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

江都,一個英武的少年佇立在長江之畔。長江水流經江都之處,已經沒有了上游那樣的波濤洶涌,急湍的江水隱藏到了表面的平靜底下。少年望着不着邊際寬闊無垠的江面,心底確實絲毫開闊不起來。

“少將軍!”一箇中年男人的聲音響起在耳邊。少年回頭看到匆匆趕來的正是一直跟隨着自己的朱治。

“朱叔爲什麼這麼急匆匆的?”少年問道。朱治激動的抓住少年的手說道:“先主公在天之靈,孫家東山再起的時機來了!”

少年不解,自從父親死後,自己就已經虎落平陽,困守在這江都,何來的東山再起之機?

“朱叔說笑了,如今我孫家已經無一兵一卒,還談什麼東山再起?”這少年正是孫堅之子孫策!此時已然年方十八。

“少將軍萬不可灰心啊!主公在世時,名震天下,即便是那董卓也須望風而逃!少將軍乃將門之後,復興孫氏的大任就在你身上了!”

孫策當然也想像父親一樣馳騁萬里,名聞天下,可是這一切哪有那麼容易?如果隨隨便便就能成功,那天下又怎麼會有失敗的人呢?

孫堅自襄陽大戰被黃祖射殺之後,大勢已去,孫氏人馬全都被袁術趁機收編,程普、黃蓋等孫氏大將皆不得不困居袁術手下。孫策贖回了父親的屍首,安葬在江東曲阿老家,之後便被袁術安置在這江都。

眼下孫策手下無兵無將,只有一個朱治不離不棄的跟着自己。孫策雖然只有十八歲,然而這些年經歷的風風雨雨早已讓他的心智變得老成了起來。人的心智一旦老成了起來,意氣風發的時代似乎就慢慢遠去了。孫策似乎也感覺自己的熱血慢慢開始冷卻,然而年少的心卻又在不斷的掙扎着,就像這眼前的江水一樣,平靜的表面下依然是暗流洶涌。

“少將軍!長安送來了天子詔書!”朱治對孫策說道。天子詔書?孫策已經知道劉徵肅清了關中。

“什麼詔書?給我們的嗎?”孫策問道。

“天子追封主公爲忠義侯,並授任少將軍爲豫章太守,以表孫氏伐董功勞!如今詔命已經到了壽春,想必袁術不日將請少將軍前往壽春受詔。這可是重振孫氏的大好機會啊!”朱治說道。

孫策聽了,心裡頓時也激動起來,然而忽的又哀嘆起來。

“朝廷詔命我爲豫章太守,可那袁術會放我走嗎?”孫策苦笑道。

“少將軍!此事並非無解,老臣已經爲少將軍想好了對策!只看少將軍如何決斷了!”朱治對孫策說道。

“袁術收編了我孫家舊部,又把我放逐在這江都,不予任用,其心昭然若揭,如何肯放我?”

“少將軍!那袁術把你安置在此,不過是擔心你會威脅到他。這袁術爲人貪而無勇,優柔而寡斷,愛憎重於時情。若示之以忠、動之以情、誘之以利,少將軍想要逃脫袁術的控制,也不無可能啊!”

“那如何示之以忠、動之以情、誘之以利呢?”孫策問道。

“袁術素來喜愛少將軍,這是衆所周知的。當初在南陽時,袁術便曾多次說希望有少將軍這樣的兒子。此事少將軍可還記得?”

“當然記得,那袁術恨自己兒子袁耀不成器,故而對我有好感。”

“此次去壽春,少將軍可求袁術收爲義子!如此既遂了袁術的意,也可表明自己的忠心,令袁術放下戒備。先將軍在南陽時,曾與袁術有同袍之義,與袁術也素來交好。少將軍到壽春後,一定要泣陳先將軍與袁術情義,求得袁術憐憫。”

孫策明白朱治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讓自己走出現在的困境,這也未嘗不可。朱治繼續說道:

“這示之以忠、動之以情都是容易辦到的事情,只有這誘之以利,卻需要少將軍自己決斷了,朱治只能給出建議。”

“朱叔請說吧!只要是孫策能夠有機會重振家業,萬無不可!”

“當初先將軍進入洛陽時曾得一寶!若少將軍肯向袁術獻上此寶,那袁術大喜之下,定能放少將軍去往豫章!”

孫策聽朱治說到寶物,心中頓時大驚,這可是父親寧死也要守護的東西啊。當初父親從洛陽帶出這寶物,便交代孫策一定要好生守護。如今朱治建議自己向袁術獻寶,那父親的囑咐怎麼辦?

孫策知道,如果真的用這個寶物來換取自己的自由,那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父親曾經千叮嚀萬囑咐,交代自己一定要收好這寶物,如今如何取捨,卻是讓孫策左右爲難。

wWW. Tтkā n. C ○

朱治見孫策猶豫不決,於是說道:“少將軍要仔細想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大丈夫當斷則斷,是寶物重要,還是孫氏家業重要?二者孰輕孰重,孰先孰後,少將軍應當明辨。”

孫策望了望江水,江水對面便是江東地界,那是孫氏的祖業。

“朱叔用心良苦,爲我孫家也是盡忠竭力!我孫策定不忘朱叔大恩大德!好男兒志在四方,孫策明白了!”孫策終於下定了決心。

壽春,袁術拿着手中的天子詔命,看着堂下的跪着的孫策,問道:

“孫策啊!這朝廷詔命,讓你去豫章當太守,你去是不去啊?”

孫策知道這是袁術在考驗自己,於是回答道:

“江都乃是袁伯父爲孫策尋的安身之所,孫策自然感激不盡!出於孫策本意,我願意留在江都。不過,如今劉繇在南邊坐大,始終對伯父是個威脅,朝廷詔命想必也是如此考慮的。孫策若能出任豫章太守,爲伯父掠陣江南,如此便可爲伯父解江東劉繇之患。故而,孫策願意代袁伯父出守豫章,爲伯父分憂!”

孫策稱呼袁術爲伯父,袁術自然很是滿意。孫策把自己想要前往豫章的企圖隱藏在忠於袁術的說辭背後,袁術並非不知道。

“孫策啊!你的好意,我心裡明白。不過你若去了豫章,以後我想再常常見你可就難了!你也知道,我喜歡你這樣的孩子。要真是讓我忍痛割愛,我還真捨不得啊!”袁術打出了情感牌。

“伯父對孫策的情義,孫策銘感五內!自父親死後,您待孫策如己出,孫策心裡早已把您當父親看待了。如果不棄,孫策想拜您爲義父!以成父子之情!還望應許!”孫策趁機說道。

袁術沒想到孫策會提議認自己爲義父。這孫策從十四五歲時候開始,便展現出非凡之氣。尤其是跟着孫堅與袁術會師魯陽之後,袁術更是看在眼裡。孫策雖然年少,卻是每戰必身先士卒,驍勇異常。袁術常常感慨,自己要有個孫策這樣的兒子該多好。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九百四十章 幕後主使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閻行逃生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三百七十六章 水鏡苦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藝從何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黃韓發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九百六十六章 自請罪責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虛實所在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馬超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劉備受封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鬥將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九十八章 進圍牛輔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九百四十章 幕後主使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閻行逃生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三百七十六章 水鏡苦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藝從何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黃韓發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九百六十六章 自請罪責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虛實所在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馬超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劉備受封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鬥將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九十八章 進圍牛輔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