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二桃殺三士

破鏡?

趙雲緊緊盯着案桌上的那張消息字,眼睛都快長出花了卻也沒有發現那紙上除了這兩個字外還有其他的東西,但這兩個字又代表了什麼呢?

破境,他倒或許知道,畢竟他就是當世少有的槍術大師。從學武之初的窺徑、登堂入室到如今的一流武將,他經歷了多少次內力提升和靈魂的洗禮,而每一次的提升和洗禮他便要破一次境,破境對於他來說已經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尋常之事了。

但是破鏡呢?那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趙雲百思不得其解,搖了搖頭轉向王黎:“兄長,諦聽營傳回來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他們打破了誰家的銅鏡?”

“不是他們,而是諸葛亮!”王黎將紙條丟給一旁的郭嘉和荀攸,淡淡一笑,“魚兒既然已經上鉤,那我們的二桃殺三士之策也可以開始實施了!”

趙雲一懵,一改往日沉穩的作風口中如連珠炮一般問個不停:“諸葛亮?他不是現在正效力於劉備麾下嗎?他打破別人家的銅鏡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怎麼又扯着我們的二桃殺三士之計了?”

王黎笑了笑,指着紙上那兩字解釋道:“昔日樓蘭古國之西有一小國,其國中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情比金堅,唯恐國亡後二人不能相守,因此以刀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正月望日賣破鏡於都市,冀得相見。

果不其然,不久國亡家破,公主沒入樓蘭國某國公家中。德言逃得性命,依約至京都,見有蒼頭賣半鏡,於是拿出自己手中的半鏡相合,發現蒼頭的半鏡正是其妻子樂昌公主所擁之物。

德言百感交集,於鏡上題詩一首,詩云: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見詩如見昔日二人相聚之時,數日內悲泣不食。國公聞之,遂召德言,將樂昌公主重新歸還於他。這便是破鏡的典故,破鏡重圓之意!”

當然,破鏡重圓並非什麼前朝樓蘭之事,而是發生在漢朝三百年以後的隋朝,而典故中的人物除了徐德言和樂昌公主外,其國公也不過是以隋朝的越國公楊素映射罷了。

說到越國公楊素,王黎倒是頗爲敬佩。

不管是徐德言和樂昌公主的啊“破鏡重圓”,還是成全李百藥的“成人之美”,抑或是李靖攜紅拂上演一出“紅拂夜奔”,這些後世中耳熟能詳的典故都是發生在楊素的府上,但楊素卻並不因此而記恨,反而是大度的助三人一臂之力抱得美人歸,實在是人世間一名奇男子。

呃,扯的有些遠了,還是言歸正傳吧。

當下趙雲聞言一驚,急忙問道:“兄長,你以徐德言和樂昌公主之事暗示破鏡重圓,莫非是想說曹操和劉備打算拋棄往日成見和仇恨重新攜手對敵我等嗎?”

郭嘉舉起手中的酒樽長飲了一口,笑道:“銅鏡既然已破,哪裡還能那麼容易的重新粘合在一起?又有誰能清楚的知道徐德言和樂昌公主後續之事呢?這些故事的結局,大抵上都是人世間需要美好才編撰出來的罷了。

昔年劉備借陶謙之手佔據徐州,曹操一直深以爲恨,這才趁紀靈和張燕用兵之際,親手將劉備逐出徐州,如喪家犬一般投在劉表麾下。劉備痛失往日根據地,征伐天下更是遠遠的落後於主公和曹操等人,只怕那大耳賊連殺曹操的心都有了。

而不久前,陳留郡王借臘八節在冀州招待天下諸侯,約定統一聯盟,更親自出面與程昱、孫乾交談,並許諾日後給曹操和劉備二人各一州之地,才隱隱的將二人的矛盾給壓了下去。

不過,銅鏡既然已經破了,不管怎麼粘合,怎麼修復,那道疤痕終究還是太過顯眼。所以,我們決定乾脆順勢而爲,利用安豐和弋陽兩郡挑起曹劉的矛盾,順便也將江東孫權給拖下水,使得我等可以安心備戰袁紹。”

“兄長,這就是一女許幾家的意思?但這和諸葛亮又有什麼關係呢?”趙雲低頭思索片刻,重新擡起頭來目光清澈如水,“我明白了,想必是我們撤軍爲劉備知悉,所以諸葛亮打算趁曹操還沒有反應趁虛而入,順便再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雖不中也不遠矣,果然不愧是文武雙全的趙子龍,不過劉備能夠知曉此事,卻並非是他能夠自己打聽出來的,而是我們的人主動給送上門去的!”

