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

來到榮禧堂的書房裡,賈政正在那裡等着劉玄。

賈政穿着一身常服襖子,揹着手在房裡轉來轉去,一臉的焦慮,不知道的人還以爲被彈劾得是他。

“見過世叔。”

“明哥兒來了,快點坐。”賈政連忙扶住劉玄,引着他坐了下來,然後拿起書桌上的一疊紙說道,“今兒御門聽政,有好幾位朝臣當場上書彈劾明哥兒,還有十幾位殿下臣上書內閣,也在彈劾明哥兒。我託了一位任中書舍人的好友,把這些奏摺都抄錄一份,都在這裡。”

“謝過世叔關愛之心。”劉玄起身行了一禮,然後拿起這些彈劾奏摺的抄件,慢慢地看起來。

賈政看着神情絲毫不亂的劉玄,心裡卻是感嘆不已。別的不說,就是這份養氣功夫,就已經超出自己甚多。難怪舅兄王子騰沒口子地對這位世侄讚不絕口。想到這裡,賈政努力讓自己也平復下來,可不能連小輩世侄的氣度都比不上。可一想到劉玄要是真吃了彈劾,答應幫自己操辦點學政的事要黃,又忍不住地心急火燎起來。

“這是刑部右侍郎毛貴均毛大人的彈劾,說我挑撥聖上與太上皇的天家親情,有違天理人倫,包藏禍心。我記得毛大人好像是盧相爺的故吏。”說到這裡,劉玄想起前兩日這位盧大學士盧相爺三哥兒跑來拜訪自己,不由地笑了。

賈政看到後不由有些心塞,自己這位世侄,還真不知道天高地厚,盧相爺的故吏出來彈劾,就代表着盧相爺的態度。他可是中書侍郎、政事堂平章國事,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相,他也表態要彈劾你,你居然還不當回事?你非得天塌下來纔算罷休嗎?賈政原本還想着,動員一下賈府的資源,幫着劉玄躲過這次彈劾風波。現在看來是不必了,自己那點子資源,根本扛不動這滾滾天雷。

“這是中書省左六廳郎中李國利李大人的彈劾,說我不尊天威,不循人倫,位卑卻擅議上者諱,‘當遠斥此獠’。有意思,這位李大人我記得是魏大人的門生。”

“世侄知道就好。”賈政沒好氣地說道。前面那個首相你都不當回事,這位保和殿大學士、尚書僕射魏良弼,入值政事堂參知政事的內閣次相,自然也不在你眼裡。

在一旁的賈璉卻聽得額頭冒汗,他自從捐了個通直郎,憑藉着這個候補官的身份以及賈府的牌子在官場裡廝混了一段時間,也知道了什麼叫官威如天,官法如爐。

“還有這幾位的彈劾,差不多都是老生重彈。”劉玄快速地翻閱着這些抄件,看到後面一份時,不由皺起了眉頭。

“臣等伏聞,劉氏兩代鎮守漠北關東,鎮胡獠,拒高麗,延綿於今數十年,居關東亦十五年…”劉玄看得出來,這份奏章名義上在說他祖父、父親兩代在漠北、關東如何勞苦功高,實際上在暗指擅開邊釁以邀軍功,結營軍心以固兵權,“競克之功,遠勝前唐平盧、范陽兩鎮。”還故意用前唐平盧、范陽兩鎮節度使的拓邊軍功來襯托劉玄祖父、父親鎮守關東時的軍功。可是前唐這兩鎮節度使最有名的是誰?大叛賊安祿山!這不是明擺着在影射劉家有割據不臣之心。

奏摺裡筆鋒一轉,“臣實忿成均館都檢校郎劉氏玄,如此家世,累受天恩,不思忠君報國,只知離間天家,擅開朝議,作亂廟堂,”

看到這裡,劉玄嚇得出了一頭白毛汗。這個上奏摺的人,心思歹毒,下手卻極準,可謂是一刀封喉,真個是想置劉府與萬劫不復之地。

劉玄穩了穩神,繼續看了下去,“臣又伏聞,劉氏有商號曰興平行,私營鹽鐵,廣販良馬,糧食、皮貨、牛羊等厚利之貨,無一不沾,欺行霸市,斂財聚利,用途暗晦,恐有前晉世宗景帝之效尤。”

這話的意思無非就是說劉家還利用權勢,霸佔關東商路,甚至私自販運鹽鐵、戰馬、糧食等物資。這些東西,可都是能夠用於戰事武備。最後還說劉家聚集了這麼多錢,卻不知道用在哪裡,暗指劉家收聚錢財物資,陰養死士,收買軍心。前晉世宗景皇帝是誰?司馬師啊。這一位當年陰養了三千死士,散在民間,高平陵之變前夜,一朝而集,衆人莫知所出。這才一戰定勝,奠定了晉代曹魏的基礎。

這奏摺的意思說得還不夠明顯嗎?

估計賈政是沒來得及看這份壓在下面的抄件,否則的話定會被嚇得惶惶不可終日,說不得已經去“廷尉”處自首了,把自己跟劉家的所有勾連一一坦白。

寫這份奏摺的人是個狠人,下手也極其準確歹毒,要是一般權臣鎮將,估計已經閉門收拾行李,做好流放南疆的準備。甚至都可以準備家中主事人的棺材了。

“世叔,這鴻臚寺丞樑鳴贊樑大人你可認識?”

“鴻臚寺丞樑鳴贊?”賈政低着頭思量。這會顯示出他的功底了。他在中樞任職十來年,雖然追求的是清淨無爲,可倒也勤勉,每日裡去點卯坐班,很少有缺。各部各署的同僚看在榮國府面上,也願意打聲招呼,和氣交往。所以知交沒幾個,但認識的同僚確實不少。

“想起來了,這樑鳴贊樑大人不是進士出身,是河東的舉子。曾經做過幾任縣丞、知縣,後不知爲何被調到京兆府任推官。聽說忠順王側妃的弟弟蘭汝陽,拜了他爲老師,學了幾年制義,便被舉薦到了鴻臚寺,成了從六品的鴻臚寺丞。”

“這就對了,原來是忠順王爺的手筆,這就說得過去了。”

“什麼!忠順王爺也下場了?”賈政嚇得有點失色。

“世侄回去後,好好擬定一份請罪摺子。按律接到都察院的彈劾摺子是要免冠停職,回府待參的。世侄已經在府待罪,免冠停職不必了,但請罪分辨的摺子還是要上的。”

“世叔放心,小侄回去後就寫請罪折,趕在三省散班前遞進去。”

“那就好。唉,世侄還是過於年輕氣盛,好於弄險了。”賈政最後長嘆一口氣道。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