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萬頃沃野

隨着會稽郡兵到來,局勢剛有平復的餘杭舟市再起風波。沈充的做事風格比兒子要激進得多,來到餘杭後稍一瞭解情況,即刻便率衆將舟市封鎖起來,託以剿匪追贓之名,嚴查過往舟船,其實就是將此前有意用強的各家人員貨資統統扣押在舟市中。

會稽郡兵的戰鬥力其實也就那樣,較之各豪族部曲都略有不及,但架不住人多,又託之以堂皇藉口,被扣押的各家縱使有不甘,也實在無計可施。只能將姿態放得更低,請求放過。

莊園廳室中,沈充面帶微笑,望着坐在他對面的中年人:“向年一別,不意今日竟在此地得見道和,於我實在是意外之喜。舊友重逢,今日定要與道和暢飲竟夜,以述別情。”

中年人聞言後卻是苦笑,不乏感慨道:“塵世波盪,物景俱非,使君風采更勝往昔,撫卻早已蹉跎塵垢之中。今日厚顏來拜,實有一事想請……”

不待這人將話說完,沈充卻已經擡手阻止了他:“我與道和舊誼深厚,何必言請。今次我恰因郡中事務至此,尚要停留一段時間,待此間事了,無論道和有何疑難,我當盡力相助。”

中年人聽到這話,神色更顯憂苦:“今次之情,便爲餘杭舟市事務。使君亦知,撫因舊時惡跡,至今刑錮鄉中,家業難繼,惟持貨業以緩困蹇……”

中年人名爲周撫,廬江人,早先亦爲王敦部將,王敦事敗後潛逃蠻族藏匿,如今雖然得赦免,但卻仍受禁錮不得爲官。

沈充聽到這話,神色卻是一沉:“若是別的事務,憑我與道和舊誼,何須親來,言至令行。但此事卻讓我有些爲難,山蠻屢犯會稽諸縣,諸多贓物由此轉銷。我既擔當此任,斷無坐視之理,今次嚴查過往舟船,也是國事爲重。”

見沈充嘴上情意濃濃,言到實際卻毫不客氣搭起了官腔,周撫便覺氣急,但又實在不敢流露不滿之色。彼此早先雖爲謀逆同黨,但如今對方已達方鎮之位,鎮守吳中沃土,而他卻不過刑錮白身,際遇已有天差地別,令人感慨之餘,亦不得不認清這個事實。

沉吟少許,周撫才又開口道:“使君應知撫向來秉性,絕無勾連山蠻可能!而且我家資貨,不乏荊州軍用,若於此耽擱太久,牽涉亦是極大。”

“若真如此,道和更無須擔憂。我自手書一信,稍後你可着人送往荊州,彼此都爲擔當國事,守任一方,陶公應能有所體諒,不會怪責道和。”

聽到這周撫擡出荊州來壓自己,沈充心內便是一哂,更有推諉之辭。荊州分陝權重,鎮得住建康,但卻也拿他無可奈何。

周撫聽到這話,便知今次絕難遂願,客氣幾句之後,只能憾然而去。

看那周撫離去背影,沈充神色頓時一沉,對行入廳中的沈哲子說道:“此家舊情不念,向年若非我救得及時,錢世儀險些喪於他家之手。今日有困於此,居然還奢望我能以舊情放過他家,實在可笑!”

沈哲子聞言後便是一笑,老爹見識到那砂糖脫色工序並品嚐過一次後,便對他的打算表示認同,全力配合以打壓林氏,手段較之沈哲子甚至還要更激烈幾分。若無老爹在此,憑沈哲子自己還真鎮不住舟市這個場子。

像剛纔那個廬江周家,雖然眼下勢位稍遜,但同樣是武宗豪族。那周撫在老爹面前雖然姿態很低,但在老爹沒來餘杭之前,卻是強橫得很,甚至率領部曲在自家莊園外徘徊數次,想要逼迫他放了林家人。

周家倒也有這麼做的底氣,往前數個十幾年,其家遠非當時沈家可比。這周撫之父周訪本爲梁州刺史,與陶侃亦是姻親,若非死得早,成就勢位未必就遜於眼下的陶侃。

除這周家之外,尚有荊楚衆多豪門都與林家有往來,反撲之力不小。但老爹既然來此,那也是強龍難壓地頭蛇。

既然老爹已經坐鎮此地,沈哲子也無再留在這裡的必要,又跟老爹交待一下舟市包稅的事情,沈哲子便與隨員離開了餘杭。他雖然尚未出仕,但比老爹這個會稽內史都要更忙碌些,去完會稽之後,還要再北上京口,實在沒有太多閒暇時間。