王黎撫掌而笑,酒樽朝郭嘉、荀攸和趙雲三人遙遙一敬,三人舉樽一碰,朗聲長笑。

……

夜,已經很深了,弋陽城下的風並未停下,依舊如將士們手中的刀劍一般鋒利。

前方那座巍巍的黑影萬籟俱寂,城牆上的旗杆上好像也是空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于禁緊張的心緒終於徹底放鬆下來。

他信馬由繮來到隊伍前,看着身側的副將笑道:“宣高,我們特麼的終於到了,主公白日得了安豐,令我等夤夜前來弋陽,並告訴我等弋陽也將會和安豐一樣,王黎將會丟給我們一座空城。

來的時候我還在想這會不會又是王黎使的空城之計,沿途會不會埋有重兵,只等我軍入網然後再來一個甕中捉那啥,將我們一網打盡。畢竟此人善於用計,也非浪得虛名之輩。

現在看來是我想多了,此人能夠在短短數年之間便闖下偌大的名頭,安豐和弋陽兩郡之地說丟就丟,說轉手就轉手,倒也還算得上是一個有着大心胸的信人啊。”

“久聞王黎大名,卻始終擦肩而過未能謀及一面,今日倒是因他之恩惠讓我平白撿了一場功勞!”宣高點了點頭和聲笑道,“看來,我這副將的職位又待不久了!”

原來這宣高正是原泰山郡郡守臧霸!

只因當初張燕借道泰山郡之時,臧霸、孫觀、尹禮和吳敦他們四人犯了欺瞞之罪,導致曹操險些葬身城父。

軍中謀士、大將程昱和夏侯淵等人都欲問其罪,幸而一向多疑的曹操難得這一次居然沒有生出猜忌之心,故數罪齊罰,曹操也只是將他們四人貶爲軍中副將,隨大軍出征安豐和弋陽等地,允許他們戴罪立功。

這臧宣高果然還是耐不住寂寞!聽聞臧霸類似復出的宣言,于禁心中暗笑一聲,三尖兩刃刀一舉策馬就向弋陽城下奔去。

“咚!”

于禁一行還未近城下,一聲鼓響,適才還黑黝黝的弋陽城忽然間燈火通明白夜如晝,五千餘貔貅之士傲立城頭,手中的弓弩早已上弦,在燈火中熠熠生輝。

他們身後的那根光禿禿的旗杆上不知何時亦飄起一面大纛,大纛隨風起舞,一個銀鉤鐵畫的“劉”字躍然其上,在火光中格外的刺眼。

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80章殺機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201章 復仇第55章 一腔熱血染公堂,數點丹心照汗青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63章 破寨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293章 幾曾著眼看侯王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69章鏡圓第326章 殺狼第489章出使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46章 元夜遇戲忠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8章兄弟鬩於牆(三)第146章 遷都第397章鉅鹿決戰(七)第476章備戰第88章 閻忠論勢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552章老將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449章今生兄弟前世仇第97章 風起梅山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61章 奇襲第131章 風雨虎牢關(五)第411章孫文臺割發代首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519章突圍第493章賺孫乾第289章 狠毒第331章 中計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255章 定南陽第348章 脫樊籠第388章鉅鹿決戰(二)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4章 棄城第40章 再探封府第198章 黃昏第472章甦醒第357章 最後的掙扎(五)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421章計破城門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158章 數問韓文節第280章 遁逃第5章 明月彎彎照長街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20章南下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335章 背劉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434章撲朔迷離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523章毒夫第546章江左周郎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500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五)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02章 月夜城隍廟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30章 入京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7章 獵長安第299章 老友記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533章瘋狂第438章回憶那麼傷(二)第283章 裂痕第102章 月夜城隍廟第488章郭嘉的反擊第161章 白川
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80章殺機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201章 復仇第55章 一腔熱血染公堂,數點丹心照汗青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63章 破寨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293章 幾曾著眼看侯王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69章鏡圓第326章 殺狼第489章出使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46章 元夜遇戲忠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8章兄弟鬩於牆(三)第146章 遷都第397章鉅鹿決戰(七)第476章備戰第88章 閻忠論勢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552章老將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449章今生兄弟前世仇第97章 風起梅山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61章 奇襲第131章 風雨虎牢關(五)第411章孫文臺割發代首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519章突圍第493章賺孫乾第289章 狠毒第331章 中計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255章 定南陽第348章 脫樊籠第388章鉅鹿決戰(二)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4章 棄城第40章 再探封府第198章 黃昏第472章甦醒第357章 最後的掙扎(五)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421章計破城門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158章 數問韓文節第280章 遁逃第5章 明月彎彎照長街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20章南下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335章 背劉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434章撲朔迷離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523章毒夫第546章江左周郎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500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五)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02章 月夜城隍廟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30章 入京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7章 獵長安第299章 老友記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533章瘋狂第438章回憶那麼傷(二)第283章 裂痕第102章 月夜城隍廟第488章郭嘉的反擊第161章 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