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9 章 投降

蕭嶽帶着人馬慢慢地向安南國的大營逼近,在蕭嶽大軍的前方,是賈珂安排的各種弩箭以及弩炮。

等到大軍接近安南國大營四五百步的時候,這些牀弩以及弩炮便開始射擊。

安南國本來比較落後,對於這些先進的武器是聽都沒有聽說過,這一下受了打擊,馬上便亂作一團。

李廣仁見到這種情況,立馬命令自己的親兵上前維持隊形,如有亂跑亂撞着立刻斬殺。

在李廣仁不停的維持下,安南國的軍隊才勉強安靜下來。

但是這時候蕭月的大軍也已經越來越近了,李廣仁見了急忙命令放箭。

但是安南國的弓箭手卻連頭都不敢擡,更別說放箭了,原來賈珂不但安排了牀弩和乳泡進行壓制,還命令八旗鐵騎在四周遊走,他們對着大寨內不停的放箭,安南國的弓箭手被壓制的,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李廣仁看到這種情況急得直跳腳,但是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在絕對實力面前,他的那點小伎倆根本就不值一提。

就這樣蕭嶽的大軍很快就接近了安南國的營寨,到了這時候李廣仁也沒有別的辦法,立刻命令麾下的士兵準備近距離接戰。

首先是安南國營寨的大門被投石車所破,接着就是營寨的大牆,也被推倒。

到了這時候在擋在蕭嶽大軍前面的障礙,幾乎都被剷平。

蕭嶽是振奮精神,指揮着大軍很快就衝入了安南國大營之中。

李廣仁見到這種情況,立刻就命令自己的副將,接替自己的指揮,而李廣仁本人卻帶着親兵到了大營的後方那裡早就準備下了幾十匹馬,其中包括的那匹寶馬良駒。

就這樣李廣仁帶着人也不管其它,從後營直接就跑了。

而前邊阻擋蕭嶽的安南國副將黃辰,也不是個傻子,他見到李廣仁走了,就知道這傢伙要逃跑,既然如此,那麼大家還是保命要緊。

於是黃辰立刻命令自己的親兵舉起了白旗,同時命令麾下的士兵停止抵抗。

蕭嶽帶着大軍剛剛和敵人接戰,眼看就要將他們一網打盡,突然見到敵軍陣中白旗豎起了一片,而對方的士兵也開始成片成片的扔下武器。

蕭嶽看這情況知道是對方已經投降了,於是他命令自己麾下的奮武營將這些人團團圍住,並且馬上向後方的賈珂傳信,等候賈珂的命令。

賈珂得了命令之後大喜過望,對方這麼一投降,可是節省了自己很大的時間。

本來賈珂還以爲這一站要幾個時辰,等到在打掃完戰場至少今天是沒希望了,沒想到剛剛接戰對方就投降了,如此一來,那麼他還有大把的時間追擊敵軍。

於是賈珂立刻命令八旗騎兵,順着大路追擊安南國的大軍,同時命令廣西的狼兵立刻跟上。

滿族八旗的八個統領接到賈珂的命令之後,立刻率領麾下的騎兵順着大陸一路追趕。

他們這八個人這一回是奮勇爭先,要知道他們八人自從來到南方還沒有立過功勞,這一回賈珂讓他們當先追趕,自然順了他們的意。

哪知道這時候在安南國的俘虜中,有一人正在警惕着看着四方,當他看到無數的騎兵向南方而去,心中就有了主意。

賈珂這邊剛剛放鬆警惕,以爲大戰就這麼過去了,突然之間安南國,俘虜之中一聲大喝,立刻有幾千的人馬從四周草垛中取出了兵刃。

這些人拿了兵器,立刻就向四周看管他們的士兵砍去。

這時候看管他們的事,雲南總兵麾下的人馬本來以爲大勢已定,所以一個個懶懶散散並不十分的認真,這時候突然被襲,自然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賈珂這時正在安南國大營之外,同衆將商量進兵的事宜,忽然有麾下的探馬來報說是安南國的俘虜炸了營。

賈珂一聽這話立刻就眉頭倒豎,把馬鞭往地下一扔,然後對着衆將怒喝道:“你們別在這兒站着了,立刻整頓人馬,我要讓這隻安南叛軍知道知道我的厲害。”

衆將聽完賈珂的話之後,立刻各自回去整頓人馬。不一會兒賈珂的士兵,就將安南國的大營重新包圍。

等賈珂帶着衆將來到營外的時候,就見安南國的大營內現在竟然喊殺聲震天,他們竟然自己和自己人打了起來。

賈珂看到這種情況有些納悶,這到底是反了呀,還是沒反?