始寧地處會稽上虞望下,山陰西南,境內山水周圓,沃土連片。自然資源之優越,在會稽所轄諸縣中名列翹楚,亦是日後僑門南遷來會稽圍田安家的首選之地。

永和年間名士,像是王羲之、謝安、孫綽乃至於再往後的謝靈運,都有長期隱居於此的經歷。謝靈運的山水詩,更是多數與此地有關,寫盡此鄉山水之美。

遊舫行於曹娥江中,沈哲子與公主對坐甲板上,案上小爐香炭燻人,小瓦罐咕嘟咕嘟冒着熱氣,菱角脆嫩,粥味糯甜馨香。見沈哲子正在低頭剝菱角,公主快速取了滿滿一勺白砂糖又撒進瓦罐中,然後便端坐起來裝作無事。

沈哲子將這一幕瞧在眼中並不說破,這女郎對甘甜滋味簡直迷戀,等到日後生了蛀牙便應知不可只圖一時爽快。

遠離了喧譁舟市,泛舟於這靜謐祥和的山水之間,清風徐來,洗人雜念。就連沈哲子這樣一個素無風雅之人,行在這畫卷一般恬和的夏日美景中,都略感薰然忘形,也難怪那些風流名士長醉此鄉。

“沈哲子,你可知道這曹娥江因何而名?”

眼看着菱粥尚有一段時間才能入口,公主便笑吟吟說道。

沈哲子聞言倒是一愣,他知許多勾心鬥角,也知許多國朝要事,但細緻到一條江的來歷,則真的不甚清楚。

“後漢孝女曹娥,其父端午溺死難索屍骸,沿江號哭旬有七日,然後也投江而死。”

公主一本正經講起典故,感嘆道:“這樣的孝女子,真是值得稱頌的楷模。”

沈哲子見公主言起此事,似是對那曹娥充滿崇敬之情,心中便是一汗:“逝者已矣,生者長相祭祀緬懷,這纔是人倫道義。因死而害生,這又算是什麼道理?”

公主則一本正經道:“那曹娥所悲,因其父死於非命,屍骨無存,不能爲先人收取骸骨,無顏苟活,這可是真正的孝烈!若有一日,我……呸!說這些做什麼,粥好了沒有?”

見小女郎不再糾結於此,低頭去盛粥,沈哲子心情卻有些複雜。言而無意,但世事卻又太無常。

遊舫再往前行,便到了前奧,謝靈運《山居賦》中關於此地有極爲詳盡的描寫。此處七縣餘地,有二韭、四明、五奧,在那個時代,這五奧之地分屬五家,皆爲當時高門名流所佔。但在如今,這五奧統統都是沈家產業。

始寧縣自然條件雖然優越,山水秀美,但在時下卻仍地廣人稀,開墾未足。年初一場分宗,沈家東宗在武康所持田產大量減少,抽調出來的大批蔭戶除了經營吳興埭渡各種產業之外,剩下的幾乎盡數都安排來了此地。

若說在武康經營田產尚是累積幾代人的巧取豪奪,那麼在始寧,簡直連些許面子都不必顧忌。沈家於此圈佔的田產何止萬頃,從上虞往下一直到剡縣,這之間的山嶺河渠坡地,已經盡數歸了沈家。

之所以敢如此大規模的圈佔,除了借了沈充的職務之便外,也實在是因爲此地居民本就不多,除了少量開墾出來的土地之外,剩下大多是草木旺盛的荒野,幾乎沒有什麼在冊籍田。可想而知,要將此地開墾出來,絕非區區數年之功。

正因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想要得利絕非短期之功,對於根本不愁豐腴耕田的會稽各家而言,實在沒有必要投入太多墾荒,因而才任由此地荒蕪。

這麼龐大的區域,哪怕沈家財力足夠,人力也不足一波開墾出來。須知後世各家分據此地,陳郡謝氏幾代經營,到了謝靈運時,仍然要頻繁的伐木掘湖以造田,被人謂之山賊,並因此而險些送命。

所以,從船上看去,河道兩側仍是一片草木茂盛的荒野,又行大半刻鐘,才漸漸看到有人活動的痕跡。

遊舫緩緩停靠在一個簡易碼頭上,而後沈哲子便看到早早等在碼頭上的三叔沈宏並一衆莊人,連忙攜着公主一同下船去拜見三叔。

大概是長居這荒蕪之地久了,看到沈哲子他們到來,沈宏分外熱情,也忘記了訓斥沈哲子耽於學業的老生常談,只是笑語抱怨道:“哲子你要來巡視家業,何必要公主來此乏甚精彩的荒蕪之地。”

“叔父拋開清閒安逸,投身大荒,爲我家開闢傳世家業,居功至偉。我們後輩拙於任事,勤來犒問拜見也是理所當然。”

沈哲子自然不會說,正是因爲被三叔天天在家嫌得煩了才通過老爹將之踢來此地。墾荒雖然辛苦,但沈宏在這裡管事又不需要親自下地,頂多過得乏味一些,倒也不會過於勞形。

沈宏聽到這話倒是笑得頗爲歡暢,他家嫡親的三兄弟,大兄二兄俱有擔當任事,只有他年過而立仍然一事無成,心中不乏要被人肯定的想法。這裡雖然少了諸多樂趣,但於此掌管數千人,家中資源予求予取,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也讓他頗爲沉迷。

一行人上了牛車,行向已經建起的莊園。在路上,沈宏笑語道:“我初來此時,也是一籌莫展,事務諸多,不知由何開始。今次哲子你來,我倒要爲你引見一位賢才。這一位高賢雖是傖門,但卻不同於都中那些泛泛空言之輩,當真可稱得上有經世之才!非其相助,我亦不能這麼短時間內就在此荒野開創如此局面!”

