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

諸葛亮的一句話,令司馬懿心中頓時有了底。

酒食已經備好,只等着司馬懿的到來,四人各自坐下,諸葛亮作爲主人,首先舉起酒杯道:“仲達真可謂是‘跋山涉水’呀!我這隆中深處山林之間,仲達不辭辛勞,可謂至誠,亮敬你一杯!”

今天的諸葛亮整個人的變得和顏悅色,跟昨天大不相同,司馬懿端起酒杯也回敬諸葛亮道:“此處林泉雅緻,非賢達不居。懿久慕三位高賢,今得拜會隆中,實乃三生之幸!”

言畢,二人皆一飲而盡。

一番寒暄之後,司馬懿開始切入正題。

“漢王久慕三位大才,特命在下前來相邀。如今天下紛亂,兵禍連年,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皆漢室傾頹之故也!漢王身爲宗室血脈,不忍百姓流離,綱常淪喪,故有重整山河之志!漢王之願,外御胡虜,內平不臣,清肅朝綱,順理萬民!今欲得天下賢才相助,三位有濟世之才,合當騁志天下,擇明主而事,不可屈于山林。”

徐庶點頭道:“庶本潁川寒門,知民疾苦,黃巾既亂天下,宵小橫行州郡,方知一人之力不足,爾後求師問道,欲得治平之策,今有小成,然不遇明主。仲達與孔明、士元年紀相仿,不知漢王委以何職?”

司馬懿的話,徐庶是最有感觸的,在場的四人中,只有徐庶是出身寒門,他太知道這亂世對於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麼了!於是才生髮出了求取治國用兵之能的願望。

與司馬懿的初次接觸,徐庶大概瞭解了司馬懿的才學,於是這纔想問問看,以司馬懿這樣的才學,在漢王劉徵那裡處在一個什麼位置。這倒不是徐庶要進行自我估量,而是想從司馬懿身上看看漢王如何用人。

見徐庶相問,司馬懿略作謙虛道:“在下不才,漢王委我以軍議校尉之職,但有軍事,既隨行左右,稍作謀劃!”

徐庶驚訝道:“仲達事漢王多久了?”

“不足一年!”司馬懿如實回話道。

這可令三人都大感意外!以司馬懿這樣的年紀,能夠擔當軍議校尉這樣的重職已經是極其不易,卻沒想到他事從漢王竟然還不足一年!這足可見漢王用人不拘一格了!

“我聽聞漢中各縣均設有試才院,不知其如何行事?”龐統問道。

見徐庶、龐統越問越細,司馬懿心裡也越來越有底!若是無意,斷然不會問的這麼細緻。只有感興趣,纔會想要詳細瞭解。

於是司馬懿便將漢王如何在漢中設置試才院、如何設置百工所、崇醫館,乃至商賈均輸之法如何調整,等等所有新政,一一詳細說了出來。

諸葛亮、徐庶、龐統三人聽的越發入迷,四人坐於堂中,幾前酒食具備。然而四人竟已經忘記了吃飯這件事情,說到詳細處,徐庶、龐統亦不禁叫好。

“士、農、工、商,國之大本!漢中之策,一針見血!根基牢則兵馬壯,兵馬壯則勢不危!不知是何人爲漢王建如此多良策?”龐統好奇的問道。

司馬懿說的口乾舌燥,於是喝了一口酒,這才笑着說道:“此漢王之策也!漢王每得一地,必躬親巡視,察民疾苦,是故新策頻出!”

劉徵領兵打仗的事蹟是天下熟知的,徐庶、諸葛亮、龐統自然知曉。但是三人都沒有想到漢王對於治政治民這些事情竟然也有如此見地,而且還能親自察民疾苦,深入鄉縣,這一點令三人無不感慨。

劉表自從平定荊州之後,基本上還從來沒有往州中郡縣去查看過,這無疑形成了鮮明對比。

徐庶、龐統從司馬懿口中得知漢王竟是這樣一個人,心中欽佩不已。

而諸葛亮看到的卻更加深遠,他看到的是漢王對屬下的信任。

試想一個當領導的人,可以親自下到基層,甚至十天半個月不用回府理事,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這個領導的手下有足夠的本事,可以在領導不在的時候將一切管理的井井有條。而更重要的是這個領導要足夠信任下屬。

像如今這樣的亂世,人心反覆,稍有不慎,便州郡易主,而漢王還能如此,那便足以說明漢中是政通人和。

從司馬懿的話中,漢王的形象更加清晰了起來,這令徐庶、龐統心裡也越發有了底。

“漢王既有識人之明,亦有求人之志,三位先生可願助漢王一臂之力?”司馬懿再次拋出了這個問題。

這場會面,司馬懿向三人深入的介紹了漢中情況,這無疑給徐庶、龐統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當司馬懿再次問及此事時,二人都說道:“漢王既有此誠意,我等願隨仲達去往漢中!”

聽到徐庶、龐統肯定的回答,司馬懿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然而諸葛亮沒有開口,司馬懿不禁問道:“孔明兄如何抉擇?”

諸葛亮遙了遙羽扇,嘆了口氣道:“漢王得你等三位相助,足可扶翼天下,亮不過一介布衣,徒有虛名而已!我與漢王無緣啊!”

諸葛亮的話,態度很是明確,但原因卻不明朗。

不過司馬懿已經得到了諸葛亮的態度,於是也便不好再問,他知道,像諸葛亮這樣的人,一旦將話說出了口,那絕非是自己再能左右的。徒勞無功,自不必多言。

好在徐庶、龐統已經答應,有這二人相助,漢王也算是如虎添翼,司馬懿此行也算是完成了漢王交代的任務。

“漢王與孔明兄失之交臂,雖是憾事,然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孔明兄大才,終究會有施展之日!”司馬懿只好如此說道。

事情已經談妥,四人這才感覺到了自己早已經是飢腸轆轆。

司馬懿趕了一早上的路,肚子不爭氣的咕咕叫了起來。

場面頓時有些尷尬起來,四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忽而都大笑不止。

“來人!再去弄些飯食來!”諸葛亮見眼前這些東西早已經冰涼,於是吩咐下人道。

僕人立即上前答話道:“飯食早已重新備下,二公子也已經燙好了酒,這就送來!”

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度叛主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各方罷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九百一十八章 二曹逃脫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三百二十九章 定軍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空營以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狐篤故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劉備大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一百一十章 劉徵出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九百七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
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度叛主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各方罷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九百一十八章 二曹逃脫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三百二十九章 定軍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空營以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八百二十八章 執意出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狐篤故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劉備大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一百一十章 劉徵出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九百七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