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

呂知淳衝進楊府,直入書房,丟下一疊文卷,笑罵道:“看看你的好弟子,遊山玩水之餘還歌以詠志,指桑罵槐,好不痛快?撈完功績,現在閒暇之餘便開始刷起文采名聲來了。只是苦了我和文則兄。”

“昨日文則兄去國子監講學,有貢生當面問他,劉持明爲當世俊才,卻被貶去守道觀。如此奸諂當道,文則先生身爲文壇領袖,又爲持明師長,不僅沒有秉公發聲,還有落井下石之語。可憐的文則兄,被一夥貢生當面斥爲僞君子,還當衆撕毀了他的範文,顏面掃地,晚節不保啊。”

“唉,那二三十位帶頭的貢生,正是四郎保薦上來的三吳秀才,視劉四郎爲恩主,自列爲門下行走。入國子監後又跟徐文禎、夏莫言、盧介瞻等幾位四郎好友往來密切。這些人沒有當面唾文則兄一口,我已經叫萬幸了。”

“怎麼?他們連你這個師祖的面子都不買?”

“這次劉四郎提舉蘇州道觀,朝野譁然,尤其以國子監和這些貢士最爲激憤。他們對我沒有出面爲劉四郎說話已經有些意見。要不是我還是劉四郎的恩師,只怕也要受文則兄這般斥責了。”

“真是奇了怪了,劉四郎給他們講的什麼學,授的什麼經?《春秋公羊傳》嗎?”

“都是一羣熱血青年,當年我們也不是這般過來的嗎?”楊慎一不以爲然地說道。

“你說的倒輕巧,文則兄這些日子,可是魔怔了。拿着劉四郎的詞賦,尤其是《赤壁賦》和《岳陽樓記》,看了一遍,讚許不已,然後又大罵一通,叫人燒掉。燒完不久,又叫人再抄錄一份,又再誦讀一遍。讀到痛心疾首時,又把劉四郎大罵一頓,再燒了抄件。聽說幫他抄錄的書辦都快要瘋掉了。”

呂知淳在那裡天高雲淡地說道,可楊慎一卻聞到了淡淡的幸災樂禍的味道。

“連我也頗遭非議,前日去集賢館辦事,有人在那裡故意念劉四郎的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然後在那裡嗚呼哀哉,說什麼竊居高堂的都是泥塑尸位,枵腹從公的不是被遠竄江湖,就是被冷落在幽院。這些混賬子,倒是會給自己臉上貼金啊。”

“你那算是好的,有上百位御史、國子監貢士和北直隸的舉人,結伴到北靖郡王府門前,一邊讀着劉四郎的這些詞賦,一邊大聲地指桑罵槐,把北靖郡王好生羞辱了一番。北靖郡王氣得半死,卻無可奈何,只敢拿下人撒氣。”楊慎一苦笑着說道。

“所以我說,你這弟子,要是生在亂世,絕世之奸雄。”呂知淳嘆息道。

楊慎一看了一眼好友,不動聲色道:“而今是太平盛世,四郎自然是要做一個治世之能臣。”

呂知淳笑了笑,不再就這個問題深入下去,而是眯着眼睛說道:“上次你把我和劉四郎拉在一起,把誤會談透,一番肺腑之言後,我才發現,其實劉四郎跟我纔是一路人。而且他的那些話,給我很大的啓發。而今的我不應該這麼早地就牽涉到這朝爭中來,應該學杜大人和劉四郎,先在地方歷練,創下一番功績來。”

“齊賢此言,正是萬全之言。”楊慎一沉吟地說道。他覺得呂知淳說得沒錯,劉玄暫且不說,新補的三位閣老,其實位置最穩的是杜雲霖。不管朝中局勢如何變幻,誰也不敢動他。國朝那讓人焦頭爛額的財賦度支沒人願意來扛,也沒人扛得動。

而那個死活就是榮休不了的閣老韋正禮,聖上和三宰輔都想讓他走,好把自己的人換上來。可誰有他這份威望,坐在京師內閣裡,從陝西到甘肅、從青唐到安西,從金山到熱海,國朝西北的各路牛鬼蛇神在他面前,就跟關公像前的魊魃,不敢蹦躂。

