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

司馬懿雖然已經取得了曹操一定的程度的信任,但曹操對司馬懿的監視卻並未減輕。司馬懿何等人精?曹操手下校事的本事,司馬懿早有耳聞。一早才至洛陽,司馬懿便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不可能逃過

校事的眼睛。

因此司馬懿纔在看過賀禮之後,立刻便將其帶上來見曹仁。

“哦?是仲達呀!來此何事呀?”曹仁裝作不知的問司馬懿道。

司馬懿臉上很是正中其色,心裡卻道明人何必說暗話,你曹仁怎會不知道我來幹什麼?

心裡話歸心裡話,場面還是場面,司馬懿一揮手,命人將那口箱子擡了進來,擺在了曹仁面前。

曹仁瞧見箱子,佯驚問道:“仲達這是何意?”

司馬懿拱手拜道:“啓稟將軍,此乃漢王今日贈予在下之物!茲事體大,司馬懿不敢有所隱瞞,特來請將軍過目!”

要打消疑慮,最好的辦法絕不是盡力藏着掖着,而是袒露出來。司馬懿深諳此道,就是要擺給曹仁看,以明自己之無私。

看到箱子時,曹仁已經猜到了是什麼。從司馬懿口中得到確認之後,曹仁淡然笑道:“仲達這是怎麼了?既是漢王相贈,你收下便是,何故搬來與我觀瞧?”

“將軍此言差矣!眼下正是兩軍交戰之時,若人人藏私,豈不壞矣?司馬懿萬不敢開此端也!亦請將軍無復存疑!”司馬懿拱手再拜道。

曹仁見司馬懿表現的很是坦誠,於是便也不再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箱中何物?”曹仁於是問道。

司馬懿於是上前將箱子打開在曹仁面前,露出裡面的金餅、錦囊書信還有小木匣子。

“將軍請看!所有東西都在這裡了!”

金餅這種東西,在曹仁眼裡絲毫沒有價值,曹仁一眼便看到了那個錦囊和木匣,於是指了指,又看向司馬懿,意思是自己不便動手,不如司馬懿自己說出來。

司馬懿明白曹仁的意思,於是主動將書信展開呈送到曹仁手上,又將小木匣子也打開來。

曹仁結果劉徵寫給司馬懿的書信,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心裡又琢磨了良久,想看看有沒有暗藏什麼玄機,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仲達呀,看來漢王對你還是念念不忘啊!連你的生辰都記得這麼清楚,即便兩軍交戰,也不忘送來賀禮!漢王如此厚待與你,爲何不去投效漢王呀?”曹仁面帶三分假笑問司馬懿道。

曹仁大致相當於半個曹操,脾性也學得跟曹操很是相似。

司馬懿早知曹仁是怎麼樣一個人,此時最不需要的便是惶恐求饒,不需要發誓效忠,因爲這些話只能說給庸人聽,對於曹操、曹仁這樣的人,這種話是不管用的。

司馬懿不禁笑了笑,直說道:“在下乃河內司馬!既非關中司馬,亦非蜀中司馬。人豈有緣木求魚,舍近而求遠之理?且在下父兄宗族俱效命魏公,孝悌者,人倫之初,司馬懿不敢忤逆!”

這話說的很赤裸裸,父母兄弟都在這邊,他司馬懿也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司馬懿不似荀彧一家,荀氏潁川名望,獨有荀彧、荀諶在劉徵手下效力,而荀彧之所以不懼者,全因其侄荀攸在曹操手下舉足輕重!曹操需要依靠荀攸,依靠荀氏一門,因此即便荀彧在劉徵那邊,曹操也

絕對不會對荀氏做出任何不利的舉動來!

而司馬懿不同,雖然其兄弟八人號稱司馬八達,實際上只有司馬懿一人是出類拔萃,另外兄弟七人,都算不上曹操不可或缺的人才,因此無法達到平衡,左右曹操的舉動。簡而言之,荀氏一門並不完全冀望與荀彧,而司馬一門,全在司馬懿一人肩上挑着!這就是其中最大的區別,也是司馬懿無法自由選擇的原因。當然司馬懿也可以選擇,除非……除非再沒有人可以威脅到司

馬一族!

聽到司馬懿極爲直白的回話,曹仁笑了。

“仲達啊仲達!你果然不與人同!說話也一樣!”說到這裡,曹仁又看到了小匣子裡面的當歸,不禁嘆道:“當歸當歸!仲達與漢王分別已有數載之久了吧?”

“於今六載!”司馬懿拱手答道。

“仲達想不想見見漢王?”曹仁笑着問道。

司馬懿一愣,一時不知曹仁用意,於是回話道:“見亦可,不見亦可,一切敬從將軍吩咐!”

這話就說的巧妙了,在無法作出肯定或否定答覆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模棱兩可,將問題推回去。

司馬懿一直在曹仁面前擺低姿態,表示順從,這令曹仁很是滿意。

曹仁也收起了笑臉,鄭重對司馬懿說道:“漢王攻勢日盛,曹洪、樂進抵禦艱難,明日本將軍便將去往伊闕關,親自督陣!你隨我去吧!去會一會故主,也好當面感謝漢王贈禮之情!”

曹仁的話就是軍令,在來這裡之前,司馬懿絲毫不知道曹仁要親上前線督戰!而這恰恰透露出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訊息!

自司馬懿來到洛陽之後,關於軍務,曹仁事無鉅細都會詢問司馬懿的意見。但現在曹仁卻在司馬懿絲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作出了親自上前線督戰的決定,這不就等同於撇開了司馬懿嗎?

司馬懿心中暗歎道:看來漢王這離間之計,還是起了效果!可惜自己又無從辯白!曹仁回想了這些天自己作的決定,基本上都是按照司馬懿的想法在進行。雖然司馬懿坦誠了漢王贈禮之事,但終究或多或少還是會在曹仁心裡留下疑慮。因此曹仁才突然做出獨斷決定,一者是告誡司馬懿

,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他的建議!二者則也是爲了防止所有事情都處在司馬懿的“控制”之下。

控制並不只是上級對下級,下級一樣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控制上級,讓上級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曹仁也覺得最近自己好像陷入了司馬懿的意志之中,這不是個好兆頭,現在應當做出改變。說到底,就是曹仁對司馬懿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依舊還是很和諧,但私下裡曹仁必須要擺脫司馬懿的意志,換句話說,就是要重新端正位置。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安抉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成德陷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程普奉命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臣子本分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八百零八章 李光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牛金解圍第九百三十七章 功曹龐統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安抉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成德陷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程普奉命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臣子本分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八百零八章 李光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牛金解圍第九百三十七章 功曹龐統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