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知諸公有此誤會

皇宮南書房之內,幾乎聚集滿朝二品以上,且執掌朝政的官員。

他們站在兩旁,靜靜地聽着二皇子,將一份長達萬言的賑災總結匯報給皇帝。

這只是個儀式,實際上,上面的內容,除了少數幾個沒參與此事的官員,包括皇帝在內,都早就知道了。

“咳咳……兒臣已經將此行所遇、所知、所感全部說完,請父皇教喻。”

二皇子身上的傷勢還沒完全好,一氣說了這麼多話,讓他感覺到有些吃力。

上方的景泰帝沉默了一下,道:“此行你辛苦了,回頭朕會讓太醫每日爲你調養身子。”

“多謝父皇……”

二皇子忍不住擡頭望了景泰帝一眼,他想要知道,自己這位父皇是不是真的鐵石心腸,他的親生兒子差點遇刺身亡,爲什麼他能表現的如此淡漠。

爲什麼,就不能多對他表露出一點點關心?

“之前朕與衆位大人商議過關於山東賑災一事的賞罰之事,諸位大人對於你所重用的賈寶玉的功績有所爭議,朕想聽聽你的意思。”

景泰帝並不知道二皇子心中所想,他只給他歇了一口氣的時間,便開口問道。

二皇子收斂起心思,他鄭重跪下,回道:“稟父皇,兒臣有負父皇信任,賑災不利,致使泰安災民叛亂,兒臣懇請父皇責罰!”

景泰帝眉頭一皺。

禮部侍郎錢釗立馬出列道:“殿下不必如此包攬罪責。泰安之變,責不在殿下,實乃暗中有人蓄意謀劃,意圖行刺殿下。

這是蓄意組織的謀反,無關殿下是否失職。

相反,殿下被反賊行刺,身負重傷,在此等危難之際,仍舊當機立斷,不忘重任,設立山東賑撫使一職,以安山東全境。

如今功成而歸,何罪之有?”

“儘管如此,但是泰安之事致使上萬軍民身死,我身爲朝廷賑濟欽差,仍舊難逃罪責。”

“殿下……”

錢釗還要說話,忽然發現首輔大人給了他一個眼色,他回頭了看了皇帝一眼,住了口。

景泰帝緩緩道:“此事前因後果朕已知之。

你雖有誤判冒進之嫌,但沒有大錯,泰安之事的罪責也不應該由你來承擔。

好了,朕問的是賈寶玉。”

“多謝父皇體諒,兒臣如此說,正是爲言賈寶玉的功績!

兒臣無能,泰安之變,若非賈寶玉兵貴神速,前後超過千里的路程,他僅僅只用了三天,便引來了青州兵馬,解了泰安之圍。

否則,不但兒臣性命危矣,且泰安城定然不保,十萬泰安百姓,必被暴民屠戮。

泰安之圍解後,兒臣臥榻不起,舉目無望。若非賈寶玉以一己之力,助兒臣肅清泰安內外,進而以鐵血手段,澄靖整個山東災情。

兒臣,現在又有何面目,回京面見父皇。

所以,兒臣懇請父皇重賞賈寶玉,以彰顯朝廷對有功之人的重視!”

滿堂沉默。

衆人都知道二皇子信重賈寶玉,只是仍舊沒料到,會到如此地步?竟是不遺餘力的爲其爭功,甚至到不惜貶低自己的地步?

景泰帝看了他幾眼,點點頭道:“你的話,朕知道了。平身吧。”

二皇子再次叩拜,然後站起來。

泰安之事,就算他不提滿朝衆臣又有幾人不知?

索性他自己提出來,一來彰顯胸懷坦蕩,二者,他提出來,自然有人會幫他說話。

如此,豈不比大家憋在心裡要好?

再者,他的目標又不是做一名臣子,只有臣子,才需要有辦事的能力,他的目標是做君王。

擡舉賈寶玉,就是在向衆人宣示,他元景灝,大選帝國二皇子,有識人之明!

這纔是一個皇帝,最應該向世人證明的能力。

賈寶玉不足弱冠,官職低位,他卻敢委以重任,最後不負使命,漂亮的解決了山東災情。

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能讓世人看見他的任人唯賢,識人有明?

這件事傳開之後,大家或許會讚揚賈寶玉年少有爲,才智充足,但是朝中人更多的,卻會讚頌他二皇子,乃是明主!

