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

遊明錢道:“但這樣也有問題啊, 從目前的形勢看,這場戰爭最晚在今年也可以全部結束,我們和日本、俄軍簽定了談判條約之後,這些俘虜是肯定要被釋放回去的,那時東北地區的勞動力將會出現一個斷崖式的下降,而且在這短短8、9個月的時間裡,規模稍微大一點的項目都不可能完成,而所有的勞動力一下孑都撤走了,那麼這些未完成的項目怎麼辦?我們上那裡去找人填補這個勞動力缺口?”

衆人聽了之後,這才都發現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爲開發東北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先期肯定是以基礎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爲主,而那一個項目也不是能在3、5個月內完成的,如果項目進行到一半,俘虜卻要被釋放交還回去,留下了爛尾工程不說,而且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賈振召道:“那麼在制定開發計劃時注意一點,所有項目的時間不要超過9個月,就算是大型項目,也是分階段完成,只要把每階段的時間控制在9個月以內,就不會出現爛尾工程了。其實我認爲工程時間還可以放寬一點,就是放到1年也沒有問題,畢竟就算是談成了和平條約,但執行起來也需要時間,而且我們還可以要求日本、俄國首將賠款付清再放人,怎麼樣也能拖上幾個月,也足夠我們完成了。”

遊明錢道:“賈委員的這個方案當然是可行的,但還是解決不了關建性的問題,首先是1年時間以內的項目,不會是什麼大項目,因此對開發東北的意義並不大,而且在戰爭結束以前,我們也不可能在東北地區上多少大項目,這些俘虜估計有一大半將從事支援戰爭的後勤工作,而真正的大規模開發東北,應該是在戰爭結束以後了,但到了那個時候,這些俘虜實際派不上多大的用處。東北地區勞動力缺少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啊”

賈振召道:“走一步看一步吧,解決東北的人口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先把這些俘虜用起來再說,總不能讓他們再吃乾飯了,白養着60多萬人,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啊。”

葉巖福道:“我到是有個辦法,如果我們能在戰場上取得明顯的優勢,那麼在戰爭結束的談判中,我們可以提高贖回俘虜的費用,給日俄兩國增加難度,迫使日俄兩國放棄俘虜,或者是放棄一部份俘虜。或者是讓日俄兩國採取分期支付賠款的方式,而將俘虜做爲支付賠款的底押,這樣可以將這些俘虜留下來幾年的時間,夠我們一段時間的勞動力了。”

李三傑道:“這個不是問題,只要我們在戰場上打得好,在談判的時候我有信心談成類似的條款。”

汪軍道:“不過這麼做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想日俄兩國完全放棄俘虜,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俘虜身上我們也不可能漫天要價,而就算是把俘虜做爲支付賠款的底押,最多也就是3、4年的時間,到時候東北的勞動力仍然是個問題。但我到是有個想法,大家來討論一下,看看是不是可行的。按照我們的軍事計劃,會在日本登陸,對日本本土進行破壞,以削弱日本的戰爭力量,是不是。”

夏博海道:“對,這個計劃剛纔己經說過了。你有什麼想法嗎?”

汪軍道:“抓人也算是破壞的一種吧。”

夏博海怔了一怔,道:“抓人?你的意思是……”

汪軍道:“我的想法就是借我們的軍隊登陸日本的機會,不僅僅是破壞,直接抓日本人填補東北的人口。反正抓人也算是對日本本土進行破壞了,而且我們抓的人有男有女,甚致可以連全家一起抓來,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抓一批青少年,就讓他們在東北組成家庭,徹底在東北生根。而且這對日本造成的危害性也是相當大的。比簡單的打砸搶燒要有效得多了。”

聽了汪軍的話之後,衆人也都陷入了思考中,汪軍的這個想法的可性。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等人也互相交換了幾個眼色,不過並沒有發言。

過了好一會兒,遊明錢道:“我同意汪委員的這個想法,這確實是解決東北人口的最好辦法,至少在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魯宏道:“太誇大了吧,我們能從日本抓多少人過來,就算是100萬、150萬,對東北的人口問題解決也並不大啊。”

汪軍道:“話不能這麼說,我們估且假定從日本抓到100萬人,如果將這些人放在遼寧省,當然是杯水車薪,但如果把這批人投放到黑龍江省,就不一樣了,黑龍江省現在一共才140萬,這一下子就差不多快翻了一倍啊,對改善東北的人口當然是有重大的作用。”

