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

轉過一道圓門,薛寶釵看到那邊的遊廊裡有四個人,兩個十六七歲的丫鬟,兩個三十多歲的婆子,面向惜春和史湘雲跪着,看到薛寶釵走來,都不敢出聲說話。

“正有事到處找你們,想不到你們在這裡。”薛寶釵笑着說道,“你們這是怎麼了?”

沒等那丫鬟婆子開口答話,薛寶釵繼續對着史湘雲和惜春道,“就算下人不知事,要教訓幾句,也不該你們來。都是大府閨中的姐兒,不該做這等事。她們有什麼過失,告訴管家媳婦們一聲,賴大家的、周瑞家的,讓她們去處理就好了。”

聽完薛寶釵的話,原本開始還有幾分竊喜的婆子丫鬟們全臉黑了,一個婆子甚至癱坐在地上。老太太太太們知道了,念着慈悲,還會從輕發落她們。要是落到那些管事媳婦們手裡,爲了討好主子,顯示公正嚴廉,下手只會更狠。

“縷兒,你去把這事說給周瑞家的,並告訴她,不僅我和四姑娘,還有薛姨媽家的寶姑娘等着回話呢。”

“好的姑娘,我這就去找周瑞家的說去。”翠縷一直跟在史湘雲身邊,事情原委她聽了全,也有幾分忿忿不平,聽了自家姑娘的話,連忙應道。

“這裡了事了,我還有事找你們。”薛寶釵一邊說着,一邊拉着史湘雲、惜春兩人往他處走去,鶯兒、入畫連忙在後面跟着,只留下兩個婆子和兩個丫鬟跪在地上,不知所措。

奉國將軍府裡,剛纔王夫人身邊婆子丫鬟嘴裡的小浪蹄子,晴雯跟麝月坐在內院右廂房裡,時不時透過窗口看向左廂房。

“麝月姐姐,你說四爺能不能熬過這一關?年考奪魁,居然連拔貢都不進,國子監那幫子老東西,真不是些東西。”

“你少說這些話。我看四爺這幾日心情挺平和的,你不要在他跟前說這些子話,免得勾起他的不痛快。”

“那是四爺強忍着的,拔貢,可是明年參加春闈的資格,錯過了就得又等三年了。”晴雯瞪着眼睛說道。

“就算是再等三年,四爺也才二十,四爺他自己都不慌,你在這裡慌得跟熱鍋上的螞蟻幹什麼?”

“你這沒心沒肺的東西,虧得四爺這麼疼我們,白養你這隻白眼狼了。”晴雯忿忿道。

這時,有小廝在內院門口稟告道:“稟告四爺,李公子和潘公子來了。”

“請到外書房裡安坐,我稍後就過來。”劉玄叮囑道。

在福伯的堅持下,內院徹底成了內院,除了劉玄本人和丫鬟婆子,任誰也不得擅進。然後在離內院最近的左偏院裡收拾一下,佈置了一間外書房,徐天德、常豫春、符友德、封國勝和韓振住在這院裡的廂房裡,隨時聽命。

“四爺,要我端茶去伺候嗎?”看到劉玄要去外書房,晴雯跳出來問道。

“哈哈,不用了。”劉玄笑着說道,剛走幾步,又轉過頭來說道,“既然你如此清閒無事,那今日的字帖多寫兩張好了。”

晴雯聽了臉色不由一黑,支着耳朵的麝月、金釧和玉釧在屋子裡嗤嗤地笑,然後都滾到一團去了。

外書房裡,劉玄和李公亮、潘籍對坐好後,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嘆息道:“想不到這侯孝康和石光珠還真是恨我不死啊。”

“四郎你三番兩次落那兩人的面子,怎麼得也要壞你幾件事,出了這口惡氣。”潘籍笑着說道。

“只是可惜,忠順和廣安這兩位沒有下場。”李公亮還是那副嚴苛肅正的樣子,“那兩位倒真忍得住。忠順王能忍得住我能猜到,想不到廣安王也能忍得住,可能他背後有了高人。”

“你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只是一出簡單的引蛇出洞,你還想着演成火燒連營?”劉玄指着李公亮笑着說道。

“重明,就我們這身板,要是忠順、廣安兩位王爺真下了場,我們也啃不動,只怕要坐蠟了,到時不要魚沒有網到,還誤了四郎的大事就不好。”

“我心裡有數,而且只怕四郎心裡也有數。”李公亮淡淡地說道。

“對了,四郎,你那官憑拿到了嗎?不要因爲這事,耽誤你的正事。”潘籍轉頭問道。

“我上午已經去京兆府學政司走了一遭,官憑下午才能拿到,振哥兒幫我去拿了。”

正說着,徐天德在門口稟告道:“四郎,振哥兒回來了。”

“喚他進來。”

待到韓振進來了,劉玄直接開口問道:“可拿到了?”

“回四郎,拿到了。”說罷,韓振把一份公函小心地捧到劉玄跟前。

劉玄接過來,打開封皮紙包,拿出一張紙來,只見上面寫着:“遼東行遼陽州懷東縣秀才劉玄字持明,甲申年五月初五生人,籍貫淮西壽州壽春縣。庚子年秋九月經遼東行省提學司考覈驗過,舉薦入國子監爲貢生,辛丑年春二月國子監錄驗入學,對照核牌無誤,特驗發此憑,准予參加京兆府辛丑年鄉試,八月二十日巳初時前入貢院錄驗參考無誤。京兆府提學司隆慶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修國府裡,侯孝康聽完下人的回稟後,臉色鐵青得像是抹上了一層黑漆。

“康哥兒,你不要如此惱火。”在一旁的石光珠勸道,“我們拿祖制說事,不舉劉持明爲國子監拔貢,他也以祖製爲援,直接去參加京兆府鄉試,大不過多考一場。”

“祖制?有國子監貢生可以參加京兆府鄉試的祖制嗎?”侯孝康不甘心地問道。

“當然有了,而且它這祖制還從太祖皇帝時候就三省明發定下的,只是貢生們心高氣傲,一兩次年考不佳就回省去了,久而久之也沒多少人記得了。我們選用的那條祖制,只是太祖皇帝年間定下的。後來到了高宗皇帝又改了,時而看三年年考,時而看兩年年考,時而就只看指定那一年的年考。到了太上皇執柄年間,就直接按春闈前一年的年考來選拔貢。”石光珠苦笑着說道。人家遵從的祖制有明文規定,自己們用的卻是有些擺不上臺面。

“大爺,剛傳來的消息。“有小廝在門口稟告道。

“說!”

“今天五城巡城御史彈劾國子監左司業秦基秦老爺,說他身爲朝廷命官,徹夜狎妓、違反宵禁、行爲不端、德不配位。”

“怎麼回事?”

“昨夜,秦老爺從花萼樓盡興回府,已是醜正時,路上遇到了巡邏的五城兵馬司的人,發生了衝突,後又遇到了巡視的五城御史,就被抓了現行。”

“這個糊塗蛋!你在花萼樓裡玩,留宿就好了,還非得上街回府。遇到五城兵馬司的人,說幾句軟話就趕緊走,非得持傲威風幾句,好吧,這下被巡街御史給抓到了。”侯孝康大罵秦基這個豬隊友。

有推薦了,藉着這股東風,一天兩更(早上8點半和中午1點),各位書友也幫忙多投些票,讓這本書的成績也好看些。謝謝了!!!

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
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