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決定

保勝。整個城市都瀰漫着一種喜氣。

這個後世被稱爲“老街”的城市,在這個時候尚只是一個普通規模的集鎮,但是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貿易往來不絕,居民增加近兩百多戶,這所有的一切都得益於那劉永福借的二十萬貿款。

現在城內還是看到不少黑旗軍,只是比以前洋氣了許多,新軍裝、新鞋子,披掛齊全,更要重要是身後新揹着新槍,一看到柳宇便喊道:“柳營官您來了!”

“來了來了!”

柳宇卻是沒想到黑旗軍的兩百杆雷明頓步槍居然沒走水路,改走陸路,現在城內的黑旗軍很多人都是揹着一杆嶄新的雷明頓步槍,向着大家顯擺着。

這可威風着,對面還有些軍官乾脆拿着左輪手槍過來招呼了:“柳營官,好!”

柳宇卻見到了楊著恩這個雜系的營官,當即也笑着:“楊營官,好!”

柳宇不喜歡大清朝的禮節,但是他的軍禮也不適合楊著恩,所以兩個人都很乾脆:“聽說你們細柳營最近在擴編炮隊?”

柳宇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沒錯啊!原來只有一個炮排,實力太弱了些,怎麼說也要擴充成一個炮隊吧。”

在黑旗軍之中,是很重視炮兵力量的,有許多在北圻算得上精品的西洋青銅火炮,數量甚多,因此楊著恩也笑着問道:“那到時候成軍,能不能照顧下老哥我啊。”

楊著恩的這個營頭,屬於旁系中的旁系,三百人之中只有十餘杆後膛槍,而且一杆雷明頓都沒有,都是士乃德之流,不過這已經較歷史上好上許多,在歷史上他可是一杆後膛槍都沒有。

柳宇笑了:“怎麼。你們連後門槍都沒湊齊。就想弄炮隊了?”

“淵亭可是向我承諾過了。”楊著恩笑咪咪地說道:“等這次回來。給我五十杆快槍。”

劉永福同樣是笑咪咪地看着鏡中地自己。

他彷彿年輕了十歲。又是那個漂泊江湖地少年浪子了。

衣錦還鄉。他期盼十幾年地日子。終於到了。從黃佐炎請到了假期。準備回故里風光風光。但是最深地意味就是回國請援。

這次回國。他籌畫了好幾年才終於成功。現在萬事懼備。只欠東風了。

從香港購得兩百杆雷明頓步槍和二十杆手槍,足以加強自己的實力,而加發一個月軍餉,則穩住了軍心。

他這兩年算是看清楚了,他們這些異域遊子什麼都是虛。只有槍桿子纔是真傢伙,細柳營之所以能一躍飛天,不是憑藉着他們有近千杆後門快槍。而黑旗軍手中,即便加上這二百杆雷明頓,後膛步手槍也不過是四百六十多杆而已,細柳營整整多出一倍。

所以細柳營就一直壓過了黑旗軍,他什麼時候都比黑旗軍風光,但是這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他劉永福又是個紅人了。

如果論洋槍洋炮,誰比得大清國多?廣西防軍號稱大清國內裝備最劣的勇營之一,可是九子毛瑟之類地洋槍爲數不少。據說整個大清國各式各樣的洋槍洋炮堆積如山,數量多達數十萬件之多,直到庫房都存不下去了。

而現在大清國要用到劉永福來替他們鎮守越南,到時候能不接濟糧彈槍炮?劉永福的規劃已經想好了,只要後門步槍一千五百杆,後門快炮四尊,外加軍餉五萬兩。

這是對於大清朝最便利的方案,大清國只要出點軍械糧彈,一切打死打生都由黑旗軍全力來負責。劉永福對於同法人交兵,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而且對於大清國來說,這個方案簡直是九牛一毛,如果不用黑旗軍,光是擴建勇營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