原來在安南國中起兵造反的乃是殿前六衛中,前衛參將阮興安,此人乃是阮是氏皇族。

這一回見到統兵副將竟然不戰而降,心中就十分的不憤,但是當時賈珂大軍已經把這裡包圍,並且有無數的騎兵在附近遊走,而那個副將又打開了營門,他無奈只能跟隨其投降。

但是他卻留了心眼,把兵器藏在了本來準備點燃大營的那些草垛之中,現在見到中原士兵懈怠,於是暴起發難,想要把佔領大營的安中原士兵趕出大營,爲阮正玉難逃爭取時間。

但是那個投降的副將卻不這麼認爲,他認爲阮興安這是和他過不去,於是帶着剩下的人馬,和阮新安火拼起來。

賈珂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是這幅情景,而這時那位副將已經派了信使前來和賈珂接洽,把前因後果和賈珂說了一遍。

賈珂明白之後,立刻就命令自己大兵幫助這位副將。

沒有多大一會功夫,判亂的首領阮興安,就被綁到了賈珂的面前。

但是此人到了現在仍然是滿臉的倔強,見了賈珂也不下跪。

賈珂看了看此人並沒有多說什麼,揮揮手就讓士兵把他拉了出去,馬上在帳外就是一聲慘叫,很快就有士兵拖着一個托盤,上面放着阮興安的人頭來給賈珂回話。

賈珂處置完這件事之後,立刻命令對安南國的降兵重新搜查,不能讓他們有任何的兵器隱藏,最後又把她們從安南國大大營中趕出,在後方又爲他們當定安了一個俘虜營派人看守,這才完事。

但是對於那個一心投靠自己並且參與平叛的副將黃辰,賈珂卻重加賞賜,並且向他許諾一旦攻下安南,定然保全他的家眷,而且還有重賞。

再說安南國國王阮正玉,向南方退了幾十裡之後見到天色已經大亮,看到士兵連夜趕路已經十分的疲憊,便想着讓士兵休息一陣,埋鍋造飯,然後再前進。

但是他的丞相黎廣清看到國王想要士兵休息,馬上就感到不妙。

黎廣清在昨天去見李廣仁的時候,看到李廣仁士氣不高,知道他不可能拼死抵抗,萬一他沒有堅持五天,自己的軍隊也許沒走多長時間就會被敵人追上。

於是黎廣清趕緊來到國王的面前,“大王,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請大王催動大軍繼續前進,等到了龍城關大軍在休息不遲。”

這龍城關乃是南安南境內的一處險要關礙,乃是阮正玉父親在的時候,防備中原天朝而修建的。

這龍城關依山而建,正當大路,牆高有三丈,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自從龍城關建成之後,這裡就部署了重兵,乃是防衛天朝的最重要的一處城池。

不過這一回阮正玉北上把龍城關的守軍已經調走了大半,現在的龍城關只有3000多人馬防守可以說是十分的薄弱。

阮正玉聽完黎廣清的話也想答應,但是再擡頭一看,底下的那些士兵一個個無精打采,已經是沒有多少力氣了,現在繼續催促他們上路,恐怕有譁變的危險,於是他無奈地向黎廣清指了指四周的士兵,不再說話了。

黎廣清向四周一看,馬上就明白了阮正玉的意思,這段時間以來士兵是吃飯吃不飽,現在休息也不讓休息,他們本來肚子裡壓的火,恐怕就壓不住了,只要是有一個人挑撥,立刻就能釀成大禍。

黎廣清現在也只能無奈的同意國王的命令,然後安南國的大軍就開始在附近劈柴燒火,用盡剩的一點糧食開始做飯了。

但是阮正玉也是久經沙場的人,自然是不能不防備他,命令自己麾下的大將張雋,帶着1萬人馬在大軍之後嚴加防範。

這些安南國的士兵走了一夜又沒吃飯,現在終於可以休息了,於是一個個直接就躺在地下,一動都不想動了。

阮正玉見到軍紀如此散亂,這要是有人偷襲他們這些人可就麻煩了,本來想着上去呵斥他們幾句,但是最後忍下了。

很快,炊煙便開始升起,這邊的飯食馬上就做好,首先阮正玉的親兵,先給阮正玉送來一份飯食,這份飯食比別的士兵,也就多了幾塊兒豬肉罷了。

阮正玉他們剛剛吃完飯,正想着立刻趕路的時候,突然在前邊一陣騷亂,緊接着一個親兵過來稟報。

原來李廣仁帶着他的親兵已經逃了回來。

黎廣清一看這種情況,氣的是臉都青了,他給對方留下寶馬,本來是想讓他抵擋到最後能夠逃命用的,沒想到這個李廣仁沒有他父親半點的血氣,這纔沒多長時間就逃了回來,看來是把幾萬人馬全扔在了前邊了。

阮正玉看到李廣仁臉色鐵青,他指着對方問道:“我讓你斷後,你怎麼跑到我這裡來了?”

