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

這一日,劉玄等人入了城,先去兩浙布政使司去拜見李秀其。藩臺衙門正堂裡,李秀其坐在正上首,左邊第一位是劉玄。雖然他官階略低,但總是欽差大臣,更是這次剿賊的督辦大臣,衆人便推他做了左下首第一位。往下便是胡伯恩、賈政、衛仲凌、桂修文、寧師道、李公亮、孫傳嗣等人。右邊第一位當然是何芝貴,往下是李純臣、寧世衡、徐天德、宋輔臣等人。兩浙文武高官,幾乎薈萃與此。

大家滿臉春風,一團和氣。大家齊心協力大敗了妖教亂賊,這保薦奏章裡定會人人有份。現在大局已定,劉玄主筆,李秀其、何芝貴聯署的報捷摺子也八百里加急送去京師了,就等着論功行賞的恩旨下來。大賞暫時不可能的,畢竟那賊首巫春秋還躲在洞源山裡,數千殘部也逃了過去。不把巫春秋等人的首級傳檄京師,這場大功就不算完。

客套寒噓了幾句,衆人便紛紛告辭。胡伯恩、賈政、衛仲凌自去各自的衙門,桂修文回去杭州州衙,等着跟劉玄交接。他只是杭州通判,要想實授知州,這場大功名錄裡必須要前三甲才行。所以他也不奢望,趕緊交接了,等着犒賞下來,擢升個上州同知,或是中州知州就好了。

何芝貴、李純臣、寧世衡、徐天德、寧師道、宋輔臣等人各自去安排各自部屬,交待防務。李公亮和孫傳嗣兩人留在偏廳裡候着劉玄。

“李大人,這次民亂事變,多虧你老人家臨危不亂,在杭州城調度指揮,才保住三吳精華不損,實在是首功啊。”

“哪裡哪裡,老朽只是做些份內之事,那比得上劉大人不顧矢石之險,親臨戰場,指揮各軍大敗了賊軍,救三吳萬民於水火。”

兩人互相擡了擡花花轎子,一頓互吹之後,李秀其臉面上的紅光更盛,彷彿年輕了二十歲。

這個老狐狸,可笑那楊鳳棲以爲架空了人家,還想着把人家推出去當替罪羊,頂了藩庫被劫的天雷。誰知道人家只是裝糊塗而已,早就把楊鳳棲、王重信等人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藩庫被楊鳳棲做主暫移北新關,這隻老狐狸不等韓振摸上門,就主動派人過來聯繫了。

有他在暗中盯着,楊鳳棲幾個,每天吃什麼,放了幾個屁都被摸得一清二楚。正是有了他的配合,李公亮和宋輔臣纔會輕鬆地剿滅那些水匪山賊,保住了北新關藩庫。等到鄞縣大捷,自己叫李公亮和孫傳嗣悄悄改了口供,把李秀其及其親信摘得乾乾淨淨,甚至還抄了一份上奏的口供給他,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所以楊鳳棲等人被一網打盡,李秀其只是得了個不輕不重的處分。畢竟他是一省主官,下面幾乎爛透了,怎麼也要擔些責任。浙西妖教作亂,丁居勝大敗,李秀其接到了劉玄的急信,也是非常配合,讓徐天德、寧師道、宋輔臣、潘籍、樊春霆等人迅速拿到了杭、越等州的主事權,這纔有堅守杭州十九天、諸暨二十二天,四十萬賊衆灰飛煙滅的大功。

劉玄心裡想着這隻老狐狸的算盤,暗暗佩服。這一番經歷下來,他老人家也撈足了好處。現在列進報捷奏章保薦名錄前三位,等到大功定下,只怕要擢升三品要員,過兩三年少不得撈個閣殿學士名頭告老榮休。到時回到故里,地方都要尊稱一聲老閣相,何等尊榮!

“劉大人,盧相前些日早就來信,告誡老朽,說兩浙多事,局勢詭譎,要我凡事多跟劉大人商議。”

“老大人客氣了。你和盧相,還有魏相,都是下官的前輩了,更是我之楷模了。論年紀,我怕是比諸位老大人孫輩也大不了幾歲,所以只想着多學學幾位老大人風範,這輩子能有老大人們一半的成就,我也心滿意足了。”

李秀其不由眼睛一亮,笑意更濃:“劉大人真是客氣了。你年紀雖輕,卻比一些三四十歲的同僚們還要老成。呵呵,我們早就已經耳順,從心所欲,卻偏偏有些該不惑的人卻心急得緊。心急則智迷,如何能不惑?”

“老大人教誨得極是,這些都是老大人的經驗之談,難能可貴,能如此坦誠說給晚輩聽,持明真是感恩戴德。”

“劉大人客氣了。你真不愧是世家出身,祖蔭綿遠,家學優長,能有劉大人爲同僚,老朽三生有幸。”

“老大人客氣了。”

“對了,老朽聞得京師、金陵一些人對亂賊焚燬北靖王、修國公兩府祖墓痛惜不已,甚至要把這筆爛帳算到老朽和大人頭上。”

劉玄眼睛一眯,心裡快速地盤算起來。

浙西事變,這帳絕算不到自己和李秀其頭上,因爲兩人都上過摺子或面聖時提醒過這件事,只是聖上和內閣不當回事。爲了掩過,這帳最後是要算在楊鳳棲等人頭上,反正他們那麼多罪名了,多頂一個橫徵暴斂,官逼民反也不算事。至於死了那麼多官吏,這帳必須算在丁居勝頭上,誰叫他貪功冒進,中了埋伏,造成浙西全線崩潰。

