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

熱豆汁配燒餅,五人吃得不亦樂乎,直呼過癮。

用完早餐後,五人便各自忙自己的。

徐天德在屋檐下翻閱着這幾日的朝廷邸報手抄稿。常豫春拿着一本《尉繚子》,看得咬牙切齒。封國勝拿着一本《李衛公問對》,看得搖頭晃腦,符友德則拿着一本《國朝兵制輯要》在看,默然無聲。

劉玄則在另一側的亭子裡,中氣十足地朗讀《左傳》。

到了辰正兩刻,福安帶着一個二十一二歲的男子走了進來。

“四哥兒。”

“福伯。”

“我已經打聽到了,祭酒李守中大人已經出府,去國子監了。”

“那好,我們出發了。”

“四哥兒,這是韓振,馬軍先鋒營都虞候老韓頭的第三子,在京師城聽用了七八年,非常熟悉這裡,讓他給四哥兒帶路。”

“小的韓振,見過四少將軍。”

“好,韓振,前頭帶路。”

國子監在安定門方向,位於城北,孔廟和貢院的旁邊。遠遠地下馬,有幾個夥計過來,幫忙牽到旁邊的車馬店裡。

從國子監的正門-集賢門旁邊的側門走進去,穿過勸學牌坊,繞過辟雍殿,從左側的率性堂旁走進去,再從明倫堂左翼穿到敬一亭前,劉玄一行人被攔住了。

韓振上前,遞上一份名帖,先低聲對小廝道:“我家公子乃奉國將軍府少將軍。”然後又朗聲道:“遼東行省順天府懷東縣生員,劉玄劉持明拜見國子監祭酒李大人。”

小廝早就被最前面那句給唬住了,接過拜帖,一溜煙就跑了進去。過了一會,小廝又跑了回來。

“劉公子,李大人有請!”

劉玄一人進得房間,李守中在書桌後面等着。

“學生劉持明見過祭酒大人。”劉玄拱手彎腰,長施一禮道。

“嗯,起身吧。”李守中五十歲左右,枯瘦有勁,帶着網巾,穿着一件青色的衫子,雙目透着精光,打量着劉玄。

“你幾時到得京師?”

“回祭酒大人,昨日正午。”劉玄恭聲答道。

“今日就來國子監報到,可見你還是有進學之心。你乃貴胄,我本不好看你。”李守中說得很直白,劉玄站在那裡,靜靜地聽着,臉色絲毫未變。

“只是你乃遼東行省學政考覈過再保薦的。汝父雖是邊鎮軍帥,權柄熏天,但魏子良的風骨,我還是信得過。而且汝師早就來信,把你一頓好誇。楊慎一雖然年少於我,卻是我早一科的前輩,更是狀元公出身,任庶吉士,入翰林院,三十歲便學問名動天下,爲舉世大儒。他爲人峻刻,很少如此夸人。我對你倒有幾分好奇了。”

“學生原冥頑之徒,幸得恩師開化,大宗師賞識,不敢有半分懈慢。今日能入國子監,聆聽祭酒及諸位教授教誨,實三生有幸。”

“不愧將軍府出來的人,十六歲就如此老成持重。你治過何書?

“回祭酒大人,學生已經治過《尚書》、《詩經》、《周易》、《孫子》、《論語》、《孟子》,現在正在治學《左傳春秋》、《韓非書》和《禮記》。”

“哦,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居然五經已治三,四書已治三。煙溪先生收你爲徒,看來是器重你的才學了。詩詞歌賦,你善何文?”

都是讀書人,李守中知道治和讀的區別,所以對於劉玄十六歲就有如此成就,也是頗爲讚許地。

“詩詞略通,喜做策論,歌賦生疏。”

李守中撫着山羊鬍子,微眯着眼睛問道:“喜做策論,嗯,策論是策義之一,有大用處,可有舊作?”

“有。去歲學生讀《史記》之《留侯傳》,心有所思,便寫下一篇《留侯論》,請祭酒大人指正。”

接過劉玄遞上上的文卷,展開一看,入目是一行楷書小字,秀勁姿媚,流暢自然,有蘭亭風貌,眼前不由一亮。真是一手的好字,而且頗有新意,不拘泥於前唐名家。

仔細一看,寫的是:“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

頭句就讓李守中不由心頭一震,腰間挺直,身子坐正,雙手扶卷,繼續往下看:“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當看到“忍小忿而就大謀”和“養其全鋒而待其敝”時,李守中不由拍案叫絕。遼東鐵木做的桌子被拍得啪啪作響,真想不到,他那枯瘦的手掌居然如此有勁,該不是練了鐵砂掌?

拍完之後,心情澎湃的李守中四下慌亂地翻找一番,終於找到筆墨,正要下筆,看到策論正文後面有批註:“文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至其渾浩流轉,曲折變化之妙,則無復可以名狀。此一論,其立論超卓如此。”

“煙溪先生批註已盡然,某無從下筆,有佳子如此,竟已成他人之徒!嗚呼哀哉!”

把筆一丟的李守中如喪考妣,搖頭晃腦地嗚呼了半晌,最後攤開一張白紙,將此文手抄了一遍。

“如此雄文美篇,可下酒。”抄完後,李守中把文卷退回,然後大聲呼叫門外的小廝:“你帶劉公子去找秦司業,速速辦好他的入學手續。”

然後揮揮手,示意劉玄等人退下,自己拿着那份墨跡未乾的手抄稿,又誦讀起來。

有了李守中這個國子監最大官的發話,掌管國子監實權的左司業秦基又知曉樂劉玄的身份背景,自然關照下面小吏,速速辦事。

不到半個時辰,劉玄的那份遼東行省學政司開出的官憑,被換成了國子監開出的憑證,又拿到了出入的腰牌,正式成爲大秦朝國子監太學的一名貢生。

向李守中和秦基告辭之後,劉玄看天色還早,乾脆在韓振的陪伴下,帶着徐天德、常豫春、封國勝、符友德四人逛起這大秦朝最高學府。

辟雍殿左右兩側各有廂房三十三間,爲教授們給監生們授課的地方。東爲率性堂、誠心堂、崇至堂;西爲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統稱六堂。辟雍殿以北,敬一亭出來向右拐,是明倫堂,這是祭酒司業或名儒講學的地方,一月能開個三四次。

走到正義堂,突然聽到那邊一陣嘈雜吵鬧聲,轉過牆角,看到堂前空地裡,有一羣人在推推嚷嚷,一看就知道是有事發生了。國子監也有學生打架鬥毆?劉玄忍不住好奇,走上前去。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