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

七月二十九,禮部右侍郎、國史館總監修賈政上本,言及其母七十大壽,闔府做壽,求恩准敬德皇太后回府省親,爲祖母賀壽。

內閣接到題本,涉及到宮內,直接遞到西苑。監國批紅恩准。

八月初二一早,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內侍官等,帶了許多小黃門出來,各處關防,擋圍帷,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進,何處行禮,何處進膳,何處啓事,種種儀注不一。外面又有京兆府官員並五城兵馬司打掃街道,攆逐閒人。賈璉賈蓉等督率匠人扎花燈備儀仗類,忙了一日,俱已停妥。

幸好賈妃來省過一次親,賈府上下知道應對,從容許多了。不過這一夜,上下還是不曾睡好。

五鼓剛罷,自賈母等以下有爵和品階者,皆按品級服裝大妝。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綵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悄無人咳嗽。賈政等有官身男子穿公服在西街門外候着,賈母等在榮府大門外候着。

街頭巷口,俱系圍帷擋嚴。等了不過一刻鐘,忽見一內侍坐大馬而來,賈政忙接住,正是六宮都守夏守忠。

“夏內相,太后娘娘可是出宮了。”

“賈老爺,你客氣了。娘娘這會出宮了,只是要先去自然觀給老太太祈福求壽,需得緩一個時辰。”

一番事變後,幾位內相也是各有結果。戴權和於安良從逆,在太原就被絞刑棄市。吳寶象繼續做內侍省都監,在寶慶公主身邊伺候着,翁德海繼續守着上書房,只是從紫禁城轉到西苑。林受用轉身成了漢王府內侍領班使,在漢王妃薛寶釵跟前效用。紫禁城就由升任和六宮都守的夏守忠管着,在皇太后和皇太妃跟前聽用。

“那夏內相前來不知有什麼吩咐?”

“娘娘怕老太太遵禮循制,到府門口迎接。她老人家七十歲了,真要是如此,一是身體吃不消,二是她是老壽星老祖宗,如此一來讓皇太后違了孝道,所以特意叫灑家過來,請老太太、太太到榮禧堂裡候着,朝廷禮制,交由小輩們遵循就好了。”

“這怎麼能行?這是朝廷大禮制,萬不可荒廢。”賈政把頭搖得跟撥浪鼓。

“賈老爺,娘娘說了,她是來給老太太祝壽了,要是還這般拘謹,那就太沒意思了,她還不如不來了。這是娘娘的懿旨,還請賈老爺全娘娘孝道親情之意。”夏守忠笑得跟朵花兒似的,語氣誠懇。

賈政想了想,也不再堅持了,“那我陪夏內相進去,跟老太太說一聲,謝過娘娘的恩典了。”

聽夏守忠說了原委,王熙鳳說道:“老太太、太太且請回房休息。這裡就由妾身、寶玉媳婦和蓉兒媳婦候着好了。”

這邊忙亂完,夏守忠回去交旨。這次賈璉按慣例悄悄塞銀子過去,死都不肯收了。

過了一個半時辰,有十幾個小黃門一對對挑着香薰爐過來,各處薰撒。待到除去穢臭之氣,聽到街頭有馬跑之聲。一時,有十來個小黃門都喘吁吁跑來拍手兒。前面來的這些小黃門會意,齊聲叫道:“來了,來了”,然後各按方向站住。

賈政領合族子侄站在西街門外,王熙鳳領合族女眷在大門外迎接。

靜悄悄的半刻鐘過去,忽見一對紅衣內官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帷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刻鐘又是一對,亦是如此。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得隱隱細樂之聲。

一對對龍旌鳳翣,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着御香,然後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又有值事內官捧着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一隊隊過完,後面方是八個太監擡着一頂金頂金黃繡鳳轎輿,緩緩走來。

賈政連忙帶着合族男子跪下,齊聲道:“恭迎皇太后娘娘。”

夏守忠帶着幾個內官走了過來,扶起了賈政、賈璉等人,並說道:“娘娘說了,都是自家骨肉,不必如此多禮。”

那轎輿擡進牌坊,直入儀門往東去,到一處院落正廳門前,有執拂內官跪請下輿更衣。於是擡輿入門,內官等散去,只有女官等引領皇太后元春下輿。

禮儀太監跪請升座受禮,兩陛樂起。禮儀太監二人引賈政,賈璉等於月臺下排班,殿上女官傳諭曰:“免。”太監引賈政等退出。又有太監引榮國太君及女眷等自東階升月臺上排班,女官再諭曰:“免。”於是引退。

茶已三獻,太后降座,樂止。退入側廳更衣,方備省親車駕出園子。至榮禧堂正廳,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不迭。皇太后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相隔許久才又見面,此間出了許多事,三個人滿心裡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邢夫人、尤夫人、李紈、王熙鳳、林黛玉、夏氏以及趕回府來祝壽的迎、探、惜三春、史湘雲等,俱在旁圍繞,垂淚無言。

這時元春開口說道了:“離了那鬼蜮一般的地方,見到了老太太、太太和諸位嫂嫂、妹妹們,我這心又像是活了過來。”

王夫人念及自己女兒,苦熬幾年,終於冊封尚宮,可是還沒過上多久舒暢日子,結果天塌了,孝廟先皇居然駕崩了。纔不過二十多歲,就守寡了。幾經變故,那紫禁城確實成了鬼蜮了,除了老小的幾個寡婦,就沒有一個男子了,陰氣沉沉,連寶慶公主都不願住在那裡。

想到這裡,王夫人悲從中來,只是很多話不能說出口,只能以淚洗面。

元春見母親哭得更兇,連忙強笑道:“今兒是來給老太太祝壽的,我也難得出來回孃家一回,不說說笑笑,母親反倒哭了起來。一會子我回去了,又不知多早晚纔來!”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

邢夫人、王熙鳳等忙上來解勸。賈母等請元春歸座,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後東西兩府掌家執事人丁在廳外行禮,及兩府掌家執事媳婦領丫鬟等行禮畢。

元春問道:“漢王妃和薛太太在府上嗎?”

“漢王妃和薛太太原本打算前日就過來,只是聽聞太后娘娘要回府省親祝壽,不敢搶在前頭,故而定了申時再過來。”

“那稍後再與漢王妃和姨媽相見。”

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引子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
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引子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