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

“這還用說麼?司馬懿見大事不好,曹操又未曾給其派兵,於是與徐晃陣前合謀,意圖屯兵你我部衆,佔據常山,以邀功於長安劉徵!憑司馬懿的巧舌如簧,加之其與西帝

劉徵及其部將往日關係匪淺,他想要換個主公,那還不是易如反掌?無論此戰成敗,他司馬懿穩如泰山!”

高蕃不憚以最壞的心思來揣摩司馬懿。

且先不論高蕃的話對錯與否,站在韓、高二人的角度,對司馬懿這種揣測至少也算是說得通的邏輯。

事情壞就壞在當日司馬懿與徐晃陣前對話只有二人自己知道,旁人都不知詳情。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高蕃這一番言語說出來,韓範立刻便心思擾動起來,對司馬懿的懷疑也油然而生。

“若真是如此,恐怕大事不妙啊!高賢弟可有良策?”韓範開始有些着急,看起來也顯得有些緊張了。高蕃作思慮之狀,然後說道:“眼下無論是徐晃殺進來,還是司馬懿拉攏軍心,對你我而言都不是好事,如此下去,你我終將一無所有!若無存身之本,你我生路何在?我

意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高蕃以掌作刀,凌空砍了下去。

韓範倒吸一口涼氣,小聲問道:“高賢弟這是要……”“哼!如今徐晃退兵正是你我良機,眼下我軍已經穩住陣腳,不如先發制人,殺了司馬懿!然後迅速加固營寨據守,拖延時日,以便另求援軍!”高蕃眼神一時兇惡,殺氣

凜然。

韓範聞言大吃一驚,急忙道:“你我並無真憑實據,如何在魏王面前證明司馬懿有賣主求榮之心?萬一魏王怪罪下來,你我照樣是死路一條啊!”高蕃哼笑一聲道:“若司馬懿確乎與徐晃合謀,你我生路何在?我看司馬懿一旦獲取了軍心,必會尋機殺了你我,然後將你我部衆作爲其立身之本!有這八千兵馬,再獻上

常山之地,司馬懿進可位列長安公卿上將,退可挾衆自保,亦無存身之憂!”

“可是司馬懿畢竟是魏王派來的人,若是殺了,如何向鄴城交代?”韓範還是有些顧慮。高蕃急了,當即言道:“如實交代便是!就說司馬懿有通敵之心!至於證據,還不是你我說了算?且眼下徐晃數萬大軍臨境,若無你我二人在此,于徐晃便是一馬平川,魏

王會因爲一個死人爲難你我麼?”

高蕃的話不無道理,這就叫做“挾敵自重”!眼下無論韓範、高蕃二人做出什麼事情,只要徐晃還在進攻,那麼二人就斷沒有獲罪的理由。

當木已成舟之時,曹操也必然只能接受這個結果。韓範畢竟不似高蕃這般心狠手辣,也不似高蕃這般豁得出去。聽罷了高蕃的話,韓範足足沉默了良久,方纔嘆了口氣道:“雖然如此行事並非我願,可眼下時局緊迫,也只

能寧可錯殺一人,不可置大局於不顧了!常山不可失!丟了常山,你我終究是死罪一條!”韓範顯然比高蕃圓滑的多,哪怕是連決定了要先發制人謀殺司馬懿,韓範說出來的話也是一副大義凜然不得不爲的樣子,好似他就是正義的一方,無論是否錯殺,都是不

得已而爲之。

高蕃倒是不管韓範如何粉飾,只要韓範點頭應允,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於是在司馬懿勸退徐晃,常山稍稍轉危爲安之際,高蕃、韓範二人卻起禍於蕭牆之內,一場生死危機立刻向司馬懿侵襲而來。

雲盤山下,司馬懿還在用心構築防禦工事。

“徐晃可有異動?”司馬懿問道。

耿紀回稟道:“暫無異動,似乎是看到了將軍防守佈置得當,不敢輕易進軍。”

“那就有些奇怪了!”司馬懿道:“徐晃按兵不動,恐怕只有兩個理由,一者是要詳細探查清楚我軍情形,二者便是另有陰計。”

韋晃聞言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

司馬懿琢磨了一下,隨後令道:“這幾日除了嚴密監察徐晃軍動靜,我軍情況也務必時刻掌握!大戰之際,勝負往往不決於戰場!”

耿紀是個聰明人,聽到司馬懿這話,當即便明白了司馬懿的意思,於是抱拳拱手領命,當即便安排了下去。

卻說高蕃、韓範二人達成一致,不論二人各自是出於什麼理由,總之趁早除掉司馬懿這件事情上,二人是配合默契。

雲盤山下八千曹軍,已經有不少人都心向司馬懿,如此下去,不出十天半個月,恐怕再沒有人把韓範、高蕃二人當回事兒了,這對司馬懿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禍事。

才能出衆的人最容易招人嫉妒,因爲這種人最容易影響平庸之輩的利益,尤其是當平庸之輩是自己同僚的時候。

徐晃一連數日按兵不動,雲盤山下曹軍卻是越發的暗流洶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平靜如常,沒有任何異狀。

這一日,高蕃突然來見司馬懿,說是要請司馬懿前去檢閱其駐軍營地,看起來似乎像是在向司馬懿示好。

高蕃原以爲司馬懿會有所遲疑,不成想司馬懿根本沒有任何顧慮,當即便一口答應下來。高蕃的營地在雲盤山靠北的位置,這裡是雲盤山相對來說最安全的地方,司馬懿命耿紀駐守在最前方,卻將高蕃、韓範二人安置在後。也不知是信不過二人,還是覺得二

人太差勁。

司馬懿隨行只帶了十幾名虎賁將士,一路來至高蕃營地,高蕃早已等候在前,見司馬懿到來,當即便將司馬懿迎了進去,隨後便帶着司馬懿在營中轉了一圈。

的確,高蕃很嚴格的按照司馬懿的安排佈置了營防,構築起的防禦工事也都十分合乎司馬懿的要求。

巡察完後,司馬懿對高蕃不免誇讚一番。“將軍辛勞,此番連日匆忙,末將甚至都還未盡地主之誼,連將軍的接風酒都未曾擺上一桌,趁着今日機會,末將斗膽請將軍賞光,願爲將軍補上這接風宴!”高蕃突然請

道。

司馬懿聞言只是笑了笑道:“戰事吃緊,酒可免了!吃食嘛……眼下倒也有些腹空。”都已經來到了高蕃營地,司馬懿沒有理由駁高蕃的面子,況且韓範也在,二人作爲常山地主,司馬懿不可能推辭,於是便在高、韓二人相請之下,入帳一會。

第六百八十一章 陸遜諫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九章 這就有老婆了?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五百八十章 漆縣先潰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二十九章 莽撞二曹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六百零九章 吳巨請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須來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子龍來救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曹仁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下駟出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百六十章 一家團聚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八百八十章 肝腸寸斷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霞似火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魯肅復起
第六百八十一章 陸遜諫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九章 這就有老婆了?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五百八十章 漆縣先潰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二十九章 莽撞二曹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六百零九章 吳巨請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須來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子龍來救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八百九十五章 再遇刺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曹仁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下駟出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百六十章 一家團聚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八百八十章 肝腸寸斷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霞似火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魯肅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