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成軍(下)

ps:第一更送到,淚花花地求票

清軍勇營通常一營五百人,分轄四哨,黑旗軍的體制也與其相近,但是各個營頭是成建制投效黑旗軍,一般都保存原有建制,故此編制較自由,多者如前者達千人之衆,下設哨長自然就多,少者三百成一營,亦設四個哨長

須知細柳營這近三百戰兵如何編制,由誰擔任哨長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即使鄧哨長不失言,他們也要想辦法詢問一番。

這個所有人都關注的問題,柳宇早有謀劃,他不理會這些關注的目光,只是朝着司馬泰拱手道:“司馬,兩個哨長,一個我自任,另一個到時候就請你屈就了。”

全場譁然,誰都沒想到柳宇竟然只編兩哨,雖然不知道具體如何編制,但一哨至少也是一百三四十人的大連隊,在柳字營當中,司馬泰屬於旁系,加入柳字營的時間很短,柳宇卻把一半的實力交給他統帶。

一想到這一點,鄧哨長就覺得敬服不已。

他對細柳營的最初印象,只停留在器精械利這四個字,對於柳宇這個管帶全營的統領,僅僅是好奇於他年紀之輕。

他總以爲以年紀如此之輕,象破海陽掠廣安,火燒法國教堂,腳踩三色旗的事蹟,絕不可能是他一人的主張,幕後必有高人操持一切。

不過一路接觸下來,他竟找不到操持一切的高人,待得柳宇那句暖人心肺的話一出,他便有這種感覺:“這少年統領果真不賴,想必天姿聰慧,又有高人指點,方能成就這番大事。”

可是柳宇剛纔臨機決斷,卻讓鄧哨長登時明白,非是有高人指點,而是這少年天生就是甘羅一般人物,天生的驚材絕豔人物,想必日後必成大事。

他哪裡知道,柳宇這個決斷,完全只是技術角度入手。

根據他的認知,清軍自湘淮崛起之後的軍制有着致命的缺陷,但主要缺陷並不在營連一級,營轄數哨的體制在眼下完全夠用。

湘淮軍制的最大問題在於作爲基本戰術單位的“營”,同時也是戰略單位,營是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戰鬥單位,在步馬營之上,並沒有固定建制的任何單位,即使是以一省實任提督之尊,直接統轄的部隊亦不過兩三個營而已,並沒有西方軍隊固定的合成化軍師旅團建制。

到戰時只能將幾個步營臨時組合拼湊出戰,平定內亂尚可,一遇到外敵入侵,則完全指揮不靈,掌握不實,一遇則潰。

柳宇有心實行西方化的建制,只是現在兵力尚少,在營下轄數哨完全夠用,至於只編兩哨的原因,他是從人事與指揮着手。

他好歹在職場上廝混過些年頭,知道現在夠資格充任哨官的人在細柳營當中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以他的權威,甚至可以把小兵提成哨官。

可是提了誰,總有人不滿意,他乾脆就只提了一個司馬泰,另一哨由自己親自擔任哨官,而且這樣在指揮上反而更爲方便。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已經決定,把柳家老人爲基幹組成的連隊交由司馬泰統帶,自己去親自統帶新人較多的連隊,這樣一來不但指揮層次越少,而且兩個連隊他掌握起來可以說是如臂使指。

至於哨官以下的編制,柳宇倒是說了一句:“具體怎麼編法,等鄧哨官走了,我們再細說!”

雖然拿不到哨官的缺,可是柳字營上上下下心思反而更活絡,哨官以下的缺似乎也很不錯,特別是這種全後膛化的部隊,隨便拉一隊人出去,也能掃清百里了。

但是柳宇不說如何編制,大家只能等着鄧哨官走了再細說,眼睛都不由集中到鄧世昌的身上了。

這個時候鄧哨官也理清了思路,看到大家的眼神,他重新站起來:“剛纔失言給老弟惹麻煩了,我幫你個忙,算是把這事了了!”

他這個人雖然有些木訥,但確實是個實在人,又飲一小口酒後才說道:“你們也知道黑旗軍皆是西省人士,多是同治年間入越,如此已有十年了。”

這個情況和細柳營並無二致,鄧哨長接着又說道:“雖然我們居南國之地,食南國之米,做南國之官,但始終心懷故土,不忘本爲中國之人。”

說到這,柳宇不由多往鄧世昌身上瞄了一眼,只見他與黑旗軍的其它人物並無二致,剃髮留辮,中國服冠,正是南國稱爲“唐人”的標準樣式。

鄧哨長卻是大着嘴巴笑道:“不須說我,便是淵亭兄,他每每以不能回國祭祖掃墓爲恨,常道寧做大清小小把總,不做越南一品大員,咱們黑旗上下,更是銘記本是中國之人,不敢忘本。”

