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一層蓋一層地遮蔽了整個天空,已變成了濃霧的雨絲將30步以外的景物都罩上了一層模糊昏暈的外殼,府衙裡的光線暈暗,並且充滿了潮溼、陰冷的氣息,一如現在盧成祥的心情。
這段時間已來,盧成祥一直都在懷疑自己的姓氏是不是和廬州相沖,或者是犯了那些惡神,自從出廬州知府以來,就一直諸事不順。
盧成祥是光緒22年的進士出身,出任過兩任知縣,又坐了一任知州,去年年初上任廬州知府,總體來看盧成祥的仕途還算順利,但去年3月上任廬州知府後,5月就遭遇水災,廬州治下3縣1州全部被淹。好不容易把這場水災熬過去了,那知到了今年4月,整個安徽都連降大雨,大小河流湖泊的水位上漲,到了4月下旬,舒城縣南方的馬柵河決口,全縣大部份被淹,而進入5月以後,廬江縣、無爲州也先後被淹,而就在6天以前,巢湖的湖堤決口,巢縣全縣化成一片汪洋,現在只有廬州府的治所地合肥縣由於地勢較高,而且河堤尚好,因此才倖免。
可以說今情況要比去年更遭,因爲在去年廬江縣、舒城縣可是一直堅守到了7月才被淹,現在才只到5月就又淹了,這怎麼叫盧成祥心裡不着急呢?
當然,就在舒城縣被淹之後,盧成祥也採取了緊急措施,一方面向安徽巡撫衙門救求,一方面招集廬州城裡的富戶募集銀錢米糧,又下令在廬州城外搭設粥棚,準備振濟災民。因爲盧成祥十分清楚,大災之後必會產生大量的災民,如果這個時候有野心者振臂一呼,就會形成大規模的暴亂事件,弄不好甚致會造成王朝的更督,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是反覆發生的。因此只要是還有一點能力的朝廷,對於大災都會進行賑濟
去年盧成祥就是這樣做的,由於廬州是安徽的重鎮,安徽巡撫衙門也不敢忽視,於是拔了3萬兩白銀,用於廬州救災,而廬州的富戶們又湊了1萬多兩白銀,1000多石糧食,廬州知府衙門大約還有3000餘兩的庫存銀。
當然這筆賑災款到達廬州時只剩下2萬兩了,那1萬兩被巡撫衙門扣留了,而廬州知府衙門也從賑災款中也抽取了5000兩白銀,盧成祥個人就從中獲得了1000兩白銀的好處,其餘的由廬州的官員們分了,這也是官場的慣例,什麼錢下來都是層層盤剝,人人經手,最終能夠有1半用在真正的用途上,就算是很好的結果了,因此最終廬州能夠有大約接近3萬兩白銀用於救災,可以說是相當充足,廬州府用其中2萬白銀購買了大約4000多石糧食,在城外開設粥棚,賑濟災民,總算是免強將災民們穩定了下來,沒有出什麼大亂子,而在9月大水逐漸退去,廬州府又用剩下的1萬餘兩用於災後加固合肥周邊的河堤,最終居然落下了4000餘兩的節餘。
不過今年廬州府所面對的局面顯然是要比去年嚴重得多,因爲巡撫衙門己經拿不出那麼錢了,去年整個安徽省的受災嚴重,而作爲安徽省的最高行政單位,安徽巡撫衙門不可能只救濟廬州府,不管其他的地方,因此去年一年,安徽共計支出了近20萬兩白銀用於救災,其中包括清廷拔下來的10萬兩白銀,當然最後落到安徽的,只有5萬兩。結果基本將巡撫衙門的庫銀全都花光了。
而由於去年整個安徽都遭受水災,導致全年的稅賦收入大減,因此廬州府向安徽巡撫求救時,巡撫衙門只能拔出1.5萬兩白銀,比去年少了一半,不過巡撫衙門層層盤剝,人人經手的規據卻是一點沒變,結果銀子送到廬州府時,只剩下1萬兩。而盧成祥又招集廬州的富戶,讓他們再出錢出糧,渡過這個難關,而廬州的富戶們在去年也都是損失慘重,地裡幾乎沒有收到多少糧食,而且生意買賣也都十分蕭條,再要他們出錢出糧,也確實是有些爲難。
於是盧成祥也只能再三的向富戶們陳明利害關係,如果不能安撫好災民,萬一鬧成了民變,攻破了合肥,那時就是玉石俱焚的局面。富戶們聽了,也都知道這個道理,因此也只能忍痛咬牙,免強又湊出,5000兩白銀和300石糧食,加上廬州府庫存的4000多兩白銀,共計得到了大約1.7萬兩白銀,不過廬州的知府衙門也沒有破壞官場的規據,從中抽取了3000白銀,大家一起分了,而最終用於救災的,只有1.5萬兩白銀。
這時在合肥城外,己經開始聚集災民了,盧成祥一面命人在城外搭建窩棚、支鍋熬粥,以賑濟災民,又派人去購買糧食;一面又下令嚴守城門,絕對禁止災民涌入城中,一但發現有災民想要進城的跡像,就立刻關閉城門。
