗王國和文殊山城的情況都十分熟悉。

有這種人主動當帶路黨,齊軍今後的軍事行動一定會更加順暢。

從金勻那裡大概搞清楚文殊山城的情況之後,齊軍不再猶豫,直接對山城發動總攻。

海軍的神機炮和平遠旅的配屬火炮全部集中在南路,對山城發動炮擊。

文殊山城地形十分險要,齊軍重型火炮仰角不夠,無法攻擊山城本身,若是配合那種射程奇遠的短箭,威懾力還是挺強的。

然而,任何險要的地形,都必須有堅定的守軍才能算的有用。

何況文殊山城本身的防禦差的很遠,這裡的城牆只有3米多高,實際上兩個人就能疊羅漢直接攀上城牆,而且牆頭根本沒有城垛,所有高麗士兵都站在光禿禿的牆頭,露出大半個身子,就跟活靶子一樣,簡直蠢到無可救藥。

一排選鋒兵舉着盾牌抵禦不時射下來的短箭,齊軍炮兵直接把輕型神機炮和炮架拆開,背上了山。

隔着大約100步距離,當着高麗守軍的面,炮兵把輕型神機炮組裝起來,對準光禿禿的所謂城牆。

也許是感受到巨大壓力,高麗軍射出來的短箭又變得密集起來。

此時,文殊山城的南門再次打開,一個身穿鐵甲的高麗武將騎着馬,率領300左右的高麗兵對齊軍炮兵陣地發動反衝。

齊軍自然也不會客氣,海陸軍合計15門神機炮用兩輪霰彈,加上步兵的900條火槍,就把高麗陸軍唯一一次反擊砸碎在城門前。

那個騎在馬上的高麗軍官在第一輪齊射中就倒在地上——他是在是個過於顯眼的目標。

失去最敢戰的力量後,高麗軍徹底縮回城中,緊閉城門,像是烏龜一樣把腦袋縮在殼裡,等待勝利者的處置。

這樣好的目標,齊軍自然不會手軟。

神機炮從容的對沒有城垛掩護的文殊山城城頭髮射三輪,其中兩輪是實心彈,最後一輪是霰彈,用以清掃無遮無攔的高麗兵。

隨後選鋒兵頂起盾牌,用短梯登上城頭,把沒有逃散的高麗兵全部殺死。

高麗所謂的城牆,內側背面是一個斜坡,順着這個斜坡就可以直接抵達城內,完全不需要搶奪下城的樓梯,因爲高麗的城池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

上百個驍勇的選鋒驅趕數百高麗潰軍,直取城內,有人打開文殊山城的南門,其他齊軍步兵沉默着,迅速通過城門。

二十六日下午一點,齊軍攻克漢江口大門文殊山城,殲滅高麗陸軍三千餘人,海軍兩千五百餘人。

被殲滅的高麗軍中,陣亡者大約有2000餘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水軍,其餘3500人全部被俘。

啊,對了,齊軍還得到了大約100個主動投降的高麗兵。

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43章 遣周船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378章 敵人第178章 收容所第475章 和平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420章 移民1第398章 降服4第654章 南北1第188章 小樊樓第261章 戰黃河4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174章 人市第612章 西域1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273章 豬突2第264章 情報1第317章 戰1第532章 射擊1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95章 降服1第407章 宣傳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204章 炮擊第317章 戰1第649章 政策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377章 兵力第201章 朝陽第711章 升龍府2第676章 1795年第177章 紀律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章 女孩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645章 秦軍2第182章 網絡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110章 傷亡第403章 再擴軍第494章 新春1第365章 教訓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31章 政策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42章 分享第682章 尾聲第382章 背叛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39章 退路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68章 北行記3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33章 備戰1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500章 春天7第15章 徐世鬆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6章 女權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457章 生女真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88章 局勢2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7章 人生大事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141章 起航第633章 南下2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章 夜戰1第390章 伐高麗2第468章 28級第452章 陸文昭第739章 禁槍第180章 青州軍第34章 安排第80章 別矯情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
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43章 遣周船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378章 敵人第178章 收容所第475章 和平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420章 移民1第398章 降服4第654章 南北1第188章 小樊樓第261章 戰黃河4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174章 人市第612章 西域1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273章 豬突2第264章 情報1第317章 戰1第532章 射擊1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95章 降服1第407章 宣傳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204章 炮擊第317章 戰1第649章 政策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377章 兵力第201章 朝陽第711章 升龍府2第676章 1795年第177章 紀律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章 女孩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645章 秦軍2第182章 網絡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110章 傷亡第403章 再擴軍第494章 新春1第365章 教訓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31章 政策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42章 分享第682章 尾聲第382章 背叛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39章 退路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68章 北行記3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33章 備戰1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500章 春天7第15章 徐世鬆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6章 女權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457章 生女真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88章 局勢2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7章 人生大事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141章 起航第633章 南下2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章 夜戰1第390章 伐高麗2第468章 28級第452章 陸文昭第739章 禁槍第180章 青州軍第34章 安排第80章 別矯情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