0257 南苑兌票0405 情難取捨1136 全城搜捕1144 門祭滅絕0689 引寇於南0849 兵入豫南0132 厚禮1030 萬事無憂1243 竇融可效0518 驚逐靜女0510 肆無忌憚1385 前程共勉0500 徙戎論0659 目若仇寇1256 新亭議喪0858 不忍思歸0182 貪得無厭0991 盛世雛形0716 護軍可期0807 待歸之人0147 贈金全義1367 勢在必戰0960 光復舊都0595 長治江州1337 佛蹤杳然1021 冥冥之志0875 羞愧殊功0102 不見泰山0117 家事0955 兵抵河洛0756 脫困在即1323 慎獨克己0579 臺論1032 與狼共舞0192 禮不拘人0765 同病相憐0289 羣智羣力0369 法難責衆0402 殊禮厚賞0067 孤注一擲0930 魏王末路1474 功成此夜0968 甜膩入骨0896 圍剿扈亭1178 出入忠勇1297 平陽賊蹤1079 畿外逐殺1060 潼關在望0049 我有青釭劍1317 龍驤軍敗0238 彼蒼者天0162 踵賢而行0548 滿城失色0329 內訌1140 佈政荊鎮0898 再復酸棗0166 園中驚魂0514 冰火兩重0392 採艾之思1283 思玄舌巧無標題1160 參謀軍務1433 奸惡伏誅0856 片言折獄1419 營門血戰0862 棄王從霸0627 無畏浮雲1468 暴主缺德0079 定品1471 巢中危卵1371 物歸原主0473 石賊隱患1122 社稷大幸1459 財如流水1443 諸胡霸王1224 灞水血流0282 進退有據0509 千鍾買首1223 兵臨灞上0067 孤注一擲0171 將門之後0555 敬豫絕情0028 手撕墨寶1046 強藩怒火0044 隱爵隱俸0837 向險而行0635 苦心孤詣1003 劣子禍端0899 兵入河北1253 帝王心事0247 都中三甲0833 假順之賊1104 鵲巢將覆1478 告慰諸夏1266 小沈甘糖0386 第二戰場1413 戴罪立功1395 千秋大計0624 清水濯芙蓉0637 一語成讖
0257 南苑兌票0405 情難取捨1136 全城搜捕1144 門祭滅絕0689 引寇於南0849 兵入豫南0132 厚禮1030 萬事無憂1243 竇融可效0518 驚逐靜女0510 肆無忌憚1385 前程共勉0500 徙戎論0659 目若仇寇1256 新亭議喪0858 不忍思歸0182 貪得無厭0991 盛世雛形0716 護軍可期0807 待歸之人0147 贈金全義1367 勢在必戰0960 光復舊都0595 長治江州1337 佛蹤杳然1021 冥冥之志0875 羞愧殊功0102 不見泰山0117 家事0955 兵抵河洛0756 脫困在即1323 慎獨克己0579 臺論1032 與狼共舞0192 禮不拘人0765 同病相憐0289 羣智羣力0369 法難責衆0402 殊禮厚賞0067 孤注一擲0930 魏王末路1474 功成此夜0968 甜膩入骨0896 圍剿扈亭1178 出入忠勇1297 平陽賊蹤1079 畿外逐殺1060 潼關在望0049 我有青釭劍1317 龍驤軍敗0238 彼蒼者天0162 踵賢而行0548 滿城失色0329 內訌1140 佈政荊鎮0898 再復酸棗0166 園中驚魂0514 冰火兩重0392 採艾之思1283 思玄舌巧無標題1160 參謀軍務1433 奸惡伏誅0856 片言折獄1419 營門血戰0862 棄王從霸0627 無畏浮雲1468 暴主缺德0079 定品1471 巢中危卵1371 物歸原主0473 石賊隱患1122 社稷大幸1459 財如流水1443 諸胡霸王1224 灞水血流0282 進退有據0509 千鍾買首1223 兵臨灞上0067 孤注一擲0171 將門之後0555 敬豫絕情0028 手撕墨寶1046 強藩怒火0044 隱爵隱俸0837 向險而行0635 苦心孤詣1003 劣子禍端0899 兵入河北1253 帝王心事0247 都中三甲0833 假順之賊1104 鵲巢將覆1478 告慰諸夏1266 小沈甘糖0386 第二戰場1413 戴罪立功1395 千秋大計0624 清水濯芙蓉0637 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