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

話一落地,蒯越、徐庶以及太史慈等人微微一震,龐統和諸葛亮卻是驀然色變,特別是諸葛亮更是感到莫名的心驚:“亮數日前才隨叔父從豫章前往此處,先生你從何得知我的姓名?”

其實何止諸葛亮、蒯越一干衆人驚疑,就連王黎這個始作俑者也感到陣陣的驚駭。

他早就聞諸葛亮和龐統的大名,甚至在後世的時候還曾專門去研究過諸葛亮的豐功偉績,比如說:隆中對、《梁父吟》、火燒赤壁、七擒孟獲以及六出祁山等典故可以說是張嘴就來。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諸葛亮還如此年輕,甚至可以說還如此年幼。當然,他更沒有想到的是諸葛亮數日前才隨叔父諸葛玄從豫章來到荊州。

王黎徐徐吐了口氣,將心中的驚疑一驅而盡:“諸葛小弟,如果我說是神鬼告知於我你可相信?”

“神鬼一說,不足爲信,更不足爲憑。子不語怪力亂神,那些神鬼一說唬一唬山民即可,你又何須拿這些話來搪塞於我?”諸葛亮搖了搖頭,看着王黎目光灼灼,“先生,亮觀你絕非劉荊州麾下!你究竟是何人?”

“哦?我們並非劉荊州麾下?諸葛小弟何以知之?”王黎不答反問,直勾勾的看着諸葛亮,眼中滿是詢問和考究。

諸葛亮朝王黎稽了一禮,正色道:“適才先生就曾經說過黃忠潛逃一事你們乃是經手之人,而據亮和兄長所知,黃忠之事相關人等無外乎劉荊州、張允和劉磐數人,並未有其他人蔘與進來。

如果說你們正好經手,那麼,你們必然是潛藏於荊州這潭深水中的另一路人馬,而非劉荊州麾下。或者,我和龐兄剛纔說討論的漢江假死那一齣戲正是源於你們的設計。”

果然是歷史中赫赫有名的大智若妖的人物啊,自己剛纔不過才說了幾句話,便被這諸葛亮抓住了痛腳!

王黎感慨了一聲,諸葛亮卻已朝龐統致了致歉,接着說道:“當今名士慣於以貌取人以名重人,而劉荊州便是其中翹楚。

我兄長生就的骨骼精奇,言語間更是略有不遜。但你等不但不以爲然,反而屢屢透露出欣賞和考究之意,行事落落大方氣度雍容。所以,亮敢肯定你等絕非劉荊州麾下!”

這諸葛亮也太會說了吧,龐統這個樣子叫做骨骼精奇?那本姑娘豈不是要叫做天女下凡了?

馬雲祿掩嘴偷笑,王黎輕咳一聲淡淡的掃了馬雲祿一眼,上前朝諸葛亮、龐統二人拱了拱手道:“兩位小弟猜測不錯,王某確實並非劉荊州麾下,而是...”

“河南府尹、前將軍王黎王德玉!”

王黎話還未說完,就被一道爽朗的聲音打斷了,草房的中門豁然洞開,三名老者攜手而出,身後跟着一名年近弱冠的年輕人。

中間那人年過花甲,滿頭的銀髮,精神矍鑠,一縷長髯直垂到胸前,一雙充滿智慧的雙眼看着王黎。其兩側之人都已年約五旬,右側那人則是錦繡長袍,而左側那人和身後的年輕人卻是一身短褐,標準的農夫打扮。

這人怎麼也到這裡來了?

算算時間不應該比自己晚來兩天嗎?

王黎一愣,蔡琰已經朝中間那老者撲了上去:“阿翁,莫非您有什麼先見之明,怎麼您也到這裡來了?”

中間那人赫然正是蔡琰的父親,集文學、書法、經史、音樂爲一體的一代大家,原朝廷左中郎將蔡邕蔡伯喈。而右側之人卻是諸葛亮的叔父,前豫章太守諸葛玄,左側那人及身後的年輕人便是此間主人龐德公及其子龐山民。

蔡邕慈祥的拍了拍蔡琰的手背,溺愛的看着蔡琰說道:“我哪裡有什麼先見之能啊?那日我接到前將軍的信箋,雖不擔心你的安危,卻已牽掛於你,便從秣陵僱船北上,昨日便已抵達荊州。

前將軍爲人光明磊落,一心爲國爲民,這些年的所作所爲老夫悉數盡知。所以,對於小女之事老夫倒也很是放心,也就暫時沒有前往襄陽與你們一唔,而是直接先來這鹿門山拜訪龐公罷了。”

“王某見過伯喈先生、龐公及諸葛太守。”聽蔡邕直接說是自己的信箋,王黎責怪的看了馬雲祿一眼,朝蔡邕、龐德公和諸葛玄稽了一禮,又朝葛亮、龐統二人致了致歉。

“非是王某故意隱瞞身份,實在是王某一行關係重大,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還請兩位小弟勿怪!”

