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扶桑局勢

實際上,北方的這個決定,是給大周朝廷出了個難題:

若是不同意北方來給民衆種痘,那麼就是朝廷不重視老百姓,大周政權的合法性會更加動搖。

若是同意北方來給民衆種痘,那麼老百姓只會記得北方朝廷的好,不會把感謝給大周的朝廷。

章明義躺在這裡都覺得朝廷現在肯定左右爲難。

不過,朝廷爲難跟他一介草民有何關係?

“來人!”

章明義呼喚一聲,一個家丁小步跑來,垂首恭候在他身邊:“老爺有何吩咐?”

“拿紙筆來。”

不管江北到底有什麼目的,既然《科技日報》上都刊登了,那至少從技術上就沒問題。

如此,章明義當然要從中給自家先爭取些好處——比如請北方先派醫生來,給自家孩子們種痘。

這點面子,江北還是會給章明義的,實際上他經常謀取類似的好處,比如從江北獲得授權,成爲閩省的皇安和糖藥代理商。

這買賣不壞,給章家帶來了大量財富和很好的民間聲譽,因此章明義打算把這些生意繼續下去。

實際上,江南很多人都從跟江北的貿易中賺到大量好處:江北願意大量進口糧食、生絲、煤炭、鐵礦石、硝石等物資,也願意讓豪紳或依附官員的豪商代理特效藥、玻璃製品、皮草、東珠、鹿茸、肥皂、火柴、香水、蒸餾酒、糖等等能獲得高利的商品。

華夏能從中獲得大量原材料,士紳豪商能從中賺到大量利潤,向章家這樣代理藥品的,還能賺到好名聲,而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江北藥物和生活物資。

大家都能或多或少的獲得一點好處,除了朝廷本身。

章明義覺得,這樣繼續下去,等華夏帝國渡江打過來,恐怕朝廷上下願意抵抗的人已經不會剩下多少了。

不過,還是那句話,這跟他章明義有何關係?

甚至,華夏把大周吞併,他章明義還能再次出仕,到時候也不會再有人說他侍二主了——畢竟大周還在的時候他沒有出仕華夏不是?

……

江北,燕京。

西北方向的戰爭終於結束了,這讓徐世楊多少鬆了一口氣,實際上,對於現在的華夏帝國來說,同時進行兩場出兵十餘萬的戰爭還是很困難的。

不是說打不贏,而是耗費實在太大了。

西北的平夏戰爭,從開始籌備到最終解決全部問題,先後花費了大約六千萬兩!

即使華夏有錢,財政狀況一直不錯,這個花費還是讓人感覺太心疼了,以至於徐世楊幾次想親自趕赴前線,讓過於小心謹慎的李井槐儘快發起進攻。

最終他沒有這樣做,唯一的原因是李井槐的打法,至少能將己方的傷亡降到最低。

好在這一切終於結束了,僞夏已經滅亡,華軍已經可以享受勝利果實。

党項貴族積攢的金銀財帛、馬駝牛羊能給耗費巨大的國庫大量補貼,甚至有可能彌補帝國在平夏戰爭中的花費。

党項的土地人口,則是現實的豐厚收益。

在這種狀況下,仍在繼續進行的扶桑戰爭給國庫帶來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當然,事實上此時扶桑的戰事本來也已經趨於平穩了。

……

林沖替代馮三虎擔任扶桑遠征軍團司令後,華軍繼續在扶桑攻城略地。

與馮三虎的嚴酷鎮壓政策不同,林沖採取了一些懷柔的辦法,比如他雖然也鎮壓一向宗,但林沖從國內請來了一些高僧,向扶桑人推廣本土佛教,這種做法在精神信仰上安撫了扶桑人。

其次,林沖在扶桑實施減租政策。

以往扶桑本土大名的稅率,大多是六公四民,高的甚至有七公三民乃至八公二民的,因此,在扶桑農民看來,能五公五民就算仁政。

林沖卡着這個“仁政”的下限,在佔領區宣佈四公六民這個前所未聞的“超級仁政”,這讓扶桑農民在經濟上獲得了很大好處。

當然,四公六民也是有前提條件的,比如當地人不得抵抗華夏的統治,若是一個地區有超過一百人的抵抗組織,那麼超級仁政就會變成五公五民的普通仁政。

若是抵抗者超過五百人,那麼六公四民。

如果抵抗者超過一千人……,那就沒有公民之分了,林沖會命令華軍清掃這一地區,把所有人貶爲奴隸。

很標準的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政策,扶桑民間的抵抗漸漸平息下來。

對於此時仍然存在的扶桑大名,林沖同意與他們談判,他的底線就是就地結束這場戰爭,各方以現在的控制線爲邊境。

這個底線實際上就是華軍最開始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後來曾經改成徹底征服扶桑,現在又改回來了)。