張玉明道:“但這樣一來不是造成黑龍省的人口比例失調,日本人將佔到40%左右,甚致更多,在將來恐怕會造成很大的麻煩,比如日本人會要求獨立,或是造成分裂,更嚴重的說不定還會要求迴歸日本,所以這可是要慎重行事啊。”

商其鬆突然也插嘴道:“這個想法如果得以實施的話,除了剛纔張委員說的那些問題之外,還容易給日本間諜造成足夠的活動空間,希望在做決策的時候,充份考慮這個因素。” 雖然商其鬆也是軍事工作組的成員之一,但他一般都極少發言,只有涉及到情報工作纔會進行表態,不過他的態度一般都很受重視。

汪軍道:“將來會不會造成才張委員說的那些麻煩還不好說,但我認爲這取決於兩點,一是我們自身的國力發展,如果我們自已發展的好,讓日本人在中國的生活比日本好,你看他們還會不會想回日本,據我們所知,現在日本的普通人的生活其實並不算好,而且我們以後還會不斷向東北地區移民,這樣也會逐步降低日本人的比例;二是靠我們的思想控制,簡單的說就是洗腦,洗到讓這些日本人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當日本人可恥,不就可以把麻煩都解決了嗎?現在我們有這個條件啊,我們在戰場上打敗了日本,甚致打敗了英國、法國,將來我們再發展得比日本更好,完全可以給日本人洗腦了。至於說間諜問題,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因此不好評價,只能讓安全部去評估,到底是極度危險,還是可控制的危險。”

葉巖福道:“其他的細節問題到是可以慢慢再討論,但有一點請大家注意,我們這樣明目張膽的把日本人抓來,在國際輿論方面肯定是會對我們不利的,到時候我們怎麼面對國際輿論呢?”

賈振召不屑道:“難到現在國際輿論就對我們有利嗎?在我們收回了上海租界之後,整個歐洲除了少數國家之外,大多數國家都在遣責我們,畢竟現在國際的話語權都控制在歐洲國家手裡,只要我們不服歐洲國家,要實現大國崛起,就不要指望國際輿論會對我們有利,所以什麼國際輿論,別把它們太當一回事了。”

遊明錢也道:“這個時代歸根到底還是施行的叢林法則,國家之間的競爭,一是靠自身的實力,如果我們自身實力強,什麼國際輿論都沒有用;二是在戰場上的決勝,勝者爲王敗者寇,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日本在甲午戰爭期間造成了旅順大屠殺,當時歐洲也是一片指責的聲音,結果卻是然並卵,清廷照樣賠了2億兩白銀;俄國入侵我國東北,造成了海蘭泡、江東四十八屯的屠殺,又能怎麼樣,照樣侵佔了我們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英國爲了向中國傾銷鴉片發動鴉片戰爭;美國發布了排華法案,國際輿論有什麼用,所以我認爲不要考慮什麼國際輿論,一切以我們的利益優先,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張玉明道:“剛纔遊委員提到俄國,我到是來了一個靈感,我們現在差不多有40萬俄軍俘虜,爲什麼不從中抽調幾萬人,組成一支僱傭軍隊帶到日本去作戰,然後把什麼破壞,掃蕩、打砸搶燒,還有抓人這些事情都交給老毛子去做。”

汪軍笑道:“你的意思是,這些髒活、爛活交給毛子去幹,我們還可以裝無辜?”

張玉明也笑了,道:“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雖然國際輿論仍然不會對我們有利,但說起來至少也好聽一些,再不濟也能把老毛子拉下水,拉一個墊背的。”

葉巖福道:“老毛子的信譽一向不怎麼樣,萬一到了日本之後,老毛子反水怎麼辦?”

張玉明道:“語言不通,再加上老毛子和日本的關係本來也不怎麼樣,因此想反水也不那麼容易了,再者說了,我們不會……”說着他把手一揮,作了一個劈砍的動作,“讓老毛子們到了日本後,立刻交個頭名狀來,也就不怕他們再反水了。”

這時夏博海才道:“很好,很好,剛纔大家提出的建議都很好,其中有一些己經確定了可以實施的,相關的部門、單位儘快制定相應的詳細計劃來,有些建議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評估,會議之後,我們會盡快組織相關機構進行評估,然後決定是否可行,今天就到這裡,散會。”

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九十七章 巡視(二)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六七六章 大獲全勝(七)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一一四章 接管天津(六)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五章 上岸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
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九十七章 巡視(二)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六七六章 大獲全勝(七)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一一四章 接管天津(六)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五章 上岸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