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

爲了安置難民,劉徵不得不將原本供應軍旅的糧草分撥出來。如此,曹操那邊糧餉供給便成了問題,於是劉徵便遣使致書荊州劉表,要讓劉表出一出血。

書信傳到荊州,個人反應皆有不同。

劉琦主動爲劉表分憂,入長安爲質,這讓劉表很是感動。想起劉琦早逝的母親,劉表心中對劉琦也是愧疚不已。劉徵的信中顯然是要用劉琦作爲籌碼換取荊州糧餉。劉表出於對劉琦的感情,心下已經默許了劉徵的要求。

同樣持同意意見的還有劉表的夫人蔡氏。不過不同的是,蔡氏看到的是劉徵書信中的另一番話:要讓劉琦歷練歷練好接劉表的班。

這是蔡氏所不能容許的!未來的荊州之主只能是自己的親兒子劉琮!所以最好的是讓劉琦永遠呆在長安當人質,朝廷要多少糧餉就給多少糧餉,這就是蔡氏所想。

還有一個人卻是不同意的,那就是掌管了荊州兵馬的蔡瑁!這封信在蔡瑁看來就是敲詐。在蔡瑁的眼裡,荊州早就不是長安朝廷所能管轄的了!

“姐丈,這劉徵欺人太甚!前次我們已經奉上了萬金爲貢,現在又要我們供給曹操糧餉。那曹操幾萬人馬,需要的不是一星半點,如此大的耗費,什麼時候是個頭?”蔡瑁對劉表說道。

“朝廷旨意,難道讓我抗旨不成?”劉表說道。

“什麼朝廷旨意!分明是那劉徵要用我荊州糧餉,來搏他個人功名!數月前,他可結結實實的從袁紹那裡敲了一筆!依我看,咱們不能遂了他的意!如今荊州帶甲十萬,兵強馬壯,姐丈何須懼他劉徵?”

蔡瑁野心勃勃,不像劉表這般只求安守。

“誠如你所說,連袁紹都不得不出糧出餉,咱們荊州比之袁紹如何?袁紹手下將士如雲,尚且屈服於劉徵,我們又怎麼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韙?”蔡氏這一次可不同自己弟弟站在一起,於是說道。

雖然是婦人之言,但姐姐的話,蔡瑁還是不得不聽,於是只好憤憤作罷。就這樣,在各種不同的心思下,荊州還是同意了劉徵的要求。劉表答應,荊州全郡籌集百萬糧草,送往陳留曹操大軍。

曹操這邊,自大破於毒之後,屯兵陳留。由於曹操收編了原在袁術地界的許褚義軍,袁術下令手下大將紀靈、俞涉只是謹守樑國睢陽,不聽曹操調遣。

曹操本來以爲大將軍擊敗牛輔後,能夠回師相助兗州,但是沒想到接到的軍報卻是大將軍與鮮卑十餘萬兵馬相持雁門。這徹底打亂了曹操的計劃。

雖然前番小勝,但是兵力懸殊差距畢竟是現實存在,如今,曹操所能做的只是盡力與兗州賊軍相持,繼續等待時機。好在現在有了劉表答應的糧餉,從後勤保障上,曹操已經佔據了優勢。

朱符朝堂與王允翻臉,令朱儁很是惱火。朱儁不得不親自前往司徒府向王允賠罪。不過,好在王允是個識大體的人,他也知道朱符的表現並非朱儁的意思,兩位公卿倒是互相能夠諒解。對於朱儁次子朱皓能夠堅定的站在自己這一邊,王允深表讚賞。

晉陽封王,長安公卿百官們都在等待這回信,尤其是朱符和種拂。然而等來的卻沒有劉徵的謝意,反倒是荀彧一回來,便親自往太尉、司徒府宅致意。

王允以爲,這一次自己反對劉徵封王,不免要與劉徵交惡。所以當荀彧來到司徒府的時候,王允認爲這是劉徵派人來興師問罪了。

荀彧笑呵呵的上前行禮道:“司徒大人別來無恙?荀彧受漢王之託,特來探望。”

王允一副百無聊賴的表情,悠悠的回答道:“荀大人莫非是漢王派來責備老臣的?如是,還請荀大人回漢王的話,即使再有一次,王允已然還是不同意封王之事。若無他事,就請回吧!”

