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

正統帝死於陣前!討逆大軍大敗後,京師接到的噩耗一個接着一個。主將、兵部尚書鍾裕安以下百餘人死於亂軍中,副將、兵部侍郎、都承旨沈自省等數十人被執。十三萬兵馬瞬間奔潰。後來陸陸續續逃回居庸關的數千人驗證了這些消息。但最後這個消息卻如同是巨大的地震,讓京畿一片慌亂。

消息也傳到了四方館。

“殿下,中原的新皇帝居然死了。真是想不到,這裡也不安寧。”說話的是伊爾利汗國使團正使,耶律奇沙。

“真是一羣蠢貨啊。”說話的是喬裝打扮,混在伊爾利汗國使團裡的伊爾利大汗烈勿闕的女兒妥妥木黎公主。她坐在屏風後面,聲音裡帶了幾分不屑。

“殿下說誰是蠢貨?那些打敗仗的,還是京裡的這些老夫子?”問話是使團副使,蕭叡密。

使團成員斛條植、葛羅修鮮、奇解蘇、包忽那、百狐鉢羅都把目光轉了過來,側耳傾聽。

“是太原那幫蠢貨。正統帝一死,弒主的罪名他們是洗不掉了。他們以爲把正統帝殺了,再請那所謂的太皇太后、皇太后下一道詔書就能把這皇位寶座拿到手了?問過天下人了嗎?問過京畿文武百官了嗎?問過地方諸多勢力了嗎?”

耶律奇沙臉色一變,眼珠一轉,悠然道:“殿下說得極是。地方諸多勢力一直在靜觀其變,現在正統帝一死,他們反倒好發作了。爲君父報仇,天經地義!”

蕭叡密也點頭附和道:“殿下和耶律大人說得極是,太原這步棋走得奇臭無比。正統帝好歹也是中原大部分軍民公認的天子,太原與其爭戰,活擒他,再逼他寫下退位詔書,勉強有個交代。現在直接把天子弄死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不是還有太原的皇四子嗎?大秦怎麼就失其鹿了?”奇解蘇詫異地問道。

“弒主罪名背上了,便是失德。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成爲天下共主。而且看中原史書,新舊朝交替,都是讓舊主禪位,鞏固江山後纔敢下毒手。太原只是佔據偏隅一角,他們連居庸關都打不進,有怎麼實力讓天下諸多勢力心服口服。”斛條植摸着嘴角兩邊的鬍鬚說道。

“你們說,正統帝一死,誰獲利最大?”屏風後面的妥妥木黎公主又開口問道。

衆人沉寂一會,蕭叡密眼睛一亮,驚喜地說道:“關東軍鎮!”

“是啊,關東軍鎮。”妥妥木黎公主悠悠地說道:“中原的人不知道關東軍鎮已經成了什麼樣的怪物,一直蟄伏在遼陽的劉家暗藏着多麼強勁的實力。”

百狐鉢羅在旁邊附和道:“殿下說得沒錯。前幾年我們跟着殿下在漠北陰山和關東走了一圈,深知劉家以關東爲根據,串聯着九邊十一座軍鎮。這次錫林軍和歸化軍從逆,倒是讓我有些意外。”

“意外?你的意思是錫林軍和歸化軍從逆,劉家或者九邊軍鎮在背後做了手腳?”耶律奇沙問道。

“手腳估計沒有。這兩處軍鎮衆所周知跟河東晉商關係密切,說不得是被錢給砸倒的。只是劉家在九邊軍鎮的勢力密佈,肯定聽到風聲了。偏偏卻保持着沉默,既不出手阻止,更不出聲上報,這就耐人尋味了。”蕭叡密接着說道。

“劉家居然如此深謀遠慮?”葛羅修鮮等人詫異地問道。

“誰能想得那麼遠呢?誰又能預知到正統帝繼位,然後被逆賊弒殺?”妥妥木黎公主搖頭道,“這世上沒有誰能想得這麼遠,又這麼周全。只不過是見招拆招而已。錫林軍和歸化軍從逆,劉家那邊不做聲,無非是想把水攪渾。沒有戰事,他們怎麼撈軍功,怎麼提醒新君他們非常重要?”

