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

馬車上四人疾馳而來,似奔逃狀,正好遇上了對面而來的劉備。

道路並不寬敞,劉備一行人已經佔據了其中,那年輕後生眼看着就要衝撞上劉備隊伍,趕緊想要勒住馬繮,可這已經飛奔起來的馬車如何還能拉的住?

眼看着就要衝過來,陳到心下一凜,護主心切,當即一夾馬肚,便飛馬迎上,車上四人都差點兒驚呼起來。

只見陳到馳上兩馬交會一剎那,一個翻身,便從自己的坐騎上跳躍到了對面的馬車之上!並一把從後生手中奪過繮繩,一聲暴喝,死命勒住馬繮!

那狂奔的馬匹被陳到一勒,終於減下速來,最終在劉備面前一丈遠停下,可算是有驚無險!

劉備面對這樣的場面一臉淡然,並不爲所動,即便眼看着馬車就要衝撞上自己,劉備連眼都沒有眨一下,更沒有絲毫後退,淡定非常。

馬車上婦人僕童已經是嚇的差點兒掉了魂,而那頭戴綸巾的青年男子卻目光炯炯的盯着馬車前騎着高頭大馬的劉備。兩人四目交匯,各自心裡震顫,生髮出一種不解之意。

這種情形下,只有這兩個人氣定神閒,其餘人皆是驚歎不已,當然還有一個忙碌的陳到。

勒住了馬車,陳到翻身下來,對趕車的後生怒色道:“哪有你這等馭車之人!若非遇上我,豈不傷及道中無辜?”

щшш_тtκan_C 〇

那後生也覺慚愧,當即拱手賠禮。

“叔至不可唐突!這位先生想必是有急事,方纔如此,既是無心之過,且放其過路!”劉備對這突然而來的一幕並沒有生氣,只是止住陳到對年輕後生的斥責道。

車上四人對於劉備的寬容都報以感激的目光,見劉備讓開了道路,便要馳走。

劉備忽然又想到了什麼,於是拱手問道:“請問小先生,此處離臥龍崗諸葛孔明先生家還有多遠?”

此言一出,車上四人立時一驚,皆作如臨大敵狀!慌忙想要後撤,卻又止住。

還是那個頭戴綸巾的男子出來對劉備拱手問道:“敢問足下高姓大名,爲何要去尋那臥龍崗諸葛孔明?”

劉備真正看清了此人樣貌,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氣宇軒昂,一眼看去便覺心曠神怡!看其年紀,當不過二十出頭,然而應對之間,卻是綽然。

劉備見此人行禮,也不疾不徐的拱手回話道:“在下劉備,表字玄德,聞聽此間有臥龍諸葛孔明,特來求訪!先生若知其神蹤,還望相告!”

此言一出,馬車上幾人又是一驚,不過這一番吃驚已經不似之前那種慌張了。

本來還形色匆匆的青年男子,此刻反倒是氣定神閒下來,對劉備問道:“原來是當今左將軍豫州刺史劉使君!敢問劉使君爲何要尋那諸葛孔明?”

劉備見眼前此人儀表非凡,此處又近於隆中,心想此人或是與諸葛亮交好,於是便坦然回話道:“人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此等大才,劉備豈能錯過?此番誠心前來,乃是欲求臥龍出山相助!先生神駿之貌,想來必是此間高士!若與臥龍相識,還望先生爲劉備指明道路!”

綸巾男子聞聽劉備之言,不禁笑道:“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眼前此人剛纔還行色匆匆似奔命狀,現在卻又氣定神閒的跟自己對起話來,劉備心甚異之,更加肯定此人必是認得諸葛亮,當下也不敢怠慢,便道:“先生有話但說無妨!備洗耳恭聽!”

綸巾男子於是收起笑容道:“劉使君起於漢王軍中,當年華陰作爲,可謂是‘名動四方’!今漢王據有川蜀、關隴,曹操坐擁天下七州,而使君不過區區四郡之地。使君欲求諸葛孔明,且不說其才能幾何,孔明又豈能爲使君所動?”

劉備嘆了一口氣,他知道無論他走到哪裡,跟什麼人說話,最終都難免會提到當年之事,這已經是他身上洗不掉的污點。

“先生所言,實乃備之深痛。當年之事,是備輕薄,爲奸人所讒,至今悔恨!這九年來,備無時不刻在遭受懲罰,先是寄居南陽,又爲劉表所驅,後爲朝廷效力,亦不爲曹操所容。然當今之世,天子束於曹賊之手,備身爲漢皇后裔,尚欲報效國家,未敢輕易而死。自思還當有爲,故斂衆起事,連郡據州,欲圖成事。《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備雖非君子,亦不敢棄身於世!勢雖孤弱,亦有數萬之卒!漢室陵遲,羣雄奮起,所謀者迥異。未審諸雄必是有扶君之心,抑或效董、曹故事耶?”

劉備大方的承認了自己並不輝煌的過去,同時也強調了自己尚未冷卻的雄心,最關鍵的是他並不認爲天下有誰一定是奔着扶君立漢而去,即便是漢王,恐怕也未必就是一心扶持天子,扶持漢室。

這種事情誰能夠說的清楚呢,都不過還沒有發生的罷了。孫權據有江東,漢王雄起西州,眼下是打着爲國除賊的旗號,可事實上到底是怎麼一個想法,天下又有誰能夠確切知曉呢?

世道亂了,人心已經很難分辨,這就是劉備的想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劉備爲自己開脫的理由。

作爲旁觀者,似乎當下漢王劉徵是最名正言順的。但是在曹營那邊呢?他們看漢王,或許就相當於昔日的吳王劉濞也未可知!

昔日的劉濞坐擁吳地,鑄錢、煮鹽,輕徭薄賦,也是招賢納士,甚有賢名。後來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最後身死名裂,蓋棺定論爲“叛亂”。可如果劉濞成功了呢?那又該是怎樣一番定論?

今日的漢王,在劉備看來與當年的吳王劉濞,未必就沒有相通之處。既然如此,自己也便有了理由繼續在這世道爭取作爲。

綸巾男子笑了笑道:“劉使君好氣魄!亂世爭雄,或欲有爲,或欲擅權,世人孰能知之?使君所言倒也合乎時情!只是衆人並無高下,那諸葛孔明何不尋一高處棲枝?”

劉備也笑了笑道:“時也?命也?備未得識天數,但盡人事,以誠而已!至於臥龍歸往何處,那便不是劉備所能強求的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高覽被圍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馬岱脫險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七百五十七章 尹異找死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銅山混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
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高覽被圍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馬岱脫險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七百五十七章 尹異找死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銅山混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