荀彧被王允堵了個結結實實,但是卻沒有生氣,反而笑着對王允說道:“司徒大人哪裡的話!以漢王殿下的智慧,又怎麼會派人明火執仗的前來興師問罪?”

“哦?那荀大人來此何意?”王允問道。

荀彧恭敬的行禮回答道:“漢王殿下囑託荀彧,一定要親自登門拜謝司徒與太尉大人朝堂阻封之義!漢王殿下明言與我,他知曉二公阻封非有私心,爲解二位大人之慮,特意命荀彧代爲陳說!”

聽了荀彧的話,王允有點不敢相信。

“可我確實當着天子百官的面,言辭否定了朱符封王的諫議,漢王怎麼會絲毫不以爲意,反而令你前來寬慰?”

荀彧坦陳說道:“司徒大人看錯了漢王。漢王殿下一心爲了社稷安穩,朝堂安定,不想與各位公卿心生嫌隙,故而對荀彧有此囑命。所謂政通人和,二者相輔相成,人不和,如何政通?”

王允聽了長嘆一聲道:“難怪漢王離京的時候要將你安排行尚書事!荀文若果真有棟樑治國之才,老朽服氣!漢王殿下心胸寬廣,思慮周全,王允無話可說,但請荀大人代爲致意漢王,只要是對大漢江山社稷有益,王允甘心聽命。”

看來,王允這裡是沒有問題了,也難得王允位居司徒而不以私廢公,雖然王允在治國理政上並不是很出類拔萃,甚至說,其才能與高位不甚相符。但是,在大義上,王允還是很值得稱道的。

荀彧恭敬的再次行禮道:“王公由此一言,荀彧不勝敬佩之至!”

既然不是來興師問罪的,王允對荀彧轉惡爲喜,當即將其迎進內宅,深坐暢談,二人相語甚歡。

拜訪了王允,荀彧又去了太尉府。由於與父親政見不合,朱符並不住在太尉府,這倒是省去了荀彧的尷尬。

朱儁也是通情達理的人,荀彧將對王允所說的一番話與朱儁一說,當即盡釋嫌疑。朱儁將荀彧留下攻進晚膳,朱皓陪坐,三人亦是暢談一番。

最失望的莫過於朱符和種拂。朱符本想着這次能夠討好劉徵,怎麼着也能升官,沒準將來還能位列九卿,但是見荀彧一回來便首先去拜訪了王允和父親朱儁,朱符大感不妙,自己可能不是拍了馬屁,反倒是摸了老虎屁股。

種拂只是想巴結劉徵,讓自己位置更穩一些,最好將來能封個侯,如今看來也是無望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水鏡苦心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八十三章 去卑戰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肅毒計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陽第六百八十一章 陸遜諫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劉備大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臺一監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五十七章 怨牛輔三董喪命第五百七十三章 計絕歸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百一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十七章 怨牛輔三董喪命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韓遂質問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誘出殲滅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虎豹精騎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夫人不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祁山攻掠第三百九十九章 白水相持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兗州疾書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
第三百七十六章 水鏡苦心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八十三章 去卑戰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肅毒計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陽第六百八十一章 陸遜諫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劉備大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臺一監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五十七章 怨牛輔三董喪命第五百七十三章 計絕歸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百一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十七章 怨牛輔三董喪命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韓遂質問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誘出殲滅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虎豹精騎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夫人不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九百三十四章 定策休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祁山攻掠第三百九十九章 白水相持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兗州疾書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