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

並未得到孫權完全信任的陸遜,卻給孫權開出了一劑良藥,話又說回來,孫權到底完全信任過誰呢?其父曾將身家信命託付朱治,其兄視周瑜如一母同胞,唯有這個孫權,雖有政治手腕,能夠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坐穩東吳,然而卻始終沒有誰能夠得到他徹底的完全的信任。甚至說孫權表面大度,內裡猜忌也並無不

妥。

這是一個乍一看雄才大略,英氣不凡,仔細一看,外強中乾,外寬內忌的亂世梟雄。

“張公以爲伯言此策如何?”孫權心中雖然欣喜,但還是習慣於先做表面功夫,因此故意詢問張昭,以示自己並不獨斷。

張昭是個內政高手,但是在軍事謀略,大政方針上,相對於東吳曾出過的英雄人物,其實是很稀鬆平常的。

孫權屈尊問詢,對張昭表示的尊敬,讓張昭很是受用。這一年多來,孫權丟失兗州、青州之後,跟張昭之間的關係也緩和了許多,每有大事,基本都會例行詢問。“老臣以爲,陸伯言之見在理,眼下曹操之大敵乃是長安之劉徵,故此,曹操絕不敢大舉南侵。當下正是主公攻取荊州的大好時機!世所謂‘當取不取,過後莫悔’,此之謂

也!”

張昭拱手以對,這一次老成的臣子跟年輕的君王立場出奇的一致。

孫權欣然道:“既然張公也同意陸伯言的建議,那張公以爲攻取荊州之戰,由誰任都督爲宜?”這一句話問出來,正說明孫權雖然接受了陸遜的建議,但實際上卻依舊對陸遜抱有戒心。東吳這麼多年來,先都督周瑜,後都督魯肅,其中還有一個呂蒙掌過軍,哪怕呂蒙實力遠不如前面兩位,由於有了都督之位的加持,其在東吳軍中也是威望深重。而如今若是讓陸遜擔當攻伐荊州的都督,幾乎等於是將東吳一半的兵馬和軍權交到陸遜

手中,這無疑是孫權忌憚的事情。從孫權的本意來說,他心裡是偏向駐軍南陽的程普。然而程普雖有資歷,卻並未真正指揮過大規模的作戰,而且由於程普年紀較大,行事難免偏於求穩,對於進攻的一方

來說,求穩絕不是最好的選擇。

呂蒙、黃蓋都在北線防禦曹操,韓當鎮守重鎮潁川許昌,孫權的選擇並不多。張昭看出孫權心中顧慮,卻並沒有順着孫權的意思,反而直言進諫道:“老臣以爲,此策既然是由陸伯言提出,主公當以陸伯言都督此戰!除此之外,再無合適人選!所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主公既用其策,當用其人!且陸伯言現已掌二郡兵事,升任都督也是合情合理,並無不妥之處!”

孫權略有踟躇道:“孤擔心的是陸伯言資望不足,難以服衆。此戰不可有失,絕不能兵馬未出,而指揮不一,東吳再經不起挫敗了!”

孫權這話明顯是藉口託詞,只要他真肯爲陸遜站臺,所謂的資望根本就不足掛齒。張昭是東吳老臣,東吳所有的大小事情他都有經歷,這些年來看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也得到了足夠多的教訓,當初他便是孫權猜忌周瑜的促成因素之一,周瑜死後,張昭

至今後悔不已!然而斯人已逝,往日已不可追,但過去的錯誤,張昭絕不能讓其重現在今日!“主公!老臣斗膽直言,當今我東吳之中,真正能夠擔當大任者,已經是屈指可數!程德謀、黃公覆、韓義公皆已年過半百,穩重有餘而銳氣不足!縱觀我東吳十餘載,無不以銳氣取勝!前有主公之兄孫伯符將軍,掃定江東六郡纔不過二十餘歲,周公瑾與伯符將軍同年,魯子敬亦爲其儔,凡我東吳開疆拓土,無不賴於此!如老臣等,只堪

助力左右!”“眼下東吳年輕將領之中,才俊雖然不少,然有高深見識者,卻是十分鮮少。都督呂蒙,鎮守睢陽,不可輕易調動!至於陸伯言,雖然資望尚淺,然其能爲周公瑾、魯子敬兩任都督看重,想來必是有過人之處!除此之外,老臣實在想不到其他人能夠擔當此大任!敢請主公勿要再顧慮,攻伐荊州劉備一事,不如就交給陸伯言吧!老臣必定鼎

力相助,籌措軍餉。此戰若勝,我東吳眼下困局自然可解!”

張昭生怕孫權再多顧慮,不惜明確表態,極力的支持陸遜來擔當都督一職!張昭的話,孫權多多少少還是聽進去了一些,而且張昭說的也都是眼下的實情,東吳卻是已經沒有天縱之才能夠橫空出世了!至於陸遜……孫權心裡並沒有底,但正如張昭

所說,陸遜能夠被周瑜、魯肅兩任大都督看重,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而且陸遜曾跟隨周瑜、魯肅二人,肯定也是得到了不少的長進。魯肅臨終之際,將防禦劉備的重任託付給陸遜,至少在目前看來,陸遜做的是很不錯的。自從劉備退軍之

後,再無進犯,這至少說明陸遜執掌的廬江、柴桑軍務沒有出現明顯破綻,如若不然,劉備肯定是要趁虛而入的!孫權又在心中仔細權衡了一番,最終只能同意張昭的話,“好吧!既然有張公保舉,孤就信他陸伯言有此大才!傳孤命令,以呂蒙爲右都督,防備曹軍,以陸遜爲左都督,

節制廬江、柴桑、南陽諸軍,命陸遜立即擬定伐荊方略,孤將不遺餘力的支持他!”

聽到孫權正是授予陸遜左都督之職,張昭這才鬆了一口氣,當即口頌主公英明,隨後便將事情安排了下去。

廬江的陸遜依舊密切關注了荊州劉備的動靜,防備着劉備軍。

那日回信給張昭之後,陸遜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也沒有做任何猜想,一如往常。

壽春的委任狀送到尋陽大營時,陸遜正在聽取各營每月例行軍報。柴桑徐琨、呂岱,尋陽左右營朱桓、朱然,都來到了陸遜大帳之中。

議完事情之後,陸遜正在設宴款待,忽聽得轅門外一聲長報,衆人略微一怔。

“營外何事?”陸遜朗聲問話道,一名小校匆匆跑了進來,稟報道:“主公特使書部從事胡綜求見!”

衆人聞聲一愣,都暗自思揣,究竟是有什麼事情,會讓主公派出特使,這特使還是主公的心腹胡綜!

“快請進來!”陸遜華陰剛落,一個人影便已經出現在了帳外門口,“不必了!”胡綜滿面堆笑已經邁步入帳。

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五百八十章 漆縣先潰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狐篤故事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白眉最良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九十八章 進圍牛輔第七十章 結連壽春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兵臨柴桑第五百一十五章 退走上林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迂迴千里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九百五十七章 徐庶又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九百二十章 精密機器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主將斷後第四百零九章 張任退敵第八百八十七章 先人一步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九百八十八章 斬殺陳勤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樂進反擊第四百四十六章 希望破滅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
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五百八十章 漆縣先潰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狐篤故事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白眉最良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九十八章 進圍牛輔第七十章 結連壽春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兵臨柴桑第五百一十五章 退走上林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迂迴千里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九百五十七章 徐庶又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九百二十章 精密機器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主將斷後第四百零九章 張任退敵第八百八十七章 先人一步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九百八十八章 斬殺陳勤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樂進反擊第四百四十六章 希望破滅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