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再探封府

bookmark

雒陽,侍御史府後院。

“來得好!”

只聽王黎一聲怒喝,一道寒光如銀蛇般,帶起漫天風雪,席捲而至。手中長劍出鞘,疾如風,寒似冰,一劍點在亮銀槍尖。

“叮!”一聲清脆的聲音破空傳來,劍身微曲,王黎借勢翻身一躍,一劍再點在亮銀槍上,如大鵬展翅般,雙腳急踢趙雲胸口。

趙雲一聲長嘯,單手握住亮銀槍往地上一插,槍尖深入地中三五寸。腳下一蹬一個鷓鴣旋,已飛身對上五六腳。

一陣“砰、砰、砰”,二人飄然落地,仰頭哈哈一笑,驚起樹上白雪如絮飛下。

“精彩,精彩!”

王允等人鼓掌喝道:“看了這一場對決,老夫始信騏驥不與罷驢爲駟,鸞鳳不與燕雀同羣。子龍年少而志高,勇猛卻儒雅,更兼膽略武功異於常人,連老夫都開始嫉妒了。”

趙雲急忙收起亮銀槍,雙手抱拳道:“御史大人謬讚了,雲不過一介布衣,怎及得兄長俠肝義膽,文武兼備?”

王黎搖了搖頭,笑道,“子龍,人們常說:白首如新,傾蓋如故。黎與子龍相識雖不過旬月,卻已如多年知交兄弟,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二伯既然誇讚於你,自然有你出彩之處,你又何必非要拉着愚兄替你墊背?”

王黎長劍入鞘,正待與王允、王晨、王蓋諸人打招呼,卻見王管家從二道院門滾了進來,口中卻不停的叫着:“夫人已至平城門!”

阿母終於到了!

王黎一喜,匆匆向王允等人鞠了一躬,拉着趙雲就跑了出去,一溜煙,就見兩匹駿馬向平城門直奔而去。

……

大雪紛紛下了三五日,在除夕傍晚前終於停了下來。

雒陽城中早已開始淨街,不管是窮人富人,還是官員士子,要麼叉着腰站在街上指使着家中僕人打掃門前霜雪,要麼親自上陣。

雪一堆一堆的被推到大門兩側,人們又開始在門上懸掛桃符,桃符又叫“桃梗”,乃是用兩塊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製成,上面刻着兩尊神像分置兩側,左神荼,右鬱壘。

還有七八撥小孩在街面上玩着雪球,或舉起手中的竹節扔進火堆中,聽着竹節在火中“噼裡啪啦”的聲響,手舞足蹈。

遠處也不知道是誰家制作的爆竹,似乎已呈現出煙花的雛形,一聲巨響,爆竹帶着一條長長的尾巴,飛向半空,在空中打了個旋,“砰!”的一聲四散炸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爆竹終於響起了,吹得卻不是春風,而是無邊的寒風,夾着飄灑的落葉撲面而來。

侍御史府大門外貼了一副對聯,紅紙黑字,鐵畫銀鉤。王允和趙雲等人俱站府外仔細的欣賞着這稱之爲“對聯”的事物,不時嘖嘖讚歎,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對聯當然是王黎寫的,王黎只不過按着前世的風俗操持了一下而已,卻未曾注意到這個年代對聯竟還未出現,不經意間就讓對聯提前出現了幾百年。

王允、趙雲等人甚至王賈氏都對此事頗覺新奇,一個個點頭晃腦,大爲贊同。在衆人幾經攛掇之下,王黎迫不得已和衆人草草的吃過年夜飯,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副對聯: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王黎與趙雲站在一起,看着自己親手書寫的第一副對聯,卻並不覺得驕傲,反而直覺這個冬天異常的寒冷,那門楣上的紅紙黑字直刺雙眼,紙紅似血,字鋒如劍,甚至能聞到點點的血腥。

新的一年就是甲子年了,漢靈帝光和七年中平元年,這一年將戰火綿延、狼煙四起,這一年將血流漂櫓、屍骨成山,大漢的江山搖搖欲墜。

新年可是真的納餘慶?嘉節可會真的號長春?