“你就是前將軍王德玉?平黃巾、定雒陽、安長安的王德玉?也沒有看出來你長了什麼三頭六臂啊?”龐統繞着圈的打量着王黎,口中嘖嘖有詞。

王黎哭笑不得,拍了拍額頭苦笑道:“龐小弟,這王黎有什麼好冒充的呢?王某正是如假包換的王德玉!不信,你可以問問我身邊的徐元直,他可是與你叔父乃是至交!”

“非也,非也!”龐統搖了搖頭,一臉疑惑的說道,“世人皆知如今的天下,士人俱皆重視容貌氣度,而朝廷更看重出身。剛纔諸葛小弟在我臉上貼金,說我那生的什麼骨骼精奇,脾氣不太好。

其實,說白了就是說我生性乖張,說話易得罪人,長得也有一點磕磣唄。你居然沒有被我的容貌和粗魯給嚇走,反而還與我屈膝相交侃侃而談,所以我想看一看,你這個前將軍是否真的三頭六臂不同於常人!”

“統兒,不得無禮!”

龐德公輕斥了一聲,正欲向王黎致歉,王黎已經朝龐德公擺了擺手,湊近龐統的那張大臉笑道:“龐公不必如此,龐小弟的疑慮王某深以爲然。天下風氣不正,名士風骨已經變成了名士風流。既然是風流自然得看重容貌和氣度,除一些真正的高潔之士如龐公、伯喈先生以及諸葛太守外,這世上還有幾許風骨呢?”

“前將軍之意,莫非這名士風骨較之於名士風流更爲重要?”龐統咄咄逼人。

“風骨者,臨危不亂俠骨丹心,孟子曰:威武而不屈,富貴而不淫,貧賤而不移。如我身邊這位異度先生便是這荊湘的風骨。當然,很可惜的是,王某用盡了威武、富貴甚至一腔情義也感化不了異度先生的這根風骨!”

王黎指了指一旁的蒯越,接着說道:“當年聖人就曾經說過: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戰國策》也說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王某既然立志安天下撫萬民,又怎能不注重這前車之鑑呢?當然得以風骨爲主。

更何況,人與人不同,花有幾樣紅。才學是自己的,容貌卻是爹媽生養的,我等本就不該心存異議。龐小弟,王某不是那些所謂的名士風流,你說王某又爲何要學哪些凡夫俗子以貌取人呢?”

龐統哈哈一笑,擡起頭來面露喜容,鄭重的朝王黎鞠了一躬,緩緩退到龐德公身後。

龐德公頷了頷首:“不知前將軍今日屈尊來此所謂何事?”

“漢室傾頹諸侯紛爭,天下糜爛百廢待興。”王黎向三人拱了拱手道,“王某此次前來,特爲天下蒼生故請諸位先生出山,助王某一臂之力,早日還萬民一個安寧的天下!”

龐德公搖了搖頭,親自將石桌收拾了一番,又擡了幾條凳子圍在石桌身邊,向王黎等人做了一個手勢,說道:“龐某心在山林,志老泉下,對這官場的名利和天下紛爭,實在提不起多少興趣,還請前將軍見諒!”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生學究天人,一身的學識,難道就不願爲天下萬民分擔一些重責嗎?”王黎緊靠着龐統坐下問道。

龐德公哈哈一笑:“鴻鵠築巢於高林之上,日落則棲。龜黿作穴於深淵之下,傍晚自歸。家國天下,家即天下,天下即家。天下人所求的無非也就是一個安定的家罷了,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家,龐某並無天下家國之志,將軍何必強求?”

王黎接過龐統手中的茶盞,逐一親手遞給龐德公和蔡邕、諸葛玄等人,笑道:“王某乃世俗之人,自然得說些世俗之語,龐公悠然自樂於泉下矢志不移,但山民兄以及山民兄的後人又將如何?”

“唐堯、虞舜將天下分封與諸侯,其後人丹朱、商均雖不過安居民間,卻得以長壽而終。而夏禹、商湯傳帝位於後世子孫,其後人夏桀被商湯放逐南巢,商紂首級則爲姬發懸於旗幟之上。”

龐德公頓了頓,舉起手中的茶盞朝王黎遙遙一敬,接着說道:“前將軍,你也是有識之人,那麼你又覺得是唐堯、虞舜做錯了呢,還是夏禹和商湯不夠聰明?

所以,按我之意,單純以富貴後世子孫論的話,百十年後的禍福誰人能料?怎麼算都是一筆糊塗賬吧。將軍何必做次一問呢?當然,兒孫自有兒孫福,至於山民、統兒他們有何想法,這你就得問他們了!”