不過城外的災民越來越多,一開始只有數百人,很快就過千了,這時城外聚集的災民人數己經超過了3000人,而富戶們湊獻的300餘石糧食也都用得差不多了,雖然盧成祥己差人去購買糧食,但去年整個長江流域都受了災,糧食產量大減,不僅糧價大漲,而且還是有價無市,因此要購買糧食並不容易。當然這其中也有華東**的原因,爲了準備遠東戰爭,華東**這幾年一直都在大量的收購糧食,導致民間的餘糧大幅減少。
盧成祥當然是心急如焚,眼看着城外的災民越聚越多,而自己手頭上的糧食己用得差不多了,這還是儘量將粥熬得稀一些,讓糧食多用一些時日的結果,但就是這樣,現在合肥城裡的糧食最多也只夠用2天,在2天之後,如果購買的糧食還沒有到來,那麼城外的施粥就要中斷,而城外的3、4000災民會鬧出什麼事來,可就不好說了。於是盧成祥也招集知府衙門的官員,以及自己的幕僚商議對策。
通判宋昌輝道:“要不要通知下面,把粥再煮稀一些,這樣也能多撐上兩天。”
盧成祥的幕僚常清德趕忙道:“千萬不可,和去年相比,現在的粥己經煮得夠稀了,再稀下去,只怕就只剩水了,災民們根本吃不飽,豈有不鬧事的。”
同知陳與正道:“那就把城門關了,把災民關在城外,只要不讓災民進城,便可保全這一城百姓的安全。”
盧成祥搖了搖頭,道:“也不妥,城門一關,粥也不施,必會激起民變,那時我等可是都脫不開干係呀。”
常清德道:“東翁,依學生之見,還是再找城中的大戶,讓他們再施捨一些糧食,據學生所知,現在城中大戶家中都還有些餘糧,若是再湊一湊,也能湊出3、50石糧食來,這樣也能多支應些時日,只等購買的糧食達到,便可無憂了。”
宋昌輝道:“只是這買的糧食什麼時候才能到呢?”
常清德道:“我看應是快了,都已經去了10多天,再有3、5天的時間,應是就會到了。”
陳與正連連搖頭,道:“如今安徽各地均受水災,道路淹沒,誰知這路上會遇到什麼事情。”
盧成祥嘆了一口氣,道:“能多拖幾天也好啊,如今這局面,能拖一天是一天啊。”
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家人勿勿的跑進大堂裡,道:“老爺、老爺,成平回來了,成平回來了。”
盧成祥一聽,也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來,連手都激動得有些發抖,連聲道:“快、快,叫他進來,叫他進來。”
這個家人所說的“成平”叫盧成平,是盧成祥本族的一個兄弟,自從盧成祥做官以後,他就是做爲一個貼身家人跟着盧成祥,爲人也頗爲精明強幹,深得盧成祥的信任,盧成祥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他去辦,這次去購買糧食,關係重大,因此盧成祥纔派盧成平負責,而現在他既然回來了,肯定買回了糧食。
只見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走進大堂,身上的衣服幾近全溼,而且半身都是泥水,臉上還戴着幾塊泥印,顯煞這一趟購糧之行是相當辛苦的。
盧成平剛要給盧成祥見禮,盧成祥已擺了擺手,急聲道:“不必多禮了,怎麼樣?買到糧食了嗎?買到了多少糧食?”
盧成平趕忙道:“買到了,有600多石,現在都己經運到城外。我怕老爺着急,所以趕進城裡來告訴老爺。”
盧成祥以手加額,道:“謝天謝地。”而其他人也都如釋重負一般。因爲有了這600多石糧食,廬州至少能支撐一段時間,而衆人也能夠安心幾天。
盧成祥又道:“好,好,成平,這回你可是立了一大功啊!我定會重重的賞你。對了,你是在那裡買到的糧食?”
盧成平苦笑道:“老爺,現在整個安徽都買不到糧食,別說是安徽,就是在金陵都買不到糧食,小人是沿途打聽,一直到蘇州府纔買到糧食。”
一邊的常清德也吃了一驚,道:“蘇州府距離廬州有800餘里,你帶着這麼多糧食,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盧成平這才道:“小人也正要向老爺稟報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