李廣仁有些尷尬的說道:“啓稟大王,中原蠻子實在是厲害,剛一接戰他們的弩炮就已經摧毀了在牆,我等無處防守,我只能先來給大王報信,讓大王早做準備。”

阮正玉聽到這個李廣仁竟然如此的不知廉恥,本來逃了回來還說給自己報信,現在這個李廣仁讓自己陷於險境,那自己就沒有必要再留着他了。

“來人呀,李廣仁臨陣脫逃,按律當斬,將他給我推出去,斬首來報。”

黎廣清看到國王要殺李廣仁,急忙過來勸阻。

“陛下,李廣仁的父親多有功勞,看在他父親的面上,這一回就饒過他吧。”

阮正玉聽完之後直接就把手中的碗摔在了地上,然後惡狠狠的盯着黎廣清,“現在幾十萬大軍危在旦夕,如此的大罪,你竟然還被他求情,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黎廣清看到國王眼睛都快瞪出了眼眶,知道他這一次真的是氣急敗壞了,哪裡敢還再說什麼,急忙退到一邊,當起啞巴來了。

第 251 章 母女第 41 章 震驚第 87 章 震驚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177 章 兩鎮第 589 章 夜襲第 137 章 空餉第 62 章 禍福第 706 章 緝拿第 218 章 寶玉、二春第 150 章 戰死第 429 章 示威第 494 章 求見第 260 章 結案第 760 章 寶玉第 86 章 阿爾斯楞汗第 599 章 滅口第 256 章 曹莽第 238 章 大帳議事第 153 章 見駕第 394 章 逼迫第 196 章 秦可卿第 67 章 開平衛第 667 章 勸說第 222 章 上朝第 706 章 緝拿第 331 章 離魂第 733 章 撕毀盟約第 760 章 寶玉第 742 章 母女相見第 608 章 酒宴第 595 章 善後第 579 章 江南(求訂閱)第 764 章 實封第 640 章 俘虜第 404 章 家常第 610 章 提醒第 415 章 救災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504 章 弔唁第 281 章 過府第 780 章 鬧劇第 248 章 詢問第 681 章 奪權第 395 章 辭呈第 22 章 誓言第 174 章 接旨第 482 章 到營第 618 章 人選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130 章 問對第 503 章 投靠第 663 章 進宮第 686 章 失禮第 622 章 雞犬升天第 729 章 鬧靈第 158 章 出兵第 121 章 良妾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277 章 昏倒第 274 章 突襲2第 215 章 見駕第 731 章 三年第 514 章 打臉第 284 章 人蔘第 26 章 出發第 190 章 交接第 100 章 解釋第 209 章 景陽鍾第 516 章 恭維第 418 章 先生第 16 章 世交第 339 章 猜忌第 604 章 賈府回京第 69 章 捉拿第 706 章 緝拿第 479 章 各有策略第 149 章 死戰第 496 章 逼宮2第 602 章 改弦更張第 115 章 遊擊第 623 章第 590 章 回京第 245 章 處置後患第 225 章 換將第 330 章 警幻仙姑第 251 章 母女第 625 章 銀子第 410 章 水災第 654 章 歸降(求訂閱)第 608 章 酒宴第 259 章 喬遷第 81 章 敵至第 349 章 青雲第 754 章 金蟬脫殼第 347 章 木石第 163 章 神弓第 604 章 賈府回京
第 251 章 母女第 41 章 震驚第 87 章 震驚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177 章 兩鎮第 589 章 夜襲第 137 章 空餉第 62 章 禍福第 706 章 緝拿第 218 章 寶玉、二春第 150 章 戰死第 429 章 示威第 494 章 求見第 260 章 結案第 760 章 寶玉第 86 章 阿爾斯楞汗第 599 章 滅口第 256 章 曹莽第 238 章 大帳議事第 153 章 見駕第 394 章 逼迫第 196 章 秦可卿第 67 章 開平衛第 667 章 勸說第 222 章 上朝第 706 章 緝拿第 331 章 離魂第 733 章 撕毀盟約第 760 章 寶玉第 742 章 母女相見第 608 章 酒宴第 595 章 善後第 579 章 江南(求訂閱)第 764 章 實封第 640 章 俘虜第 404 章 家常第 610 章 提醒第 415 章 救災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504 章 弔唁第 281 章 過府第 780 章 鬧劇第 248 章 詢問第 681 章 奪權第 395 章 辭呈第 22 章 誓言第 174 章 接旨第 482 章 到營第 618 章 人選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130 章 問對第 503 章 投靠第 663 章 進宮第 686 章 失禮第 622 章 雞犬升天第 729 章 鬧靈第 158 章 出兵第 121 章 良妾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277 章 昏倒第 274 章 突襲2第 215 章 見駕第 731 章 三年第 514 章 打臉第 284 章 人蔘第 26 章 出發第 190 章 交接第 100 章 解釋第 209 章 景陽鍾第 516 章 恭維第 418 章 先生第 16 章 世交第 339 章 猜忌第 604 章 賈府回京第 69 章 捉拿第 706 章 緝拿第 479 章 各有策略第 149 章 死戰第 496 章 逼宮2第 602 章 改弦更張第 115 章 遊擊第 623 章第 590 章 回京第 245 章 處置後患第 225 章 換將第 330 章 警幻仙姑第 251 章 母女第 625 章 銀子第 410 章 水災第 654 章 歸降(求訂閱)第 608 章 酒宴第 259 章 喬遷第 81 章 敵至第 349 章 青雲第 754 章 金蟬脫殼第 347 章 木石第 163 章 神弓第 604 章 賈府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