聽着耳邊的歡呼,看着半空的爆竹,王黎的心卻一點一點的往下沉。

趙雲靠近王黎,碰了碰他,低聲說道:“兄長,虎子有話對你講。”

“虎子,何事?”王黎回了回神,見趙虎站在一旁,神情矛盾中帶着凝重。

“大人!”趙虎拱了拱手,有些結結巴巴的說道,“在下幾日前跟隨老夫人進京的時候,在雒陽近郊發現我教…太平道山門門主唐客帶了四五個人也進京來了。”

“你確定?”

趙虎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當時在下和衆位兄弟護在老夫人車轎旁,一行人盡是白衣白氈,只露出額頭和雙眼,但在下在教中的時候曾在鄴城見過他,因此敢斷定那領頭之人就是唐客。”

唐客果然進京了!

王黎心中一震,和趙雲對視了一眼,不由自主的往北看了一眼,北方院落重重,坊市交錯,什麼也看不見。

但二人心裡卻十分清楚,唐客此番趁雪入京必定有所舉動,而與其聯繫之人也必然逃不過唐芊芊和封諝等人。

王黎方纔還在感嘆甲子年血流成河,轉眼就得到唐客進京的消息,不由一陣感慨,自己終究還是要成爲端掉太平道的急先鋒啊。

嘆息了一口氣,卻見趙虎還在身前支支吾吾,急忙問道:“虎子,還有何事?”

趙虎搓了搓手,臉色漸漸通紅一片,支吾道:“大人,在下回報來遲,恐貽誤了大人的大事,還請大人責罰。

另外,錢乙和盧勤兩位大人讓屬下轉告大人,浚縣、黎陽、滑縣及魏縣果然不出大人所料,出現了很多難民和行腳商,他們已經按照大人的吩咐,將他們堵在了魏郡境外,相持了十餘天之後,那些難民和行腳商已經從陽平郡直奔鉅鹿去了。”

越來越有些意思了,鄴城,這個歷史上扯起黃巾起義第一面反旗的地方,終於在王黎這隻蝴蝶的煽動下,與太平道之間的那根連線啪嘰斷掉,不再那麼顯山露水。

亞馬遜河邊的蝴蝶抖動起來的風暴已經開始向大漢蔓延!

王黎看着趙虎一副緊張的表情,拍了拍趙虎的肩膀,笑道: “虎子,這事我能理解,不能怪你。不過,我一向治軍御下極爲嚴整,功必賞,過必罰。你提供唐客訊息應賞,貽誤軍情應罰。這樣吧,此次就當功過相抵,下不爲例!”

“諾,多謝大人,屬下告退!”

王黎擺了擺手,瞧了瞧天空,天色已漸漸昏暗了下來。雖然是除夕,但是畢竟大雪剛停,路上行人倒是不多,就連街頭放爆竹的小孩都歸家守夜去了,這才朝趙雲點了點頭,趙雲自然心領神會,二人趁着夜色,悄悄淹沒在黑暗裡。

封諝府邸,二人也算是輕車熟路了,靜靜的摸到正堂房頂,輕輕的揭開瓦片,一束火光透過房孔照在二人臉上。

二人朝房孔瞧去,果然正堂上坐着五人,封諝與那唐客正在其列。正堂大門卻是緊閉,門外分別列着兩隊士兵,肅穆威嚴。

封諝高居正位,唐客等四人分作兩列。唐客坐在左邊上首,下首是一個臉上一道長長刀疤的漢子。唐客的對面同樣坐着一個滿臉絡腮鬍的中年大漢,那大漢下首則是一個白臉無須,微微發胖的男子,而那絡腮鬍身後掛着一頂斗笠,斗笠上尚有點點水珠落下。

顯然,絡腮鬍剛到不久,唐客等人可能還未正式開始約談。王黎二人對視了一眼,不覺心中振奮,靜下心來仔細聽着衆人的對話。

果然,就見唐客朝封諝和白臉無須拱了拱手,說道:“封大人,徐大人,客雖愚鈍,卻也知二位大人爲難之處。客只不過本教一門主而已,你們不相信本門主的保證,本門主也無話可說。

但,今日我等有幸請得我教神上使大駕於此,神上使乃教主特使,一言一行均代表教主,二位有何顧慮,儘管向神上使提便是。”

絡腮鬍點了點頭,說道:“唐門主說的不錯,二位大人如有什麼要求,可儘管向本使提出。”

原來那人卻是太平道的神上使,張角的特使。

王黎看着那人,只見那神上使雙目炯炯有神,鬍鬚硬如鋼針,腦海中卻驀地一驚,神上使?這個稱呼恍似前世的時候曾聽師傅提起過,這人好像姓馬還是姓牛?

