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二劉隙牆

第二日荊州襄陽州府,劉表聚集了手下文武,將吳巨截獲的書信給衆人看了一遍。

“諸位!劉備當年勢窮來投,於今已數載矣!想不到此人不但不感念我荊州恩德,反而意圖勾結曹操,圖謀南向!此乃忘恩負義之小人也!依我看,我荊州應當即刻發大兵,除了劉備這廝!”蔡瑁當衆提議道。

荊州文武看了密信,又聽到蔡瑁如此說話,都交頭接耳起來。

荊州別駕劉先,爲人素來謹慎,見此密信,身中頗爲疑慮。

“蔡將軍此言差矣!事情還未清楚之前,豈可妄興刀兵?劉備在南陽已有數年,從未聽說過其與曹操有來往,我看此事可疑!”劉先說道。

“有什麼可疑的?那劉備一定是收受了曹操的賄賂,想要圖謀我荊州!有書信在此,難道還能有假?”蔡瑁對劉備擁兵自重早就不滿了。

“有書信又如何?蔡將軍又並未抓獲當場,若是有人意圖以此離間我荊州,也並無不妥呀!”劉先辯駁道。

劉表聽着二人的話,也沒有表示支持誰,而是看向蒯良。蒯良看事情向來能夠從大局出發,當初劉表入荊州曾言蒯良有“雍季之論”,雍季之論謂目光長遠也!

“子柔先生,此事你如何看?”劉表問蒯良道。

蒯良已經思忖良久,見主公問話於是說道:“此時曹操正與袁紹相持,於我荊州難作圖謀,若說劉備勾結曹操意圖南下,恐怕事實並非如此。但這書信出自許都司空府,在下以爲,此或是曹操爲防範我荊州而使的離間之計!若我荊州生亂,則許都無憂!”

“蒯主簿說的有道理!主公不可中了曹操的奸計!”劉先附和道。

蒯良的話還算是有一番見地的,二劉生隙確實對曹操有好處。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弘農還有一雙眼睛正盯着南陽。

蔡瑁被蒯良如此一說,當即無話以對,顯然這是其中一種可能!

劉表也深以爲然,“既然如此,那我荊州該如何應對?”劉表詢問衆人道。

這時候從事中郎蒯越站了出來對劉表說道:“主公!此密信或是曹操計謀,但我以爲卻不可不防!劉備居南陽數年,在下聽聞如今西鄂、博望二縣之民只知劉備,不知主公!長此以往,非荊州之福!”

“竟有此事?”劉表驚訝的問道。

“千真萬確,末將也有所耳聞,那劉備在南陽四處賣弄聲名,討好鄉縣,其志豈甘久居人下?”蔡瑁添油加醋道。

事實上劉備自寄居南陽之後,在當地確實行了諸多仁政,對百姓也是愛護有加,關外之民自然不會在乎劉備的過往,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念誰的好,更何況這朝堂之事也並非是終日埋首勞作的草民所能瞭解的。

劉表可以借給劉備地盤,當然這也是一種利用。但是劉表絕對不允許自己治下之民心向他人!這是底線,聽到二縣之民只知劉備不知自己,劉表當時就警覺了起來。

“異度!你素來最有智計,若此真是曹操之計,我荊州該當如何?”劉表問蒯越道。

蒯越其人不同於其兄蒯良,蒯良爲人中和,看事情也是從大局出發,但是蒯越爲人則相當偏狠!劉表初入荊州無情絞殺荊州宗賊就是蒯越給設的計謀!

蒯越利用自己蒯氏家族在荊州的影響力,將荊州各地宗族豪強邀集到一起,劉表、蔡瑁趁機一舉斬殺,從此平定荊州。可見蒯越其人行事果決狠辣。

見劉表問策,蒯越面色陰狠的說道:“曹操想要離間主公與劉備,以使許都無憂,主公何不就趁此機會殺了劉備,並其衆,然後揮師許都?此乃將計就計!”

蒯越的想法是,曹操派荊州北上,所以離間二劉,那不如索性滅了劉備,發兵許都!

其實早在袁紹與曹操各自起兵之初,袁紹便送來書信給劉表,希望劉表抄曹操的後路。但是劉表年紀一大,人也變得小心翼翼起來,一直沒有明確表示同不同意袁紹的請求。

劉表聽了蒯越的話,心裡猶豫不定。

其餘人聽了蒯越的話,則各有不同看法,蔡瑁當然是支持除了劉備,但是別駕劉先、劉闔、龐季等則並不贊同蒯越的話。

龐季生平最不喜刀兵,當初宗賊張生、陳虎據守襄陽,還是龐季去勸降的!爲的就是不致荊州生靈塗炭。

“異度此言差矣!曹操最善用兵,且賢俊多歸之,若伐曹不成,一旦曹操挫敗袁紹,然後移兵以向江漢,恐荊州生靈塗炭矣!今之勝計,莫若坐觀成敗。如曹操勝袁紹,主公當舉荊州以附曹操,操必重德主公,長享福祚。主公依舊還是荊州之主,此完全之策也!”龐季諫言道。

龐季的話看起來是爲了保全荊州,但是在蒯越的眼裡,顯然是爲了保全自己的富貴,蒯氏家族雖然也是荊州大族,但是蒯越的野心可比龐季大。

“主公!龐先生此言實乃迂腐之言!今荊州安定,民戶豐足,主公豈可擁甲十餘萬,而坐觀成敗?曹操擁天子都許,主公難道就不能夠擁天子都襄陽?況主公乃漢家宗室,本當匡扶社稷,成不世功業,豈可坐守荊州!今豪傑並爭,兩雄相持,天下之重在於主公。若欲有爲,正當起乘其弊!先滅劉備,收其衆,絕去隱患,然後發荊州兵馬入許!立朝廷於襄陽,覆宗廟於荊州!此乃朱虛之功,主公不可棄也!”蒯越痛斥龐季陳言道。

朱虛之功,說的是漢初朱虛侯劉章誅殺丞相呂產,扶危社稷。

聽了蒯越這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劉表老去的雄心竟然也被激起了波瀾!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成就不是功勳,劉表一時還真有些心動了!

龐季等還準備說話,劉表揮手道:“不必多說了!我意已定!就按異度說的辦!先滅劉備,然後揮師許都!”

五十八歲的劉表再度起了雄心,於是便以蔡瑁總督軍事,以蒯越爲行軍主簿,參謀左右!

此時的劉備還一如往常一樣呆在南陽,殊不知襄陽已經風雲變色!

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九百五十七章 徐庶又請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九百四十章 幕後主使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一百一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蔡張突圍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九百八十章 罷黜周瑜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宛城危急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七十二章 驍將解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五百零四章 二馬殞命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七百零一章 周郎嘔血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撫襄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
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八百八十三章 歹心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九百五十七章 徐庶又請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九百四十章 幕後主使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一百一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蔡張突圍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九百八十章 罷黜周瑜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宛城危急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七十二章 驍將解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五百零四章 二馬殞命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賊殞命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七百零一章 周郎嘔血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撫襄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