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

呂蒙沒有向衆人提及龐統書信的後半部分,衆人聽了呂蒙的兵略,都以爲可行,於是當即便各依命令行事!

合肥最終被拋棄,呂蒙將剩餘兵馬一分爲三,藉助三座城池,擺下了江北最後一道防線!

賀齊率部從壽春出來,龐統建議其不往合肥,不回濡須,而是去阜陵駐軍!

賀齊一時不解,只好虛心求教道:“賀某知先生乃高人,只是這阜陵……賀某冒昧相問,爲何不回濡須,反要去阜陵?”

阜陵在今安徽和縣西北,褒禪山北段。

從阜陵繞過,江對面便是秣陵,即今南京所在。

龐統笑謂賀齊道:“將軍以爲此一戰就揚名了嗎?龐某許將軍的還沒完成,今日退守阜陵,來日將軍便可先人一步!奪得江北頭功!”

阜陵是個大縣,不缺糧餉,而且可以從秣陵直接用船運過江來,賀齊沒有後顧之憂。安身在阜陵還是比較安全的,只是這樣一來,就遠離了戰場,接下來基本上不會再與李通對敵了!

對於龐統,如今賀齊是言聽計從,嚐到了甜頭,賀齊自然聽龐統的話,於是便帶着兵馬轉道東去,往阜陵下寨!

當然,還是得稟明呂蒙,藉口嘛,總是有的,龐統教的是李通回師,道路阻絕,兵馬就食於阜陵。

接了合肥之圍,呂蒙也不好跟他們計較,而且這種時候呂蒙也不希望龐統、賀齊在身邊,那多難受?要是龐統多起嘴來,很難不在諸將面前露怯。

於是,江北諸軍,分爲四部,從西南到東北,依次由朱然、朱桓、呂蒙、賀齊分兵把守,倒是結成了穩定陣勢,只是如此一來,四處以北的地方就都歸了李通了!

以縱深換時間,基本上便是這樣的策略。

李通回到壽春,發現賀齊已經離去,又見城中積蓄的糧草被燒的乾淨,氣的直跳腳!

軍士很快便將壽春發生的事情調查清楚,韋康的墓也被找到了。

李通得知梅乾安然無恙,不禁大怒,當即命人將梅乾綁了!最後斬首示衆,以儆效尤!

可嘆梅乾,本可做英雄而死,最後卻成了罪徒,連荒冢都沒有,反不如慷慨赴義的韋康。

李通沒了糧草,只好再從徐州調運,但這樣一來,時間上便拖延了下去。

江淮戰事進入相持階段。

孫權得知丟失了李通佔了合肥,架不住柴桑衆人質詢,只好將問題丟給呂蒙。呂蒙倒是沒有不好意思,直言是自己主動放棄的合肥,又稱自己已經重新擺下了一道防線,如此應付了柴桑衆人!

消息傳到了成都,劉徵笑道:“這呂蒙倒是個不錯的釣餌!周瑜能識人啊!”

是歲,西川、關右太平,劉徵又積糧資千萬,原本荀彧承諾的三年籌備糧草三千萬石,如今兩年已經提前完成任務,劉徵也放下心來,於是敕令各部兵團,加緊操練兵馬,只待時機一到,便可萬軍齊發!

曹操本來也沒有期望李通能夠率先攻破東線,得知李通得了合肥,倒還滿意,於是給李通發去了褒獎令,並以天子名義,加封李通三百戶。

荊襄的冬日並不漫長,轉眼便到了建安十二年春。

曹操的兵馬也已經集結完畢,整整三十萬人!全部屯結於南郡,除了五萬駐守江陵,其餘的全部都到了烏林附近!

烏林港中,數千艘戰船遍佈江面,結成連綿水寨!水軍陣勢之浩大,亙古未見!

烏林對面便是赤壁!

烏林在今湖北洪湖市,而陸口便在今湖北嘉魚縣西南,赤壁市西北,長江邊上。因陸水北流入江,因此得名陸口。

陸口便是孫劉聯軍對付曹操的箭頭!

自曹操將兵馬集結於烏林之後,黃蓋、韓當也將兵自夏口溯水而上,與程普會合在赤壁陸口,與曹軍相拒!

劉備依舊以巴陵爲根據地,與陸口形成策應。

是時,曹操在烏林屯兵二十五萬,大小戰船七千餘艘!

劉備有水軍不到三萬,江東程、黃、韓三部合兵,共計五萬,曹操佔據絕對優勢!

劉備以軍師中郎將諸葛亮掌管水軍軍務,負責與江東協調。

江東暫以程普、黃蓋爲左右都督,與之酬應。兩邊來往不絕,互通消息,迅速走進。

諸葛亮能言善辯,程普很是欣賞,對劉備安排諸葛亮聯絡很是滿意。

孫權派給程普的蔣欽、周泰密將陸口情勢按時奏報給了孫權,孫權得知情況之後,不甚心喜,於是便將此事求問於周瑜。

周瑜回信只有一句話——請主公孫權任命魯肅爲大都督,前去陸口執掌兵權,統御左右。

孫權初得此消息,很是不解,倒不是因爲不相信魯肅,只是覺得似乎有些太過意外,而且這樣做,能夠服衆也是個問題。

其實周瑜自然是有考慮的,他相信憑魯肅的智慧,想要周旋與程普、黃蓋等一干老臣之間,並非難事,更重要的是魯肅有程普、黃蓋所不具備的遠見!

孫權只好將魯肅召來問對。

魯肅不知孫權之意,入見問道:“主公召我何事?”

孫權笑了笑,示意魯肅坐下說話,停頓了一會兒,方纔開口說道:“子敬啊!曹軍已經集結在烏林,孤意任你爲我江東大都督,前往陸口掌軍,你意如何?”

魯肅聽來大驚,腦子裡面已經分析了八百遍,繼而問道:“我想知道這是主公的意思還是公瑾的意思?”

孫權目光閃爍了一下,笑問道:“這有何不同?”

魯肅莊重其色,坐直了身子拱手回話道:“若是公瑾之意,肅斷難從命!若是主公之意,則另當別論!”

魯肅知道做人,這句話其實是拷問孫權,到底只是出於對周瑜的尊重才讓自己擔任大都督,還是他心裡也真這麼想!

其實也就是看孫權是不是迫於周瑜壓力,如果是,那他魯肅就不敢淌這趟渾水。

魯肅早已經將孫權與周瑜之間微妙的關係看透,自然不想摻合其中。

當然,此舉魯肅也是爲了向孫權表明自己的態度,他是擁護孫權的!絕不是仰望周瑜而忽略主上!

聽到魯肅的回答,孫權很是滿意,點頭道:“此乃孤之意也!當然,也是公瑾之意!”

先是孫權,然後纔是周瑜,這個順序纔是正確的順序!魯肅聽罷,這才放下心來,拱手道:“主公既有此命,魯肅必當竭心盡力!”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八百一十九章 女將祝融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雲霧谷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二百五十章 冀亭伏兵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三百五十八章 袁紹吐血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七百零三章 荊州息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戰破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鐵鎖溝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撫襄陽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七十五章 圉縣猛將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槊賦詩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六百零九章 吳巨請罪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八百一十九章 女將祝融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雲霧谷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二百五十章 冀亭伏兵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三百五十八章 袁紹吐血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七百零三章 荊州息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戰破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鐵鎖溝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撫襄陽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七十五章 圉縣猛將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槊賦詩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六百零九章 吳巨請罪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