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

冀州袁紹接到長安詔書的時候,剛剛佔據了青州地界。

“諸位!朝廷已然授我冀州牧,但是卻命令我前去剿滅牛輔,你們說這詔我是接還是不接啊?”袁紹對着帳下謀士們問道。

袁紹自代韓馥佔有冀州後,原來韓馥的手下也大都跟隨了袁紹。如今的袁紹可謂是謀士成羣。田豐、郭圖、荀諶、許攸、審配、逄紀、辛評、辛昆、辛毗、陳琳還有一個年輕的郭嘉!

此時的郭嘉年僅二十二歲,相較於袁紹手下的其他謀士,郭嘉可以說只是個毛頭小子。袁紹爲人且不論品質如何,但禮賢下士的名聲卻傳揚的很遠,尤其是袁門四世三公,打着這杆旗幟,袁紹因此便聚集了衆多的才幹之士。郭嘉也正是聽聞了袁紹頗有周公禮賢下士的風度,於是才投奔了冀州。

然而,郭嘉在袁紹軍中一年有餘,卻並不能得到賞識,也只能屈居末座。袁紹這個人也只會效仿周公禮賢下士,但對於如何使用人才卻是不得要領。

袁紹接到朝廷詔命,自己便能名正言順的坐領冀州了,這讓他很高興。但是對於要他剿滅牛輔,心裡卻很不樂意,於是便來詢問。

謀士裡,地位最高的是田豐,基本可以算是袁紹的軍師。說“基本”是因爲袁紹並沒有正式任命田豐,主要是因爲謀士夠多,袁紹不想讓一家獨大。但是其他人還是很識趣的等田豐先開口。

這裡面也有不買田豐的帳的人,那便是許攸!許攸這個人,恃才放曠,眼裡從來都瞧不起其他人,尤其對田豐、郭圖二人。

“主公!在下以爲,當然應該接詔!即便是長安朝廷不令主公出擊牛輔,主公也必須除掉牛輔賊寇!”許攸搶先說道。

“哈哈哈!好個許子遠!你以爲打仗是那麼容易的嗎?主公纔拿下冀、青二州不久,士卒睏乏,你卻要主公立即出兵幷州,這就是你這大才的計謀嗎?”田豐譏笑道。

“當初天下諸侯公推主公爲討董盟主,看的是袁氏在天下人心中的名望。然而董卓勢大,以致武功而返。如今,董卓已死,牛輔竄居幷州,正是主公應天下之望,一戰揚名的大好時機,如何能錯過?”許攸反駁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此大爭之世,保存實力,適時出擊纔是上策!牛輔手下西涼兵依然有數萬之衆,我軍困頓,縱使要攻打牛輔,也絕不是眼下!”郭圖也反對許攸的提議。

袁紹見狀說道:“公則說的有道理。”郭圖字公則。袁紹心裡還是不很願意出兵幷州的。

“主公!我軍雖然剛剛佔有冀、青二州,士卒雖然有些乏力。但是那牛輔不也同樣是剛剛屯據幷州嗎?況且,眼下正是那牛輔士氣低落的時候,普天之下皆視之爲賊!如若不趁此時出兵,待那牛輔鞏固幷州,再想要攻打,那就沒有眼下這樣的好機會了!”

袁紹聽了許攸的話,覺得也並不無道理,但是田豐、郭圖考慮的也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一時猶豫不能決斷。

“友若,你怎麼看?”袁紹問荀諶道。荀諶,字友若,是荀彧的兄長。

“三位說的都有道理,此事兩可,只能由主公自己決斷。”荀諶看的很清楚,無論怎麼做不算錯,兩個方向,這種時刻便是考驗爲人主的能力了。

袁紹已然有了冀、青之實,如果願意賭一把,成功的話,那便擁有了冀、青、並三州之地,幽州當然也是指日可取。如此便稱雄河北。但是,如果失敗,公孫瓚趁機攻打冀州,那便也危險了。荀諶當然知道,當下屬的永遠只是當下屬的,切不可替主上作決斷,越俎代庖,自取其禍。

荀彧的“兩可”之說,郭嘉一眼便看透了他的用意。

“主公!列位大人,在下有一言,還請諸位指教!”郭嘉對在座的人說道。

“哦?奉孝有何高見?說來聽聽。”袁紹滿腹狐疑的問道。

郭嘉笑了笑,看了看袁紹,又看了看其他人,說道: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人有志,故其力不窮;事有因,故其謀不窮。敢問主公志在何方?敢問諸位,朝廷此詔何因?”

“這……”袁紹支吾不語,自己只是想繼承袁氏四世三公的地位名望,還是要進一步問鼎天下?這倒真是袁紹還沒有想清楚的問題。

“哈哈哈哈!承蒙袁公厚愛!郭嘉告辭!”說完,郭嘉竟不理會袁紹與衆人,起身離去!衆人見此情形,都驚訝萬分。

郭嘉實在是看清了袁紹!此人有容人之量,卻無用人之道。思慮多端,卻不得要領。喜歡謀劃又不善決斷,總之並非善主。

郭嘉突如其來的言行,讓衆人十分錯愕,袁紹心中自是十分不滿。但畢竟,衆人都在,也得裝出一副大度的樣子。於是便岔開說道:

“這道朝廷詔命,必是那劉徵的意思。依我看,他不過是想借我的手,去跟那牛輔相拼,好漁翁得利。我意,接受朝廷的詔封,但是我軍久戰疲勞,討伐牛輔之事,待日後再作計議!”

“主公應明!”田豐、郭圖稱頌道。

“這……”許攸見袁紹似乎主意已定,只能心裡感嘆,在他看來,這對牛輔的一戰,或許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無論如何,遲早是要打的,嘴邊的肉難道要等別人來吃不成?

散議之後,荀諶找到郭嘉,此時的郭嘉正在收拾行裝。

“奉孝,你方纔爲何如此無禮啊?若非袁公大量,換做他人,你此刻豈不是命喪黃泉?”荀諶憂心道。

“呵呵,友若兄不必擔心!袁紹沽名之徒,我料定無虞,纔敢如此這般。袁紹並非明主,我這就離去,勸你也早作謀劃。”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奉孝既然不願輔佐袁公,那就去吧!荀諶既然已經選擇了這裡,便無怨無悔!食人之祿,忠人之事,本所應當。奉孝此去何方啊?”荀諶問道。

“尚未可知,四海之大,豈無郭嘉用武之地?”郭嘉笑道。

“愚弟文若,如今正在大將軍劉徵麾下效力,奉孝或可去往長安朝廷謀個一官半職。這裡有我書信一封,如若奉孝有意,可憑此得見愚弟,文若是個通達之人,相信你的才華,必然能夠被他看到!”荀諶說完,掏出一封書信,贈與郭嘉。

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八十六章 徐晃誅逆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吳母訓兒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徵甦醒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一百七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樂進反擊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說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八百一十九章 女將祝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
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八十六章 徐晃誅逆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吳母訓兒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徵甦醒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一百七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樂進反擊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五百一十章 賈詡說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八百一十九章 女將祝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認知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