因爲沒有他,賈寶玉根本不可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這些考慮且罷。

他爲賈寶玉爭取高官厚祿,爲的也是,賈寶玉將來能夠更好的爲他所用。

他府上衆幕僚,包括韓之渙在內,再聰明又如何,終究自身根基太低,只能作爲智囊存在,終究不能爲他獨當一面。

而背靠賈府的賈寶玉,便能。

這次山東之行,賈寶玉也向世人證明了他的能力與才幹。

二皇子的話觸動了很多人的心思,禮部尚書劉文載忍不住出列道:“縱然賈寶玉才幹膽識都是上乘,但是太上皇欽賜給他的玉佩擅自用作他途,無令調動青州兵馬,如此妄爲,不但是對太上皇的不敬,而且,大大的違背了朝廷的法度!

就算念在他營救殿下心切,不追究他假傳聖旨的罪責,也當重重責罰,以儆效尤。

不然便是置朝廷法度於無物,若是日後人人效仿,豈不亂了大玄治軍的根本?”

這番話得到很多人的點頭贊同。

二皇子沉聲道:“劉大人此言,大有誤會。”

“怎講?”

“賈寶玉調兵是真,但是,卻並非無令調兵,更遑論假傳聖旨了。

若非得到我的傳令,當時奉令鎮守商陵縣的他,又如何敢撇下商陵諸事,單騎連夜趕往青州求援?”

劉文載愣了愣,道:“這麼說,賈寶玉之所以去青州調兵,是奉了殿下喻令?”

“自然。”

“這不對吧,殿下別是爲了給賈寶玉脫罪,故意誆騙陛下和臣等?”

二皇子轉身對景泰帝道:“兒臣不敢說慌。

兒臣遇刺當日,便知泰安之事有變,知道身邊不能沒有得力之人,故而想到傳召在商陵主事的賈寶玉至泰安襄助兒臣,並順道去青州求得援兵。

諸位大人若是懷疑景灝在說謊,不妨查證一番,看看景灝遇刺的第二日晚,賈寶玉出發前往青州之前,是不是先行接見了景灝身邊的一名貼身侍衛。”

呃……

劉文載一聽二皇子如此一說,便知這件事定然是真的,不然二皇子肯定不敢當着皇帝撒謊。

“既然如此,賈寶玉既是奉令去調兵,又何用拿出太上皇賜予的龍紋玉佩?”

劉文載可不會這麼輕易地讓二皇子糊弄過去。若不然,他們這討論了那麼久的賈寶玉的罪責,豈不是完全是一場烏龍,誤會了人家?

二皇子不慌不忙的道:“當時事出緊急,爲了儘快殺出重圍,侍衛也來不及帶走我的欽差印信。

幸而,賈寶玉認識我身邊的這名侍衛,這纔沒有誤事。

但是青州節度使不見印信,卻不敢擅自調兵。

不得已,賈寶玉只能用太上皇欽賜的龍紋玉佩證明身份,以此才最終得以調動青州兵馬。”

場面,突然變得有些尷尬。

特別是內閣諸臣和六部尚書等人,感覺面子上都點掛不住。

猶記得大半個月前,就在這個南書房,他們還熱火朝天的議論過這件事,商量着要以這件事,抵扣賈寶玉多少功勞合適……

如今看來,豈不成了笑話?

當然,這些能夠身居高位的人也不是那麼好騙的。不是沒有人懷疑這是二皇子爲了賈寶玉故意如此說的。

可是,人家都說了,當時情況緊急,用的是口頭傳令,沒有證據!

最關鍵的是,要是賈寶玉去青州之前當真見過二皇子身邊的貼身侍衛,誰敢否定賈寶玉是接到二皇子的命令去的青州?

這還真是……

一種深深地疲憊感縈繞在衆人心頭。

大學士兼領刑部尚書宗轍聽了二皇子的陳述,嘴角微微一笑。

這下子,妥了。

劉文載猶不死心:“既然如此,爲何殿下之前的奏章中未曾說明?”