抱着這樣的認識,劉永福極其樂觀,他知道只要這批軍械糧彈一到手,整個黑旗軍就是他一人地天下了。

柳宇和楊著恩稍稍交談過幾句才知道,原來劉永福這次回國請械。已經向各個營頭允許過若干門後杆快槍。除此之外,劉永福還發加了一個月的軍餉。

這是今天以來第二次加發軍餉。劉永福也特別說明了一點,這是原定過春節加發的一月軍餉,由於他回國,所以特意提早,只不過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春節加發的先例。

分發的後膛步槍和軍餉,讓劉永福在黑旗軍中的威望比歷史還要高一些,大家都指望着他在廣西的收穫。

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怎麼說他們黑旗軍也替大清守邊禦敵,大清國總得意思意思吧。

象楊著恩就是抱以最大的希望,他對着柳宇說道:“您和黃守忠兩位,是咱們營官中地翹楚,這次永福回國,主持其事不是你就是守忠了,但是我估計着你的可能更大一些。”

Wωω⊕ tt kan⊕ C O

正說着,那邊黃守忠已經大聲招呼起柳宇來了:“柳營官,好啊!”

“好!”

雙方的話題很快就回到了原來之上,楊著恩笑着說道:“將軍回國祭祖,我估計着代理主持地,不是黃營官便是柳營官,到時候還得兩位多多照顧了。”

他說的卻是實情,在細柳營之中,黃守忠的前營與柳宇的細柳營現在是兩個龐然大物,其至可以這麼說,這兩個營頭差不多代表了三分之二的黑旗軍。

無論是前營還是細柳營,兵力都超過千人,而更重要的是,這兩個營頭後膛槍甚多,尤其是細柳營後膛槍近千杆,火力精強,號稱即便是河內法軍兩個連來攻,也有全勝的把握。

而前營兵力最衆,戰兵逾千人,後門火器亦多,黃守忠甚至有一個鄧世昌哨是全部裝備後門步槍。

除去這兩個營之後,無論是楊著恩營、吳鳳典營還是劉成良營,兵力都只有三百人,加起來也不過是九百人。因此楊著恩很大膽地做出合情合理的推測。

黃守忠也算是個江湖中人,一聽得這話哈哈大笑起來:“沒錯!這個職司,除了我和柳宇,還真沒有什麼人敢擔當。”

他朝着柳宇說道:“如果我來負責,那我送你一百官兵,如果你負總責。那哥哥也不客氣,只要你五十杆快槍就行了。”

劉永福許了他一百杆快槍,但畢竟鏡花水月,比不得柳宇手段甚多,隨時都能弄來各式精巧利器,柳宇也不含糊:“我再加上二十杆。”

楊著恩以爲自己從劉永福那得到五十杆的承諾已經非常大方了,哪料想到這兩個營官一開口就是這麼大地數字,同樣是營官,差距怎麼這麼大了。

“大夥兒一塊去見將軍啊!”

到了劉永福的住處。那更熱鬧了,一衆營官、隊官、幫帶都相互招呼着,有一個叫連美的親兵幫帶給柳宇留下相當深的印象。是個極能幹的人物。

大夥兒一見面就道恭喜,然後說着最近收穫,特別是詢問着拿到了幾桿新槍,除此之外就是商談着要不要回鄉祭祖:“我是獨子,可是這十幾年流落安南,沒回家上過一柱香,真是心中不安啊。”

這些人和劉永福一樣,從骨子底還是一羣中國農民,或許見識不廣。志向不遠,但是他們深深留戀着養育自己的一片土地,對於他們,在安南混得再如意,也不如回國當個小把總。

這個話題他們相互議論着,他們盼望着回鄉地一天,但是他們又有一種深深的懼意,即使他們和細柳營不同,盡着清國服冠。但是他們畢竟是一羣流落域外的叛匪。

這一羣人當中只有楊著恩是有功名,大家把仰慕地眼光都投向了他,可是他也是有家歸不得的人:“哎……等到咱們建功立業,再想着回家吧。”