不過,林沖要求,若是停戰,必須全面停戰,也就是說,除了華軍不再繼續進攻之外,羽柴秀吉、柴田勝家、北條氏直、上杉景盛、德川家康等扶桑大名互相之間的戰爭也得停止。

這是爲了避免他們之間有誰能獲得全面勝利,從而成爲一個統一的勢力。

在全面吞併扶桑之前,維持扶桑的分裂對華夏更加有利。

現在,林沖的政策,唯一的缺陷是他不可能把扶桑皇帝送回來,這對所有扶桑大名來說,是個繞不過去的門檻。

於是,羽柴秀吉提出,各方可以暫時停戰,但並不簽署任何紙面上的條約,停戰期爲兩年,給各方一個緩衝的時間。

羽柴秀吉的目的當然還是儘可能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畢竟他在之前的戰爭中損失相當大,而且目前控制的地盤被各方夾在中間,若是戰爭繼續,已經吞併毛利的華軍下一個目標肯定是他控制的地區。

其他扶桑大名距離華軍之間都至少隔着羽柴秀吉,因此他們對現在停戰興趣不大,至少跟羽柴秀吉同屬織田系統的柴田勝家有先解決羽柴秀吉,然後再停戰的想法。

而北條氏直、上杉景盛等非織田系的大名同樣對停戰興趣不大,他們的期望是把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等織田信長餘孽全部消滅之後再停戰。

各方都有自己的想法,這種談判就不可能成功,但至少能給各方爭取一些時間。

包括林沖在內,大家都在趁着秋天的好時機囤積糧食,徵募士兵(林沖在徵收佔領區的糧食),做着應對接下來局勢的準備。

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262章 戰黃河5第233章 天下3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53章 炮灰2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39章 備戰2第284章 投降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5章 夜戰2第110章 傷亡第444章 烽燧第761章 暹羅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61章 臨!安!第510章 各方4第709章 南征9第35章 趙琳第377章 兵力第557章 1790年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48章 登州第84章 六家聯盟第165章 主戰派第292章 勝利2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5章 徐世鬆第131章 破莒州2第528章 壞消息第47章 互相忌憚第240章 回家2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672章 南方第335章 克金州第431章 踏陣第440章 朝廷第188章 小樊樓第521章 晉省1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638章 孩子們第330章 佔領第163章 鎮邪第366章 盈利第288章 狗第743章 突發第272章 豬突1第47章 互相忌憚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7章 歡呼第360章 血河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256章 牆頭草第555章 開打第36章 女權第530章 少年兵1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99章 宣言第2章 夜間第254章 幫助第548章 國制第684章 求情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59章 戰黃河2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673章 慘案第259章 戰黃河2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467章 美泉宮第304章 兵變1第232章 天下2第735章 矛盾第140章 登瀛洲第229章 貨幣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15章 馬賊第229章 貨幣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71章 徐世柳第621章 興慶府2第78章 獲勝第232章 天下2第324章 佈局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704章 南征4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263章 戰黃河6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08章 射白馬第124章 宣言
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262章 戰黃河5第233章 天下3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53章 炮灰2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39章 備戰2第284章 投降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5章 夜戰2第110章 傷亡第444章 烽燧第761章 暹羅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61章 臨!安!第510章 各方4第709章 南征9第35章 趙琳第377章 兵力第557章 1790年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48章 登州第84章 六家聯盟第165章 主戰派第292章 勝利2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5章 徐世鬆第131章 破莒州2第528章 壞消息第47章 互相忌憚第240章 回家2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672章 南方第335章 克金州第431章 踏陣第440章 朝廷第188章 小樊樓第521章 晉省1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638章 孩子們第330章 佔領第163章 鎮邪第366章 盈利第288章 狗第743章 突發第272章 豬突1第47章 互相忌憚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7章 歡呼第360章 血河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256章 牆頭草第555章 開打第36章 女權第530章 少年兵1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99章 宣言第2章 夜間第254章 幫助第548章 國制第684章 求情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59章 戰黃河2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673章 慘案第259章 戰黃河2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467章 美泉宮第304章 兵變1第232章 天下2第735章 矛盾第140章 登瀛洲第229章 貨幣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15章 馬賊第229章 貨幣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71章 徐世柳第621章 興慶府2第78章 獲勝第232章 天下2第324章 佈局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704章 南征4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263章 戰黃河6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08章 射白馬第124章 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