“實在不知朝廷諸公有此誤會……”

劉文載:“……”

……

第480章 趙姨奶奶第466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第107章 可恨又可憐之人第407章 甄封氏第528章 揭秘(一)第111章 芳齡永繼第288章 家父工部尚書第797章 散心花家第150章 慶功宴(四)第340章 姐妹齊心第201章 雀金呢第20章 遊園(二)第44章 飛花令第769章 薛門留宿第679章 甄家登門第318章 疼我,就在這裡第818章 教導之人反受教導第547章 孔雀金絲服第647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72章 訟師第72章 入股第380章 花魁大賽(五)第511章 太醜,沒興趣第322章 簪子第396章 萬無一失第61章 晚宴第111章 芳齡永繼第622章 見包冉第52章 寧爲寒門婦第325章 賈敬賓天第529章 揭秘(三)第184章 孤僻第65章 吃胭脂楔子第674章 離府前(四)第164章 大皇子出馬第336章 林妹妹你怎麼在這兒第435章 出賣第386章 花魁大賽(十一)第209章 黛玉的心第162章 府丞刁難第208章 溫暖第488章 探春探春第776章 終於統一服裝上班了第622章 見包冉第350章 一事相求第554章 先鋒第653章 這纔是上一章第296章 揭秘第294章 嬉鬧第246章 她時間不多了第14章 見面第226章 惹急了我,就成全你第573章 密信第109章 喬遷之喜第641章 扮李逵第787章 寶琴的歸屬第28章 絳芸軒掃盲議題第635章 到賬第251章 昨兒爲什麼不提?第98章 把悲傷留給自己第109章 喬遷之喜第593章 邢夫人的想法第322章 簪子第466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第605章 撒潑第563章 孰是孰非?第472章 大膽的秦氏第786章 寶釵的諫言第754章 除舊迎新第587章 位份第488章 探春探春第306章 退步第674章 離府前(四)第548章 曠野第172章 訟師第688章 七宗罪第735章 清理後宮第748章皇太孫第339章 宴無好宴(二)第710章 認親甄家第405章 面聖第51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666章 香論美人(一)第448章 鳳姐逞能第715章 即景聯句第574章 大限將至第493章 截殺第587章 位份第524章 落幕第108章 鳳姐有孕第728章 真相大白第211章 小宴(一)第427章 招賢納士第327章 二叔怎麼不傷心呢?第213章 小宴(三)第789章 權力與親情第33章 探尋第366章 如何止損第485章 挨個清算
第480章 趙姨奶奶第466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第107章 可恨又可憐之人第407章 甄封氏第528章 揭秘(一)第111章 芳齡永繼第288章 家父工部尚書第797章 散心花家第150章 慶功宴(四)第340章 姐妹齊心第201章 雀金呢第20章 遊園(二)第44章 飛花令第769章 薛門留宿第679章 甄家登門第318章 疼我,就在這裡第818章 教導之人反受教導第547章 孔雀金絲服第647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72章 訟師第72章 入股第380章 花魁大賽(五)第511章 太醜,沒興趣第322章 簪子第396章 萬無一失第61章 晚宴第111章 芳齡永繼第622章 見包冉第52章 寧爲寒門婦第325章 賈敬賓天第529章 揭秘(三)第184章 孤僻第65章 吃胭脂楔子第674章 離府前(四)第164章 大皇子出馬第336章 林妹妹你怎麼在這兒第435章 出賣第386章 花魁大賽(十一)第209章 黛玉的心第162章 府丞刁難第208章 溫暖第488章 探春探春第776章 終於統一服裝上班了第622章 見包冉第350章 一事相求第554章 先鋒第653章 這纔是上一章第296章 揭秘第294章 嬉鬧第246章 她時間不多了第14章 見面第226章 惹急了我,就成全你第573章 密信第109章 喬遷之喜第641章 扮李逵第787章 寶琴的歸屬第28章 絳芸軒掃盲議題第635章 到賬第251章 昨兒爲什麼不提?第98章 把悲傷留給自己第109章 喬遷之喜第593章 邢夫人的想法第322章 簪子第466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第605章 撒潑第563章 孰是孰非?第472章 大膽的秦氏第786章 寶釵的諫言第754章 除舊迎新第587章 位份第488章 探春探春第306章 退步第674章 離府前(四)第548章 曠野第172章 訟師第688章 七宗罪第735章 清理後宮第748章皇太孫第339章 宴無好宴(二)第710章 認親甄家第405章 面聖第51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666章 香論美人(一)第448章 鳳姐逞能第715章 即景聯句第574章 大限將至第493章 截殺第587章 位份第524章 落幕第108章 鳳姐有孕第728章 真相大白第211章 小宴(一)第427章 招賢納士第327章 二叔怎麼不傷心呢?第213章 小宴(三)第789章 權力與親情第33章 探尋第366章 如何止損第485章 挨個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