柳宇卻是有點苦笑不得的感覺,自剃髮易裝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中華之人已經換記了何爲漢國服冠,何爲蠻夷之飾。

越南、朝鮮在甲申之後皆不剃髮留辮,女不纏足,數百年來仍着明國衣冠,用明國禮儀,保存着漢文化的一點血脈,可是故國沉淪二百載,把自己的過去忘得一乾二淨。

現在即使如黑旗軍,都把剃髮留辮當作自己是中國人的一個標誌,無論是黃守忠,或是其它黑旗軍頭目,若是一身號衣,便是一個標準的綠營清兵。

細柳營因爲身在海陽,所以略有些不同,盡不留辮,皆着南國服飾,後來有些新人入營,柳宇也要求他們剪去辮子,只是現在鄧哨長卻好言好語地說道:“咱們黑旗上下盡皆着中國服冠,剃髮留辮,以免忘記自己本是中國之人。”

他深深地感動一種無力的感覺,這不是歷史,只是現實。

需要他雙手搏出一條活路的殘酷現實。

他長呼了一口氣:“難道世昌老兄要我剃髮留辮?”

ps:文中鄧世昌哨長系史實人物,黑旗軍剃髮留辮亦爲史實

ps:第一更送到,淚花花地求票

ωwш◆ тт kΛn◆ Сo

第214章 大局(中)第81章 軍費第48章 花間第37章 新容(下)第92章 文明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201章 北伐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99章 巴尼廟第106章 火網第93章 遊說第32章 練兵(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71章 紙幣(上)第52章 謀劃第114章 禪讓第167章 交趾支那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32章 立業(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187章 意外(下)第43章 激戰(下)第19章 餘波(上)第34章 雁秋(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25章 絞殺第90章 官職第145章 插曲第43章 激戰(上)第208章 決心(下)第17章 野蠻(上)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77章 拉牀第216章 飲馬(中)第173章 得失第182章 乘勝(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202章 準備第7章 連珠(下)第32章 練兵(上)第39章 相見歡(中)第44章 對峙第22章 交易(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50章 鑄幣第57章 風雨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53章 取而代之第49章 鏡第15章 海陽(上)第114章 禪讓第206章 方向(下)第185章 妥協(中)第24章 漁翁(上)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59章 烏鴉營第21章 儀式(下)第12章 機遇(下)第66章 銀行第69章 接戰(下)第35章 羅教(上)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5章 海陽(下)第69章 接戰(下)第6章 買槍(上)第26章 細柳(上)第100章 勝利第164章 投機第30章 怨滿南國(中)第203章 破關(下)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28章 衝突(上)第28章 衝突(上)第40章 授業(中)第8章 試槍(下)第110章 再攻第46章 決心第40章 授業(中)第95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5章 逆水(上)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15章 海陽(中)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82章 咬住(下)第84章 修女的征服第113章 善後第140章 築城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4章 衆志(上)第34章 雁秋(下)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38章 完勝第6章 買槍(下)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72章 婚禮(上)第210章 降兵第214章 大局(下)第51章 人不如故第108章 投降
第214章 大局(中)第81章 軍費第48章 花間第37章 新容(下)第92章 文明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201章 北伐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99章 巴尼廟第106章 火網第93章 遊說第32章 練兵(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71章 紙幣(上)第52章 謀劃第114章 禪讓第167章 交趾支那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32章 立業(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187章 意外(下)第43章 激戰(下)第19章 餘波(上)第34章 雁秋(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25章 絞殺第90章 官職第145章 插曲第43章 激戰(上)第208章 決心(下)第17章 野蠻(上)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77章 拉牀第216章 飲馬(中)第173章 得失第182章 乘勝(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202章 準備第7章 連珠(下)第32章 練兵(上)第39章 相見歡(中)第44章 對峙第22章 交易(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50章 鑄幣第57章 風雨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53章 取而代之第49章 鏡第15章 海陽(上)第114章 禪讓第206章 方向(下)第185章 妥協(中)第24章 漁翁(上)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59章 烏鴉營第21章 儀式(下)第12章 機遇(下)第66章 銀行第69章 接戰(下)第35章 羅教(上)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5章 海陽(下)第69章 接戰(下)第6章 買槍(上)第26章 細柳(上)第100章 勝利第164章 投機第30章 怨滿南國(中)第203章 破關(下)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28章 衝突(上)第28章 衝突(上)第40章 授業(中)第8章 試槍(下)第110章 再攻第46章 決心第40章 授業(中)第95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5章 逆水(上)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15章 海陽(中)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82章 咬住(下)第84章 修女的征服第113章 善後第140章 築城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4章 衆志(上)第34章 雁秋(下)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38章 完勝第6章 買槍(下)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72章 婚禮(上)第210章 降兵第214章 大局(下)第51章 人不如故第108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