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唉,這該死的愛情
愛情就像是讓人操碎了心的大姨媽
沒來之前,百般擔心
來了之後,萬分糾結
難題千千萬,總有一個考倒英雄漢——
在戀愛次數上對伴侶撒過謊,正常嗎?
偷看伴侶的手機,正常嗎?
害怕別人對自己太好,正常嗎?
哪一個情景讓你覺得最孤獨?
……
不是多大的事?!
隨後的兩天,高層要追責、廣告商在施壓、網民們蜂擁而至的質疑聲,讓我們整個節目組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氣壓。
我們開始沒日沒夜地開會,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有內鬼,但具體是誰,並沒有任何線索。
應對措施也是反覆討論:要不要發佈公告,或者找人寫軟文,甚至想過邀請更多的觀衆來現場觀看錄影……我們想了一系列方案,整理成冊發給了麥先生。而他和公關組的建議都是“不要回應”。正所謂“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編故事”,與其苦口婆心地告訴觀衆我們有下限,不如什麼都別說。
他們還打比方說,節目的底線就好比咱們的底褲,是最基本的堅守。但反過來,你穿沒穿內褲這種事自己知道就行,不必主動告訴別人,更不必把裙子撩起來,請人家參觀你的內褲。所以如今的消極應對,反而是最積極的做法。
於是我們就夾緊屁股做人,唯恐被誰看到了內褲。
可又等了兩天,我們的微博下面還是有很多難聽的留言。稍作追查,不難發現很多留言的網友都是新註冊的賬號,還有多條留言都是重複的,其中有幾個還特別專注,每天定時定點轉發微博罵我們,從節目組成員問候到祖宗十八代。鬼鬼看到後狂摔鼠標,大喊:“奶奶的,滴滴打人到底什麼時候開發出來啊,人民羣衆需要你!”
“大哥咱下班再發病吧,沒看到我們忙着嗎?”文思思抓着鬼鬼,恨不得把他扔出去。我和文思思正在整理一份詳細的報告,我們收集了近期網絡上的同類節目,從節目形式到內容,從點擊量到網友評論,逐一對
比。
最相似的節目,莫過於Pikko公司推出的《變態課堂》。這個節目照搬了我們的模式,也是主打心理學分析的旗號。他們砸了大錢來做舞臺設計,請了好幾個當紅的小鮮肉站臺,剛推出兩期就引起了極大反響。但很明顯是在山寨我們的節目,內容直接撞車,和最近這期的話題有五成以上都一樣。
“水軍應該是他們僱來的。”整理完報告,文思思給出了自己的結論。打壓了我們,觀衆就去了那邊。市場就這麼大,Pikko的方法簡單粗暴。
我們的憤怒還沒消散,又有人開了帖,問“《你正常嗎》是不是抄襲《變態課堂》?”明擺着我們節目先播出,可偏偏有不明就裡的網友瞎起鬨。他們昨天看了《變態課堂》今天才看《你正常嗎》,居然就以爲我們後播出,實在讓人無語。
可偏偏下面還有很多人跟帖,列舉我們“抄襲”對方的種種跡象,本末倒置黑白不分。
甚至有人把節目名字“你正常嗎?”改成了“你抄抄嗎?”,直接成爲了今天的微博頭條。我正想註冊個小號挨個罵回去,就看到一條長微博被頂了上來,裡面先說《變態課堂》纔是抄襲者,後面則開始抱怨中國觀衆沒有腦子,有“牆頭草般的站隊惡習”,總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欠缺判斷能力等等。
這是哪位猴子派來的救兵啊?點進去一看,頭像是一個金髮大個兒,比着剪刀手站在攝影機前,博主大名“Alexander Burgoyne”。可不就是我們的同事Alex嘛,我們對他投去無限敬仰的目光。最近節目組公關路線偏白蓮花範兒,總是消極應對,讓同事們很不解氣,一直想罵回去。
但這也無疑是滾油鍋裡倒進去了一杯水——網絡輿論炸開了鍋。Alex的指責被當成“看不起中國觀衆”,甚至是“攻擊中國文化”。公關團隊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打進了麥先生辦公室。
“Mr.Alexander Burgoyne,你來一趟!”麥先生把Alex叫進了辦公室。從我認識他到現在,從沒看到他真動氣。這次簡直就像大姨媽來了一樣,隔着門也能聽到他的聲音:“你有沒有
搞錯?作爲節目的執行主編,居然罵人用真名!還用中文!知不知道公關組最近忙成什麼樣了?昨天晚上11點他們還在和門戶網站的負責人溝通,今天早上3點才撤下那幾個難看的頭條。你看看你做了什麼?你是沒有新聞創造新聞也要上頭條嗎?”
麥先生的話讓我也有些蒙,原來公關組的“消極應對”並不是什麼都沒做,他們一直在想法子應對。我們這些只顧解氣而完全不顧大局的小心思,卻給節目組帶來了新麻煩。
我悻悻地回到辦公桌前,看到網友源源不斷的新留言,沒有絲毫點開的勇氣。只好掏出手機,給高冷發了條消息,講述了這兩天大起大落的事件,尋求安慰。
過了十幾分鍾,他纔不急不緩地回了一個電話:“不是多大的事,你別放在心上。”
怎麼不是大事了?我最近吃不下睡不着,腦門上的痘痘也在日趨壯大,其中有一顆還泛着紅色的油光。如果找我去拍電影,公路片裡我適合演紅綠燈;喜劇片裡我就演小丑的紅鼻子;類型片的話,片名肯定叫“大紅痘痘高高掛”。
我都操心成這樣了,他卻說“不是多大的事”!
聽我沒吱聲,他繼續說:“上週給你的《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我看完了嗎?卡倫·霍妮有很多理論值得借鑑。這本書裡的第四章‘焦慮與敵意’你可以重點讀一下。如果有時間,你還可以再看看第十二章‘逃避競爭’。這兩章正好適合現在的你,很多心理學家都是從分析自己、開導自己開始的。”
這本破書是上週在他書房裡看到的。可現在不是看不看書的問題,而是我想從高冷這裡得到些許安慰,結果卻被他推薦做心理分析。以前我覺得他一點都不高冷,可現在,他推薦的這本書就像冰錐,一下一下扎進我已經碎成渣渣的心裡。其實,現在的我並不需要什麼理性的分析,只想在情緒上有人安慰,告訴我“別怕”“沒事”或者“有我”,這些小言裡的男主高頻詞彙,爲什麼一次都沒出現?
鬼鬼正巧路過,他拿起這本《我們時代的精神症人格》看了兩眼,又比畫了兩下,自言自語道:“這個厚度剛剛好,借我去拍死那些水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