西北韋禮公、關東劉奉國,國朝的兩位羊角鎮撫使*可不是白叫的。

正是那一次面談,劉玄點破了這些玄機,使得呂知淳思路一轉,知道自己有些急功近利了,反倒不妥了。

“你有何打算?”楊慎一問道。

“改土歸流!”呂知淳一臉正色道。

楊慎一愣住了,他滿臉詫異道:“這可是件大事,前週年間花了三四百年,才辦好了一半。齊賢,你要是辦好了自當流芳百世,閣老宰輔都不在話下。辦砸了,禍及西南,你呂齊賢就要留下萬古罵名了。”

“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邪!”呂知淳淡淡地說道,“楊兄莫要擔心,我鎮撫過五溪蠻。而鎮撫五溪蠻的要害手段之一就是變相的改土歸流,此間關竅我也是熟知的。我琢磨過,前週三四百年的改土歸流不是白費功夫的。”

“雖然湖南行省西邊、貴州、四川南部、雲嶺是土司林立,流官政令難行。但是你仔細一想,這些地方上有威望、能夠振臂一呼應者如雲的宣慰司幾乎沒有了。都已經或被剿,或被推恩,或被分化,變成了大大小小數百個宣慰司。只要我掌握好火候,邊打邊拉,恩威並施,不讓他們勾連成一片,定有收穫。”

說到這裡,呂知淳狡黠地一笑:“再說了,我會拉着李純臣、李良輔這兩兄弟去的。李純臣,兇悍狡詐,湘西、貴州、川南的苗人無不畏懼其威。李良輔,他將五溪蠻北四部化爲施州、峽州三縣。現在又在湘西整飭,日見成效。”

“我看你拉着這兩位,就是算準了萬一有什麼事,劉四郎不會坐視自己的親舅不管。”楊慎一毫不客氣地說道。

呂知淳不以爲恥地說道:“我最佩服劉四郎這打仗的本事,就跟他的詩詞文采一般,幾近到了獨步天下的境界。有他兜着底,我也膽壯些。”

“你這個當師叔的。唉,也好,你能跟劉四郎解開芥蒂,我也覺得欣慰。只是你要是也出了京師,能幫我的人就不多了。”楊慎一嘆息道。

等楊慎一送呂知淳出去後迴轉來,楊翯已經在書房裡等着。

“三郎,我跟你呂師叔的談話,你都聽到了?”

“聽到了。只是父親,呂師叔可不是那麼輕易退讓的人啊。”

“形勢比人強啊。再這樣過幾年,說不定劉四郎的官階能竄到他前頭去,你呂師叔不想着些出路不行啊。京師裡,聖上跟三位宰輔爲首的舊臣派的爭鬥一時半會沒得結果,他只能另想他法了。趁着正值壯年,好好奮發幾年,力圖在知天命時能積功入閣。”

“呂師叔能這般想,也算是解了父親一個難題。”楊翯說道。確實,呂知淳與劉玄不再暗鬥,楊慎一不知多高興。

“唉,只是此後的路更加艱難了。”

“父親爲何這般說?”

“爲父從遼陽城回京已有兩年了,早不復當初的指點江山,只爭朝夕。有時候想想,我想做的事,成了幾件?要不是春震兄、劉四郎等人幫襯,只怕釐清吏治都還未開始。反倒是劉四郎,步步爲營,想做的事幾乎都做成了。”

“父親,你此言怎講?”楊翯忍不住開口問道。

“劉四郎十五歲言及要中進士,結果十七歲中了狀元。立軍功、遷官階不說了,扶復勳爵世家、開禁火器、編練新軍、增設北洋水師,件件居然都讓他辦成了。我也是前幾日突然想起,當年劉四郎在門下讀書,與我閒聊時提及過這些事。只是當時他玩笑口氣,我也不當回事。現在記起,如芒在背。”

楊翯忍不住嚇了一跳,“四郎有如此深沉的城府?我怎麼一點都察覺不到?”

“爲父都是偶然間才察覺到的,你怎麼能察覺到。大奸似忠,大佞似信。我的這弟子,我已經琢磨不透了。”

*從京師位置看,西北、關東像是大秦朝的兩隻羊角,腦門是正北的陰山漠北行省。

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
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