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

與王修等人坦然赴死不同,被張郃生擒的焦觸、張南二人卻想着怎麼活命!

劉徵親引中軍北上,一路過廣成關,來至新城地界紮下中軍大營。馬超已經引着前軍兵馬先行一部,殺往伊闕關,張郃率部在後,先來與劉徵稟報廣成關詳細經過。

聽完了經過,劉徵很是滿意,尤其是張郃以不足千人的兵馬,一舉拿下焦觸、張南,更是令劉徵直嘆自己沒有用錯人!

“儁乂真有料敵於先之能也!”劉徵不禁誇讚道。

張郃不敢居功,連忙拜道:“廣成關一戰,馬孟起將軍當爲首功!焦觸所部人馬,半數爲孟起將軍所斬!若無孟起將軍強攻於前,在下絕無如此可能如此輕易奪關!”

一旁的馬雲祿聽到張郃推自己兄長爲首功,自是高興。劉徵卻是知道這是張郃謙讓,或許也是因爲馬超的身份特殊。

不過劉徵心裡卻很是清楚,若論沉穩智謀,馬超遠不如張郃,馬超所憑恃的,不過是其悍勇罷了!

“爲將者,不可爭亦不可不爭。儁乂知進知退,真良將也!此戰儁乂與孟起皆爲首攻!本王記下了,待殺入洛陽之後,一併封賞!”

劉徵這話等於是告訴張郃,即便他歉然,自己也不會因此抹殺他的功勞,無論功勞還是過錯,自己心裡都有一杆秤!

張郃聽到這話,知道漢王心中沒有偏私,心裡更是敬服!

“還有一事,要請漢王定奪!”張郃再道。

“儁乂是想問如何處置焦觸、張南吧?”張郃還沒有說出來,劉徵已經猜到了張郃的意思。

“正是此事!焦觸、張南二人眼下正囚于軍中,聽候漢王發落!”劉徵從張郃的臉上看出了些意思,知道焦觸、張南二人必是向張郃求情了!說到底,張郃畢竟是出身河北,先與二人共事袁紹,後又同屬曹操。且張郃與二人並無私怨,因此張郃肯定是不會建議劉徵殺了

他們。

劉徵心中有數,只是笑問張郃道:“儁乂以爲,此二人是殺是留?”

張郃拱手答道:“末將以爲,若二人誠能悔悟,漢王不妨留用二人!此二人也算是久經沙場,想來或許還有些用處!”

果然不出劉徵所料,張郃的確是爲二人求情了!在劉徵到來之前,焦觸、張南二人便已經數次向張郃表明,自己願意歸順,並請求張郃念在共事之誼,在劉徵面前求情。

張郃與二人無仇無怨,又是同郡人氏,架不住二人幾次三番的說好話,於是答應二人的請求。

“儁乂這話是出於本意,還是那焦觸、張南二人曾求情於你?”劉徵沒有立刻回答張郃自己的決定,而是先問張郃道。

張郃不知道劉徵問這話的用意,於是如實答道:“末將以爲漢王正是用人之際,焦觸、張南二人也的確曾求情於末將!”

如果張郃說二人沒有向自己求情,那劉徵就要對張郃另眼看待了!不過張郃還是如實的說了出來,這令劉徵很是滿意。站在君主的立場,最忌諱的是手下人“藏私”!以私心左右主上決斷,這是絕對不可以的!當然真正能夠做到“無私”的人不多,這就要靠人主的眼力和睿智了!作爲人主,你必須看到屬下說的每一句話的背

後,只有這樣才能不被人左右。

張郃很坦誠,劉徵卻不能答應張郃!

“儁乂啊!你說曹仁爲何不派兵馳援廣成關?還只派給此二人區區幾千兵馬?”劉徵突然問了一句看似無關的話。

張郃不解其意,想了一下才回話道:“曹仁早已放棄廣成關,其用意在以伊闕、大谷爲守!此二關既近於洛陽,方便策應支援,也可以分散漢王兵力。”

二十萬兵馬攻一處,還是攻兩處,這區別可大了!曹仁很聰明,知道一對一形勢更加兇險,於是便用廣成關拖延了時間,以爭取形成二對二的態勢。一對一變成二對二,看似雙方各打了對摺,但由於曹仁有險關爲靠,因此實際上曹仁將兵馬分爲兩路之後,頂多是各折去三成戰力,而劉徵分兩路則各折去五成戰力,如此曹仁還是佔了便宜。由於大谷關

、伊闕關兩處關隘距離不過幾十里地,因此只要曹仁擺開兩處,劉徵就不得不應對兩處,否則曹仁便有出奇兵的可能。

這是曹仁的小心思,在曹仁的計劃裡面,其實已經沒有了廣成關的存在,也沒有了焦觸張南的存在。

“儁乂說的對!曹仁早已放棄廣成關,這焦觸、張南二人早已是曹仁的棄將,你說曹仁尚且不要的人,本王會要嗎?”劉徵笑問張郃道。

張郃心裡一驚,立刻便明白了話中的意思!焦觸、張南已經背叛過袁氏了,現在又要背叛曹氏,劉徵怎麼可能再留下二人?當然,最關鍵的是焦觸、張南二人沒有張郃這樣的本事!雖然張郃也曾效力與袁紹和曹操。還有一點,那就是張郃是劉徵說

服的,而焦觸、張南二人是自己主動請求歸順的!

主動和被動之間顯示出態度和心志的天差地別,劉徵更加不會用沒有骨氣且意志絲毫不堅定的人!

張郃嘆了一口,拱手拜道:“末將明白了!”“兵固有形同而勢異者,本王用人,一向自求之,趨炎附勢、貪生怕死之徒不足取!眼下局勢,納降無以勸善,殺之足以懲惡!今若受其歸附,更開逆意!否則人人利則進戰,不利則請降,豈不縱敵長寇?

”劉徵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張郃連連點頭道:“漢王明鑑!”

“好了!你也該去與孟起會合了!去吧!”

劉徵揮揮手,張郃起身拜退。

才從漢王軍帳出來,步至門口,張郃忽然醒悟道,其實一開始漢王便已經提醒了自己!

不可爭亦不可不爭。爲將當知進知退。這不就是對自己的提醒嗎?張郃恍然大悟,可惜剛纔自己沒有悟到,竟然還在漢王面前說出了爲焦觸、張南求情的話!張郃心中頓時後悔不已!

不可爭亦不可不爭,是告訴張郃有時候不能太過謙卑,是他的就該是他的!

當知進知退,則是告誡張郃,不可因攻侍驕,在得到褒獎的同時也要謹守本分!

什麼是本分?那就是不說不該說的話!而爲焦觸、張南說情就是張郃不該說的話!張郃耿直,不懂避嫌,更沒有及時聽懂漢王話外之意,這才引出劉徵後來的一番戒語。

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奮威將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駕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拉開帷幕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孔明之約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用與不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須來日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計召關羽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閻行列陣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猇亭夜談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孔明之約
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奮威將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駕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拉開帷幕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孔明之約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用與不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須來日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計召關羽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閻行列陣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猇亭夜談第八百七十一章 二將立功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孔明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