雖然是這麼說,但是大家興致很高,畢竟劉永福開了一個先例不是,接下去他們也是有機會回自己的故土。

他們議論得十分高興,甚至連劉永福板着臉都沒彈壓住,最後劉永福不得說了:“再這麼吵下去。那加發一個月地軍餉就不發了。”

大家這才平靜下來。就等着劉永福說話了。

劉永福這個中年軍人,看着一番自己這些部將。微微點了點頭,最後把目光落在了柳宇和黃守忠的身上。

如果說黑旗軍中的派系,這兩個人便是最大的派系,甚至連劉永福自身的實力都要強一些,他又微微搖了搖頭。

他開口說話了:“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一回咱們黑旗是雙喜臨門,一則是從香港採辦的軍械都到齊了,也給弟兄們發了不少,這是大喜事……”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柳宇一眼又繼續說道:“再來我已得從統督大人那得了允許,可以回國祭祖一番,這條路子若是打通了,接下去弟兄們都可以回老家看看。”

說完這話,劉永福淚水倒是落下去了,他是個至孝之人,大夥兒想到自己地經歷,也紛紛跟着一齊落淚:“總算是有機會回故土了。”

接着劉永福又繼續說道:“我這一回,恐怕三五個月是回不了保勝了。”

從保勝(老街)到雲南,不過是一水之隔,卻也是一國之隔,劉永福已經等了十四年:“我既要回鄉祭祖,也有心替咱們黑旗弟兄爭一份口氣。”

說着他大聲喝道:“大家記得不記得我黑旗軍最榮光地一件事是什麼?”

這一刻所有的營官、隊官、親兵都齊聲喝道:“斬陣安鄴!”

“對!陣斬安鄴!這是一場小役,卻也是我黑旗軍最榮光地一役!”

“殺洋人!殺洋人!”這是柳宇第一個喊出的口號,卻獲得了所有人的響應:“殺洋人!”

“沒錯,殺洋人!”劉永福精神振奮:“洋人步步緊逼,要我們讓出保勝,讓出紅河,無家可歸,無處可去,我們讓不得,也無路可讓!”

他大聲說道:“既然讓不得,退不得,那麼就只能拼死一戰了,安鄴當年何等風光,還是斬於雅樓之手。”

這是吳鳳典最得意地一件事,他不由笑了笑,那邊劉永福繼續說道:“我這次回去,是請兵請援請械請餉的,大家放心,等我回來的時候,人人都有一杆洋槍。”

“到時候盡用後門,可不是你們細柳營的專利了。”他朝着柳宇笑着說道:“到時候咱們黑旗軍有無數後門槍,立叫他們洋人打得頭碰血流,象雅樓斬安鄴那次一樣。”

他微笑地說道:“雅樓,這一回我回國之後,咱們黑旗軍的大小事務,都全權交由你代理,在座諸位,縱同爲營官管帶,但也多多聽從雅樓的意見。”

他突然話鋒一話,大家都沒回過神來,沒想到他選了吳鳳典擔任他回國後的黑旗軍總領。

可是雖然吳鳳典是劉永福的連襟,可是按實力,前營兵力最衆,細柳營火器最精(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細柳營的兵力也已經超過了前營),而論關係親近,則是劉成良這個義子最親近不過。

但是劉永福還是挑了沉穩地吳鳳典,正如歷史上發生的那樣,所有人的臉上都凝重起來。

吳鳳典的實力太單薄了一些,在這個時空就顯得尤其單薄了,劉永福也是清楚的,因此他不得多加一句:“細柳營管帶爲我黑旗軍前路統帶,總領河內、山西、宣光、興化事務。”

這些地方,有的已經是細柳營的地盤,有的根本不是黑旗軍的地盤,而是法國人或越南人地地盤,柳宇所得不過是個名義而已。

接着他又說道:“河陽防禦使黃守忠,任黑旗軍後路統帶,總領後路事務。”