“只是任誰也沒有想到,太原逆賊居然把正統帝殺了。那邊說正統帝是陣前自刎。不過這不重要,死去的正統帝和活着的正統帝完全不同,不管他是怎麼死的。”蕭叡密嘆息道。

“你們看吧,正統帝一死,套在關東軍鎮脖子上的枷鎖被解開了。”妥妥木黎公主這時又說道。

“殿下,請問這是何意?”

“直覺,女人的直覺。”妥妥木黎公主沒有正面回答。

耶律奇沙卻似乎明白了什麼,“桌面上看,現在來看似乎太原那邊佔據了上風,其實卻是炸胡,全是虛的。真正的玄機還在京畿這邊,這裡有侍衛軍、直隸州軍五六萬人。平逆是不行了,但守住要隘和京師卻綽綽有餘。而且內閣樞密院都完整保持着,積威已久,肯定能壓得住京裡的某些興風作浪的小人。”

“在桌底下,底牌最多的卻是關東軍鎮,不要忘記了,高麗,哦,現在叫朝-鮮,還有八萬精銳,而北洋水師跟關東軍鎮關係密切,海路不絕。”

葛羅修鮮遲疑地問道:“而今大雪封路,就算九邊軍鎮想摻和進來,也是大軍難行吧。”

“而今是冬月沒錯,可是九邊軍鎮又不是沒在雪地裡行動過。不需要全體動員,只需糾集上萬騎兵,往大同方向一擺,逆軍就不敢亂動。他們敢打京畿,那邊就敢直抄他們的老窩。再說現在又不是最嚴寒的時節,道路沒有完全被封阻,關東軍鎮從遼陽小規模出兵,沒有什麼阻力。”

這邊議論着機密,居庸關前來了一支隊伍,不過兩三百人。剛到關口,有人大聲道:“快開關門,忠順王爺回來了。”

連喊三遍,保持着沉寂的城樓終於有了動靜,沉重的關門在吱呀聲中被徐徐打開,然後甕城的門也被打開了。

忠順王跟着隨從們緩緩進了關門,他臉上肅穆,嘴角眼角卻有着壓抑不住的喜色。他在某個地方躲了十來天,完成一些事情後,看到時機成熟,便終於露面了。

哼,老三隻不過是小聰明,他以爲我不知道他那些腌臢事,以爲背後站着皇太后、皇貴妃,勾連了北靖郡王和東平郡王,把皇四子擺出來做招牌就穩操勝眷了?天下大勢還在京師!當年太祖爺勢力天下第一,也是收復了京師才被天下人公認。

原本以爲廣平郡王繼位,忠廉、北靖、東平三王護着皇太后皇貴妃和皇四子逃到太原,兩邊一番龍爭虎鬥,自己渾水摸魚,卻沒有想到有人直接把廣平郡王刺殺了。真是狠人啊。不過這更好,吳國公這一位,自小單純,只想着做逍遙王爺,驟然被推到皇位上,肯定是舉手無措。

自己在暗中煽動沈自省那些自命不凡的新君寵信之臣,從而慫恿那位侄兒皇帝傻乎乎地御駕親征,好一戰定天下。卻不知道,戰事無常,最是方便做手腳的。好了,現在終於如願以償。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回京師了,死鬼老二,血脈只剩下太原那個弒主的皇四子,那些文武百官也沒得選了,只能讓我兄終弟及了,這皇帝寶座,轉了幾年,還是落到本王頭上。

正想着,只聽一聲炮響,關門被緩緩關上,忠順王一驚,左右一看,才發現自己一行人被圍在了甕城裡。

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
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