再說了,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遇到事變民亂,你們這些州縣官吏沒有辦法剿賊平亂,爲國捐軀、盡忠王事也是應該的,這是臣子之道。要怪只能怪你們命不好,偏偏遇上了。

算下來,北靖王、修國公兩府祖墓被焚燬一事,真要攀扯下來,似乎能算到劉玄頭上。那時丁居勝已經廢了,在杭州最大的官應該是李秀其,而負責剿賊是劉玄,不管你到沒到任,聖旨下來了你就算。亂賊一路東進,勢不可擋,還順路掘了兩府的祖墓,這罪名總得有人擔吧。

勳爵世家在兩浙的勢力遭到如此重創,正是一肚子委屈沒地方出,肯定會揪住這件事不放,沒有理給你扯出三分理,三分理給你扯出天大的理來,而且肯定會把目標放在劉玄身上,而不是老邁昏庸的李秀其身上,他一個要榮休的,有什麼好掰扯的?

那麼最關鍵的是聖上怎麼想。

劉玄想着今上的性子,再加上盧文韜等閣相宰輔們託李秀其轉達的話,心裡漸漸有了定計。

“晚輩謝過老大人的提醒。”

兩人打了半個時辰的機鋒,劉玄終於告辭了。

回行轅的路上,劉玄騎馬走在中間,李公亮、孫傳嗣在左右,上百衛隊在前後拱衛着。

“四郎,接下來當徐徐緩進,不能再急了,這些你跟李大人這隻老狐狸說明白了嗎?”

“說明白了。他也知道洞源山那裡方圓八百里,山高林密,就算是派二三十萬人上去也無濟於事。只能先圍上,步步逼近,尋找機會。他也不希望再出現丁居勝敗師之事。”

“打算我上書表豫春爲杭州兵馬使,國勝爲越州兵馬使,輔臣爲嚴州兵馬使,春霆爲衢州兵馬使,德魁爲婺州兵馬使,天德爲巡撫督護,宋輔臣、寧師道爲左右副督護,友德繼任平賊團練使,老鄧、鼎誠、續斌、忠源爲左右兵馬都監,前後提轄,各自率軍進駐。再請我舅舅坐鎮徽州,爲西面都部署,四方合圍,將白蓮教圍死在嚴、婺、衢三州交界的八百里山嶺間。”

“再表桂修文爲蘇州同知,重明你爲權行杭州同知,傳嗣爲杭州通判,淳之爲越州同知,署理越州知州。這些我早就私下跟姜老將軍以及恩師通過書信了,他們都贊同我這些部署。何世叔那裡我也早就打過招呼了,今晚又跟李大人通了氣,他們都願意在奏摺上聯署。”

“那就好。”

“劉大人,聽說有旨下來,要將丁大人解遞進京,交部院議處?”孫傳嗣問道。

“是的,丁居勝這次進京怕是沒法活着出京了。”劉玄嘆息道。

“什麼?劉大人,丁大人不是皇太后的親侄婿嗎?”孫傳嗣詫異地問道。

“他在浙西突遭敗師,三州各縣的官吏被他坑死了多少?這裡面有多少是勳貴高官的子侄親戚,聖上要借他的頭平息這些人的怨氣,所以他就是皇太后的親侄子,也少不得被賜個自盡。”李公亮不屑地答道。

聽到這裡,孫傳嗣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劉玄心思卻不在這裡,他把李秀其關於兩府祖墓被焚燬的提醒簡要地說了一下。李公亮忍不住搖頭道:“這事怕是有些危險。那些傢伙只怕是恨瘋了四郎,肯定會逮住這個機會死命地撕咬四郎你。這些勳爵世家,故吏門生只怕不少。而且…”

說到這裡,李公亮低壓了聲音,頭湊了過來,“太上皇的那些老臣子們,只怕也樂意看到四郎你這位新貴幹將吃些苦頭,到時不落井下石就算大幸了,萬不可指望他們雪中送炭。今晚李大人提醒四郎你,何曾不是一種表示,提醒一聲已經算是仁至義盡,後面想讓他們保你,只怕要另算。”

孫傳嗣不由駭然,低聲問道:“劉大人,李大人,你是說那些閣老宰輔們?”

“傳嗣,你不會以爲太上皇只有勳爵世家這一張牌嗎?好歹他老人家秉政二十多年。”李公亮低聲答道。

“好了,此等大事不宜在外面議論了。”劉玄話剛說完,突然心頭一顫,一股從尾椎涌出,沿着脊椎直上,背上的寒毛瞬間都炸開了。下意識間他猛然彎腰,想把自己身子隱在坐騎後面,卻聽得“嘣”的一聲輕微弦響,連忙一個側身,卻又聽到一聲弦響似乎在不遠處響起。等他扭過身子,一支箭矢從他耳邊穿過,緊接另一支箭矢卻從背後穿到了他的右肩。而此時的劉玄爲躲避箭矢,東扭西閃,已經失去平衡,猛然間跌落在地上。

“有刺客!”

趴在地上的劉玄聽到護衛們叫,還有李公亮、孫傳嗣叫着自己的名字。早知道就應該把常豫春他們留兩個在身邊的。哎呀,這麼痛,應該射穿了,怕是用的軍用神臂弩,狗-日的從哪裡買來?這些王八蛋,還是不肯放過我。

最後,劉玄眼一黑,終於昏了過去。

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金釵記後記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金釵記後記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
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金釵記後記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金釵記後記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