呃?還帶這樣的?

這龐德公的言論還真的是一個怪蜀黍之言!

王黎一懵,轉而心中卻是一喜,言下之意雖然不能請得龐德公出山,但至少還可以拐得龐統、諸葛亮以及蔡邕等人吧。

王黎還沒有付諸行動,蔡邕已經哈哈一笑:“前將軍,蔡某這數十年來經歷了多少起伏,又看透了多少世情朝局,早就心灰意冷。而且如今也是風燭殘年,活不了多少歲月了,你也不要再勉強蔡某了。

今日蔡某與龐公一談甚覺欣喜,也和龐公商量好了,不日也在龐公處起一草廬,與龐公做一做鄰居。不過,琰兒正值風華正茂,老夫也不願她隨我老於泉下,便託付於前將軍了!”

諸葛玄同樣起身答道:“玄已經應下了劉荊州的差事,只怕也不能隨前將軍前往雒陽了。”

“莫非諸公以爲雒陽是洪水猛獸不成,一個個都躲着王某?”王黎苦笑一聲,繼續遊說着諸葛玄,“劉荊州安於現狀,並無大才,將來恐怕這荊州並不是一處安樂之所啊,諸葛太守又何妨再考慮考慮雒陽?”

諸葛玄笑道:“君子一諾重於千金,諸葛玄又怎敢做出這毀諾之事?更何況,我諸葛一家已經與荊州大家蒯家、黃家以及龐公定下姻親,如今小女未嫁,亮兒未娶,玄又如何舉家搬遷?

至於亮兒,其年紀尚幼,如今也不過十三歲,正是讀書用工之計,豈能因他事而誤了將來?玄已在隆中搭建了數間草廬,亮兒今後數年都將再此耕讀,還請將軍切勿強求。至於未來亮兒成長之時,前將軍倒不妨時常前來竄竄門!”

屢遭拒絕,見王黎不免有些神情沮喪,龐德公給王黎斟了一杯茶笑道:“龐某和蔡兄皆無志朝局,諸葛兄又困於荊州。雖不能前往雒陽協助將軍,但龐某倒是可以給前將軍舉薦一人,不知可好?”

諸葛亮的才學見識雖然已經初見端倪,但終究年歲尚幼,其人情世故尚未有足夠的沉澱。而龐統卻不然,年紀十五歲,按虛歲已經十七了,因其容貌之故屢受世人嘲笑,心中早已練就了一番鋼筋鐵骨,沉澱的已經相當深沉。

王黎拍了拍龐統雙肩,揚身而起,哈哈一笑:“龐公可是說的令侄,鳳雛龐小弟?”

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72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452章大兄向左,三弟向右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53章兵以詐立第165章 再見第70章 扣關第40章 再探封府第412章老將出馬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55章 一腔熱血染公堂,數點丹心照汗青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462章定南第76章 唐記隱秘第343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八)第301章 疑慮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487章食言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512章引君入甕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106章 帝崩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27章靈兒到來第263章 離狐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231章 真假將軍令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505章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462章定南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335章 雄鷹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27章 天涯咫尺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6章 紅楓奇案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215章 脫樊籠第370章盟約第151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363章 破寨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469章鏡圓第263章 離狐第378章戰書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455章大義第518章追擊第431章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第520章南下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105章 邊城第418章尊嚴第410章小霸王密林再中計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17章 鴻門宴第194章 定計長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21章 暗窟第469章鏡圓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447章談判(二)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30章 入京第152章 布子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482章林中鬥狠第422章城門鏖戰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38章 議策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93章 烽火第97章 風起梅山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135章 換俘第267章 千層浪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544章必有鄰第36章 求親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60章 雲動第447章談判(二)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
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72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452章大兄向左,三弟向右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53章兵以詐立第165章 再見第70章 扣關第40章 再探封府第412章老將出馬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55章 一腔熱血染公堂,數點丹心照汗青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462章定南第76章 唐記隱秘第343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八)第301章 疑慮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487章食言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512章引君入甕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106章 帝崩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27章靈兒到來第263章 離狐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231章 真假將軍令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505章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462章定南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335章 雄鷹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27章 天涯咫尺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6章 紅楓奇案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215章 脫樊籠第370章盟約第151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363章 破寨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469章鏡圓第263章 離狐第378章戰書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455章大義第518章追擊第431章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第520章南下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105章 邊城第418章尊嚴第410章小霸王密林再中計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17章 鴻門宴第194章 定計長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21章 暗窟第469章鏡圓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447章談判(二)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30章 入京第152章 布子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482章林中鬥狠第422章城門鏖戰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38章 議策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93章 烽火第97章 風起梅山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135章 換俘第267章 千層浪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544章必有鄰第36章 求親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60章 雲動第447章談判(二)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