只是,當時並未想到會有今日的情況,是以並不曾刻意去記憶這個名字,腦海中無論如何已經記不起來了,王黎搖了搖腦袋,驅散腦海中的雜念。

卻見那封諝已站了起來,繼續說道:“唐門主,咱家與徐兄身居宮中,當年陳蕃、竇武之事豈敢忘記?非是咱家信不過你,而是此事實在事關重大。

咱家和徐兄既然已經決定全力協助你等,若不將後路安排好,沒有貴教教主的承諾,一旦事泄,咱家豈不是在給家人招災?”

神上使頷了頷首,說道:“不錯,欲圖大事先謀其身。既然二位已經決定齊投效太平,共抗暴漢,維護天地正氣,本使自當代教主向你們承諾,二位的要求本教定當全力以赴。

二位有什麼想法,還請毋庸諱言,直說便是。本使能答應的則答應,若本使辦不到的,本使自會上稟教主,由教主親自定奪!”

封諝頓了頓,和那徐姓男子對視了一眼,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咱家也就直說了。

自先秦時候嫪毐(lào ǎi)假借宦官之名入宮與先秦太后趙姬私通以來,先秦和我前漢歷代帝王爲免再度發生宦官惑亂宮闈之事,逐漸加強了對我等宦官的控制。

而我朝光武帝,重新光復大漢定都雒陽,宦官更是必須閹割後方能入宮。咱家與徐兄當年家貧,家中養不起,因此我二人皆被送入宮中成了一介廢人。

自古以來,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我二人當初也曾打算在各家兄弟處過繼一個兒子繼承我等衣鉢,養老送終,祭祀上香。

太監乃閹割之人,這也可以重振男兒雄風?而且還是那封諝和那徐姓男子親眼所見?這唐客的醫術豈非更勝華佗一籌,已達到通天之境?

這特麼的不是開玩笑嗎!

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469章鏡圓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70章 扣關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5章 明月彎彎照長街第434章撲朔迷離第235章 “綁架”第165章 再見第285章 此後尺素休寄,血脈空口無憑第302章 名聲未必江山美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56章兄弟鬩於牆(一)第552章老將第96章 流星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469章鏡圓第219章 反間第411章孫文臺割發代首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54章 血色南?第507章青龍於郊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54章歸降第14章 蝴蝶密谷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265章 試看風雲長劍,英雄兩鬢青第88章 閻忠論勢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2章引君入甕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469章鏡圓第300章 飛燕第267章 千層浪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97章 風起梅山第70章 扣關第547章借屍還魂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456章兄弟鬩於牆(一)第388章鉅鹿決戰(二)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301章 疑慮第400章舉世反王第485章恍惚形勢生變化,氤氳殺氣乍迴旋第10章 引蛇出洞第146章 遷都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章 九章算術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262章 曹操立岸賦詩,呂布半渡殺敵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523章毒夫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319章 赴約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441章袁術之死第428章克敵垂成飛烈馬,凜然巾幗是將軍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251章 義烈第98章 雙雄會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51章救兵第134章 議三關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
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469章鏡圓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70章 扣關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5章 明月彎彎照長街第434章撲朔迷離第235章 “綁架”第165章 再見第285章 此後尺素休寄,血脈空口無憑第302章 名聲未必江山美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56章兄弟鬩於牆(一)第552章老將第96章 流星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469章鏡圓第219章 反間第411章孫文臺割發代首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54章 血色南?第507章青龍於郊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54章歸降第14章 蝴蝶密谷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265章 試看風雲長劍,英雄兩鬢青第88章 閻忠論勢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2章引君入甕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469章鏡圓第300章 飛燕第267章 千層浪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97章 風起梅山第70章 扣關第547章借屍還魂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456章兄弟鬩於牆(一)第388章鉅鹿決戰(二)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301章 疑慮第400章舉世反王第485章恍惚形勢生變化,氤氳殺氣乍迴旋第10章 引蛇出洞第146章 遷都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章 九章算術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262章 曹操立岸賦詩,呂布半渡殺敵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523章毒夫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319章 赴約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441章袁術之死第428章克敵垂成飛烈馬,凜然巾幗是將軍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251章 義烈第98章 雙雄會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51章救兵第134章 議三關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