他對於黃守忠不能象柳宇那樣給以防區的名義,他這個前後兩路統帶就說明了吳鳳典這個位置的脆弱。

黃守忠的臉色並不好看,倒是柳宇拉了他一把,吳鳳典向大家恭了恭手,只是他沒有劉永福的威望,控制不住黃守忠這樣的軍頭。

柳宇倒和他說了幾句,只是也沒有太多話可說,吳鳳典是執意代理下去,黃守忠和柳宇都暫時給劉永福和黑旗軍一個面子。

柳宇心中微嘆道:“劉永福氣度還是不夠了,罷了,先回山西吧,雁秋和凝雪還在等着我。”

第199章 猛虎撲羊(中)第25章 逆水(下)第61章 彈管第35章 羅教(上)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83章 敗北(下)第199章 猛虎撲羊(中)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第212章 潰滅(上)第148章 舉義第6章 買槍(上)第21章 儀式(下)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195章 投降第40章 授業(中)第24章 漁翁(中)第43章 激戰(下)第182章 乘勝(上)第205章 決心(中)第24章 漁翁(上)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204章 桂林(下)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08章 投降第72章 婚禮(下)第152章 火海第10章 方隊(上)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中)第179章 決戰開始(上)第125章 絞殺第78章 鋼管第108章 投降第100章 勝利第41章 佈防(下)第211章 反正(中)第128章 順化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42章 暗流(中)第100章 勝利第106章 火網第80章 生變第38章 小把戲(下)第197章 女校第205章 決心(中)第214章 大局(下)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34章 雁秋(下)第18章 文明(下)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43章 激戰(下)第215章 長江(上)第69章 接戰(下)第122章 出兵第215章 長江(下)第76章 香港(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下)第53章 取而代之第211章 反正(上)第76章 香港(下)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22章 交易(上)第126章 比碩上校的面子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中第59章 合歡第14章 衆志(中)第185章 妥協(上)第120章 籌劃第207章 出師(下)第60章 比武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41章 佈防(下)第40章 授業(上)第72章 婚禮(下)第82章 大潮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31章 皇城第211章 反正(上)第120章 籌劃第66章 銀行第221章 轉折點(下)第36章 槍林(上)第70章 速勝第46章 決心第61章 彈管第6章 買槍(下)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下)第208章 決心(下)第52章 謀劃第89章 殘局第133章 糾纏第218章 開戰(下)第90章 官職第81章 軍費第208章 決心(下)第140章 築城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
第199章 猛虎撲羊(中)第25章 逆水(下)第61章 彈管第35章 羅教(上)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83章 敗北(下)第199章 猛虎撲羊(中)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第212章 潰滅(上)第148章 舉義第6章 買槍(上)第21章 儀式(下)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195章 投降第40章 授業(中)第24章 漁翁(中)第43章 激戰(下)第182章 乘勝(上)第205章 決心(中)第24章 漁翁(上)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204章 桂林(下)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08章 投降第72章 婚禮(下)第152章 火海第10章 方隊(上)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中)第179章 決戰開始(上)第125章 絞殺第78章 鋼管第108章 投降第100章 勝利第41章 佈防(下)第211章 反正(中)第128章 順化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42章 暗流(中)第100章 勝利第106章 火網第80章 生變第38章 小把戲(下)第197章 女校第205章 決心(中)第214章 大局(下)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34章 雁秋(下)第18章 文明(下)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43章 激戰(下)第215章 長江(上)第69章 接戰(下)第122章 出兵第215章 長江(下)第76章 香港(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下)第53章 取而代之第211章 反正(上)第76章 香港(下)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22章 交易(上)第126章 比碩上校的面子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中第59章 合歡第14章 衆志(中)第185章 妥協(上)第120章 籌劃第207章 出師(下)第60章 比武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41章 佈防(下)第40章 授業(上)第72章 婚禮(下)第82章 大潮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31章 皇城第211章 反正(上)第120章 籌劃第66章 銀行第221章 轉折點(下)第36章 槍林(上)第70章 速勝第46章 決心第61章 彈管第6章 買槍(下)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下)第208章 決心(下)第52章 謀劃第89章 殘局第133章 糾纏第218章 開戰(下)第90章 官職第81章 軍費第208章 決心(下)第140章 築城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